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可能修的是假仙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临城下

我可能修的是假仙 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临城下

作者:吾生不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9 00:28:28 来源:258中文

太医正在给李隆基把脉,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的舒展开来。

“陛下脉象还算有力,并无大碍,只是急火攻心所致,安心静养几日便没事了。”太医说道,接着起身吵着皇后娘娘行礼,“皇后娘娘放心,我开些安神的药,陛下喝了很快就能醒来。”

皇后娘娘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

一干人等全部都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了躺着的李隆基和皇后。

皇后娘娘坐在床边轻轻的给李隆基擦拭着脸,动作轻柔无比就像生怕吵醒李隆基一般。

玉奴依旧在自己的宫中,李隆基病倒了她去看过,但是此时留在李隆基身边的最好是皇后,他一个妃子要懂得轻重。

玉奴这些天已经很少见李隆基了,李隆基年纪已经大了,再加上这些时日安禄山的事情搞的他更加心力交瘁,这才倒下。

李隆基在倒下前也做了一些部署,他任命尚书左仆射哥舒翰领兵前往潼关迎击安禄山的大军。

同年六月,安禄山由洛阳起兵剑指长安城,一路上过关斩将势如破竹,顺利的打到了潼关。

哥舒翰应战安禄山双方打的昏天黑地血流成河,双方士兵全都不记生死猛烈厮杀,最终安禄山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退兵停战。

双方这一战死伤不下万人,潼关前的地面都被血液染红,看着触目惊心。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本就是要牺牲的,但死的都是大唐的好儿郎,同为胡人的安禄山可能不在乎,但哥舒翰作为尚书左仆射他已经把自己视作大唐人,所以于心不忍,于是便采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安禄山。

但是他等得了,朝廷却等不了了。

李隆基的病情已经好转,现在能够维持上早朝了,今日早朝的气氛尤为严肃。

李隆基一脸阴沉的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从潼关送来的最新战报,上面清楚的写着哥舒翰以逸待劳的策略,而且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成效。

下面的文武百官不知道李隆基此刻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对此事是怎么看待,所以一个个的也都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这位皇帝陛下的意思。

砰~~!

李隆基把手中的奏折扔在了案几上说道:“这个哥舒翰是什么意思!朕让他带兵前往潼关是希望他能够主动出击攻打安禄山,可他倒好竟然直接驻扎在潼关不出,这是拿朕的命令当儿戏吗?”

李林甫看准时机走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弹劾哥舒翰玩忽职守把陛下的命令当做耳旁风,此人实在是胆大包天,臣恳请陛下立即治他欺君之罪!”

李林甫说的大义凛然义愤填膺,但其他文武怎能不知李林甫的意思,他就是借机报复,哥舒翰不过是参了李林甫侄子一本,李林甫便一直记恨在心。

“下旨斥责哥舒翰,令其立即出击迎战安禄山!”李隆基说道。

高力士本想在说些什么,哥舒翰虽然人家关系差一些,但是他却是实打实的能征善战之臣,他自有他的想法,但是陛下金口已开是不能再改变的了,他只好闭嘴不言,心中不禁为哥舒翰和大唐之后的处境担忧起来。

旨意很快便从长安出发,八百里加急传到了潼关,哥舒翰在接到旨意后内心非常无奈,眼看着计策便要成功,可现在又要功亏一篑,看来这一仗是在所难免了。

第二天,鼓声震天喊杀声一片,两军正式在潼关前正面交锋,本来大唐靠着潼关的天险对付安禄山可谓是轻而易举,但是这次却放着险不守非要主动出击,这一下便把优势打成了劣势,也是这一战奠定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凶名,也见证了大唐帝国这个世界霸主由盛转衰的开始。

双方打的依旧昏天黑地血流漂杵,死伤着不计其数,尸体堆的如同小山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竟然竟然渐渐挽回了颓势隐隐压过了哥舒翰。

别看安禄山一副胡人粗犷的样子,但是其实他打仗也是一个好手,不然也不能攻下洛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双方战作一团,已经分不清谁是谁,安禄山和哥舒翰两人也是极为骁勇,百回合之下依然分不出胜负。

双方的交战异常的惨烈,两边都是悍不畏死的人,大唐的铁血军魂依旧在他们的心中燃烧,可以战死,但绝不战败。

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死伤着堆积如山,两军已经禁不起消耗只好各自鸣金收兵择日再战。

哥舒翰战后清点伤员,这一战战死数万人,重伤着八万多,轻伤无数。

看着这份战报哥舒翰不禁眼眶湿润,数万好大唐的好儿郎就此一役战死,重伤者以后也在无作战的能力,大唐的军队从来就只知道冲锋从来不知道何为后退。

战报传进了长安,连带着还有一份哥舒翰亲笔奏章,八百里加急直达长安中书省。

中书省一刻不停立即上报给了宰相李林甫,李林甫知道军情极为紧急而且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拆开所以也不敢看,直接带着军情进宫面圣了。

很快,新的旨意便从长安出发直达潼关。

哥舒翰和安禄山两方军队僵持了不下数月,每一次的战斗都极为惨烈,每一次死伤的儿郎都不计其数,潼关前的土地已经彻底被染成了红色,任凭大雨冲刷依旧鲜红。

但是最终,安禄山还是攻陷了潼关,大唐的最后一道防御被攻破,长安城近在眼前,对于安禄山和史思明来说,拿下长安城一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李隆基慌了,他不知道安禄山事怎么攻下潼关的,但是他知道潼关一旦被拿下,那么长安城便岌岌可危。

不但李隆基慌了,这满朝的文武也都跟着慌乱起来,不只是他们,整个长安城都变得不安起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悄然的在长安城中蔓延,百姓们问问闭门在家,有些已经在计划是不是该逃离长安城。

江南,潼关被安禄山攻陷的事情彻底传开了,所有人都知道潼关一旦失守那么长安城就近在眼前。

尹阙决定立即北上长安城,现在潼关已经失守那么长安城必然沦陷,玉奴的情况将会变得极为危险,自己必须去救她。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尹阙再次单人只剑动身前往长安城。

墨菲定律说的好,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事实就是如此,安禄山一路高歌猛进很快便已经来到了长安城下。

看着巍峨耸立的城门,安禄山不禁自豪起来,自己输这么多年除了突厥外唯一能够打到长安城的人,而突厥则没有到达长安城下,只是到了泾阳而已,他却已然来到了长安城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