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七十八章 事业艰难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七十八章 事业艰难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此时的大唐工坊,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李安提出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效率,毕竟,总是重复干一个工序,对于熟练度的掌握,必然是极为有利的,至于这样会导致工匠乏味和疲劳,那就不用考虑了,在效率面前,工匠的乏味和劳累就显得比较次要了,而且,大唐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都是非常能吃苦的人,并不会惧怕劳累和乏味。

工匠的辛苦和劳累,都是看得见的,所有人都可以肯定工匠是一个让人劳累的工作,但作为工坊的主人,其实,一点也不比工匠轻松,只不过,不容易让人看出来罢了,别人看到的都是有钱人的灯红酒绿,却看不到在这些的事情的背后,有太多的辛酸和无奈,以及对自己身体无休止的摧残。

办工坊不但需要钱财和人才,还需要与朝廷的各个衙门打好关系,这其中,任何一个关节都不能忽视,否则,任何一个小衙门都能给工坊使绊子,甚至,将一个工坊给关停,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工坊运行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房屋等设施,并购买机器和召集人工,还有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消耗品,需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也很零碎,若将这些花钱的工作都交给外人来负责,那损失的钱财就更多了,毕竟,下面的人一旦有了吃回扣的想法,就会花高价买档次低的物品,从而给工坊的主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若是所有需要的物品,全部由工坊的主人负责采购和管理,那必然是非常辛苦和劳累的,但为了能获得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工坊主人很多时候,必须要亲自过问这些事情,尤其是在资金不够充足的情况下,更是需要亲自过问很多事情,身子,还需要经常性的在工坊内来回的巡视,看看工匠们是否在努力干活,有没有偷懒的现象,而只要工坊主人出现,工匠就会不由自主的加快干活的节奏,以免被工坊主人看到,从而把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工作机会丢掉。

所以说,创办一个工坊是非常辛苦的,对人的考验非常大,方方面面的都要考虑进去,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比如,杨玉柔所说的木料突然加价三成,其实,并不是木料商人自己想加价,是因为她谈好价格买了第一批木料之后,后面的购买木料的工作交给了下面的人,结果下面的人想要吃点回扣,为自己捞取一点利益,于是故意让木料商找个借口提高价格,却不想杨玉柔亲自查账的时候,发现了木料的价格,与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于是,亲自跑上门找木料商算账。

木料商不敢得罪杨玉柔,同时,也不敢得罪她下面的人,所以,只能用上游木料涨价来搪塞,结果,杨玉柔自然不同意,迫使木料商按照原先的价格供货,否则,就要将木料商告上衙门治罪。

其实,在建设香水工坊的设施之中,某种木料的需求并不大,只是需要购买原材料之中的一种罢了,结果,就应为自己一个疏忽,下面的人就想要吃回扣,就要让她多花钱。

而类似的这种事情肯定不止一件,除了她下面的人会有鬼主意,她的两位姐姐的下人,手脚也不太干净,还有一些商人,给的样品与大批量提供的商品质量有些许差别。

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这个香水工坊是杨家三姐妹的,他们三姐妹理论上要平均出钱,但因为杨玉柔的贡献最大,所以,在出资方面稍微可以少一些,不过,这多一点少一点的,也是需要精心计算的,稍微有一点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她们姐妹之间的感情,三家下人难免会互相斗争,很多时候掣肘起来,会让工程的进度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工程的既有进度。

在这种时候,为了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扩大香水的产能,三姐妹就必须要亲自到场处理纠纷,只有她们亲自出面商议,才能最终平息内斗,而这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很难保证这些下人不会继续内斗,给她们三姐妹添乱。

总之,连续多日的忙碌,让杨玉柔心力交瘁,很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好好的静静心,可杨国忠居然在这个时候跑来,让她很是不开心,不过,也不是很烦,毕竟,人家也是带着笑脸来的。

“嘿嘿,这些都是小事儿,我们不谈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妹妹多日没去宫里,是否知道宫里发生的大事儿?”

杨国忠小声问道。

“宫里发生大事了,什么情况?”

杨玉柔一脸好奇的看向杨国忠。

“陛下身体不适,已经连续多日不曾离开寝宫了,而且,除了贵妃和身边的人,什么人都不见。”

杨国忠开口说道。

杨玉柔一脸惊诧,眼珠子瞪的老大,开口道:“这几日,我与两位姊姊在工坊就没有回来,并不知道宫里发生的事情,陛下得了什么病,居然有这么严重。”

“这些做下人的,就没有人告诉你?全城的人几乎都知道了,就你们还不清楚,今日一早,太子和诸皇子,还有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全都去请安了,陛下依旧不见,太医只说并不大碍。”

杨国忠说道。

杨玉柔蹙了蹙眉头,开口道:“这些该死的家伙,居然没有告诉我宫里的事情,真是该死,哥哥是怎么想的,不妨直说。”

杨国忠趴在杨玉柔的耳边,把自己的各种猜测全都说了一遍,并要求杨玉柔去宫里问问贵妃,看看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好让他心安。

“哥哥家的狗奴才真是大胆,居然敢怀疑陛下有隐疾,真是不想活了,好大的狗胆。”

杨玉柔听到这个猜测,也是吓了一跳,这种事情是千万不能乱说的,比杀头之罪还可怕。

“放心,我已经训斥过这个狗奴才了,不过,陛下究竟是怎么了,我们还是要提前知道才好啊!要不就辛苦妹妹一趟,去宫里问问贵妃?”

杨国忠开口说道。

杨玉柔吁了口气,开口道:“老娘这几天都累坏了,走不动了。”

“妹妹呀!这可是大事儿,就算腿断了也要去的,哪儿不舒服了,让哥哥帮你揉揉。”

杨国忠讨好的揉捏杨玉柔的大腿。

“哪哪儿都不舒服,往上面一点,再往上一些,里面也难受,好痒啊!”

杨玉柔不知不觉就发浪了。

“那好,妹妹,我们去卧榻上慢慢商量。”

杨国忠笑眯眯的说道。

当然,既然知道了皇帝身体抱恙,杨玉柔是肯定会去宫里的,任何事情都阻挡不来她去宫里问问情况的决心,刚才只不过是故意撒娇一下,想获得哥哥的恩宠罢了。

折腾了一阵子之后,杨玉柔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杨国忠的要求,明日一早,他就会去宫里问候皇帝的病情。

杨国忠心满意足的从虢国夫人的宅子离开了,这一趟他来的非常的值,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是最希望皇帝能多活几年的,最好比太子活的还要久一些,这样一来,被他得罪的太子就不能继位了,从而只能选择别的皇子为太子,如此,他只要讨好下一任太子就可以了。

当然,若真实的历史没有发生安史之乱,李隆基或许就不会那么早抑郁而终,说不定真的可以活的比太子李亨还要长久,毕竟,李亨历史上才活了五十多出头,只比自己的父亲李隆基多活了半个月左右。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李隆基心情抑郁,被关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而李亨却是大唐帝国的一国之君,若是情况倒转,估计,李亨会比历史上的死亡时间还要早一些,而李隆基会多活很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极有可能的事情,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杨国忠之流,之所以敢全力讨好皇帝,并与太子作对,有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看出皇帝的精神状态很好,是一个长寿的人,而李亨的状态还不如李隆基,谁先死还真不好说,况且,始终处于压抑的环境之下,李亨会老的更快。

而这种心思在皇帝突然身体不适之后,开始发生了转变,杨国忠非常担心李隆基的身体突然变垮,如此,他得到的一切就全都完蛋了,李亨继位就是他的死期。

虽然皇帝说自己没事儿,可除了极少数人知道内情之外,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的,他们知道皇帝的年纪大了,身体突然出现问题也在情理之中,人老了哪有不生病的,而且,人越老生病的几率就越高,老年之后,各种疾病缠身都是很多老年人的常态,李隆基自然也不应该例外。

不同的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打听情况,大家各显神通,为的就是尽快摸清皇帝到底是怎么了,什么疾患能让皇帝不愿意见任何人,静养也不需要静到这种程度,之前也没有出现过。

李安根据历史推算皇帝肯定没有大碍,这个老皇帝寿命长着呢,所以,也不过分去关心他,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但碍于礼数,别的大臣去皇宫请安,他也要去表现一下,以显示自己的忠心耿耿。

第一天去见皇帝被拒绝,众人只是疑惑,或许皇帝是真的累了,不想见任何人,而第二天再去的时候,还是没见到皇帝,众人心里的疑问就加倍了,而第三天情况依旧,就更让大臣和皇子们胡思乱想了。

一大清早,李安很不情愿的跑去了皇宫,刚到宫里就看到了很多等在那里的大臣和皇子,太子自然也是必须要到场的。

而在皇宫的侧门,杨家三姐妹也结伴入宫,去找杨玉环,想要询问皇帝的情况,不过,由于杨玉环一大早就去李隆基的寝宫了,她们没有见到,更不敢让宫女去通报,毕竟,她们与皇帝相比,那都是小人物,贵妃照顾皇帝才是头等大事,哪能因为她们来了,让贵妃放下皇帝,跑来见自己,她们能做的就是在宫内欣赏风景,静静的等待贵妃有空,饿了倒是可以直接吩咐宫内准备,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寝宫附近的皇子和大臣已经有五六十人了,算是大唐帝国最为重量级的人物了,皇子是来给皇帝请安的,这是他们每日都要做的功课,平时只需要见一面就可以回去了,而因为现在皇帝不见,他们一时不愿意回去,就聚在寝宫外面了,也算是一种孝心和关心。

大臣也有过来表忠心的意思,但同时,有好多国之大事,大臣拿不定主意的,也是要交给皇帝亲自过问的,所以,他们有的是带着奏折来的。

“陛下多日不见我等,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刑部递上来的文书都堆了很厚的一层了。”

“我们兵部的文书也不少,右相抱病在家,陛下也身体抱恙,总要有人出来主持大局才是。”

“吵什么吵,这些事情你们自己不会处置。”

“我们当然自己处置,可有些事情,必须要告知陛下,万一我等处置错了,也好及时修改,要知道这文书一旦下发,就不好更改了。”

几名大臣聚在一起商议道。

其实,很多朝廷的大事儿,他们是可以自己处置的,要不然要他们干啥,但特别重要的事情,他们还是要询问皇帝的意见,或者已经把处理的情况告知皇帝,让皇帝点头,然后,文件就可以下发了,否则,一旦这些重要的事情处置失当,这个责任,他们怕是担当不起了,如此,这些大臣自然颇为焦虑。

在很多大臣看来,一旦李林甫归西,朝廷的第一权臣必然是杨国忠,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得出来,可如今,皇帝的身体似乎也不太好,具体情况他们也搞不清,万一皇帝出现意外,太子顺利登基,则最有希望成为群臣之首的杨国忠,就会彻底失去这个机会,甚至,会因此遭到清算,身死族灭都不是不可能的。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