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燕京是后世的都城,全天下就没有人不知道这座城池的,可却很少有人知道,燕京居然是这么来的,是秦始皇为了奖励燕国工匠烧石灰之功,而刻意建造的一座城镇。

不过,这燕京也就是一座城镇而已,在当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是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小地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蓟城,距离燕京镇也不远,算是同一个区域,都属于后世帝都的范围。

李安一口气讲了好多个有关长城的有趣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明代时候发生的,但经过巧妙的修改,李寒露是听不出来的,反正这些故事她也没听过,自然不知道这是明代的故事了。

李寒露轻轻用手拨弄着头发,想要继续听李安讲故事,不过,李安所知道的长城的有趣故事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故事可以讲给李寒露听了。

“夫人,故事就别听了,咱们还是欣赏一下周边的风光吧!这里的风景还算不错,不知道再过几百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李安看向周围的风景,开口说道。

德静县处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基本上全都是山峦,山上拥有不少的植被,但植被的覆盖率不是太高,从远处看过去,好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但当你走到跟前的时候,就会发现植被比较的稀疏,就好比后世春天刚发芽的小草,脚下的一片总是很稀疏,能让人看到很多的泥土,可当你往远处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地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这是由于视觉的原因造成的。

也就是说,德静县周边的山上是有植被的,但植被的密度不是太高,总有一些泥土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显得有些干燥,但德静县所处的山谷周边,植被的覆盖率却是非常不错的,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地面上要么是刚刚出芽的嫩草,要么是去年干枯的枯草和落叶,总之,植被是很丰富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山谷之中有河流的缘故了,河流中的水会滋润两岸的植物,从而让两岸的植物非常的茂盛,而山顶太高了,就算山上植物的根系再发达,那也是不可能深到山下河流里的,他们只能依靠山上深层土壤的水分来养活自己,若是长期不下雨的话,很深泥土之中的水分也是会被吸干的,如此,根系越浅的植物就越容易被干死,只

只有根系足够长的植物,才能多撑一段时日,进而等到下一次降雨的到来,从而也就造成了山上的植物有不少的空隙,根系深耐旱的植物较多,而不太耐旱的植物和草本植物就相对比较少了。

“东边二里的城池就是德静县的县城了,这座城池看着不大,估计也就几千人吧!”

李寒露看着不太远的德静县城,开口说道。

德静县最初的时候是一群士兵戍守的营寨,因为这个地方很重要,所以,才必须要派兵驻守的,到了隋朝的时候,因为重要性更加的突出,朝廷将其升级为德静镇,不久又再次升级为德静县,这便是德静县的由来。

从这个县城的由来,便可以看出,德静县是一个重要的位置,要不然也不会再次建立营寨,并一步步升级为县城了,而这里的风光也确实不错,中间是风景颇好的峡谷,而两侧的山上虽然植被不是很茂密,但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黄沙漫天的沙漠要好很多吧!

而且,在有些地方也确实是沙漠,就是不知道再过几百年的时间,此处的山上会不会变成沙丘,又或者,整个德静县都会变成沙漠,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要当地的老百姓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就一定会发生这些可怕的事情。

两侧的高山是天然的屏障,游牧民族的骑兵若是想要南下,就必须从峡谷这里通过,尽管远处的高山也能爬上去,但马匹爬山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后勤压力就太大了,这也是城池建在山谷里的主要原因,另外,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城外的长城和大量独立的烽火台,也是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他们与德静县县城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大唐平定北境之后,游牧民族已经基本上不敢继续南下了,长城和大量的烽火台首先就废弃掉了,而城墙自然是不能废弃的,还很好的保留着。

“不错,两三千人应该还是有的,现在还没到吃饭的时间,若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城池里就会冒出大量的烟火,这必然是非常壮观的一幅景象。”

李安看着远处的德静县县城,开口说道。

大量炊烟是挺壮观的,不过,比这更加壮观的景象是可怕的沙尘暴,要知道德静县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是沙漠边缘的一座县城,在大

唐这个时代还算不错,可荒漠化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存在,而只要沙漠战胜周围山上的树木,那么,德静县就非常危险了,强大的移动沙丘,吞噬一座县城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

尽管毛乌素沙漠在后世被强大的人类给征服了,可在大唐这个时代,想要征服沙漠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主要是老百姓不但不会支持,而且,都在做破坏水土的事情,凡事山上年代较远的大树和名贵树木,都被老百姓给砍伐了,这些老百姓砍伐树木,自然是为了盖房子,可这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让当地的生态持续的恶化,从而造成了后世面积宏达的毛乌素沙漠,让后世的朝廷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治理。

破坏环境是非常轻松和容易的,可若是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那就要困难的多了,是要花费巨大代价的。

所以,还是要尽早保护环境的好,不要到了环境被破坏的不成样子的时候,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那样一切就都晚了。

李安前世生活的乡村,就经历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小时候的乡村是那样的美好,到处都是鱼虾,只要下到河里去捕捉,就一定能够满载而归,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逐步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原先鱼虾遍地的小溪河流里已经是污水遍地,再也找不到一条鱼儿和一只虾子了,童年时候的乐趣再也无法复制了。

这就是破坏环境的代价,只要河里的鱼虾死绝了,就算重新花费巨大的代价来治理,也不会有当初的效果了。

李安二人在长城遗址上面悠闲的散步,前面和后面都是护卫,长城下面也有大量的护卫在周围,这阵仗着实不小。

而因为长城遗址距离德静县的距离并不远,只有二里路的样子,所以,站在德静县城墙上的士兵,是能够清楚的看到长城遗址上的李安一行人的,若是只有一两个人在上面玩,自然不会引起这些士兵的注意,可百余人在这附近溜达,这情况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尽管二里路的距离,让德静县的士兵看不清李安一行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可从李安所乘坐的奇怪交通工具,以及护卫们华丽的衣衫,就能够判断出,这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大有来头的人,是必须要引起他们重视的。

很快,城头上的士兵,就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领头的校尉,而领头的校尉也不敢造次,在亲自上城墙上查看一番之后,立马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自己的上级县尉。

县尉亲自骑马过来查看,然后,派自己的副手去县衙,去请德静县的县令亲自过来看看。

“崔县尉,您觉得他们会是什么来头,远远看着这一身的行头,来头肯定不小,这比刺史还要排场啊!”

一名看门的校尉,开口说道。

“当然不会是刺史,我们的王刺史每次来的时候,都会提前打招呼的,不会不吭不响的过来,而且,这破城墙有什么好看的,肯定不会是王刺史。”

县尉崔二开口说道。

这崔二是县令崔大海的本家侄子,也是他们老崔家最勇武的一个人,身材高大威猛,一脸的络腮胡子让他看起来有一种美髯公的感觉,而这个崔二也是极度的信仰关二爷,日常言行和举止都喜欢模仿关二爷的样子,就好像关二爷附体了一样。

不过,这个崔二也就胡子有些像关二爷而已,但这个家伙不论武力,还是思想境界都远远比不上关二爷,他模仿关二爷的时候,尝尝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而他自己却还不自知。

就在说话的功夫,他也不忘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自己的美髯,时不时的还点了点头,装的就更像了。

“崔县尉说的是,肯定不会是王刺史,那会不会是郭将军呢?听说几个月之前,灵州的郭将军被调到了夏州,主管剿灭马贼事宜。”

校尉再次说道。

崔二摸了摸自己的美髯,继续摇头道:“不不不,不会是郭将军,郭将军,本官还是见过的,不是这种场景,而且,郭将军喜欢骑马,不会乘坐这些奇怪的东西,也许,这一行人是刚从京城来的……”

“京城来的?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拜见一下?”

校尉紧张的问道。

崔二继续摸着自己的美髯,看着身旁的校尉,开口说道:“就算是拜见,也不该是我等前去,必须我叔父亲自去才行,这样才显得更有诚意,否则,上官是会怪罪的。”

“对对对,小人真是太愚钝了,还是县尉考虑周到。”

看门的校尉

讨好的说道。

其实,此时的德静县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驻守在德静县的兵马数量很少,除了城内的三百驻守兵马是郭子仪麾下的精兵之外,城墙上和各城门的士兵都是从本地募集的民兵,数量仅有二百人不到,主要负责看守城池,若是真正打起仗来,那是完全不堪一击的,还好主要敌人都被消灭了,区区马贼倒也没有那么大的战力,对于守城战来说,这些三瓜俩枣也能派上用场。

因为郭子仪有些不放心,所以,派了三百兵马过来驻守,这样可以确保绝对的安全,毕竟,他已经来夏州了,若是把马贼逼急了去攻占县城,他的老脸就没地方搁了。

而既然德静县的防守兵马都是本地募集的,那么,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自然也就非常司空见贯了,比如负责统领这些将士的县尉崔二,就是县令崔大海的侄子,而这个处处讨好崔二的西门校尉,同样也是通过走后门得到这个职位的,而且,也是通过再次走后门,获得了职位上的提升,成了西城门的老大。

此刻,崔二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而他叔父县令崔大海却正忙着搂抱怀中的美人,这个县令崔大海已经五六十岁了,算是一个很高龄的人了,但人老心不老,对女子很有兴趣,尤其是妙龄的花季少女,更能够博得他的好感,他已经连娶六房小妾了,可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小妾再多也有看腻的时候,只有不停的变换新的花样,才能让他足够兴奋。

德静县的青楼很少,只有三五家的样子,里面的姑娘也不多,大概总共不足一百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承受过崔大海的蹂躏,一个都不曾落下。

但青楼这种场所,是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毕竟,人都有年老珠黄的时候,若总是那么几个人,客人也会不满意的,只有不断的补充新人才能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甚至有些精明的老鸨,会去别的县城调换姑娘,如此,姑娘还是这么多,可从外县来的新人,那也是新人,本地的客人一般是不会知道的。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朕御山河,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右上角" "->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而德静县的青楼,只要有了新鲜的姑娘,首先就要让县令崔大海验验货,然后,才能让县城别的客人享用,若是崔大海对这个新来的姑娘比较满意,或许会连包一两个月,待他玩腻了之后,才能将姑娘交给别的客人,谁让他是一城之尊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