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四十三章 手电筒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四十三章 手电筒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隆基一直以来,最为宠爱的皇子,就是皇十八子李瑁,这是因为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最让李隆基满意,二人的夫妻感情非常的好,非常的恩爱,而李瑁是二人恩爱的结晶,受宠超过一般皇子,这是很正常的。

在武惠妃临死之前,李隆基亲口答应她,会一直好好的照顾和疼爱李瑁的,大有立其为太子之意,李林甫也多次向皇帝表示,应该让李瑁当太子,也即是说,若是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话,李瑁取代李亨当上太子之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可上天也许是嫉妒李瑁前半生过的太幸福了,所以,后半生要让他多吃一些苦头,与他恩爱五年的杨玉环,居然被李隆基看上了,而且,着迷的不得了。

这似乎也说明一点,这一对父子的审美标准是相同的,两个人都看上杨玉环了,而且,对其痴迷不已,儿子为了她郁闷很多年,父亲为了他,宁愿被后人唾骂,也要抢自己的儿媳妇。

李隆基能抢自己的儿媳妇,自然是因为,他太喜欢杨玉环这种类型的了,为了她怎么样都行,但他同时也并不讨厌自己的爱子李瑁,相反,他在抢了自己儿媳妇之后,对李瑁这个爱子,一直有一种非常亏欠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的心里,外人是看不到的。

外人所能看到的,就是李隆基抢了李瑁的王妃,而且,还让他为让皇帝守孝三年,似乎从此再也不会疼爱这个小儿子了,很多以前支持李瑁的大臣,也都不敢继续支持了,就连李林甫这个曾经建议让李瑁取代现任太子的人,都似乎与李瑁划清了界限。

大唐新贵杨国忠,就更加不敢亲近李瑁了,他比别人更加需要与李瑁保持距离,毕竟,他姓杨,是杨玉环的哥哥,更加需要避嫌。

如此一来,李瑁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在任何地方都很不受待见,渐渐的就被孤立了,直到李隆基把韦氏赐给李瑁,并在很多方面并不亏待李瑁之后,朝廷的众臣才逐步有所改善,但对李瑁的态度远没有之前热情,只是把李瑁当成一个普通的皇子罢了,再也不是受宠的皇子了。

因为搞不清皇帝的心思,所以,朝廷里的很多大臣,都不敢轻易的下赌注,只有少数冒险派敢与皇子接触,并表达了效忠的意图。

而这些冒险的大臣,只要地位不是很高的,皇帝也不会过问,让诸位皇子各有羽翼,这样才好相互制衡,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在很多王朝,都会出现太子党和宰相党,这两方势力互相牵制,同时,都必须要服从皇帝的旨意,如此,对于皇帝统治江山是极为有利的。

很多部门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主官的下面,会有两个以上的副官,这些副官互相制衡,同时服务于主官,从而凸显出主官的权势。

李安并不在意党派的事情,他也不想加入其中任何一方势力,他只想好好的过自己的安逸小日子,但不加入不代表不接触,偶尔与皇子们聊聊天还是很不错的。

高档手电筒的制造进行的很顺利,不到十天的功夫,三十多个形态各异的手电筒就制造完成了,有黄金打造的土豪手电筒,也有白银打造的,上面都雕刻了各种图案,其中,需要送给皇帝的手电筒,上面雕刻着龙,其余的也都雕刻瑞兽和花草图案等。

既然这些东西都制造出来了,自然是要立刻送到各权贵的府上了,而送礼的时机也很重要,这样可以省事不少,若是一个府邸一个府邸的去送,那也太累了。

趁着早朝的机会,李安把所有手电筒都带来了,这些手电筒都是要送给权贵的,送给谁并不重要,只要给当朝最大的一些官儿就行了。

只有最好的一个用黄金打造的手电筒是给李隆基准备的。

早朝的时间一般都是比较早的,也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开始早朝了,但很多大臣,为了防止自己迟到,一般都会提前很多过来,也就是说,很多大臣抵达皇宫的时候,天都还是黑蒙蒙的,而这正是手电筒发挥作用的时间。

尽管皇宫沿途都已经有路灯了,实在怕黑的话,打个灯笼也是可以的,但手电筒的优势,是灯笼和电灯所不能比的。

电灯是固定的,不能移动位置,而就算是皇宫,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都安上电灯,总有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而灯笼虽然是移动的,也可以用来照明,但灯笼的光线和便携性,如何能与手电筒相比,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李安敢打赌,只要这些大官用上了手电筒,估计就再也不想用灯笼了。

为了携带这些手电筒,李安带来两名随从,专门背着这些东西,而最好的一个在李安的怀中,是给皇帝准备的。

当李安抵达皇宫的时候,一多半的大臣都已经抵达了,只有极少数的大臣没有抵达皇宫。

“李侍郎,你的随从带着什么宝贝呢?满满的两大包啊!”

“这不会又是发明的什么宝贝吧!”

“难道是万里传音的机器。”

一众大臣看到李安身后的随从,带着很大的包裹,开口猜测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道:“这些是送给诸位的礼物,不过,数量不足,不是人人有份的,有兴趣的就拿一个,以后还会生产的。”

说完笑着看向众大臣。

“哦,又有宝贝了,我们得看看?”

大臣兴奋的说道。

李安使了个眼色,让身后的两名随从,把包裹里的手电筒全部拿出来,并分发给众大臣。

“来,给我一个,给我一个。”

别看这些大臣的年纪都不小了,看热闹的心情却是不差,都争着要李安发明的宝贝,在他们的心里,凡是李安捣鼓出来的东西,全都是好东西,毕竟,李安已经让他们震惊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是大吃一惊。

不过,这一次的手电筒没啥稀奇的,至少,在李安的心里,这项发明并不怎么样。

“咦,好像是白银做的,前面还有玻璃和灯泡,是灯啊!这么小的灯。”

“中间还有一个按钮,不会是能亮吧!”

“拿在手里就能亮,那可是好东西啊!要不试试。”

“哎呀!还真的亮了,哈哈!亮度还挺大的。”

众大臣很快就把手中的手电筒给捣鼓亮了,这让他们很是兴奋,觉得手里拿着的是一个好东西。

“是什么好东西,让老夫也看看。”

李林甫最近身体突然不好了,不过,还是拖着病体来上朝了,只不过来的比较晚罢了。

一般情况下,官职越大的官员来的就会越晚,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的地位,早来的基本上都是小鱼小虾,重量级的大臣都是最后才到,而李安是因为要展现自己的新发明,所以,早到了片刻罢了。

今日早朝是在宣政殿举行的,也算是比较中等的朝会了,最大的在含元殿举行的朝会,一年也进行不了几次,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大部分都到齐了。

“右相早,右相早。”

众大臣连忙行礼,好几名大臣都积极的把手中的手电筒递给李林甫,而李林甫只能拿一个。

“不错啊!这个可比灯笼亮堂多了,还能任意方向照射,拿在手里也很方便,也不是很重,这一定又是李侍郎的发明吧!国之栋梁啊!”

李林甫声音已经没有那么大了,说着看向身旁的李安。

“右相说的是,这是我前几日刚想出来的,里面是电池,才发明不久,这是新造出来的一批,以后若能量产,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李安非常高兴的回答。

李林甫凝眉思索片刻,点头道:“这是个好东西啊!我们一定会上奏陛下,尽快量产这样的好东西,你们说是不是啊!”

说完看向众大臣。

“是是是,好东西啊!”

所有大臣都对李安发明的物品赞不绝口。

“对了,李侍郎,那个万里传音计划,进行的如何了?”

李林甫关心的问,同时,多名重量级的大臣也跟着走了上来,看得出来,他们都非常的关心这个计划。

李安笑着看向众人,如实回答道:“万里传音计划颇为复杂,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不过,我一定会尽力的,早晚都会把这样的机器给搞出来,否则,怎么对得起陛下的教诲,怎么对得起诸位的期望。”

“李侍郎严重了,严重了。”

众大臣全都笑着说道。

没多久,杨国忠和几位重量级的大臣全都到齐了,他们也看了一下手电筒,都觉得这个宝贝好,并一起向大殿走去。

进殿之前,李安遇到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匆匆走过,连忙将其叫住了,并将怀里的黄金打造的手电筒交给了小太监,并简单的教会他如何使用,然后,让其将手电筒交给皇帝。

在宣政殿举行的早朝,并不是每天都要进行的,好多天才举行一次,毕竟,若是天天都举行的话,皇帝会被累死的。

而在皇帝入殿之前,大臣肯定要先进入大殿排好队伍,静静的等待皇帝的到来,也就是说,这中间有一段时间,是皇帝整理仪表和稍做休息的时间。

“陛下,这是李侍郎带来的东西,说是叫什么手电筒,是可以照亮的,您瞧瞧。”

小太监恭敬的把手电筒交给李隆基。

李隆基休息片刻就要上朝了,见小太监拿来这么个玩意,觉得挺有意思的,笑了笑,开口道:“这个能亮,别说,让我自己摸索一下。”

说完仔细的看了看外表,然后,轻轻的把开关给打开了。

小太监的眼睛被照了一下,连忙后退了一步,然后又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陛下,这个东西好啊!比蜡烛亮很多。”

李隆基掂了掂手电筒,笑着说道:“是个好东西不假,可朕现在最关心的是万里传音计划,这个小玩意与万里传音比起来,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虽然嘴里这么说,可小太监看得出来,李隆基还是很喜欢手里的手电筒的,毕竟,这个小东西非常的方便,比打着灯笼方便太多了,而且,更加的亮堂。

而他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担心李安把心思用错了地方,若是把精力分散了,是不是会耽误万里传音计划呢?

当然,他绝对想不到,手电筒就是万里传音计划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这个计划的副产品,内部装着的电池,对万里传音计划极为重要,没有电池就难以搞出电报。

“陛下,李侍郎今日带了好多这种手电筒,其余的都是白银做的壳子,已经分给众大臣了。”

小太监开口说道。

李隆基点了点头,迈步走向大殿,去上朝了。

他已经明白李安的意图了,这是要大规模生产的节奏,东西都看过了,很实用的东西,只要他下旨,朝廷就会大规模的去生产这项东西,不过,李安发明的东西太多了,要是所有的产业都让朝廷去管理的话,朝廷方面的压力就太大了,毕竟,很多官员都会贪腐,做事儿的效率也很低,所以,为了大唐帝国的利益,有些利润不是太高太重要的产业,交给私人去做或许更好一些。

铁路系统关系到国运和巨大的利益,李隆基是不肯放手的,制造铁甲车和火炮,以及黑火药也关系到大唐的安全,自然也不能交给私人去做,毕竟由朝廷全面掌控,而对于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产业,李隆基是不会介意让私人去搞的,比如大唐境内众多水泥工坊,各地的铁矿山等,基本上都是豪强和贵族负责的,朝廷只需负责购买就可以了,金矿和银矿的价值太高,自然要朝廷亲自开采。

“陛下驾到。”

一声嘹亮的声音过后,李隆基上朝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安与众大臣一起跪拜着行礼。

“众卿家平身。”

李隆基说完把手里的黄金手电筒拿了出来,并打开开关照向大殿的各个位置。

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