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彻查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彻查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所以说,李隆基此刻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大贪巨贪行为颇为恼怒,同时,也对铁路部门的真实利润颇为兴奋,只要这一次下重手整治,必然可以一次性的挖出很多被贪掉的钱财,抄掉一部分官员的家,而拿着这些钱财,足够再修建好几条新的铁路线了,到时候,商业必然会更加的繁荣。

见皇帝对贪腐如此态度,杨国忠连忙上前,开口道:“陛下英明,洛阳铁路分局能一年贪墨三百万贯,其余的铁路分局也定然是有很大嫌疑的,臣身为御史有失察之罪,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臣彻查铁路局及其下属的各个部门,将被贪墨的钱财全部收回国库,将贪墨的官员,全部绳之以法。”

这一招毛遂自荐效果很好,李隆基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彻查铁路分局的任务就交给爱卿了,不过,查案归查案,千万不能干扰铁路的正常运行,否则,那些商人又要闹腾了。”

李隆基这是要告诉杨国忠,要以铁路系统的运营稳定为首要条件,不能因为查案让铁路系统陷入瘫痪,若是如此,大唐的商人就要损失惨重了,大唐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如此一来,查案就会变得有些难度了,毕竟,能够贪墨巨大的比如是每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而铁路的调度等方面,也是这些领导负责的,若是啥也不说,一上来就把所有重要领导全部抓获,那么,当地的铁路系统必然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场面,从而造成很不好的后果。

“陛下放心,臣从京城开始调查,定然不会影响大唐的日常铁路运营。”

杨国忠很是自信的回答道,他有那么多的心腹,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的。这并不是什么难办到的事情。

“鱼朝恩,铁路局给事中的职位,已经不适合你了,先闭门反省三个月吧!这本账单,朕就收下了。”

李隆基看向鱼朝恩,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这也算是轻判了,就算是一分没花,但之前并没有跟皇帝说过,所以,这收受贿赂的罪名还是不能洗清的,只是皇帝信任鱼朝恩,觉得他没有撒谎,所以,就给了一个轻判,没收收礼所得,另外,还把他的铁路局一把手给撸了,也算是不小的惩戒了。

“谢陛下。”

鱼朝恩总算是放心了,尽管损失很多钱财,不过,这并不是他的全部财产,就算损失这些钱财,也不会影响他的生活水平,眼下能保住小命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身外之物都不用关心了。

这一次,让身为御史大夫的杨国忠彻查铁路局的贪腐案件,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御史台本身就是管这个事情的,另外,右相的位置还是空着的,若这一次杨国忠能够立个大功啥的,将其提拔一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皇帝心意已决,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是无话可说的,如此,很快,杨国忠就开始调拨人马,从铁路局总部和长安城铁路分局,以及出事的洛阳城铁路分局开始查起。

这几个单位是最为核心的,铁路局总部是全国的核心,地位自然最为重要,若是总部出现问题,全国的铁路部门都会乱套的,而除了总部之外,目前发展最好,最为繁忙的是洛阳铁路分局,而长安城铁路分局只能排在洛阳的后面,毕竟,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在交通方面比长安城还要方便,铁路发展自然比长安城还好。

另外,东南方向的鄂州铁路分局,郑州铁路分局,以及徐州铁路分局,都发展的相当不错,也是这一次清查的主要对象。

杨国忠接下圣旨之后,立刻就展开了行动,首先控制铁路局总部和长安城铁路分局,然后从长安铁路分局抽调几个副职去洛阳铁路分局,因为金吾卫早已出发去洛阳城抓人了,若王贵这些人真的全部被抓的话,洛阳城火车站只怕会陷入混乱,毕竟,车辆的所有调度,都是这些领导在负责,一旦这些领导不能及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下面的人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此,车站陷入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混乱一旦迁延日久,会给大唐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首先,商人的损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杨国忠的担忧也并非是多虑,因为就在他下令之前,洛阳方向的铁路运输,已经陷入混乱了。

王虎搭乘货运火车返回洛阳城之后,立即就把糟糕的现状汇报给了王贵,然后,哥俩带着早已收拾好的细软准备跑路。

在临走之前,为了让阻拦追兵,王贵胡乱将洛阳城火车站的所有等待车辆都发了出去,他自己乔装乘车去了营州,准备逃亡北方苦寒之地。

就在这些车辆刚刚发车不久,金吾卫抵达了洛阳城,不过,他们只抓到了郑全这些胁从分子,主犯王虎兄弟已经逃走了,而因为王贵临走之前,一口气把大量的火车都给发出去了,所以,金吾卫无法判断这两兄弟到底逃向哪里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将郑全这些胁从分子全部抓获,并抄了所有从案人员的家,获得了数目惊人的钱财。

因为陈小二是洛阳火车站的副站长,对于车站的日常调度和各种人事关系非常的清楚,所以,杨国忠尽管心里不乐意,但还是把陈小二调了过去,让他任职洛阳火车站的站长,同时,兼任洛阳铁路分局的员外郎,直接参与洛阳铁路分局的最高决策,而郎中的人选是杨国忠从铁路局总部抽调的一名年老的郎中,为的就是压制陈小二的傲气,让他知道升官不会那么容易的,另外,陈小二是个胆大包天的人,让他做主官,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京城发展的这起案件,来龙去脉总算是清楚了,大唐报以头条的位置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叙述了一遍,当然,对于其中的一些细枝末节都是省略了的,比如,陈小二强暴小侍女,杨国忠府邸死伤几个人,叫什么名字等等这些,都是不太清楚的,刺客也只是写了几个主谋的名字。

如此重大的新闻,自然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几乎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喜欢谈论这个话题,也都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不过,有一个群体却对这个话题颇为恐惧,那就是京城的铁路局领导层,因为洛阳铁路分局贪墨的案件太大了,连带着整个大唐的铁路部门都要受到很大的牵连,长安城铁路分局,以及更高的铁路局总部,自然也在清查的范围之内,如此,这些人岂能不担心害怕。

若是早些得到消息,他们或许还有逃走的可能,可如今杨国忠已经展开调查,京城所有铁路局高官和他们的家眷都被监视居住,任何一个人都别想逃走,也没有逃走的机会,另外,主动认罪还好,若是逃走被抓回来,那就是罪加一等,后果相当严重。

忙活了一上午,下午的时候,李安才有功夫去看大唐报,从而获知了昨夜发生的事情,另外,又从工匠的嘴里,获知了一些小道消息,从而让李安能够更清晰的了解这个事情。

对于铁路局的贪腐,李安早就一清二楚了,只是确实没有料到,贪腐居然会如此的严重,一个小小的洛阳铁路分局,居然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贪墨如此巨大数额的钱财,可想而知,剩下的铁路部分贪腐了多少。

不过,李安也是比较乐观的,贪墨的越多,越是能够说明大唐帝国的富庶,若是没有财富,想贪也是贪不到的,而一下子能够没收如此之多的财富,对于国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如此,朝廷就能够展开手脚,再干几个大项目了。

研发中心一直都是缺钱的,任何时候也没有富足过,这一次,李安决定亲自写报告,向朝廷多申请一些经费,理由就是提高万里传音计划的研发进度,争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得到初步的成果,而李安也有这个信心,毕竟,基本的几个核心技术都已经被研发出来了,只要多磨合几个月,应该是可以出成功的,而只要能够把这个发明搞出来,定然能给大唐帝国带来新一轮的飞跃,对促进大唐帝国的繁荣,将有不可限量的作用。

报告很快就写出来了,这一次李安也是够狠的,一张嘴就索要一百万贯,而这些资金,将会有一半用来研发万里传音计划,毕竟,制造电报和电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尝试,而每一次的尝试都是需要花钱的,制造零配件这些都要花钱,而一旦不合适,还需要重新做。

所以,为何后世的华夏商人,喜欢直接购买洋人的技术,就是因为研发技术太不容易了,需要花费无数的金钱,而且,也不能保证一定会出成果,万一最终没能出成果,大把的金钱就白花了。

而李安的情况稍微有些不同,因为李安是倒着研发的,他早就知道这些东西是个什么模样了,需要哪些零部件,只不过,因为这个时代的机器太烂了,有些很简单的材料,却也是难以制造出来的,需要不断的改进机器和材料,一点点的去尝试,然后才能把电话该做出来。

毕竟,电报和电话有很多种技术,而每一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同的,要不断的进行尝试,才能了解到底哪一种技术更容易的可以制造出来,是此时能够实现的,而对于实现不了的,也就只能暂时放弃,留着日后技术好了之后,再慢慢的去实现了。

尽管李安有很多资产,但研发对朝廷有用的东西,还是要用朝廷的资金,若是都是自己的钱,那也太亏了,就算不去贪腐,那也不能毁家纾难,李安还没有这样高的觉悟,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朝廷已经开始彻查铁路局的贪腐事情,所以,很多有过贪腐行为的官员,都变得惴惴不安起来,这其中,铁路局的官员自然是最为紧张的,而其余的部门也是很不安心,许多其余的朝廷部门,都在积极的填补漏洞,甚至还有官员把自己的房产都给卖了的,而只要悄悄的把亏空的账目给填平,那么,当上面派人来检查的时候,就不能查出任何问题了,这些官员也就能躲过一劫。

不过,对于那些贪墨数额比较大,而且又善于挥霍的人来说,想要补救是很难办到的,因为贪墨的钱财都被花掉了,根本就拿不出钱财来补救,若是有一天被抓住的话,也就只能认罪伏法了。

当然,也有一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官员,开始想方设法的把账目给做乱,以让查账的人难以看出这其中的猫腻,或者,故意给查账的人添堵,让账目变成一笔难以计算的糊涂账。

最胆大的官员,则选择直接把账本给烧了,而且,还伪造了意外失火的现场,所有物品与账本被付之一炬,如此,他们最多是失察之罪,罪名自然比巨额贪腐要轻一些,不过,这种伎俩很容易被识破,而一旦这种行为被确定,那罪名就更重了,只不过有些人不想坐以待毙,想要奋力一搏罢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查的,有些正得圣宠的朝廷高官,是不会有人去查他们的,除非皇帝讨厌这个人了,才会让人去查,而就大唐目前的情况,任何一个官员几乎都是经不起查的,只要仔细的咬住了查,基本上是一查一个准儿,基本上都会或多或少的贪墨一点,至于收受礼品那就更多了,就算是李安也是经常收礼的,而且,官越大,实权越多的官员,收取的礼品就越多,而在收礼之后,就难免要为别人办事,这也是一种贪腐,但轻微的是不会有人在意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完全不让官员贪墨一丝一毫也不太现实。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