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零七十章 分期付款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零七十章 分期付款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安自然不会数落赵木匠的老母亲,因为这个赵木匠是个大孝子,当着这个大孝子的面,自然不能说他母亲的不是,而反过来夸赞赵木匠的几个弟弟有潜力,则不但老太太高兴,赵木匠也跟着高兴,且颇有说服力。

赵木匠见状,趁热打铁的说道:“母亲,孩儿从小就是家里最笨最愚钝的一个,您总说二弟他们比我机灵,心眼足,将来比我有本事,可如今,他们就种几亩薄田,而且,还不经常打理,不是他们蠢笨,而是太懈怠了,就是母亲太惯着他们了,若是他们肯奋发图强,肯定比儿子有出息。”

老太太听了半天,眼睛一眨一眨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明白了。

“你二弟他们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能有什么出息,这辈子怕是不行了,不过,他们最大的出息,就是给我添了好几个重孙,老二家的小重孙,一看就是精灵鬼,长大了肯定有出息,还有老四家的两个小重孙,就喜欢说好听了,小嘴比蜂蜜还甜,老三家的小重孙就更聪明了,才五岁就能背三字经了,看着都讨人喜欢。”

老太太说着说着就转移了话题,把话题转向了自己的几个小重孙身上,似乎还挺高兴的。

李安与赵木匠对视一眼,竟然都无言以对。而李安已经完全看不懂,眼前这个老太太是真的糊涂了,想到什么说什么,还是故意转移话题,又或者是间歇性老年痴呆。

“大郎他爹,茶水准备好了。”

赵木匠的老婆突然走了出来,微微向李安行了个礼。

“李侍郎,进门坐坐,喝杯茶!”

李安点了点头,与赵木匠一起进去了。

“赵匠人,你的母亲看样子是说不通了,只能另想办法了。”

李安非常无奈的说道。

赵木匠一脸的苦瓜相,非常痛心的说道:“这还能有什么办法,母亲每次都这样,只要几个弟弟哭穷,母亲都心疼的要命,这三间在正房怕是盖不起来了,可怜我那二郎啊!都十九岁了,还没有媳妇。”

李安微微一笑,将茶水放下,开口道:“办法还是有的,赵匠人只要下决心盖三间房,本官可以给你出个靠谱的主意。”

“愿闻其详?”

李安笑道:“可以分期付款,先让人过来给你把房子盖起来,然后,用你每个月的工钱去还钱,不过,是收利息的,原本盖房子只需要一百贯的,用这种办法大约需要一百一二十贯,也就是你一年多的九成工钱罢了。”

这种分期付款,在后世是极其普遍的,在那个高房价的时代,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买得起房子的,能凑够首付就很不错了,然后就是每个月的还贷生涯了,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买房子的难度,让普通的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房子,所以,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青睐。

在大唐这个时代,此刻还没有分期付款买房子的先例,但只要李安把规则说出来,他相信不论是买房子的,还是愿意借钱的金主都是会同意了,有钱人看重的是源源不断的利息,而借钱的人,则是因为急需用钱,却没有这么多钱,也是愿意去借的。

“分期付款,听着好像不错,不过,若是每个月的钱都保不住,那还怎么还款。”

赵木匠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李安笑了笑,开口道:“赵匠人多虑了,若是让你领完工钱自己去还钱,那风险就太大了,估计没人愿意借钱,还钱的方式,自然是从你的工钱里直接扣除了,如此,这些借钱的人才能够放心啊!这样不会出现意外的方式,才是别人能够接受的。”

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可不是傻子,万一遇到老赖了,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他们在借钱的时候,肯定是要评估风险的,只要风险过大,他们就会选择放弃,只有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他们才会同意投资。

“可小人一次性借的这么多钱,若是被几个兄弟知道了,说不定立马就被借去了,哪里还盖的了房子。”

赵木匠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李安无语道:“这个还不简单,直接跟盖房子的商人谈好就行,先不给钱,然后,签好协议,每个月让他们去衙门领钱,只要利息合理,会有盖房商人同意的。”

在这个时代,长安城附近,有很多靠给人盖房子谋生的商人,他们手底下掌握着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的建筑小工,最厉害的大商人控制着多个小商人,掌握几千建筑工匠,这些大商人都是比较有钱的,让他们分期收钱,倒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给予的利息合理,且给钱的方式比较牢靠,就一定能够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同意这种特殊的付款方式。

甚至,李安觉得这种情况在大唐未必就没有,只是李安活动的范围有限,对于很多基层的事情不是太清楚,又或者绝大多数的盖房子百姓,都会先攒够了资金,然后才会放心的盖房子,而很少会先赊账盖房子,之后再还钱,毕竟,很多老百姓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商人也不是傻子,不会去冒太大的风险。

赵木匠蹙眉思索了好长时间,总算把所有的关节都想通了,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这也许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到时候,房子也盖好了,工钱也大部分都用来还债了,几个兄弟就是逼死他,他的母亲就算把眼睛给哭瞎了,他也是拿不出钱来的。

“对了,赵匠人,一旦与盖房商人谈妥了,签署协议之后,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公开了,让全村的人都知道才好,还有,要赶紧给你家二郎说个小娘子,告诉媒人,正在盖的房子,就是给你们家二郎的婚房,如此,谁家的姑娘会不喜欢呢?赵匠人离抱孙子就不远了,哈哈!”

李安非常贴心的说道,毕竟,赵木匠的几个弟弟实在是太难缠了,若不把这个口子堵上,说不定房子刚刚盖好,几个弟弟就跑来抢房子了,如此,赵木匠盖新房,倒是给弟弟们做了嫁衣了,这一点是不得不防的。

而只要把舆论给做足了,赵木匠的几个弟弟就不好下手了,况且,赵木匠家里的住房条件确实比较紧张,二郎新婚之后,两间厢房一个住老母亲,空出来的一间厢房可以安置赵木匠的小女儿和小孙女,如此,还是紧紧张张的,也就二郎新婚之后,两间崭新的卧室会多出一间,但占别人新婚的房间,这是非常不地道的,况且,赵木匠的几个弟弟家里,也是住得下的,没有必要去做这个事情。

困扰赵木匠数年的糟心之事,被李安轻轻松松的就给化解了,赵木匠心里那是万分感激的,就差给李安跪下了。

“李侍郎之恩,小人真是万死难保,这辈子是跟定李侍郎了,若违此言,就让小人不得好死。”

赵木匠感激的说道。

李安满足的笑了笑,开口道:“好了,好了,些许小事而已,不足挂齿,只要你以后好好干就好,对了,赵匠人家中有两个儿子,他们没学木匠手艺吗?”

“回李侍郎,之前木匠并不好营生,也很是辛苦,母亲和拙荆都不愿意让大郎和二郎学木匠,大郎进城帮人运货,二郎在工坊干苦力,现在想学只怕是晚了一些,不过,小人抽空会教他们的,若他们有这个悟性,便可改行做木匠,而若是他们没有这个悟性,那就做不了这一行了。”

赵木匠开口说道。

“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李铁匠的几个儿子,也是没有学铁匠,没想到你的儿子也是同样的情况,可惜了。”

李安感叹一番,然后,开口说道:“时间不早了,本官真的不能耽误时间了,要去下一家,孙石匠家。”

“李侍郎,孙石匠家就在本村,在村子的另一头,小人给您带路,走不了多远的,侍郎去车上坐着,小人跑的快。”

赵木匠真诚的说道。

李安一听,开口道:“那可真是太巧了,既然就在本村,那就没有几步路,我们一起走着去好了,顺便还能再聊几句,走吧!”

挥了挥手,让车辆先行,只有三五名护卫跟在后面。

沿途的风景很是不错,时不时的能遇到熟人,而这些人总是主动跟赵木匠打招呼,可见赵木匠在村子里的人缘还是很不错的。

赵木匠告诉李安,他都打算好了,只要新房盖好,二郎成婚,他就把二郎空出来的房子改成专业木匠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好好的学习木匠技术,另外,让他的小女儿和小孙女,住在二郎新房的另一件卧室里,若是家里来客人,则可以作为客房。

看着赵木匠憧憬自己的未来,李安也为他高兴,虽然赵木匠不论如何憧憬和努力,生活水平都无法与李安相提并论,但对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这种憧憬还是很有一股生活气息的,让人听了心里很暖,而李安也非常希望赵木匠一家的生活能够走入正轨。

不知不觉中,李安与赵木匠就走到了孙石匠家,在距离大门还有五十步的时候,就看到了正在快步迎上来的孙石匠。

在大唐这个时代,原本石匠就是雕刻石头的匠人,可在李安的研发中心,石匠干的可不是这个活,而是除了盘石头之外,还需要掌握水泥和混凝土的知识,甚至需要在混凝土上雕刻各种花纹。

一般的石匠在石头上雕刻花纹是轻车熟路,但水泥与混凝土的结构和硬度,与普通的天然石头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种新材料上雕刻花纹,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而且,还需要探索和思考精神,如此,才能把新材料雕刻好。

当然,这只是大唐新时代石匠的初步技艺,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根据李安的指示,去尝试着发明不同性能的水泥材料,因为不同的工程,对水泥材料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发明出种类繁多的水泥,才能更好的建设大唐帝国。

所以说,大唐新时代的石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高等人才,李安一个人如何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摸索和实验,大量辛苦的实验,都是孙石匠这些人在做,而李安只是负责总体的指导,提出大概的方向,具体的细节,需要孙石匠这些人才自己去思考。

在李安的研发中心,优秀的石匠有好几百人,但像孙石匠这样最顶级的人才,只有寥寥数人罢了,而李安最重视的恰恰就是最顶级的人才,所以,对孙石匠非常的重视,亲自过来送年货,就是要体现对孙石匠的爱护。

“小人参见李侍郎,快请,快请,赵兄也请。”

孙石匠非常热情的向李安行礼。

李安点了点头,走在了孙石匠的前面,比孙石匠多出半个身子,而颜如玉早就被孙石匠的几个女儿包围起来了。

在路上的时候,赵木匠告诉李安,说孙石匠家里有一个大儿子,还有六个小女儿,一共七个孩子,其中,大儿子已经婚配,给他添了两个孙女,而六个女儿,只有最大的一个招了上门女婿,其余几个女儿的年纪还不算大,十六岁和十五岁的两个,也可以说亲了,十三岁和十一岁的还需要等几年,至于八岁和六岁的两个小家伙,那还早着呢?

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赵木匠家的难处,是赵木匠的几个弟弟太难缠,而孙石匠家的情况,那就是女儿太多了,儿子却只有一个,关键儿子连续给他添了两个孙女,让孙家的阴气变得更重。

为此,孙石匠才会坚持让自己的大女儿招上门女婿,如此,大女儿生的孩子若是男孩的话,也就是他的孙子了,他们孙家也就有后了。

但自古一来,愿意做上门女婿的,一般都是低一个层次的人,有本事有能耐有骨气的人,才不会去做上门女婿呢?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