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邪神修炼系统 > 121 暂时休兵

邪神修炼系统 121 暂时休兵

作者:无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31 17:05:42 来源:258中文

岳飞按照原计划来到江陵城下,却发现居然一个人没有。岳飞进入江陵见到马良,马良很奇怪的问:“前线怎么样?岳元帅为什么回来。”

岳飞道:“吕蒙没有偷袭江陵吗?”

马良道:“没有此事。

原来吕蒙只是出兵转了一圈,根本没有攻打江陵,而是绕一圈后迂回到孔明大营右侧准备发动进攻。

岳飞立刻猜到这一点,但岳飞知道此时去救援已经晚了,好在岳飞带的兵马并不多。

孔明在大营中并没有急于与周瑜交战,而是坚守防御。孔明知道周瑜身患病,耗费的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有利。而且孔明早就让流星阁花大价钱办一件事。就是策反东吴境内的山越武装叛乱。因为直接和周瑜批命就算胜利也只是惨胜。

周瑜见孔明没有中计,但嘴角却勾起微笑。原来周瑜这计中套着计策,周瑜真正的目的是从庐陵郡出兵攻击桂阳郡,甚至自己都是吸引敌人注意力。而这次唱主角的是24岁的陆逊,这计策若成功少则拿下一郡多拿下南部荆州。

改变这一对持局面的是东吴内部发生问题,东吴境内山越发动了武装叛乱,席卷了南海郡、会稽郡、丹阳郡。所谓山越就是泛指江南具有山贼性质武装组织,也指江南的少数民族。

这些孙权有些坐不住想要调周瑜和大军平乱,因为拿不拿下荆州那是开疆拓土,而江东若是丢了,一切都完了。

周瑜被迫放弃了作战计划,把江夏百姓全部迁移回到江东,争天下争的不只是土地更是人口。周瑜迁走江夏郡人口达七万。

孙权为了平息战争归还江夏郡和五万担的粮食,而且答应将周桐、文聘的尸首归还。孙权为了表示诚意答应平乱之后,出兵合肥。江夏当然是一座空城,还有一纸假的不能再假的合约。

这次停战只是双方各取所需,因为孔明知道此时是休整的好机会。

孔明封文聘江夏侯,子孙世袭罔替三代,为周桐、文聘二人立下忠义庙。

孔明把大量荆州没有房子,没有土地流民让他们在江夏郡重新安家,这一过程花费了巨大的银钱。好在荆州并没有遭遇战乱,这两年已经得到很好的恢复。在加上岳飞坐镇荆州军民一家发展生产,再加上孔明早就在荆州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恢复社会安定。荆州百姓大多安居乐业,至少还有五六万流民。

孔明利用江夏郡安置大量流民,孔明治理荆州用的都是诸葛亮留存在脑中的智慧,历史上诸葛亮治理内政能力,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其实孔明每当闲暇都忍不住想历史上的诸葛亮。诸葛亮总是无形的影响着孔明。

其实孔明对历史上诸葛亮的认识其实也分为三个阶段的,有的时候人对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认识。孔明从小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读《三国演义》那时候对诸葛亮崇拜的不得了,特别庆幸自己叫孔明。

稍大一点的时候,开始去接触三国这段历史,觉得诸葛亮似乎没有那么神,至少并非算无遗策。孔明就知道草船借箭是虚构的,

空城计是不可能发生的,其实这是心理落差,本以为自己崇拜的人是神,后来才知道诸葛亮只是人杰。

后来随着孔明年龄增长读了大学,懂得更多世故人情,真正去读三国那段历史。孔明愈加觉得诸葛亮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再次重读诸葛亮出师表的时候,真有种荣辱兴亡都在一人感觉。

那时才真正感觉诸葛亮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能做到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能够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能够有优秀的理政才能,在治理军队也有杰出才能,就连死了之后也真的吓退了司马懿。死诸葛走活仲达,其实这远比空城计更加精彩。

孔明在穿越之前只是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学识。可孔明穿越之后,愈加敬佩诸葛亮人品。因为孔明穿越之后,随着地位越来越高,统领千军万马,一言可以决定万千人生死之时。

孔明真正感觉到控制**是很难的事,尤其诸葛亮一样一辈子只有月英一位夫人,在古代是很难做到。孔明也感受到当自己控制的土地和人口越多,当完州牧,想当大将军,当上大将军想当王,当上王之后想当皇帝。所谓人欲无穷正是为此。

随着穿越时间长,孔明越来越敬佩诸葛亮,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在古代有臣子和君王之间有一条不便的铁律,权冠天下者不赏,功高震主者必亡。在古代权臣一般是没有好下场,比如霍光、比如张居正。这些人都是死后遭到清算的。

从这一点说刘禅还是心胸开阔的,虽然对诸葛亮掌权并不是十分满意还是明白诸葛亮苦心的,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重用诸葛的儿子,而诸葛瞻战死沙场忠心报国。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诱惑。诸葛亮并不在意名利,在意的只是理想抱负。只是当诸葛亮站在权力中心的时候有些事不得不做。比如斩马谡、比如放逐李严。

孔明知道自己有一天也会像诸葛亮一样做一些本心不愿意做的事情,历史上诸葛亮和李严同为刘备托孤大臣,诸葛亮与李严有激烈的斗争,李严虽然很有才干,但私心太重。

最后两人势同水火,自然不仅是李严人品的问题,更是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诸葛亮最后放逐李严,但重用李严之子李丰,表现出非凡的气度。李严在诸葛亮死后居然痛哭,感叹除了诸葛亮外没人能在重用自己。这是因为放逐李严是政治派别的斗争,并不是私人的仇恨。

其实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诸葛亮已经磊落很多了。人无完人,诸葛亮用自己的生命和才华在史书书写重重的一笔。至于后世怎样评价,也许诸葛亮和曹操一样从不计较。

孔明觉得历史上诸葛亮并不贪权,因为他并没有用权攫取私人利益,但诸葛亮也放不下权力做不到真正的淡泊,放下了权力也就没有实现心中抱负的凭借。诸葛亮死后,百姓自发祭拜诸葛亮,因为爱戴诸葛亮而支持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这就是生命的另一种的延续形式。有一个诸葛亮手下小官曾说过,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如何了不起,他死后才知道世界上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孔明心情是复杂的,有些害怕因为自己权力越来越大,变得特别冷酷无情。权力是看得见的,有些杀机是看不见的。就像曹操不能放下权力,因为放下权力只有死。献帝若权力在手,第一个杀的就是曹操。

孔明来到三国世界几年年,战场上只有生死存亡,善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善恶也是不同。

孔明来到三国时代后,一直想有一番作为,大争之世必能创立不世之功业。所以孔明并没有按照诸葛亮原有的轨迹辅佐刘备就是为了放手一搏。孔明要靠自己力量争取一个太平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