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华吓了一跳,她都没有留意到有人的靠近,顺着声望去,王红梅笑脸盈盈地站在她身后,“红梅姐,你走路怎么都不出声?”
王红梅打趣说:“不是我脚步轻,是某个人看到哪个谁看入迷了?”
苏英华听了也不生气,近日她天天往外跑,认识了不少人,其中也有几个说的来的,王红梅就是其中一个,她虽然性子鲁莽,要不那天在水潭边也不会被人唆使地直接问她跳海的事,但人却不错,直来直往,没啥心眼,说起话来轻松很多,不用每句话要在心里来回掂量才敢说出口。贰.五.八.中.文網
两人笑着说了几句后,王红梅就赶着要回家,“大妹子,我先回去,志海还等着我回去做饭。”
苏英华再一次送走了王红梅,转身进屋。楼下没人,倒是楼上时不时地传来咚咚声。
她看天色不早,便走到灶台开始做饭,她不愿意为苏英秀单独做饭,但这回还是放了她的份。
淘米、生活、煮饭、切菜和炒菜,她忙的热火朝天,始终不见楼下有人下来帮忙,等她将最后一盆菜给端上,冯春苗等人才从楼上下来,招呼都不打一声地就坐下。
苏英华给自己盛了一碗饭坐在陈志军给修好的凳子上开始吃,冯春苗看苏英华没有要给他们盛饭的架势,有心要说上几句,可刚被苏英华和陈志军吓过,实在是没那个胆,又不忍心指使苏英秀去盛饭,眼看苏德富的脸色越来越黑,只得自己讪讪地起身去盛饭。
饭桌上痕安静,没人说话,苏英华吃得很快,吃完了她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放,便起身上楼。
这几日,她和冯春苗算是达成一种无声的协议,如果她做饭,那碗就不是她洗,冯春苗做饭,她洗碗。
苏英华早早地起来把自己收拾好等着陈志军来找她去城里。
陈志军不是一个人来接她的,跟着一起来的还有王小妹夫妻。
小陈村离城里很远,走路的话要花上两三个小时,陈志军他们是骑着自行车来的,王小妹骑了一辆,陈志国骑车带着陈志国。
陈志军听了也不气,这个年代在百货商店和供销社上班的人态度都是这样子,看衣行事,鼻孔朝天。
“买得起,买不起,你管不着,你直说那衣服是哪儿有的买?”陈志军说。
服务员不高兴的抬头瞪向陈志军,被他脸上的疤吓住了,嘴里的那些个不好听的话直接咽了回去,忙别过眼,吞吞口水,结结巴巴地说:“里……里边……有。”
“给我拿一件,”陈志军看了一眼还在挑衣服的苏英秀,“要最小号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票和钱,为了今天,陈国强让他把家里所有的票多带上,现在虽然管的不是很严,好多地方买东西不用票也能买,只是价钱要比用票买来的贵,而且很多好东西没有票买不到手。
陈志军过去的时候,苏英华手里空荡荡的,依旧什么都没看中意。
那个服务员见他爽快地付了钱,态度立马变了,好心地跟他说不合适的话可以找她换,不过出了这个门就不可以了。
陈志军虽然不觉得他会看错苏英华的尺码,不过他把手里的衣服递给苏英华,“试试看,合不合身?”
苏英华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是一件大红色的毛呢大衣,款式简单大方,她拿在手里往身上比划一番,大小刚好。
但这可以穿吗?
她来了这么多天,就没有见过别人穿这么亮这么红的衣服。
陈志军看出苏英华的顾虑,解释说;“我刚刚看到有人穿。”
现在政策宽松,很多以前不敢穿不能穿的都渐渐的穿到身上,他们这里地方小,别的大城市早就已经满街的红红绿绿。
像是他上次见过的那什么牛仔裤不错,找个机会让人给捎条过来。
苏英华有了毛呢大衣,说什么都不肯再选其它的,陈志军虽然没说价格,但看衣服就知道不便宜,还是王小妹说扯几尺布回去做条裤子。
苏英华没有反对,她的裤子是打了补丁的,结婚那天她总不能上半身穿着崭新的大衣,下边后是破破烂烂的裤子。
陈志军点名说要的确良,可苏英华一听一市尺的的确良要一元多,就不想要,不过愣是她如何推辞,还是拗不过陈志军,最后扯了几尺的确良,听说的确良用来做上衣最好,陈志军又给扯了些做裤子的布料。
逛完百货商店,他们在饭店吃饭,这个时候的饭店服务态度算不好,但菜量给的足足的,四个人点了三个菜和一个汤。吃到最后每个人都撑了。
临走的钱陈志军又去了趟供销社,买了个搪瓷盆和几包点心,他还想要碗筷,不过带不回去,只好作罢。
“大姐?”
刚刚在供销社门口没找到停车的地方,他们把车停得有些远。王小妹夫妻两个区骑车,苏英华和陈志军站在门口等他们的时候,就看到有个男的挥着手跑了过来。
“大姐,你怎么来了?怎么不去家里呢?”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苏英华面前停下,兴奋地问个不停,“走,到家去,爸前两天还念叨着你。”
他伸着就要苏英华的手,苏英华避开,小伙子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看他抓了空的手,委屈地大叫一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