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八十二章 平衡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八十二章 平衡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都说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政治家也是同样的,也同样是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花费精力去做的。

所以一听说杨国忠这个家伙突然前来拜访,而且,还是在自己身体很不好的时候来探望,李林甫第一印象就是肯定出了什么事了,肯定是自己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否则,杨国忠怎么可能过来。

“阿郎,今日一早,郯王强行闯宫,为陛下请安,大臣们和诸皇子也都跟了进去。”

李忠林掌握着李林甫的情报系统,对于朝堂发生的事情,自然能够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也没啥难度,估计,京城的很多权贵和大商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到底什么情况,陛下如何了?”

李林甫激动的问道。

“阿郎,陛下脸色确实有些憔悴,不过,从说话的语气看,应该不是什么大病,或许真的就是偶染小疾,在寝宫静养罢了。”

李忠林回答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开口道:“陛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身体就一直很硬朗,也不该有什么大病啊!对了,郯王如此鲁莽,陛下可曾怪罪?”

“不曾怪罪,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陛下身体疲乏,说话不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堂的政务,让太子也过去参与,还有就是问了一下万里传音计划,然后,所有人都退下了。”

李忠林如实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李林甫蹙眉深思了片刻,轻声道:“别让杨国忠等的太久了,快让他进来,开中门迎接,扶我起来。”

“阿郎,您身子不好,就不用亲自迎接了。”

李忠林关心的说道。

“没事,就算一直躺着也好不了,你快去开门。”

李林甫催促道。

既然杨国忠真心前来拜访,他也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而且,通过刚才的了解,他已经猜出杨国忠此次前来的目的,而他自己也很想与杨国忠再次合作,趁着还有一口气,把威胁他儿孙的最大障碍给除掉。

虽然他此刻的身体很不好,不过,在下人的搀扶下起身,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走路需要有人扶着,另外,不能走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上气不接下气的。

“杨御史,快里面请。”

李忠林亲自把中门打开,并引着杨国忠入府,随行的只有两名杨国忠的随从。

李林甫不能走太远,就站在正堂的门口等着杨国忠。

“右相,身子好些了吗?”

杨国忠走上前去,看着昔日的同僚,变得如此的憔悴,心里不免一阵心酸,就算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对手,但总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林甫强打精神,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声音不是很大的说道:“杨御史能来,我非常高兴,上茶,你们都退下吧!”

下人在退下之前,把李林甫给扶着坐下了,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远,就在外面的不远处,只要李林甫叫一声,他们就会进来的。

杨国忠也同样屏退左右,并顺手把随从手里的礼物拿了过来。

“杨御史这是给我带了什么礼物?”

李林甫看了一眼纸质包装,其实,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右相,这是新出锅的糖果,下官知道您天天吃药,嘴里肯定苦涩,吃点糖果会舒服一些。”

杨国忠笑着说道。

李林甫也不意外,笑了笑,开口道:“糖果,真是一份很及时的礼物啊!很称我心,哈哈!”

对于礼品,李林甫现在已经不那么看中了,他都快要挂了,哪里会在乎那些所谓的礼品,杨国忠能来就算是不错了,别的大臣都还躲着他呢?尤其是以前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大臣,全都躲着他,一次都没有去府上看他,倒是去杨国忠府邸的人比较多,以至于杨府的门槛都快要被踩坏了。

“右相,要不要先尝一块。”

杨国忠轻轻走过去,把装着糖果的纸包给打开了。

李林甫轻轻看了一眼,淡淡说道:“先放着吧!杨御史此来,肯定不光是为了给我送糖果的吧!有什么事情,可以说了。”

毕竟,病体支撑不了太长时间,若是客套的时间太长的话,李林甫就该累了,下面的正事儿就没法商议了。

“陛下这几日身体抱恙,右相可知?”

杨国忠先是需要铺垫一番,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目的。

李林甫轻轻点头,说道:“知道,自然是知道的,听说陛下并无大碍,今日在寝宫之中,还提出让杨御史处理朝政,老夫要恭喜杨御史啊!”

“哪里,哪里,下官还有好多地方需要请教右相呢?哈哈!”

杨国忠客气的说道,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右相应该知道,太子也参与政事了,下官与太子的关系,与右相与太子的关系,那都是一样糟糕的,有太子掣肘,只怕很多政事在处理起来的时候,会比较的麻烦啊!”

这话说的是事实,任何人当政都会选择提拔自己的亲信,若归附自己的官员犯了错,会想尽办法将事情摆平,而一旦政敌及其亲信犯错,那就要狠狠的打击,总之,公正的处理事情是不可能的。

比如官员贪墨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古代的社会,任何一个官员,几乎都犯过错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经不起调查的,只要调查一番,总能找到一大堆的问题,从而可以将其革职查办,但负责调查的御史,若是遇到支持自己的官员犯错,那自然就要网开一面了,而若是与自己有过节的人犯错,那就完全不用客气了,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往死里整。

但若是负责调查的御史身边有个反对者,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此,想要继续我行我素就行不通了,御史的行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比如,杨国忠负责处理在政事堂的事务,在看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或者发现有人举报自己的心腹之人,他很有可能会把事情给压下,从而让事情不了了之,但若是太子也看到了这个事情,他再想把事情给压下去就比较困难了。

历史上,有很多掌权的臣子,会把很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给压下,也就是说,下面的臣子要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事情是送不到皇帝手中的,在半路上就很有可能会被截留,甚至,写奏折的人还会遭遇一系列的报复性打击。

在很多王朝,当敌**队打来,前线全面溃败的紧要关头,皇帝却还在宫内歌舞升平,甚至,敌军都打到首都外面了,皇帝才知道自己下面的人瞒了自己,没有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诉自己,导致了帝国的败亡。

李林甫在执政的时候,搞了很多冤假错案,为的就是排除异己,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稳固,而杨国忠此刻,显然也想这样,可太子被允许参加政事,这就多了一层掣肘,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的时候如芒刺在背,不能随心所欲的处理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个搞不好,还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错误,从而遭到太子的打击。

“杨御史应该明白,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参与朝政也是一种锻炼,这是避免不了的,前一段时间,郯王不是也参与朝政了么?”

李林甫开口说道。

这相当于是提醒杨国忠,郯王是可以用来制衡太子的一个砝码,毕竟,他们都是皇帝的儿子,而且,郯王还比太子年长,是太子的哥哥,继承太子之位更加的理所应当,而且,皇帝似乎也在培养郯王等皇子,以随时做好替换太子的准备,让太子不是帝国唯一的继承人,从而分散朝堂大臣的注意力,让他们分别选择效忠不同的皇子,便于控制朝堂局势。

当然,既然要平衡,就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谁表现的强大了一些就打击谁,谁表现的弱小了,就要扶持一把,从而让双方始终维持势均力敌的水平。

这一次皇帝生病,太子表现弱势,几乎什么动作都没有,而郯王他们却有小动作,这让皇帝感觉郯王的心态有些抬头,而太子似乎安分了一些,如此,他自然需要提携太子一把,让太子积极一些,从而拥有力量对对抗反对者,形成一股让他放心的力量。

“这陛下是一会儿一个心意,实在让那我等大臣捉摸不透,右相能否看出陛下究竟中意哪位皇子?”

杨国忠问道。

李林甫轻蔑的笑了一下,声音不大的说道:“陛下是天子,圣意难测啊!就算是我也猜不出来,不过,咱们也都是做父亲的,也都有儿子,做父亲的心情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不是吗?”

这是要告诉杨国忠,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皇帝理论上是每个儿子都疼,但同时,也可以说是每个儿子都不疼,但疼儿子是因为都是他亲生的,而他不疼儿子,又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旦其中一个儿子翅膀硬了,威胁皇帝的位置就不好了。

帝王之家与普通人家毕竟是不一样的,继承人可以拥有整个帝国,所以,自古以来,帝王家的争权夺利也往往是最为激烈的,稍有不慎,要不是父亲死,要么是哥哥死,要么是弟弟死,人伦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李隆基本人也是靠权谋起家的,对这方面是极其了解的。

而且,就从历史的情况看,李隆基在后期也不忘玩了一把权术,只可惜是失策,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因为唐玄宗的一系列失误决策,导致叛军突破潼关防线,进而威逼京师长安。

在这紧要的关头,皇帝和大量官员,全部逃往蜀中,简直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半路上,太子与其心腹策划了杀杨贵妃和杨国忠的戏码,然后,借口牵制叛军,树立老百姓抗敌的决心,让太子逃离李隆基的视线,并在抵达北方灵武之后,迅速登基称帝,并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这其实与篡位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篡位,可李亨的篡位是有一定基础的,是在得到北方大量军官的支持下登基的,而这些军官掌握着大唐大半的精锐兵马,是平定叛乱的主力大军,有这些军头的支持,李亨这皇位篡的可谓是底气十足。

为此,李隆基也只能认了,毕竟,因为他的晚年昏聩,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他的皇帝威望已经大打折扣,从北方将领推举太子登基,就能看出这一点。

但他又非常不甘心就这么让李亨掌控整个大唐,他还奢望以太上皇的位置继续过着统治天下的生活,所以,他在得知李亨私自登基之后,虽然承认了这一事实,但同时,也立即下诏,让他的诸多皇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以抗衡登基的李亨,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身为江陵大都督的李僯了。

李僯在上位之后,起了割据一方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个家伙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最终惨遭失败,而李隆基大封诸皇子为天下节度使的行为,也让李亨非常的不高兴,如此,在李隆基返回京城长安之后,李亨对待他的父亲也非常的不友好,甚至,还把他身边最得力的高力士给赶走了,简直就是要活活闷死太上皇,并最终导致了李隆基的抑郁而终。

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儿子很不友好,千方百计的想要限制自己儿子的权势,最终落得个晚年凄凉的悲惨结果。

“陛下原本最中意的是寿王李瑁,可惜因为贵妃的事情,寿王是不大可能当上太子了,可除了寿王,郯王和永王虽然也受陛下青睐,可他们都有缺陷,只怕也难以让陛下完全满意,这倒是一个难办的事情啊!”

杨国忠一脸为难的看向李林甫。

太子这条大腿,他是彻底抱不上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从其余的皇子之中,寻找一个可以代替太子的人,并倾其全力进行支持,若他支持的皇子最终坐上龙椅,他的地位就能更加的稳固了。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