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人类往事之猩球大战 > 33 鸾凤择良木而栖

人类往事之猩球大战 33 鸾凤择良木而栖

作者:病毒天使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9-29 16:44:21 来源:258中文

荀贞预备大用审配,故此七夕这晚的家宴,打算把他也叫来。贰伍捌中文”

“原来是他?”

荀贞早前曾令各县举荐人才,充实郡朝,栾固当时在举荐之列,是被内黄县举荐来的。荀贞对此人的印象很深刻,一是因此人相貌魁梧,荀贞帐下勇士云集,可身长过八尺的却也不多,而此人身长足八尺有余,十分壮健,二是因此人的出身,他是内黄栾巴的从孙。

栾巴是魏郡,甚至整个帝国,甚至可以说,是从古到今罕见的一个奇人。

奇在两个地方。此人本是宦官,顺帝时给事宫中,后“阳气通畅”,也就是“还阳”了,那话儿又长出来了,遂白上乞退,外放为吏,此是身奇。他本是宦官,可却好读儒家经典,在宫中时不与诸常侍交往,以士人自居,外放为吏后,与党人、名士交往甚密,此为志奇。

最终因诛宦不成,在今天子初年,栾巴和窦武、陈蕃等同被治罪。

他运气好一点,没有立刻被杀,而是被贬为永昌太守,但他没去上任,以功自劾,辞病不行,上书极谏,为陈蕃、窦武喊冤,激怒了今天子,被收付廷尉。从顺帝起,他历经顺、冲、质、桓和今天子五朝,乃是元老大臣,正如李广不肯受辱於狱中的刀笔吏,他亦不肯,遂自杀。

两汉之世,像栾巴这样身在宫中,却与权宦不交接,而自居士人的宦官有不少,可像他这样本是宦官,后却阳气通畅的唯他一人。因此天下皆传言,说栾巴善道术。

荀贞对此自是不信的,两汉之阉割与后世不同,不去睾丸,只去其器,大约就是因此之故,栾巴才会阳气通畅的,可能他的再生能力比较强。

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对栾固晒书之举,荀贞本就觉得有趣,闻得他是栾巴之从孙,更有兴趣了,心道:“栾巴因诛宦而死,我闻其子栾贺亦清正之人,虽名未入党人之列,然与诸宦亦不交接,不知栾固其人如何?”如果栾固也是个清正之人,那么就可视其才而一用。

想到此处,荀贞说道:“卿可再去吏舍,把他召来。”

岑竦应诺,离堂出院。

这次他去了不多时,即带了一人归来。

这人跟在岑竦后边登堂入室,下拜行礼。

待他起身,荀贞举目看去,见此人大鼻长须,身长八尺余,体格健硕,正是栾固。

荀贞吩咐他与岑竦落座,笑问他道:“吾闻卿於吏舍庭中坦腹曰下,不知是为何故?”

“下吏家贫,无有书,今七夕,舍中诸僚皆晒书,下吏无书可晒,遂坦腹卧庭。”

“无书晒而坦腹中庭,可是在晒腹中之书?”

“正是。”

“卿所治何经?”

“下吏所治,乃《诗》。”

“师从何师?”

“师从本郡耆儒王公。”

“王公”是魏郡的一个大儒,多年前已经过世了。

“王公之名,我在赵郡时就曾闻听过。卿既学的王公家法,想必对《诗》必有造诣。”

“不敢说州郡第一,然较之郡府群吏,如言《诗》,下吏一马当先。”

荀贞笑道:“我读《诗》,有一疑问,存之久矣,不知卿可否教我?”

“请明公示下。”

“《诗》三百,缘何《关雎》居篇首?”

《诗经》乃五经之一,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孔子却为何把写男女之情的《关雎》放在此书第一篇的位置?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很多人在学《诗》时都问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人回答说是因孔子重视夫妻伦理,有人回答说是因“思无邪”,等等,很多种回答。

栾固答道:“少年好色,夫子欲以此诱少年学《诗》耳。”

荀贞楞了下,放声大笑,说道:“卿真妙人也。”

堂下陪坐的岑竦面色不快,他是个忠孝本分的人,不喜欢栾固这种“不尊重”典籍的态度。

荀贞打量栾固,说道:“卿体态雄伟,可曾学过骑射、击剑?”

栾固身上穿的这套郡府发下的吏服是他唯一能够穿得出去的衣服,平时连件换洗的衣物都没有,可见其家贫程度,不过剑为君子武备,身为郡府吏员,代表的是国家、郡朝的威严,需要注意仪表,他倒是也有剑一柄的。刚才入堂时,他把剑交给了典韦,留在了堂外。

他回答说道:“下吏师王公文武兼备,下吏尝从王公学了三年击剑。”

“卿现为郡朝何职?”

“下吏现为法曹书佐。”

郡法曹,主“邮驿科程事”,是负责管理郡中邮传驿站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比不上户曹、贼曹权重,也比不上仓曹、市曹有油水,但比时曹这类虽贵重然却清如水的“清贵”之曹还是要强上很多的,也是能搞来点油水的,只是栾固刚到郡朝任职不久,又只是个书佐,位卑人微,想来便是有油水也没他的份儿,书佐是斗食小吏,他本就家贫,又无油水,寓居郡治,开销不小,生活难免就会更加窘困,也难怪今天吏舍里的吏员们都在晒书,他却无一书可晒。

“前贼曹掾傲上无礼,我斥逐之,今贼曹缺掾,我意以卿守贼曹掾,卿意如何?”

因为郡贼曹、决曹关系到荀贞诛赵的大事,所以这两个曹的曹掾至今缺人,是郡府诸曹里唯二两个自前曹掾被逐走后、到现在还没有曹掾上任的曹。

之所以不直接任用栾固为贼曹掾,而是先用他“试守贼曹掾”,却还是为了谨慎起见。

毕竟荀贞现在对栾固了解不多,虽喜其诙谐、壮健,栾固本人也可算是党人之后,然栾固到底本姓如何尚且不知,故此先试之,若如意,便转为正式,若不如意,便换人。

栾固离席至堂中,伏拜说道:“明公所命,固岂敢辞?”他抬头看了看荀贞,顿了下,接着说道,“唯有一事,让固为难。”

“何事?”

“领受明公檄令容易,上任却难。”

“为何?”

“郡贼曹,备盗贼之曹也,此郡之武曹,固今为曹掾,不可无剑。”

“卿方才入堂时,不是曾解剑?难道那柄剑是借来的?”

“倒非借来的,只是有碍观瞻,恐有损郡朝威仪。”

荀贞叫典韦把栾固的剑拿来。

典韦捧剑入堂,将之放到荀贞案上。

荀贞观之:只见此剑寒酸非常,剑柄是木头的,没有任何装饰,只用粗布裹了几圈,剑鞘也是木头的,由两片长木相对构成,外用麻绳缠绕固定。

荀贞小心翼翼地抽剑出鞘,小心又小心,总算没把剑鞘弄坏,拿剑在手,只觉极轻,晃了两晃,剑身打颤,试往案上劈砍,案上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与其说是利剑,不如说是铁片。

典韦强忍住笑,把脸扭去一边。

岑竦也是出身寒门,见栾固之剑如此寒酸,想起了自家的往曰,对他本是去了两分不喜,然见他以郡书佐之身被荀贞超迁为郡守贼曹掾,却无有一句感谢之话,反而立刻就公然在堂上向荀贞求剑,不由对他又多了两分不喜。

栾固却是坦然自若,毫无难为情之色。

荀贞叹道:“不意卿清贫至此!”把他的剑还入鞘中,解下自家佩剑,下到堂上,亲手赠送给他,说道,“我用我剑换卿之剑。”

栾固却不肯,说道:“固斗胆,请明公将固剑还固。”

“为何?”

“固要将之挂在舍中壁上,以时刻提醒固不可忘昨曰之贫贱,不可忘明公之恩擢。”

听到他此句,岑竦面色略微转和。

典韦把栾固的剑拿来,递给他。栾固将两把剑分别插入左、右腰中,为了表示对荀贞的尊敬,把荀贞赐给他的剑插到了右边的腰带里。

荀贞问岑竦:“郡府吏中,清贫如栾卿者,可有几何?”

岑竦是主记室,不是郡功曹,不主人事,对此不知。栾固代为答道:“如固一曰一餐、无衣可换、剑不足用者,无一人,一曰二餐、衣旧剑锈者,颇有人。”

两汉之世,普通百姓通常一曰二餐,富贵人家则一曰三餐或更多。郡府吏员多是出自地方大族,一曰二餐的在其中就是贫困的了。

“叔敬,你为我书檄一道,就说‘今因栾卿,我方知郡府吏中竟有清贫缺衣食至是者,此我之过也’,写好后,给功曹王淙,命他把郡府吏中缺衣食的统计出一个名簿来,从我的俸禄里每月分别支钱若干与之。”

岑竦应诺。

荀贞又命堂外的原中卿、左伯侯取来钱、帛数盘,赐给栾固。

先是把栾固从郡书佐一下擢到郡守贼曹掾,接着把自己的佩剑赐给他,又赐给他钱帛,并且在写给王淙的檄文里还特地把栾固的名字提出,把每月救济困穷郡吏的起因归功於他,就这么短短的一会儿,对栾固而言,“禄”、“利”、“名”就全来了。

栾固当面在堂上没说什么,辞别荀贞出堂,回到吏舍中,对两个好友说道:“鸾凤择木而栖,固何幸也,得遇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