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

vip宠制:男神,求抱抱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情投意合

作者:夜辰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5 17:40:59 来源:258中文

叶蛰喜从天降,连跳三级,刘护却是如丧考妣的瘫坐在了地上,喃喃道:“我才是功曹史,我才是……”

李澈却看向秦淳,敲着案几道:“秦淳也不适合做廷掾了,本侯任命王越为邯郸县廷掾,韩浩为督盗贼史,张县丞,你觉得如何?”

张允还能说什么?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谁是王越,谁是韩浩,但县丞与县尉在强势的县令面前就是个吉祥物,还没有门下五吏的权力大。

毕竟门下五吏大多是县令亲信,又是本地的地头蛇,比起他们这种异地而来的芝麻小官要厉害太多了。

县丞与县尉唯一的优势在于他们是朝廷命官,县令无权任免他们。但这个县令不一样,他和国相关系密切,国相是有权力裁撤县丞与县尉的。

是以张允根本没想过和李澈作对,县丞想从县令手上抢权,简直是笑话。

“全凭县君做主。”张允恭敬的回话,心里更加艳羡县令之位了。一县功曹,权势赫赫,县令却能反手便将其拿下,这才是权力啊。

秦淳不敢有丝毫怨言,他还有家族,若是普通的县令,他自然敢奋起反驳,毕竟县令治县还要靠他们。

可这位县令手上有兵、上面有人,这时候家族就从助力变成了软肋。再加上今天诸事不顺,大家一起栽在了赵王的诡计里,同僚们心虚之下根本不敢跟县令作对。

只是裁掉自己的吏职还算可以接受,秦家在邯郸这么多年了,家里也是出过一些官员的。他们不是叶家这种暴发户,秦淳丢了吏职,秦家也一样是邯郸的大家族。

李澈见秦淳认命,轻轻颔首笑道:“王廷掾,韩史,出来认识一下同僚们。”

王越自李澈身后大步走出,淡淡的道:“王越,字扬,曾为虎贲中郎。”

韩浩则站在门口漠然道:“韩浩,字元嗣,河内人士。”

看到新同僚是这样两个冷面凶人,县吏们脸都要绿了,督盗贼史掌兵卫、巡逻查禁,防奸盗事,是县里事实上的武装领导,让一个凶人担任督盗贼史,来者不善啊。

然而大局已定,铠甲与兵器的寒光让这些人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再说县令本就是一县之君,上任之时换上几个亲信县吏再正常不过了。

要怪只能怪秦淳和刘护太过跋扈,作奸犯科也不做丝毫遮掩,也难怪县君会拿他们来开刀。

反正县令不可能把所有县吏都裁撤了,今日之后,要尽快摸清楚真实情况,决定好怎么和这个县令合作,不能再被赵王蒙在鼓里了。

所有的县吏都这样暗暗想着,李澈又开口道:“还有一些事,本侯就不点出来了。只是希望诸君记住,本侯不是什么软弱可欺之人,莫要太过跋扈,让本侯为难。”

其他人眼睛一亮,忙不迭的回道:“县君安心,我等断不敢让县君为难。”

李澈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叶史留下,其余人先散了吧,本侯要好好了解一下县里的事务,两日后,县衙正式开始受理百姓之事。”

自张县丞往下,所有人躬身告退,就连瘫在地上的刘护也被拖了出去。

韩浩转身关上大门,李澈端起面前的蜜水抿了一口,笑问道:“叶史可有想对本侯言说之事?”

叶蛰默然半晌,幽幽道:“那刘护的妹妹很是貌美,他准备献与县君,县君后悔了吗?”

李澈愣住了,王越、吕韵、韩浩等人也愣住了,韩浩。孙衎和士卒们碍于身份不敢笑出声,王越和吕韵却是忍不住笑起来。

李澈脸色顿时涨得通红,一拍案几怒道:“本侯又非色中饿鬼,安能为女色而误大事!”

叶蛰忍不住道:“京中传来的消息,县君飞扬跋扈,在宫中怒骂十常侍,还仗着大将军的势力强抢别人女儿,这不是事实吗?”

王越笑的更欢了,吕韵却是羞红了脸色,怒道:“谁是他抢来的?让他一只手也打不过本姑娘。”

李澈揉了揉眉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难怪这些人会进献美女,原来还有这一出。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在古代,谣言传播起来比现代更可怕,一是民智未开,二是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及时。连这些地方上有些势力的家族都信了这一出,可想而知民间的言论又是何等可怕。

李澈可不想得一个“色中饿鬼李邯郸”的诨名,这种诨名只适合袁公路。

“禁宫直斥张让是事实,然而强抢别人女儿却是笑话了,本侯与阿韵情投意合,其父亲在孟津渡旁亲**代让本侯照料阿韵。颍川荀文若、平原华子鱼等人皆在侧,难道他们还能帮本侯一起强抢民女?”

不得已之下,李澈搬出了荀彧等人站台,为自己的名声挡箭。

华歆之名在冀州多有流传,前冀州刺史王芬谋反,欲拉上华歆同郡陶丘洪共谋,陶丘洪被华歆制止,其名声在冀州多有流传。

而荀彧自不用说,幼时便得何颙盛赞,又被陈群与孔融列为天下无对的“荀氏五子”之首,是天下知名的人物。

在大汉,士林中可能不知道三公九卿是谁,但必然会知晓名士有哪些人。

华歆与荀彧的名声自然是比李澈管用的多,是以叶蛰也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毕竟这位县君的确不太像好色之人。

李澈松了一口气,玩舆论应该是现代人强项,再操作一下,用这些人名声一绑,想来问题就不大了。

不提董卓就是因为他名声太臭,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李澈却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吕韵在他说出“情投意合”四个字后脸色变得通红,双手负在身后交叉不定,身子开始摇摇晃晃。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韩浩,字元嗣,河内人士。中平六年,应大将军何进召于御前演武。后随昭烈,邯郸令李澈拜浩为督盗贼史。

——《季汉书·列传第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