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诸天最强天师 > 第885章 大一统之策

诸天最强天师 第885章 大一统之策

作者:西江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9 00:21:29 来源:258中文

id="con1108943">

两个孩子如今,已经一岁半左右,早就已经能下地四处跑了。如今天气渐渐寒冷,身上穿得厚实,宛如小熊一样,使得两孩子行动颇为笨拙。虽说隔了几个月不曾见到,但两个孩子一见到了杜启,都是无比的开心,纷纷张开手朝杜启跑来求抱抱。

两孩子很是亲近杜启。

尤其不论是李烟云,亦或是千雪,对孩子都很严格,没有半点的溺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挨着杜启。

杜启在后宫陪孩子玩耍了小半天的时间,才离开后宫去处理政务。

他这一段时间外出,空了没事儿就写书,誊抄了诸多的教学资料,有涉及到数学的,也有涉及到物理、化学,以及其余的生物、地理等的,各个学科都有涉及到。

这些书都是杜启从脑中摘抄出来的。

杜启把所有书籍分门别类后,便安排人去通知国子监王绩来。

王绩是国子祭酒,执掌国子监。除此外,科技大学以及其余的教育,都是王绩在负责。所以涉及到书籍上的事情,由王绩安排下去,交给科技大学的人研究。

只是侍从刚出大殿不久,竟然又折返,说道:“大王,王祭酒来了。”

杜启道:“这么快?”

侍从道:“卑职去通知,恰巧在王宫内,就碰到了要觐见的王祭酒。”

杜启摆了摆手,侍从退下。

转而王绩进入,如今的王绩,两鬓斑白许多,因为执掌国子监他操心的事情很多,尤其是涉及到科技大学的,涉及到教育的,王绩更是关心。他时常去伊州视察科技大学,另外涉及到科技大学的经费,王绩也是费心费力的争取,希望让科技大学发展更好。

王绩站定后,躬身行礼道:“臣王绩,拜见大王。”

“坐!”

杜启摆手吩咐一声。

待王绩落座后,杜启道:“王祭酒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王绩正色道:“回禀大王,臣和科技大学内的一些老师讨论了些事情,臣认为颇为重要,尤其涉及到令西域百姓归附认可的问题,故而臣拟定了折子,恳请大王阅览。”

说话时,王绩自衣袖中取出一道奏折,交给内侍转给杜启。

杜启拆开后,便快速阅览。

杜启越是往下看,越觉得心惊,因为王绩的这一封奏折,说得简单点,就是论汉人在西域的占比,如今西域境内有焉耆国人,有龟兹国人,以及其余的诸多各国子民。因为各国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群,也就有了划分。

这一情况下,王绩和科技大学的老师讨论后,认为这有些类似于秦国灭六国,各国虽说覆灭了,实际上,各自国家的百姓依旧有各自的传统,都有各自的信仰。

甚至这些百姓打心底,都认为各自是哪一国的。即便归附了杜启,也没有发自肺腑的认可。所以王绩的折子中,提到的就是车同轨、书同文,要把各地的文字全部统一。

语言上,也要全部统一,不再是各地有各地的方言,要让所有人推行同一个标准,同时所有各国的百姓,都只能是同一个种族。

但凡夏国境内的子民,皆为汉人,不再有什么种族的区分。

这是大一统的理论。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凝聚向心力,才能令所有人都归附。

杜启看完后赞叹道:“王祭酒,你的这篇文章相当有价值。可以说有了这一片文章,才能奠定夏国的大一统基业。否则,夏国也就仅仅是一个西域小国,没有自己的根基,没有自己的底蕴。有这一片文章,才有了夏国真正的主干和身躯。”

王绩正色道:“大王谬赞了,我们只是觉得西域夏国,应该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尺度等,不应该过于简单粗暴的把各国各族糅合在一起。”

杜启颔首赞同王绩的话,旋即就吩咐道:“来人!”

内侍进入,只听杜启吩咐道:“立刻通知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尚书、五寺主官和御史台的官员来议事。”

“是!”

内侍立刻去传令。

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尚书,是最核心的一层,是杜启麾下嫡系中的嫡系。内侍去传令,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上官仪、柳正希、郭孝正等人,齐齐往宫中来。

一众人行礼后,各自落座。

待众人落座,杜启把手中的奏折给了上官仪,吩咐道:“上官仪,你先看一看这篇文章。你看了后直接往下传,不必拘泥于身份官职,就按照前后顺序绕一圈。”

“是!”

上官仪立刻应下。

他打开奏折,便开始看文章中的内容。上官仪越是往下看,也越是惊讶。因为这一份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当的有分量。

作为一个智者,上官仪自然清楚车同轨、书同文且统一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影响力,这是真正能糅合各族的,因为按照这一标准推行下去,两到三代后,西域便只剩下一国,那就是夏国。

上官仪看完后深吸口气,便把书信往下传递。

柳正希、郭孝正等人全部看完后,有的人倒是不以为然,因为看不怎么明白,譬如余得水、张景平就是有些弄不明白的,其余的人都是有识之士,一个个清楚这一份资料的重量,不亚于定鼎之重。

杜启吩咐道:“现在你们所有人,都已经看完了书信的内容。既如此就都说一说,这一事情的推行,以及如何安排。”

话语中,已经涉及到推行。

是准备推行的。

上官仪开口道:“大王,这一份资料,可谓贵重。对我夏国来说,有了这一份资料,便有了未来的根基。昔日秦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才奠定了后世的疆域,开启了后世各国大一统的局面。若非大秦如此做法,即便天下一统最终也会分崩离析。我夏国一统西域各国,自当效仿。不过臣认为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更为强硬的条款。”

杜启说道:“说来听听!”

上官仪说道:“最为强硬的一个条款,是但凡在夏国境内,只有汉人,没有其余的人。但凡是我夏国的疆域内,尽皆为夏人。如有抵抗的,不认可的,格杀勿论。即便这一安排,颇为强硬,甚至铁血,但对万世基业来说,却是极有帮助的。”

杜启颔首道:“这大一统的理论,是相当不错的,上官先生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所有人,尽皆为汉人。所有人,尽皆为大夏的子民,尽皆读书习字,讲汉话。”

上官仪道:“大王英明!”

柳正希道:“涉及到这一事情,臣认为眼下扩张的局势,那就暂时得停下。我们如今,近乎已经囊括了整个西域。再往西就涉及到天竺、波斯等国。眼下臣认为,那就可以着手调整内部,暂时不再扩张。”

杜启道:“扩张一事在拨换城时,本王就已经有了打算,暂时不再扩张。我们眼下,主要是以发展自身为主。”

此言一出,柳正希、上官仪等人,齐齐称赞杜启英明。

都是夸赞杜启的。

对所有人来说,适当的调整发展,是长治久安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一基础,那么想扩张想要发展,也会后继乏力,必须有足够夯实的基础。

我在大唐当侯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