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诸天最强天师 > 第1021章 出发点

诸天最强天师 第1021章 出发点

作者:西江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9 00:21:29 来源:258中文

健驮罗国都城。

城内王宫!

杜启仍在写书,且下笔速度极快。毕竟杜启写书很简单,都只是从脑中誊抄资料然后整理下来即可,只是稍微费一些笔墨,倒也不至于多么辛苦。

杜启这段时间忙着写书,但对健驮罗州内的改革却也不曾落下。如今都城内的种姓制度,已经彻底废除,尤其杜启更是专门在刺史府外,单独开设了一个检举揭发的窗口,一旦有不曾造反作乱的婆罗门、刹帝利贵族自持身份欺负人,欢迎百姓举报。

一经发现,从重处罚。

在官府层面的压制下,无数普通百姓摇身一变,成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即便还有婆罗门、刹帝利种姓心有不满,却不敢表露。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官府收拢了所有婆罗门、刹帝利的土地,已经重新登记人口并且丈量各地的土地,把州城附近的土地分发下去,使得百姓有了耕种的土地。

对整个健驮罗州的州城附近百姓来说,眼下发生的一切,是一辈子都不敢去奢求的,但如今切切实实得了好处。百姓对杜启,是百分百的拥护,对杜启感激不尽。

州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随着消息的流传,已经开始蔓延到健驮罗州境内的各地。许多普通吠舍、首陀罗出身的百姓,开始闹腾了起来,希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这一闹腾,不仅没有争取到利益,反倒是无数百姓遭到镇压。婆罗门、刹帝利的所有人联合起来,不断镇压造反的百姓。

杜启不曾让官府隐瞒消息,反倒是专门安排人定时的在城门口公布消息,让州城附近的百姓多知悉,其余地方的普通百姓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恰是这样的对比,才让百姓知晓,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才会珍惜且自发去保护这一切。

这一日,跋陀罗来到王城内。

他见到杜启后,恭恭敬敬向杜启揖了一礼道:“陛下!”

杜启搁下手中的笔,颔首道:“跋陀罗来了啊,坐,你今日来有什么事情吗?”

跋陀罗落座后,正色道:“陛下,臣今日来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关于州城附近种姓制度改造的事情。州城境内的所有区域,婆罗门、刹帝利种族已经废除,所有贵族身份的人都没有半点的特权。不仅如此,他们掌握的土地也全部收回来。”

顿了顿,跋陀罗继续道:“除此外,州城境内的百姓人口也全部统计,所有土地也按照人口发放下去,百姓都有了自己的耕地。不过土地下放后,眼下还剩下了三万亩上等良田,十万亩中等田地,以及数十万亩的山林等。”

杜启微微一笑,颔首赞许道:“你辛苦了,能推进到这一地步,多亏了你的付出。这一段时间,很辛苦吧。”

跋陀罗一听到杜启的话,连忙说道:“臣不辛苦。”

说实在的,跋陀罗推进这么多的事情,要说不辛苦,肯定不可能,他为了推进这些事情,是昼夜赶工做事,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可是他的内心,其实很欢喜,极为有干劲儿。

原因简单,做事情后有成就感。

曾经的跋陀罗,是一国之主,权势在握,很是自得。但人人见到了他,都是敬畏,也不敢看他,甚至还有百姓仇视他。如今的跋陀罗,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万分拥戴,对他感恩戴德,甚至于许多百姓自发的,要送一些农货给他以表达谢意。

跋陀罗能分辨出好坏,能看出百姓是打心底拥护他且感激他的。尤其一提到废除种姓制度,虽说都知道这是杜启安排的,但却是他当众宣布的。所以跋陀罗虽说失去了曾经乾纲独断的权势,却收获了更多的民意,得了更多百姓的拥戴,甚至收获无数人的感激。

这是跋陀罗从未体会到的,如今他乐在其中,这些事情做起来有意思。

有干劲儿。

杜启问道:“这第二件事呢?”

跋陀罗禀报道:“回禀陛下,第二件事是关于逃难到州城百姓的。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四处各地逃难到州城来。这些百姓的汇聚,显然是种姓制度废除后的影响,无数百姓都想改变出身,想不再被压迫。所以我们如今,是否可以调兵扫荡健驮罗州各地了,拯救更多的百姓。”

“不着急!”

杜启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跋陀罗道:“陛下,健驮罗州境内的诸多百姓,已经开始反抗婆罗门、刹帝利的统治。他们无数人,因为缺少武器,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纷纷被镇压。这个时候不出兵,死伤会更多。”

杜启听到后眼神渐渐锐利起来,沉声道:“跋陀罗,朕知道拖延时间,会导致各地真正愿意反抗的人死伤无数,但朕不能发兵。”

跋陀罗道:“为什么呢?”

杜启沉声道:“原因有三。”

跋陀罗道:“臣愿闻其详!”

杜启道:“第一个理由,戒日王方面,很快会发兵北上。眼下出兵和健驮罗州境内各地的婆罗门、刹帝利作战,便会分兵,导致我们的力量削弱。兵力分散后,容易被各个击破。如果没有戒日王,朕可以不顾一切的出兵扫荡四方。可是在明知道有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却还要分兵出战,那就是乱出手。”

跋陀罗听到后面颊抽了抽,心头叹息,他只是不愿意更多的百姓被杀。他又立刻问道:“陛下,第二个理由呢?”

杜启解释道:“第二个理由,是为了增强健驮罗州城的凝聚力。健驮罗州的州城附近百姓,他们享受到了农奴翻身的好处,但并非人人都知道感恩。人心善变,而且人心一贯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也有许多觉得理所当然。”

“所以各地的厮杀,各地的乱局,暂时不管。当一则一则的消息传回来,整个健驮罗州的百姓,才会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才会珍惜如今的一切。”

“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凝聚力。”

“你曾经是上位者,如今也是执掌一方的上位者,当知一味的的示好施恩,未必是好事。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杜启声色俱厉,说道:“为了长治久安,为了整合力量,血火的磨练是必经的道路。这就像冶炼铁矿的千锤百炼,唯有经历了千锤百炼,才会真正表里如一,才会坚不可摧。”

跋陀罗闻言,心头喟然叹息一声。

他清楚杜启的话有道理。

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尤其跋陀罗清楚杜启并非天竺人,而是从夏国来的,更看重百姓归附的问题。杜启为了长治久安,为了真正让百姓认可夏国的身份才会这般。

再者说得更为残酷一点。

杜启如今,只能管州城附近百姓的生死,因为这些人是归属于夏国的子民。至于其余各地的人,不曾归附杜启,那就不是夏国的子民。

不是夏国的人,杜启凭什么管?

杜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也不是做慈善的人。

跋陀罗心中想明白后,很快就恢复过来,他看向杜启道:“陛下,第三点理由呢?”

杜启说道:“第三点理由,是关于各地底层的百姓。他们如今遭受了的一切苦难,才能真正认识到,婆罗门、刹帝利对他们的压迫。这种压迫,是不可调和的。”

“各地的百姓想翻身,婆罗门、刹帝利的人就不会准许。只有经历这样的血火,他们才会更加的认可朕。如果眼下,朕直接发兵扫荡各地婆罗门、刹帝利种族,解放了这些出身吠舍、首陀罗的百姓,他们或许会感恩戴德,但绝不会是那种发自肺腑的感激。”

“为了夏国的长治久安,为了夏国一到了这些地方,无数百姓会真正迎接,且为了夏国的施政将来一切顺利,不受阻碍。眼下各地乱一点,并非什么坏事。”

杜启说道:“而且也只有经历过这样的厮杀乱局,各地百姓才会知晓,要得到自由的身份,要想翻身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容易,局面是多么来之不易。”

“朕治理夏国,凡我夏国的子民,我自会庇护他们周全。”

“这些眼下还不是夏国的子民,我凭什么管他们。如今的一切,只能按照我的节奏来。不可能是各地有困苦的百姓,我就得去照拂去解救。”

杜启沉声道:“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朕,就仅仅只是一个救火的人而已。眼下为了夏国将来不必面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为了将来夏国的稳定,只能先静观其变。”

对治理地方,杜启有自己的打算。

他不会急切冒进。

因为如今他急切南下扫荡各地,实际上,这当地百姓未必会感激杜启。甚至于最终,杜启会被人当作是外人驱逐。

故而杜启宁愿慢一点。

“呼!!!”

跋陀罗闻言长舒了一口气。

他已经明白了,也理解了杜启的出发点。

杜启是皇帝。

是夏国最尊贵的人。

尤其杜启这样的人,不可能随意做事。首要的出发点,是考虑夏国的长治久安。在这个前提下,再继续做事。

杜启询问道:“还有事情吗?”

跋陀罗摇头道:“没了。”

杜启道:“既然没了,就忙你自己的事情吧。你主政地方,虽说地方不大,但实际上事情却多不胜数。事情要做,也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臣遵命!”

跋陀罗应下后便告辞离去。

在跋陀罗急促时,上官仪急匆匆的进入。上官仪站定后说道:“陛下,刚接到哨探传回的消息,戒日王一方已经出兵,正往州城来。粗略估计,对方要抵达州城还得四天左右的时间。”

杜启问道:“如今打探到的消息,是否有戒日王的兵力人数?”

“有!”

上官仪回答道:“回禀陛下,这次戒日王发兵,自身有足足十余万人。除此外戒日王赶路的沿途,有无数婆罗门、刹帝利种族出兵,估摸着抵达州城,兵力不亚于二十万人。甚至,兵力会更多。”()我在大唐当侯爷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z5e06105b5j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