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越是安定和繁荣的社会,越是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理念,因为越是繁荣的社会,物资就越是丰富,而获得这些物资的方式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金钱购买,在手里有钱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尽情的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而若是手里没钱,那就什么都买不到了,就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此一来,人们自然更加的追捧金钱,因为拥有金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物质财富,可以尽情的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可以让自己过上更优渥的生活。

若是没钱的话,别说拥有生活所需的大量物资了,就算是出去玩都没钱买车票,只能憋屈的待在自己的家中,生活会颇为不如意,就算是有情饮水饱,那也是有时限的,当激情消退了之后,很多现实的问题都会一个个的冒出来,让人不得不追求金钱,只有拥有了金钱,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金钱就相对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有钱也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物资,大家都在地里刨食,自己种的粮食自己食用,多余的卖掉一些够换盐油农具和衣服就可以了,其余的金银首饰也不是农民能够考虑的,没有这些金银首饰也能活的好好的,这些都不是刚需,自然没有人太在意。

可到了物资富裕的年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除了油盐衣服之外,还有很多的刚需物资,比如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需要代步的车辆,工作离家太远,需要租房,交际的升级导致请客吃饭成了家常便饭,否则很容易被别人所孤立,还有下一代的教育,需要学区房这种硬性指标,这些都需要用金钱来负担。

甚至,培养一个孩子的负担,比之前的时代培养几十上百个都要多,之前的古代孩童,只需要给口饭吃就行了,养十个八个也不是事儿,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而在物资丰富的时代,光给口饭吃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教育等各个方面投入巨大的金钱资源才行,所以,养一个都累的够呛,就更别提养几个了。

大唐这个时代,原本是一个物资并不足够发达的时代,大部分的大唐老百姓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代的繁衍生息,延续着自己的血脉,他们没有太高的需求,也不是很在意金钱的多寡。

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了,随着李安不顾一切的推行工业化,大唐的物资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各个城池的规模也在迅速的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老百姓的心思也在跟着变化了起来,尽管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变化了,但至少靠近城池附近的这些老百姓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变得更加喜欢金钱,变得没有之前安分了,他们看着身边的人去城池打工,日子过的更红火了,更有钱了,于是,便也跟着学,也选择去城池里做工,从而改变自己的贫穷面貌。

若是人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善生活,倒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关键就是机会和报酬都是不均等的,有的人混得好,而有的人混的不好,就算同样是做最底层的工作,也有一些能够获得不菲的报酬,而还有一些不但得不到报酬,甚至还倒欠掌柜很多钱,总之,里面有太多的不平等之事了。

比如去做洗碗工,有些遇到好人的,可以按时拿到报酬,可也有一些遇人不淑,砸坏一个碗赔偿一个月报酬,甚至还要多一些,如此,很有可能会出现干了一个月不但没挣钱,还倒欠掌柜一大笔钱。

要说大唐也是有王法的地方,遇到不平的事情,是可以报官的,可在有些地方,当官的根本就不会管这些小事儿,甚至故意偏袒有钱人,只要给足了贿赂,没理也变成有理了,这让很多百姓是苦不堪言。

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还欠下一屁股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而这样的事情,在大唐的各个地方都有所出现,好多没有良心的黑心商人,都会以各种理由克扣干活工匠的报酬,甚至故意拖着不给,简直毫无良心可言。

对于这种社会丑恶现象,李安自然是极为愤怒的,不过,这也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导致的,追根溯源,还是朝廷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的,所以说,推进社会文明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若是任由这种不法的事情泛滥下去,必然会动摇大唐帝国的统治基础,当老百姓大批量的开始对生活不满的时候,也就是朝廷危机严重的时候,为了避免发生可怕的危机,必须尽快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事情,必须要格外重视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大唐帝国延续的大事。

经济的繁荣并不能代表一个帝国的强大,晚清的经济实力是最高的,甚至超过诸列强之和,但在面对列强的时候,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简直是太弱了,都不够一个列强揍的,这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导致的,而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同样发达的国家,也同样会存在很严重的危机,那就是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当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社会都会陷入可怕的混乱之中,各种犯罪行为都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从而有可能动摇一个帝国的根本。

李安的主要任务是研发高科技,管理国家自然有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负责,但这并不妨碍李安关心国事,对于整个大唐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情况,李安都想知道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并不会削弱李安在科研方面的研究,毕竟,科研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的,是急不得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是着急就越是有可能毫无作为,对于这一点,李安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李安从来就不着急,每一个研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进行的,反正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慢慢研究就是了。

刚才工匠们谈论夏州王刺史的事情,李安是听到了的,他正巧经过那个地方,只是这些工匠在屋子里,并没有看到李安,就连呵斥这些工匠的小吏也没发现,但李安就是路过,也不会过问这些小事,为了不让这些工匠有心理负担,李安悄悄的从他们看不见的位置走过,去了下一个车间。

万里传音计划是大唐朝廷最为关注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对于大唐帝国意味着什么,任何人都非常清楚,所以,从皇帝到大臣,所有的人都对这个计划格外的重视,都在全力关注这个研究的进度,甚至时不时的跑到研发中心来看看情况,询问一下研究的进展。

虽然对于很多大臣来讲,自己只不过一两个月才来关心一次,频率也不是很高,但朝廷有那么多的大臣,今天你来关心一下,明天他再来关心一下,如此一来,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前来关心,倒是让负责接待的小吏忙的脚不沾地。

作为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李安是看情况接待,若是每来一个官员都亲自接待,那李安还不被累死,这样也会干扰自己研究的,只有最高的大官和关系好一些的,李安才会过去陪同,回答一些进度方面的问题。

“李侍郎,右相来了。”

李安刚在几个车间转一圈回来,就听到有人到访的消息。

“右相?不是刚死么。”

李安疑惑的问道,他去北边一个多月,对于官场的事情并没有过分的关注,所以,并不清楚大唐出了一个新的右相。

小吏吓了一跳,开口说道:“李侍郎,刚过世的是李右相,现在是杨右相。”

“杨国忠,他最终还是当上右相了。”

李安开口说道。

朝廷姓杨的大官,除了国忠这货也没有别人了,所以不用猜就能知道就是他了。

“韦见素呢?他也升官了吗?”

李安开口问道。

小吏回答道:“是的,李侍郎,韦相公现在是左相了。”

“哦,原来的左相呢?”

李安疑惑道。

“回李侍郎,已经告老还乡了,半个月前就离开京城了。”

小吏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道:“短短一个月,京城的变化是够大的啊!官场居然有如此多的变动,还有什么我不清楚的。”

小吏并没有回答,杨国忠还等着呢?他自然不能继续与李安闲扯了。

“右相,恭喜升官啊!”

李安开口说道。

“哈哈!什么官不官的,若是李侍郎想当右相,绝对轮不到我,轮不到我啊!哈哈!”

杨国忠谦虚的说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右相来我们研发中心,有什么事吗?”

“这个……主要是来看看万里传音计划到了哪一步了,陛下对此那可是非常关心。”

杨国忠说道。

李安点头道:“明白,明白,不止陛下极为关注,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万里传音计划,朝堂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儿,整天往我这里跑,就没有一天能清净一下的,搞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哪能一蹴而就,还早呢?没有半年的时间怕是很难搞出来了。”

杨国忠点头,认真的说道:“可不是吗,李侍郎都已经尽全力了,这已经是最快的进度了,也没啥好着急的,现在电报已经可以传到千里之外,只要多弄一些,就能让京城与所有县城直接联系上。”

李安笑道:“哈哈!还是右相理解我啊!有了电报机,联络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只不过,这个不是所有人都玩得转的,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使用这种机器,而万里传音却可以直接与万里之外的人对话,这个难度很小,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自然更有吸引力一些,所以,陛下和大臣们着急一些,我也能够理解,只要有可能,我会尽力快些的。”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对了,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事要与李侍郎商议。”

杨国忠小声的说道。

“什么事啊!但说无妨。”

李安开口应道。

“就是那个做亵衣的机器,有一些小问题,若能稍微改进一下,说不定能事半功倍,这个是我家工坊的工匠提出的改进意见,他也不敢随意自己改动,更不敢来见李侍郎,所以,我就……”

杨国忠开口说道。

‘所以,你就厚着脸皮来找我了。’

李安心里腹诽,接过图纸一看,果然是机器存在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而这位不知名的工匠,所提出的改进意见非常的好,的确可以解决一些极为棘手的问题,对此,李安颇为满意,觉得这位工匠是个人才,居然能看到机器存在的问题。

当然了,有很多问题,也只有身在第一线的工匠才能够很好的发现,而设计者由于不需要操作机器,对于很多机器存在的问题,也很容易忽视。

“不错,不错,这个地方的确是可以改进的,不过,具体要如何改进,我还要好好的思量一下才行,对了,右相回去之后,最好把这位工匠叫来,对于机器的一些细节,我要亲自问过他才能确定,到底该如何修改。”

李安开口说道。

这相当于是下逐客令了,不过,似乎也没这意思。

“好,没问题,这个人就在外面,马上就到,哈哈!”

杨国忠笑着说道。

很快,一名长相老实的工匠便被带了进来。

“小人参见李侍郎。”

工匠战战兢兢的说道。

“不必紧张,你提出的意见很好,本官刚才也看过了,机器的这个地方,确实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需要好好的改进一番才是,来,你过来。”

李安开口说道,并让这名工匠过来,与自己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机器,让机器能够更合理的工作,从而减少能源的耗费,并提高工作的效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