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无上通仙 > 第八百四十一章出乎意料的大卖

无上通仙 第八百四十一章出乎意料的大卖

作者:m凡尘m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3:30:04 来源:258中文

7月15号,京城石井山萬达影城,这家萬达在京城最好的影院刚刚结束了一场盛大的首映仪式。

萬达、伯纳投资《捉妖记》在如今《红海行动》横扫暑期档的时候正式上映了。

作为投资3.5亿的大制作,《捉妖记》也算是今年暑期档第二大热门了。

虽然投资多少不能作为票房预测的根据,一亿多投资的大片不断扑街,不过《捉妖记》的投资毕竟高达3.5亿,这个级别投资的电影,一年都不见得有一两部。

观众一看,投资这么高多少会有些兴趣。

首映式搞得挺大,也很顺利,在之后的庆功宴上,江德福、于东、姜志强三位主要投资方也比较兴奋。

“恭喜江总啊,《捉妖记》首日预售2700万,之前点映和今天的首映礼反响都非常好,票房肯定会大卖啊。”

“能在《红海行动》热映的时候拿到这个数据,《捉妖记》有大爆的潜力啊,我看最起码十亿,十五亿都大有可能啊。”

“要我说啊,要不是碰到了《红海行动》,二十亿都不是问题,破掉《速度与激情7》纪录的就该是《捉妖记》了!”

“江总上任以来第一部电影就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真是让人佩服啊。”

......

作为电影主控方,《捉妖记》前景大好,萬达老总江德福自然要接受者众多业内人士的恭维了。

首日预售接近三千万,按照正常比例,首日破亿是板上钉钉了。

而且又是全年龄段通杀的喜剧片,点映和首映的反响很不错,江德福和几个投资方已经把目标从原本的收回成本,放到15亿大关上面了。

作为一部3.5亿大制作的电影,经历了换角、追加投资。

原本很多人是等着看热闹的,现在都转而来夸奖江德福、于东的眼光了。

表面上是一团和气,不过各自作为竞争对手,心里都有些失望。

王忠磊这时候心里都在骂娘了,现如今的华宜作为影视第一股,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是华宜潜在的对手。

萬达院线和萬达影业已经完成了合并,将在八月中旬上市,汉唐影业明年春节过后上市,这两家公司都是能冲击华宜影视第一股地位的公司。

萬达院线和萬达影业合并成新的萬达电影,各种专家预测这将成为第一家千亿市值的影视股。

虽然这只是预测,有很大水分,不过股市不都是这样,各种光环加身,市值立马就涨了。

汉唐影业成立更晚,但是每年好几部大卖电影,汉唐二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招牌。

虽然是从汉唐传媒剥离出去的,但是加上合并了国内第一的售票平台,以及唐安的名头,市值预期也在千亿左右。

还有中影股份,作为国企老大,年底上市的市值预期也在千亿。

这些专家动不动就千亿,好像华宜这接近八百亿的市值不算什么一样。

华宜目前市值接近八百亿,借助暑期档的热度,破八百亿是必然的,但是想破千亿,除非《红海行动》是华宜的电影。

原本王忠军和王忠磊都不担心萬达上市后能超过华宜的市值,毕竟作为影视公司,萬达没有多少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卖作品。

但是现在,这《捉妖记》预售接近三千万,口碑还不错,十亿应该是稳了。

而且萬达坐拥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院线,真要抬高一点票房太简单不过了。

一个月之后就上市了,这部电影的大卖必定会对股价有推动作用,华宜影视第一股的位置不够保险了。

现在王忠磊只能期待《捉妖记》就停在十亿门槛上,再加上有《红海行动》掩盖了暑期档所有电影的光芒,能让华宜保住影视第一股的位置。

另一边,王晶华和电影女主角白百禾也在和一些公司高管、资本有说有笑地聊着。

电影大卖,对演员也是大好事,更何况白百禾上个月刚和陈宇梵彻底解决他们之间的事,更加开心了。

作为她的经纪人王晶华自然也很高兴,她转投啊狸影业做了个艺人经纪部副总经理,虽然有互联网巨头做后盾,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自主权,对她现在来说,手上的艺人更加重要。

只是王晶华还是有些不爽的,这片子本来有她一份投资,不过她公司被京城文化收购,自己也被挤走了,汉唐又入股京城文化,等于间接成了汉唐的了。

原本因为换角事件,王晶华还有些幸灾乐祸。

投资追加到了3.5亿,中间曲折不断,周期加长了一年,这笔投资肯定是要失败的。

原本自己的错误投资,转移到了京城文化身上,唐安又入股京城文化,等于间接地转嫁到了唐安身上。

当初王晶华因为被赶走的事一直记恨在心,不断拿这个来安慰自己。

但是现在,她怎么都没想到,《捉妖记》竟然能卖出2700万的首日预售。

以现在市场的火爆程度,之前点映的口碑,首日破亿基本没问题,最终十亿票房也稳了。

而且萬达肯定会力推这部电影,加上其他方面各种版权收入,这笔投资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明明是自己投资的,结果到了收获的时候却没了自己的份,王晶华想想就是气。

但是气也没有办法,这就更气了。

于是,又只能安慰自己,这点盈利经过通货膨胀,其实还是亏了。

......

7月15号星期三,《红海行动》依然保持着正常的走势,单日拿到1.17亿,总票房跨过三十亿大关。

国内第一部票房破三十亿的电影,各路媒体又是一水的吹捧,距离上一次打破《速度与激情7》还没过几天呢。

16号星期四,《捉妖记》正式上映,首日拿到1.36亿的高票房,终结了《红海行动》的日票房冠军纪录。

作为全年龄段的喜剧电影,《捉妖记》也成了暑期档的另一大热点,吸引了不少的新闻版面,更何况还压下《红海行动》成为当日票房冠军,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而作为最大投资方,以及主控发行方,萬达的江德福得到准确票房后也松了一口气。

作为上市前的最后一部大片,这部电影对萬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集团会议上,江德福更是要求必须不计代价,砸下所有的资源,把《捉妖记》的票房推到二十亿这个门槛上。

言下之意,也包括了合理地买票房,来刺激市场了。

不管国内还是好莱坞,或者八十年代前后的香江,买票房都是常态了。

好莱坞后来反垄断法出现之后买票房成本高了,这种情况慢慢减少,买的少了。

香江当年主要依靠外埠来赚钱,宝岛和东南亚的的发行方除了看有没有大明星出演之外,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本土票房。

再加上邵氏、嘉和、金公主都有自己的院线,而且法律不健全,买票房的成本几乎没有。

国内买票房的方式很多,有违法的,也有合法的。

就算自己花真金白银买的,也有可能触犯《反不当竞争法》,不过如果是和影院正常批量购买电影票,并且签署合同,就不算违法了。

要不干脆发行方和制片方不出面,找其他公司去大量买票,都是合法的。

电影院搞促销活动,然后别人团购或者买来给公司员工发福利,或者电商、超市、商场搞活动给顾客送电影票,这些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至于票给不给观众,有没有观众去看,那法律也管不到。

萬达旗下全是直营电影院,做起来就更加简单了。

《捉妖记》首日票房里也有一定的水分,但是不多,和相当一部分电影一样,前期多少要买一点。

不过现在就算刨除那点水分,这个首日成绩,以及口碑,如果有足够排片支持,冲上十五亿十拿九稳了。

既然这样,江德福干脆尽全力把这电影再往上推一步。

当然,是合法的方式。

17号周五,《捉妖记》票房稍稍有些回落,只拿到1.21亿。

这是因为《煎饼侠》也上映了,首日同样破亿,拿到1.04亿。

两部新片,压缩了《红海行动》的排片,不过最惨的还是其他电影,基本上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红海行动》再次拿到1.16亿,位列次席。

如果说《捉妖记》的大卖让人意外,那《煎饼侠》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大朋不过是一个网剧演员、主持人,这自编自导的处女座竟然首日大卖一个亿!

虽然有逃票票全力支持的原因,但是这也太吓人了。

不过《煎饼侠》的营销做得好,也很简单。

前期网上花絮特别多,分开看也特别搞笑,而喜剧片天然就有市场,容易吸引观众。

只是,观众走进电影院就会发现,电影里绝大部分精彩的情节和梗都在花絮里放完了。

也就是俗称的封面党,给你一个大美女的封面,辛辛苦苦下完之后成了葫芦娃。

紧接着周六,《捉妖记》单日狂收1.6亿,《煎饼侠》拿到1.35亿,《红海行动》1.41亿。

三部电影同时单日破亿,这在国内电影市场还是头一次。

《煎饼侠》还做了一个聪明的营销,微博和各大网站随处可见有网友评论,说《捉妖记》让自己失望了,而《煎饼侠》居然比想象中好看!

同样都是喜剧,观众选择哪一部就要看阵容、题材和演员了。

更重要的还是整体的评论,如果两部差不多的电影上映,微博、论坛通篇是在说其中一部一般般失望了,而另一部却有些惊喜,很容易影响到观众的选择。

三人成虎,更何况大量水军、营销号了。

就这样,暑期档来到了另一个**,两部电影意外地大卖了,和《红海行动》一起疯狂地收割着票房。

PS:把后面的情节理了理,一个月后完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