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诸天最强天师 > 第951章 分兵之策

诸天最强天师 第951章 分兵之策

作者:西江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9 00:21:29 来源:258中文

id="1135775">

“我在大唐当侯爷 ()”!

苏定方道“陛下,我归顺夏王。原因很简单,一是夏王求才若渴,二是陛下用人失当。我作为瓜州刺史,掌握军权。可自始至终,陛下都让侯君集在瓜州坐镇。”

“侯君集是什么样的蠢货,是什么样的秉性,陛下难道不知道吗?”

“明明边境没有战事,明明大唐和夏国安好,侯君集却是刚愎自用的派人刺杀夏王,挑起两国的争端。我上书给陛下,侯君集竟然敢派人劫杀信使。”

“当侯君集得知,我安排了两拨信使时,且陛下不曾处置他,他公然带着人杀入我刺史府,要我给他一个说法。陛下,我是瓜州刺史,侯君集只是驻军的将领,他却敢公然出手。”

“是陛下,为什么要安排侯君集在。如果我不掌军,有侯君集那也罢了。问题是,我也掌军。可陛下却安排侯君集,处处掣肘我。”

苏定方说道“此前还有一个高士廉,一样是掣肘我的。陛下说信我用我,可为什么,自始至终要安排这样的人在西域。”

这是苏定方的真心话。

他其实不理解李世民的安排,因为侯君集在西域没有用,反倒坏事儿。

苏定方继续道“当然陛下安排,做臣子的,本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执行任务便是。可又说回到侯君集,此前他驻军时,我曾让他驻军城内,他的理由是在城内掣肘,不喜欢驻军城内,以至于在成了孤军。”

“侯君集落败,瓜州城我守不住,最终落败。我是归顺了夏王,但我之心,俯仰无愧于天地,更无愧于陛下。至少在城池被打破之前,我苏定方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要投降。”

苏定方说道“我苏定方,不曾愧对陛下。”

李世民听完后,沉默下来。

他清楚苏定方的为人。

苏定方说城池是被打破的,且苏定方不曾事先就背叛,那必然是这般。

李世民却不会嘴上服软,他冷笑道“好个苏定方啊,你真是朕的大忠臣。朕,应该感谢你才是。”

苏定方却是不说话了。

他仅仅是要说出心中的一番话,把心中所想都全部说出来。

仅此而已。

李世民见苏定方不说话,内心更是有了郁结之气。他抬头往杜启看去,掷地有声道“杜启,朕给你一个选择,释放侯君集,撤出瓜州,朕既往不咎。”

杜启道“陛下,我夏国的军队,可不是随意能吓唬的。既然陛下来了,先打一仗再说呗。我驻军在此,就是等着陛下的大军来。难道,陛下不想把瓜州夺回去?咱们有什么要谈的,都先打一仗。打了一仗后冷静下来,就可以好好谈事情。”

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杜启是铁了心要打一仗啊!他也就不再多言,转身退回军阵。事实上李世民也想打一仗,他看向李靖道“卫国公,你安排大军进攻。即便杜启有厉害的武器,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有多么的厉害。”

“是!”

李靖立刻应下。

说话时,李靖抬头看了眼苏定方的方向,心中有些喟然叹息,时也命也,造就了如今的苏定方。不过李靖打心底,其实为苏定方感到高兴。

原因很简单,苏定方在大唐,想真正的施展抱负,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大唐有太多太多的将领和能臣,论资排辈也轮不到苏定方。而在西域夏国,杜启麾下的官员不多,将领也不多,苏定方效力于杜启,肯定能一展所长。

李靖没有耽搁时间,立刻调度安排,吩咐麾下的士兵进攻。

李靖的安排,极为有调理。

弓箭、投石车瞄准城头发起猛烈的进攻,压制城头杜启的力量。然后,又有撞车撞击城门,意图打破城门。再辅以军中士兵往前冲,使得将士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靠近城墙,开始往城墙上攀爬。

这一攻势极为厉害。

杜启在城楼上的防守布置,却也无比充分。即便有弓箭、大石块投射来,甚至于还有攻城车载着大唐的士兵来,城楼上的防守丝毫不落下风。尤其唐军士兵靠近后,一波一波的手榴弹扔下去,轰隆隆不断炸翻一个个唐军士兵。

除此外城楼上,也有火药进行投射,直接抛射到城外唐军的投石车阵营处。火药的爆炸,不仅是炸死唐军士兵,更使得唐军的投石车损失无数。

双方攻防,打得极为激烈。

虽说有唐军士兵登上城楼,只是城楼上的兵力反扑下,转眼就已经把登上城楼的士兵杀下去,以至于唐军从下午申时开始进攻,到晚上夜色降临,已经快抵近深夜,都还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

李世民见状皱起眉头。

杜启军队的韧性很强,即便李靖统筹进攻,竟然被阻拦在瓜州城外,无法前进寸步。如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世民知道不宜再战,便下令撤军。

大军后退足足六里,然后列阵扎营。

近二十万大军的阵营,绵延数里路,营盘更宽阔广袤。而如今已经是深夜,但军中的将士疲惫了一天,如今负责伙房的士兵开始埋锅造饭。

将士等着吃饭,李世民却是和李渊、长孙无忌、李靖、魏征等人在中军大帐,商量对付瓜州城的战事。

李世民沉声道“白天攻打瓜州城,你们都见识到了杜启瓜州城的防守。说说吧,眼下我们如何安排?”

长孙无忌道“陛下,瓜州城坚固,又有杜启的大军,想攻破不容易。可杜启的夏国,却有一个很大的弱点。”

李世民道“什么弱点?”

长孙无忌道“杜启的兵力毕竟不足,我们可以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在瓜州城,把杜启堵在城内。然后,再安排一支军队自瓜州杀入伊州。如此一来,必定可以直捣夏国心腹。亦或者,我们只是在城外围而不攻,再悄然分兵,安排一支大军潜入伊州境内。”

“难,难,难!”

李世民连续说了三个难字,道“杜启能率领十万之众悄然潜入,是因为侯君集大意,而且情况特殊。我们如果派遣少量人潜入夏国,或许能办到。但人少了意义不大,而一旦大规模出兵,肯定被发现,所以要分兵也是堂堂正正的分兵进攻伊州。就看杜启,要如何应对。”

李世民的眼中,掠过一道精光。

这是机会。

他倒是要看看,杜启作何应对。李世民分兵后,杜启极有可能出城一战。而杜启率军出城,那就会失去瓜州城这个坚固的外壳。

李靖正色道“陛下,如果我是杜启,在我们堂堂正正分兵往夏国去的前提下,肯定不可能留在瓜州城,会选择出城一战。届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

李世民道“哪两种选择?”

李靖道“第一种选择,是我们派遣往夏国去的兵力,悄然折回,合围杜启的大军。只要杜启大军出来,且被我们合围,那我们有极大的可能取胜。”

“当然,杜启未必会任由我们合围,也会安排人阻击。”

“届时我们的人遭到阻击,能否快速突破杜启军队的阻击线杀回来,这是一个关键。只要是我们的军队杀回来,那就有机会包围夹击杜启的大军。”

“这是第一种选择。”

李靖侃侃而谈,道“即便这一种选择,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留在瓜州城这里的一批大军,能否抗住杜启的猛攻。如果这里的军队,扛不住杜启的大军猛攻,实际上来说,我们的计划就失败了。”

李世民大袖一拂,道“不管如何,都必须抗住。战场上交锋,就是拼尽一切的力量。且我们的兵力更多,哪有挡不住的道理。”

李靖略作停顿,又继续道“陛下,第二种选择其实更简单。我们留守在瓜州城外的军队,抵挡杜启大军,或者说以拖住杜启大军为主,任由攻入夏国的军队继续前进,直捣夏国都城。只要这一步计划达成,杜启也就失去了根基。甚至于届时,拿下夏国国都的军队,反倒是能杀回来再度夹击杜启。两种选择,不同的方案。”

李世民听到后心中琢磨着。

李靖的方案侧重点不同。

第一个方案,侧重点是围剿杜启上,要消灭杜启的力量。第二个方案,侧重点是在杀入夏国,覆灭夏国上,最后才是围剿杜启。

李世民心中琢磨着,有些难以选择,因为两个方案,实际上都是有道理的。

都有各自的优势。

李世民暂时没有选择,而是看向李靖,道“卫国公,如果这事情你来选择,那么你打算怎么选择这一事情呢?”

李靖摇头说道“陛下,臣一时间也难以决断。因为不同的决断,有不同的优势。”

他没有给出选择。

因为眼下的战事,并非大唐就稳赢了,给出选择等于是表态。

这是李靖不愿意做的事情。

李世民看了李靖一眼,旋即看向长孙无忌等人,道“关于卫国公的分析,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各自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我们眼下考虑得越是周全,和杜启对战时,也就愈发的有把握。”

长孙无忌忽然道“陛下,臣倒是认为,没有必要往夏国的国都去。”

李世民道“理由呢?”

长孙无忌正色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夏国虽说主要的兵力,都在杜启的手中,都已经被杜启抽调过来。可夏国境内,也并非没有军队。所以臣认为,重点还是应该侧重于攻打杜启,覆灭杜启的军队。只要拿下了杜启,那么覆灭夏国轻而易举。反之,如果无法拿下杜启,反倒是可能导致我们受到影响。”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魏征道“陛下,臣赞同侧重点攻打杜启的方案。臣考虑的原因很简单,不在于我们的军队进入夏国,是否会遭到阻击。臣考虑的关键,在于杜启的兵力不弱,一旦我们分兵,单靠我们的军队,未必能镇守。所以,需要分出去的大军再合围回来夹击杜启。”

随着魏征的开口,其余如段志玄、刘弘基、秦琼、程咬金等文臣武将,也是齐齐开口,他们都是一致的赞同对付杜启。

考虑的出发点,无非是两个。

一个是夏国境内肯定还有力量抵挡,要直捣夏国的国都难度会很大,甚至近乎不可能。另一个则是分兵后,要抵挡杜启的进攻也不容易。

李世民听完所有人的意见,尤其所有人的意见相同,他就已经有了决定。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立刻决断,看向了一旁的李渊,询问道“父皇,您怎么看的?”

李渊说道“战事怎么打,是你们的事情。你们商议后,决定了就是。朕对于打仗上的布局谋划,并不怎么精通,给不了什么建议。所以眼下你们不必询问我的意见,该怎么打,那就怎么打。朕来这里就是准备见一见杜启。只是眼下时机还不适合,等你们对战结束后再考虑。”

李世民听完,心中松了口气。

其实他担心的,就是李渊要瞎掺和,到时候他会非常难办。

李世民道“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就执行吧,按照这一计划安排下去。”

“是!”

众人起身就离开。

最终,只剩下李渊和李世民父子。

李渊脸上有一抹担忧,道“皇帝,战事一起,便没有后悔药。这一战开打后,尤其按照李靖的计划进行,虽说有诸多好处,但他也曾提及过,一旦我们的军队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你,可曾考虑过这里的后路。”

“不曾!”

李世民摇头。

李渊说道“未算胜,而先虑败,这是兵家之事。先前朕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当着众人的面,说这样的话不吉利,也不合适。眼下没有人,朕才告诉你。如果你不考虑后手,那是极为不妥当的。凡事,都应该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

李世民闻言沉默下来。

虽说李世民也是一个老江湖,是战场上的宿将,但他清楚李渊的一番话并没有错误。如果这一战不考虑最坏的打算,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李渊继续道“该说的朕已经说了,你自己考虑,你自己安排。总之,朕说了不搀和战事,那就不搀和。”

说完,李渊起身就离开。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营帐中,思虑一番后,脸上神情数次有了变化。最终,李世民还是按照李渊的提醒,做出了一定的安排。在李世民做出安排后,长孙无忌却再度返回,又补充了这一战的策略,李世民听完后直接采纳。

因为长孙无忌的策略,也是极为关键的。

或许是扭转局势的突破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