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六个规模颇大的普及学堂建设在同一个位置,虽然不太方便孩童们上学,但看上去还是挺有气势的,给人一种很有规模的感觉。

杨国忠负责筹办的国忠学堂,看上去最为宏大,其余几个学堂也只是稍微小一点点而已。

六个学堂只有四个拐角,其中,杨国忠独自占据西北角,西南角是虢夫人学堂,也是独自占据一个拐角,东北角有两个学堂,分别是韩夫人和秦夫人学堂,而东南角同样也有两个学堂,是贵妃的两个哥哥负责筹办的学堂。

单独占据一个拐角的学堂,占地面积自然更大一些,而两个并排在一起的学堂,规模相对较小一些,这也与他们的实力有关,两个单独占据一个拐角的,自然是实力最强的两个人了,他们都不用抢生源,只要是拐角与道路围成的一块区域,就都是他的招生范围了。

绕了几圈之后,李安看到很多干活的人,这些人走路的姿势都比较端正,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应该是城外的驻军,被杨国忠调来干活的,这些士兵有朝廷的俸禄供养,自然不需要再给一份工钱,或者可以给的少一些,使用这些人干活,是非常划算的,只是随意调动军队干活,显得有些不妥,但京城目前在大搞建设,工匠的需求量太大,招募工匠干活确实比较困难。

而普及教育又是自费的项目,如此,利用自己的职权调动军队干活,别人也很难说什么,就算有人弹劾,他也很好解释,就说自己短时间实在召不到工匠,而学堂建设又迫在眉睫,所以,只能动用军队来弥补人力的不足了,军队在工地干活,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如此,不但没有过错,说不定还能得到皇帝的认可,毕竟,京城目前并没有面临任何的威胁,军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教育又是百年大计,为了搞好教育动用一些暂时没啥事的军队,似乎也不是多大的事儿。

从这些士兵干活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不太满意的,尽管有好吃好喝的美味,但他们是戍卫京城的士兵,不是干活的工匠,让他们在工地上干活,心里自然是有些怨气的,当然,若是上面给的好处足够多,他们的怨气就会一扫而空了,甚至,还会非常的兴奋,觉得自己赚大了,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能得到多大的利益,利益足够的情况下,士兵是不会介意干些别的杂活的。

从这些士兵不满的表情,就可以推测出杨国忠这货,并没有给他们准备足以打动他们的利益,若是给他们准备足够的利益了,他们是不会这么无精打采的。

这些军中的士兵,是有可能见过李安的,所以,李安就没有进去,只是让部下过去询问一下基本的情况,然后回来告诉自己就可以了。

通过部下的了解,杨国忠从京城外面的驻军之中,抽调了五百多名士兵,这些士兵不但要负责给他建设学堂,同时,也要照顾其余几家,每天干活最少五个时辰,给三顿饭,中午一顿有肉,其余两顿没有肉,工钱自然是一份没有了。

干活如此辛苦,只有一天三顿饭,且只有一顿饭给肉吃,这个条件对于俸禄本就不是很低的将士们来说,自然是毫无吸引力,他们又不是叫花子,在军营的时候,也能吃到免费的饭菜,比杨国忠所提供的饭菜也差不了什么,在军营训练巡逻也比较辛苦,但至少比工地干活要体面许多,所以,这些士兵都颇有怨气,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要时不时的受到杨府奴才的训斥。

毕竟,这些人都是士兵,不是专业的工匠,虽然力气也不少,但干活的时候,总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甚至,时不时的还会干错,从而导致工程的返工,这不但浪费钱,而且,还非常耽误时间。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负责管理的杨府奴才,自然是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痛骂,骂这些军汉太笨,居然连这么点小事就干不好,甚至一张嘴把这些士兵的祖宗几代人都给骂了。

干活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但心里受委屈,这感觉就非常让人不爽了,本来就累的够呛了,居然还要受气,受的还是无才无德的杨府奴才的气,这让士兵们很是痛苦,内心自然是极度不满,可打狗也要看主人,心里就算有很大的怨气,可他们这些大头兵,哪里敢得罪大官家的奴才,否则一个诬告送上去,这些大头兵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就算被人问候了祖宗八代,甚至祖宗十八代,那也是要忍着的。

心里带着气干活,自然是越干越糟糕,出现返工的次数是越来越多,而这些大头兵挨骂的几率自然也就更大了一些,不过,越是挨骂这些大头兵就越是不好好干,甚至,还时不时的教训一下这个狗奴才,比如站在二楼的时候,看见狗奴才在下面,轻轻扔了个小石头下去,狗奴才的脑袋就能肿起一个大包,而狗奴才却也只能无可奈何,建筑工地的高处散落一些建筑材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并不能认定是人为的,要不然,后世的工地也不会要求所有参与建筑的工人都要强制戴安全帽了。

戴安全帽的作用,主要就是预防高空坠落的小碎石头,有了安全帽的防护,十几米的高处掉落一些小碎石头,对人的脑袋是没有任何伤害的,而若是没有安全帽的防护,十几米掉落的小石头,绝对会给脑袋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直接能把人给砸死,所以,建筑的工地是必须要戴安全帽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防护装备,是不可或缺的。

但在大唐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安全帽这个概念,所有干活的人,就没有一个会主动戴安全帽的,只有上战场杀敌的士兵才会给自己准备头盔护具。

现在也就只有李安会准备一些安全头盔,给干活的人使用了,不但如此,李安家中还囤积了大量的防护手套,干活的人若是不带手套的话,手掌是很容易被磨破的,有了手套之后,手掌就不容易被磨破了,所以,干活戴手套还是很重要的,与头盔一样重要。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也太落后了一些,所以,也是不会给普通的劳动者提供什么劳保装备的,能及时的支付一些工钱就算是有良心了。

当听说杨国忠居然如此对待城外的士兵,李安感到非常生气,多给点好处也花不了几个钱,如此小气实在不像一个宰相该有的气度,这也太抠门了。

工地乱糟糟的,所以,杨国忠除了奠基的时候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学堂建设现场都是交给信得过的仆人负责的,而这个仆人自然比自己的主子还要抠门了,主子至少愿意拿出一些钱,让这些士兵吃些好的,而奴才把这仅有的饭菜钱也抠了一些下来,只给士兵一顿有肉的饭菜,其余两顿就是馒头和稀饭,干的不好还要往死里骂。

离开西北角的国忠学堂之后,李安去了西面拐角的虢夫人学堂,这个学堂看着与国忠学堂一样高大雄伟,但外形风格更加的婉约,给人一种小女子的感觉,尤其是大门雕刻了许多美丽的女子,入门的屏风前方,也有十几名正在跳舞的石像,而屏风上雕刻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此刻连色彩都涂抹好了,看上去非常的养眼,另外,在学堂的外墙之外,还种植了不少竹子,竹子的前方正在栽种的是花卉,尽管隔着很远,但李安一看就知道是月季,这是一种比牡丹要低档一些的花卉,但这种花的好处是几乎每个月都会开花,除了隆冬季节不会开花之外,其余的三个季节,那是每个月都开花的,也就是说,这个花卉的花期很长,几乎一年之中的九个月时间都在不停的开花,所以,月季绝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花卉,也是后世很多人非常乐意将其栽种在家中的一种优质花卉。

这个女人选择在学堂的外围栽种竹子和月季花,为的就是将学堂装扮的漂漂亮亮的,而因为月季花在京城并不名贵,普通的老百姓也买得起,所以,花费不会很大,另外,也不会有人跑来偷窃,因为毫无偷窃的必要,这种廉价的花卉,偷了也卖不了几个钱,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尚且艰难,哪有闲心欣赏花草,更不会冒着被打的风险去偷学堂外面的月季花,所以,在外面种植一圈月季花是非常恰当的。

绕了几圈之后,李安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正在里面指指点点,虽然听不到在说些什么,但李安基本能够猜到他们说的是啥,多数是在教训工匠,让工匠尽快完工。

“赶紧离开,去下一个处。”

李安是有点害怕的,这个风景万种的女人太疯狂了,李安担心自己被发现的话,就在这个学堂的工地上,自己都有可能会**,虽然滋味也挺爽的,但李安觉得还是不舒坦的好,这种纯粹的身体舒适实在没有多大的意思,经历过了也就那么回事。

秦夫人与韩夫人创建的学堂紧紧的靠在一起,规模显得有些小,两个学堂加起来的面积,与国忠学堂是差不多的,这也显示出了他们的财力,他们虽然也获得了不少产业,但与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就算是他们共有的产业,虢国夫人也拿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才给他们俩,虽然他们的关系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贵妃的姐姐,但人家毕竟是与皇帝陛下有过肌肤之亲的,是皇帝宠幸过的女人,而她们两个老女人怎么能与年轻的妹妹相提并论,况且,那货泼辣的很,他们两个老女人是争不过她的,也只能被人压一头,创建学堂自然也要比对方小一半才会,否则就盖了对方的风头了。

这两个学堂紧紧靠在一起,都只有一个大门,也就是靠着路口的一个大门,一个正对进京主干道,另一个正对三环路,由于工匠不足,建设的进度比较慢,除了大门和院墙已经建设完成之外,其余的建筑都还没有建设,只打了一个地基罢了。

李安看了一圈就离开了,最后去看了一眼贵妃两个哥哥负责筹建的学堂,规模与秦韩夫人一样,几乎都是翻版,建设的进度同样非常缓慢,保守估计,没有三五个月是完工不了的,毕竟,他们不可能像李安这样,为了建设学堂不惜花费血本,他们都是不紧不慢的在施工,不图建设的有多快,只要能建设完成就好。

另外,杨国忠从军营调拨的兵马,除了给自己的学堂干活之外,还会照顾别的几家,但实际上,就只照顾了虢夫人学堂一家,因为士兵资源有限,自己至少要用掉三百人,剩下的二百都被虢夫人霸道的独占了,其余四家是屁都不敢放,况且,大家都是如此熟悉的亲人,也不能为了这个事情而翻脸,这直接导致两个规模较大的学堂建设的很快,而四个较小的学堂建设的非常缓慢。

这些至少都是权贵负责筹办的学堂,很多资源都是有所倾斜的,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的商人负责的学堂能建设成什么样子。

带着一份好奇心,李安继续前行,去看看别的正在建设的普及学堂。

“李侍郎,前边这个学堂就是京城富商王大宝筹建的学堂,是建的最好的一个学堂了。”

属下开口说道。

李安看见了,前方的学堂确实不错,虽然位置比十字路口差了一些,但至少也在三环路上,而且,这个学堂的四周贫民窟比较多,生源非常的充足,可以非常轻松的就能招收到足够数量的贫苦学童,完全不用担心生源不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