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诸天最强天师 > 一七零 夜视仪

诸天最强天师 一七零 夜视仪

作者:西江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2 01:13:49 来源:258中文

制造问题方文从来都不用担心,纳米虫就是这世界上最高明的加工专家,再高难度的加工工艺,它们都可以搞定,唯一害怕的就是没有加工方向罢了。

像当初,他这个学渣大脑里面的知识,只够基地造几把弩箭,几把长剑之类的冷兵器,再然后洗劫了书店,基地的知识储备就迅速飙升到高中水平,部分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准,然后科技成果就如泉涌一样,迸发出来。

地热电站,常温超导体材料,电磁系列枪械,其中常温超导体就是一切的基石,它的出现,才真正体现了纳米虫的制造实力,而原理却是几乎每个高中生都知道的低温超导。

这一回几乎把一所大学图书馆知识都带了回来,等到基地消化吸收了这些知识,想来基地的加工制造能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目前基地的许多缺陷应该可以弥补一部分了。

通讯能力是基地最大的弊端,出了基地的通讯距离,也就使用光纤通信才能勉强沟通,而目前的光纤电话,又笨重又耗电,完全不适合携带。

而且光纤都是末世前生产的,如果中途不增加中继器,最多也只能传递十几公里,而目前情况下,中继器依然不能生产。

末世之后环境大变,电磁波在空气中几乎无法传播,以前人手一只的手机,到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废铁,就连已经发明好几百年的无线电,不管中短波,还是长波,都没用了,想要无线通信,还要寻找其他的介质。

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方文也曾经脑洞大开地提出了号称可以星际间通讯的量子通讯,原理嘛自然是传说中的量子纠缠。

基地的纳米虫就已经是原子尺度上的东西了,将两对纠缠的量子分开,理论上在不管多远的距离里面,两对量子子会在同一时间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用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只要有合适的工具,就能变成语音或者图像。

只是这种方式涉及的理论过于高端,至少需要在量子计算机和量子芯片实用以后才有可能,眼下基地甚至连一片经典计算机的芯片都无法制造。

主脑正沿着人类最初的脚步,那台服务于曼哈顿计划的电子管计算机的方式往下走,相对于晶体管,电子管的缺陷很大,尺寸也是难以缩小,记得某个游戏里面,已经把真空管做到了皮米水准,在核爆后都能幸存,对此方文只能表示钦佩,谁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真空管的量子效应问题的,就算以基地的加工水准,也只能做出十纳米的真空管,而到了这程度,它的稳定程度并不比晶体管更强。

大尺寸的真空管自然不受影响,就是耗电极大,离开发电厂就供不上电,这也是它迟迟得不到应用的最大原因。

操纵着飞机升上天空,方文一边考虑着眼下的局面,一边朝着基地的方向飞了过去。

全速赶路的情况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飞机已经降落在主基地的门口。

“你们带她去营房休息,然后自由行动吧!”方文只是简单吩咐了两个战士几句,就捧着硬盘,冲进了主基地。

他一进入基地的范围,一切早就被灵儿注意到了,早已等急了的灵儿不知道在他耳边催促了多少遍,若非在颠簸的直升机上不合适,她早就直接用纳米虫钻进硬盘去读取数据了。

幸好计算机算得上热门,差不多每个小书店里都有这方面的书籍,虽然没有了控制芯片,各个磁盘的数据存储方式都有不同,一时也找不到正确的读取方式,不过磁盘上的数据终究是二进制的机器语言,以主脑的计算能力,只靠简单的穷举法就可以破解出来。

有人说量子计算机发明以后,这世上就再也没有破解不了的密码了,而在方文看来,这个主脑比量子计算机更加强大,至少它可以支撑起完全仿真的虚拟世界,让人辨不出真假,已经是科幻小说上才能写出来的桥段。

还没等他走进主基地的大门,门已经直接打开,从里面跑出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妹子,当然就是灵儿的两个机器人助手了,她们直接从方文的手里把纸箱抢了过来,飞奔进了基地里面。

等方文走进基地的时候,才发现,箱子里面的二十四个磁盘,已经一字排开,放在一处平台上面,灵儿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在面前的一个大屏幕上面。

屏幕上面,无数的01这样的数字在飞闪而过,就像神秘高大上的黑客电影一样,方文的整个视线,都被那几乎无穷无尽的0和1 填满,不一会竟有了眩晕的感觉。

十几分钟以后,所有的数字才戛然而止,如退潮一般,从屏幕上消失得干干净净。

“指挥官阁下,有两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您想听哪个?”灵儿转过身,一脸严肃地问道。

方文不觉咽了咽吐沫:“那就先听坏消息吧!”

“坏消息是,就算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个世界最前沿的知识,对于我们目前的处境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善!”

这个倒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科学研究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毕竟目前地球的环境,与往日比起来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多了活性暗能量这一变量,科技的基础几乎彻底颠覆。

像什么输电,发电行业完全被摧毁,而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基石,芯片兴业也是如此,某种意义上,就算没有丧尸这样的外敌,人类的处境还比不上十九世纪的时候。

那时候至少有无数的科学家还有理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眼下却是所有人都一筹莫展,最主要的还是,没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啊!

像基地这样,能维持一个安全的环境,衣食饱暖,不受侵袭,全世界都未必能找得到一处,而基地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人才不多啊!

正所谓是一人智短,除去方文这个学渣,就算灵儿再聪明,也只能选一个方向往下钻研,而基地急需的可不止一处。

方文听罢灵儿的话,只是笑一笑:“那你继续说好消息吧!”

灵儿瘪瘪嘴,说:“好消息就是我们已经破解了硬盘里的所有数据,并且把这些资料已经转移到存储核心内,所以这些东西已经没用了!”

随着她的话,平台上的硬盘还有装它们来的纸箱,都在分解,融化,转眼间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

方文有些欲言又止,在他想来,这些硬盘应该留下,万一主脑的存储核心发生破损,至少还可以重新读取。

况且这些硬盘都是我出生入死弄回来的,至少当个战利品储存也好,就这么一声不响直接干掉了,我不要面子的吗?

虽然发脾气是不可能发脾气的,他想来想去,竟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制裁灵儿,这就有些尴尬了。

“指挥官阁下,经过对这些知识的吸收,我制造出了一种夜视眼镜,完全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只要不是伸手不见五指,就可以毫无障碍地应用!”完全没有注意到方文的情绪,灵儿忽然对他说道。

夜视不是标准配备吗?方文顿时一脸懵逼起来。

记得当初的时候,基地还没有路灯,他的面罩就可以看得到东西,只是稍微暗上一点,看得不远,不过这是在夜里,应该算正常吧。

看着方文有些傻愣愣的样子,灵儿不觉有些气得笑了,她吩咐一声:“关灯!”

于是整个基地顿时变得一片黑暗,完全是伸手不见五指,哪怕是方文的面罩还带着,依然看不到任何的东西。

一双手伸过来,直接拉开了他的面罩,随后一副眼镜样的东西架在了他的鼻梁上。

能在这种黑暗中行动自如的,显然只有身为能量体的灵儿了,方文甚至怀疑,她身上的眼睛耳朵还有嘴巴,完全都是摆设。

方文努力睁大了眼睛,果然有些不同了,原本漆黑一团的环境,略微有些朦胧起来,甚至可以看到一点点黑暗中的手指了。

紧跟着,就像天亮了一样,在天上亮起一颗小小的星星,紧跟着又是一颗,方文的眼前就好像幕布打开了一样,只是这点小小的光明,他就发现自己的眼前明亮了起来,虽然看得只有几米远,却真真正正看清楚了,至少走路不必担心磕绊了。

他摘下眼镜,眼前顿时一片黑暗,除了空中的两颗星星,连近在咫尺的手指都看不到。

随着天空中无数光芒闪过,基地恢复了原来的光明,他有些愣愣地盯着手里这个全黑的墨镜,有些不甘相信。

“这个墨镜是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制备的,就像猫的眼睛,它们在夜里,会把瞳孔变得更大,以吸收更多的光线,这样它们在夜里也可以看到路,行动自如,甚至追杀猎物,这个墨镜采用了表面积更大,吸附光线的能力更强的新材料,别看它黑,其实戴在眼睛上,可以保证聚焦好几倍的光线,所以白天千万不要戴出去,很容易损伤视网膜!不过晚上就没问题了,而且采用偏振光的设计,那些直射入眼睛的光线,会被偏转很大一部分,就算拿聚光手电直射,也不会造成目盲。”

你猜方文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他想的是晚上开车的时候,遇到的那些远光狗。

记得每次开车从国道走的时候,经常会遇见那些成群结队的大货车,它们仗着车高灯亮,每次会车时候都是不闪不避,灯光都不变一下,害得他小心翼翼,不得不慢慢地开,好几回甚至差点开进道沟里,这些车每天晚上还是结伴而行,一遇就是十几辆那么多,有了这个,再也不用担心那些灯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颓然地叹了口气,世界已经变成了这样,再想遇到远光狗,已经是一种不可能的事了,他对那些日子竟然有些怀念起来。

“夜视仪有了,那么热成像呢?”方文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急切地问道。

“热成像?”灵儿重复道,随手敲了敲飘在空中的虚拟屏幕。

很快,上面显示出了关于热成像的各种介绍。

“指挥官阁下,这个热成像仪距离倒是可以,将来用到飞机还有车辆上面不做,不过它不能穿透墙壁,在建筑物内部用不上啊?”灵儿说道。

方文仔细看了一下,果然如此,热成像依然是利用红外辐射成像的,连可见光都无法穿透墙壁,比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红外线更加的不可能。

不过这家伙属于无源性接收系统,比红外灯等夜视设备更加的安全,不会引起那些对于红外线敏感的生物的注意。

如果不是它的体积较大,要加上电源和光电转换系统,比起方才灵儿展示的微光夜视系统更加的好用,尤其在搜索敌人的时候,有了这东西,晚上就能随时发现敌人,基地的战士就可以走出基地,有些行动晚上都可以展开。

果然收集了整个图书馆的资料,节省了灵儿无数的时间,单从热成像仪这一块,各部分的原理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有吸收红外线的材料,虽然只是最初一代的东西,比起国际的主流至少落后了几十年,不过基地最怕的就是没有方向,只要成功合成了这种材料,基地就能以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改进它,效果也能够成百上千倍地提升,如果成像仪足够灵敏的话,隔着一面不厚的墙壁,发现有人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能的,自然这也需要高灵敏度的感光元件的配合才行。

只是把通讯方面的资料看了这么久,对于无线通讯依然是一筹莫展,没有合适的传播介质,注定了无线通讯很长的时间内还维持在激光短讯传播的程度上。

另外的难点自然还是芯片,就像光纤,最先进的单模光纤,也只能把激光讯号传播几十公里,想要把光信号传播得更远,就要增加中继器,那么多的信号,根本无法用人工的方式来增强,只是目前的晶体管不堪用,电子管耗电大,依然没有到实用的水准,用什么合适的材料来做芯片,连灵儿都没有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