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断气了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断气了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李林甫即将入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内,与很多忧国忧民的大臣一样,皇帝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他心情复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虽然知道李林甫不是一个好人,经常性的中伤别的大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奸臣,但若不是有了这位能扛事的奸臣,李隆基不会一直如此轻松过日子,说不定早就因为操劳国事而累死了。

此刻,李林甫的病重,也与长期的劳累有关,是他的操劳换来了皇帝的轻松,他做了很多本来应该皇帝来做的事情,极大的减少了皇帝的负担,让皇帝可以人老身不老,一直维持健康的身体,对于这一点,李隆基一直都是认可的,所以,即便知道李林甫是个奸臣,他也从来不去治他的罪,反而一直娇纵着李林甫,从而让李林甫更好的为其分担国事,而李林甫的去世,将会让他少了一个可以分担国事的人。

另一方面,李隆基虽然知道李林甫是一个大奸臣,但对于他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很多复杂琐碎的政务,交给他处理,往往都能够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交给别的大臣的话,处理起来总没有李林甫处理的到位,甚至,时不时的还要过来烦他。

而李林甫则会把事情全部处理妥当,一般不会去麻烦皇帝,因为他能猜到皇帝的心思,知道这些政务如何处理能够让皇帝满意,而总是跑去问皇帝,就显得太低效率了,而且,很多时候,皇帝就算有某种心思,也是不能说出来的,这要靠臣子的去察言观色,去体悟皇帝的心意,然后直接做出让皇帝满意的事情。

“哥奴跟随朕一生,光宰相就做了二十年,如今只剩下一两日了,可悲,可叹啊!”

在听完太监的汇报之后,李隆基开口感叹道,并随手拿起了身旁的大唐报。

他现在已经年老体衰,在李林甫去世之后,他必须要重新让一位大臣,帮他处理政务,而这个接班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不过,这个接班人的能力非常一般,让人很是不放心。

这个能够接替李林甫的接班人,自然就是他一直看中的杨国忠了,他早就已经想好了,让杨国忠代替李林甫,做大唐的群臣之首。

但最近一段时日,杨国忠的家里总是频繁的出事儿,这些事情对这位接班人的名声造出了很大的打击,这让他很是心烦。

若是在这个时候,公开提拔杨国忠担任宰相之首,则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哗然,甚至,会招致很多人的公开反对,从而让皇帝不得不有所忌惮。

可若是不选杨国忠当宰相之首的话,剩下的大臣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让皇帝非常满意的,毕竟,皇帝的最核心要求,就是这个大臣一定要足够的忠心和勤快,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把大部分朝政给处理好,而太正直的大臣肯定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他一直把朝政交给奸臣李林甫的主要原因。

一想到没有特别满意的大臣来为自己处理朝政,李隆基就一阵的头大,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黄昏很快就到了,感概万千的李隆基走出大殿,站在开阔的殿外平台上,看着正在逐步落下的夕阳,顿时,内心的感概更加的强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眼前看到的都是美景,但这样的美景注定是不长久的,夕阳所能存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很快,金光夺目的夕阳就会逐渐暗淡,直至完全消失不见,让大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入冬之后,天气变得愈加寒凉,一阵微风吹过,李隆基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而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陪伴他大半生的李林甫就要归西了,而他又能再活几个春秋呢?

就在此时,十几只飞鸟从头顶飞过,一溜烟的消失在远方。

“天快黑了,鸟儿都要回家了。”

李隆基开口感叹道。

“陛下,外面风冷,还是回屋吧!”

高力士开口了。

刚才,李隆基感叹朝政的时候,高力士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此刻,他开口了,毕竟,他非常清楚,自己只是一个奴才,关心和照顾皇帝是正事,而对于朝政,他是不能过问的,能不过问就不过问,更不敢干涉皇帝的主意,也不会提任何的建议。

正是由于谨守本分,所以,高力士才能始终获得皇帝的宠幸,一直都是太监之中最为受宠的一个。

“朕已经很久没有欣赏夕阳美景了,多吹一会冷风也值得。”

李隆基穿的很厚,其实,就算在风口地吹冷风,也是不会感冒的,这个是无需担心的。

高力士见李隆基不回去,便也不好继续劝说,使了个颜色,让身旁的小太监去拿保暖的披风。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既顺从皇帝的心意,同时,处处为皇帝着想。

当然,高力士也是有脾气的,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和气的,但若是有人故意让他难堪,则他必然会报复。

而史书所记载的,被高力士报复的唯一大人物,便是如今大唐报的采风编辑李白李大才子。

要说以李白李大才子的文化水平,做个四五品的中等官员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因为他的性子,太过于放荡不羁,从不向权贵折腰,所以,把一向和气的高力士给得罪了。

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李白大诗人在皇宫里喝酒,一下子喝醉了,而喝醉了之后,李安就暴露出了放荡不羁的个性,他居然非常大胆的伸出脚,让坐在身旁的高力士为他脱靴。

因为当时桌子上有很多人,高力士有些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的高力士已经权利很大了,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对他,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轻易得罪高力士的,他还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如此,心里自然颇为恼怒,就等着找个机会报复李白呢?

别说高力士这样权倾朝野的后庭大总管,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很愤怒的,寻机报复也是自然的,只能怪李白太放荡不羁了,不懂得尊重人,怪不得别人寻机报复。

高力士从不参与朝政,就算报复李白,也不会动用朝廷的力量,否则一旦落人口实,那就是干预朝政了,就违反了他的做人原则,而他选择的报复方式,是利用杨贵妃,来了一个借刀杀人,轻轻松松的就挡住了李白的仕途之路。

当时,李白写了一首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诗词,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意思就是说贵妃真的是一枝带露的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也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的嫔妃,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杨贵妃自然非常喜欢这首诗,觉得李白把自己的绝世容颜描绘的漓漓尽致,可高力士却在旁边告诉杨贵妃,指出这首诗的比喻不恰当,他指出汉朝宫廷的赵飞燕是歌女出身,远不如杨玉环的出身,另外,赵飞燕虽然比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被贬为庶人,将杨玉环与赵飞燕相提并论,就是把杨玉环看的太轻了,杨玉环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开始讨厌李白了,甚至,当皇帝想要任命李白为官职的时候,也被她给阻止了。

在后人看来,高力士报复李白,显得有些不仗义,是一个坏人,让李白这个大才子,没能在官场上为大唐效力,可在李安看来,诗词写的好的人,未必当官就一定好,李白这种人恃才傲物,太过于放荡不羁,连最基本的尊重人都做不到,就算真的到了官场上,也是难以找到晋升的出路的。

只不过,在历史上的所有古朝代,读书人若是不做官,那是没有出路的,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显得颇为困难,需要处处让亲朋好友接济,总之,日子会过得很是窘迫的。

但李安来到大唐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尤其是大唐报开办以来,只要是有文化的读书人,都可以在大唐报上发表诗词,从而赚取一定的稿费,甚至,水平好的文人,还可以去大唐报衙门做编辑,比如杜甫先生就做了主编,李白受不了衙门的臭规矩,自己选了一个最低等的采风编辑,一边旅游一边写东西,挣钱和玩乐两不误,可谓是快意人生。

对于高力士的陷害,李白自然是清楚的,他认识玉真公主,从她那里得知了这个事情,不过,他胸怀宽广,并不怨恨高力士,他只后悔自己在宫中吃酒吃的太多,一时酒醉做了得罪人的措施。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让李白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仕途之路,放心大胆的投入大唐报的怀抱,做了一名自由的采风编辑。

在做了一段时间的采风编辑之后,李白发现这个工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如此,他就更加不会怨恨高力士了,反而还有感激高力士的想法,毕竟,若不是高力士从中作梗,说不定自己就要进入朝廷的某个衙门去干活了,那枯燥疲累的日子,如何能与采风编辑相提并论。

高力士接过小太监手中的披风,亲自给李隆基披上,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全心全意的照顾皇帝,他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全天下的人,他都有可能去陷害,但唯独不会去害皇帝。

“老了,我们都老了,哥奴就要走了,不知道我们的日子还有多久?”

李隆基突然发出了感概。

“陛下不老,一点也不老,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高力士连忙劝解道。

其实,他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他们都老了,人哪有不衰老的,若是一直青春永驻,那岂不是成妖怪了,不过,李隆基的状态还算不错,再活十几年应该不成问题,另外,他自己的身体也还不错,估计再撑个十几年也容易。

李隆基长寿的原因,一个是自己本身体质比较好,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比较喜欢养生,把很多朝廷都交给李林甫了,甚至,高力士也分担了不少,如此,他不用太过于劳累,自然身体更好了,就算是宠幸嫔妃,他也是独宠杨玉环一人,并不会累着的。

而高力士则是一个太监,平时就是伺候皇帝,没有人能给他气受,他活的是比较顺心的,另外,因为被净身了,所以也不会有男女之情,自然也就不会把自己给累着了。

与他们二人相比,李林甫整天处理那么多的政务,还要挖空心思如何陷害别人,以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样岂能不累,早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虽然李林甫即将去世属于重大新闻,但毕竟还没有断气,所以,大唐报也不能立刻报道,这种事情是不能提前说的,任何事情都能提前说,但唯独这种事情不能提前说。

所以,第二日一早的大唐报头条,仍旧是杜甫写的悼文,沉痛悼念刘大傻,而没有任何有关于李林甫的消息。

不过,就在报刊下发不久,就传来了消息,李林甫断气了,府上已经开始准备后事,而这只能成为大唐报明日的头条。

虽然头条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舆论影响力也同样很大,大唐报的头条马上就成了众人谈论的话题,但同时,李林甫去世的消息,也迅速在大唐坊间传开了,几乎所有的大唐百姓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对于李林甫的去世,京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额手相庆的,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是大快人心之事,不过,一想到可能的继任者,大家的心情就不那么好了,毕竟,大家所预测的继承人,也同样是一个大奸臣,这心情能好才怪。

至于这个预测的继承人,几乎所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肯定会是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了。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