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醉侠武仙 >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们下海吧(4100 章节,求订阅~)

“吴老师,出来吃饭啦!”

吴见夜接通电话后,听着对面暴发户的声音,颇有些无奈的说道:“王老师,这都连着好几个月了,您一天不拉的请吃饭,是准备把这二十万都花光吗?”

自从与堂庭文化签约后,王硕的腰杆子就硬了,用他的话来讲,他现在是在做公关,也不知道他一个写的,天天的做的哪门子的公关。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就能接到王硕的电话,风雨不改,就是吃饭。

开头的时候,吴见夜还偶尔回去参加一下,但是后来发现这位主儿真的是准备把这二十万全吃了以后,就很少参加了。

“钱都是我的了,你管我怎么花呢,就说来不来吧!”王硕的语气很硬,就跟他兜里的钱一样的硬。

“王老师,左儿那边的剧本可是马上就要写完了,您这边动笔了没?”吴见夜调侃的问道。

“吃饭重要,还是写剧本重要!”王硕那边强词夺理道。

“写剧本!”

“错,是吃饭重要,今天东来顺,赶紧的等你啊!”说完也不管吴见夜同意不同意,王硕那边就把电话挂了。

吴见夜拿着电话,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位主儿手里就不能有钱。

照着他这性子,估计剧本的事情且得等呢。

倒是梁佐那边前两天拿来了一个剧本,吴见夜看了以后,虽然故事不是自己记忆中的《我爱我家》,但是内容形式却是大同小异,也是一家人的逗趣打闷。

不过这个时候家里的老爷子还没有退休,长子刚刚结婚,小儿子整天在做发财梦.......

吴见夜想了一下,既然剧本差不多了,也别等着了,找人开始准备幕后吧。

于是吴见夜先给梁佐家打了电话,结果是梁佐的弟弟也就是梁田接的,说自己哥哥被王硕接走吃饭了。

然后吴见夜又给郑小龙的单位打电话,结果也被王硕给弄走了,不仅是郑小龙,就连杨准都被忽悠走了。

吴见夜忍不住的扶额,这都是什么人啊,总感觉路子有点偏呢.......

想了一下,吴见夜只好去东来顺了。

“老张,干嘛呢?”

路过张荟军的宿舍的时候,吴见夜看到张荟军的窗户还开着,他自己则是伏在办公桌上,不知道在写什么。

“没事,看教材呢!”张荟军抬头道。

“走,带你吃大户去!”吴见夜狠狠的说道。

张荟军乐了:“还有比你更大户的呢?”

吴见夜不乐意了:“去不去,不去我走了!”

“去,干嘛不去啊,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张荟军乐呵呵的说道。

“把穆得远也叫上,老子非得吃穷他不可!”

吴见夜算是明白了,王硕这人啥都好,就是拖延症严重,但凡手里有点钱,肯定不会老实的写书,写剧本,看来之前失策了.......

去市里的路上,穆得远好奇的问道:“这是那个大户啊,把你得罪的够厉害的啊!”

“不用管,到了尽管吃就行,就当是吃我的了。”

吴见夜现在开始怀念田庄庄了,要是田庄庄在,肯定能加速王硕破产的时间。

三人赶到东来顺的时候,王硕等人早就已经在了,看着东来顺服务员如临大敌的模样,就知道这段时间王硕等人给这里留下了什么样的阴影了。

到场的都是熟人,王硕,叶菁,马韦都,郑小龙,杨准,梁佐,还有在电话里被吴见夜忽悠来的梁田。

现在再加上吴见夜,张荟军,穆得远,正好十个人。

“哈哈,大老板来了!”王硕看到吴见夜后,没有一丝的惭愧,招呼着三人赶紧入座。

张荟军与他们都认识,倒是穆得远跟众人有些陌生,大家先是相互介绍了一下,便开始了。

吴见夜也看出来了,这个时候,根本不是谈正事的时候,先把王硕这孙子吃穷了再说吧。

等到吃完饭以后,服务员走了过来,便看到了王硕坐在那里用餐巾一抹嘴,眼皮都没抬的说道:“买单!”

然后就在兜里拿出来一叠钱,看也不看的递给了服务员,服务员则是早就习惯了王硕的嘴脸,不动声色的数出来三十多块钱,把剩下的又还给了王硕。

吴见夜看着这一切嘴角直抽抽,三十万,这得吃到哪辈子去啊.......

众人吃完饭,又跑到了吴见夜的堂庭文化,十个人毫无形象的坐在吴见夜的办公室内。

所幸梁佐还靠点谱,这个时候跟吴见夜说起了剧本的事情。

“前三十集已经写完了,那天拿来你看看?”

梁佐戴着眼镜,说话有点慢,不过怎么看都有一种蜡笔小新的既视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龙,这事你跟央视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在梁佐写剧本的时候,吴见夜就跟郑小龙说过,希望能够在央视的平台播出。

郑小龙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健力宝,面色有些潮红的说道:“央视那边,还没有过这样的形式,正在开会讨论呢,具体讨论的内容,这事你得问杨准。”

钱文婕作为央视的高层,自然也在开会讨论的成员在内,而这部电视剧又是吴见夜攒出来的,所以哪怕是吴见夜没有去找钱文婕,两家的关系钱文婕也会帮着说话的。

果然杨准这边笑道:“问题不大,不过估计央视那边给不了多少钱。”

之前已经说过了,央视现在也穷啊,《西游记》跟《红楼梦》两部电视剧到最后都经历过财务紧张的事情,《西游记》更是因为财务紧张和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着杨婕那边少拍了不少的章回。

吴见夜无所谓的说道:“没指望能卖多少钱,央视只是第一轮的播出,等央视那边播完,可以再拿到眼睛电视台播放,这样差不多就回本了!”

吴见夜其实根本就没想过在这个年代依靠电视剧或者电影挣多少钱,他更看重的其实名气,是这一系列操作后,对堂庭文化带来的影响,同时等到电视剧真正的开始拍摄的时候,吴见夜会让全国的观众看到什么叫做广告的软投入!

现在不管是健力宝,还是图南科技的产品,都属于初创阶段,到时候整部电视剧内都会充斥着这些产品和锦绣制衣的衣服。

那样所带来的的利润绝对都让人难以想象。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开拍?”郑小龙问道,既然央视那边没什么问题,现在他倒是挺想看看这部情景喜剧在国内能够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了。

“我可没时间做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吴见夜直接拒绝道。

郑小龙与梁佐都是一愣,他们都以为吴见夜是准备做这部电视剧的导演的,现在吴见夜竟然说没时间。

“你不做导演谁做啊?”

“宝钢就挺不错的,我跟他聊过,他也挺喜欢做导演的,就让他试试吧!”吴见夜说道。

老版本《我爱我家》的导演是英大,不过现在英大正在美利坚留学呢,肯定是回不来的,所以吴见夜比较属意由赵宝钢来做这部电视剧的导演。

“讲究。”郑小龙向吴见夜伸出了大拇指,然后乐道:“宝钢那孙子,知道了肯定能乐屁了!”

“那让宝钢请客!”王硕突然说道。

“你可赶紧拉倒吧!”吴见夜无奈的看了王硕一眼,然后质问道:“人家左儿都写完剧本了,你的剧本准备什么时候拿出来啊!”

王硕则是笑嘻嘻的说道:“还在构思,我们这种普通人哪能跟左儿这样的天才相比啊!”

梁佐矜持的笑笑.......

吴见夜看了一眼梁佐的弟弟,问道:“梁田,你现在做什么呢?”

梁田连忙说道:“在服装八厂上班呢!”

吴见夜笑道:“有没有兴趣拍戏,我看你哥哥写的那个剧本里不务正业的弟弟挺适合你的!”

这个时候的梁田瘦的跟个猴儿似的,再加上一头蓬松的头发,怎么看怎么不像好孩子,正好符合那个弟弟的角色。

梁佐乐了:“还别说,我写的时候,还真是照着梁田写的。”

梁田委屈的说道:“虽然能演电视剧我很开心,但是你们这么说我,我很不开心!”

梁田也是一位奇人,最早在部队服役的时候是炮长,后来因为笔试成绩不合格,从一线转移到了炊事班。

后来又去了文艺宣传队,在哪里跟冯裤子做了战友。

退伍后,他母亲把他介绍到了华夏作家协会外联部及中国新闻社电影部工作,梁田从事的是接待外宾的工作,每天负责收发报纸,打扫卫生,端茶倒水。

同年,梁田在《人猴》剧组当剧务,任务就是每天叫演员起床,帮演员打饭、提水。他还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就是一个化好妆的猴子,但最后被删掉了.......

后来由于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状态,又去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服装八厂。

不过梁田虽然在部队因为笔试成绩不合格,但是一直都有一颗文艺心,经常给各大报纸杂志投稿,其结果无一不是被退回来了.......

在吴见夜重生的时候,他犹如一个闲云野鹤一般捣鼓着自己的梁家菜,成了老一辈燕京艺人经常去的地方。

见梁田没什么意见,吴见夜又说道:“至于其他的人选,就交给赵宝钢自己去请吧!”

“成,明天我就跟赵宝钢说。”郑小龙笑道。

一群人又聊了一会,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倒是杨准留了下来。

“有事?”吴见夜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准备辞职下海!”

在华夏一共有三次下海经商潮,今年是第一年,其后两次将发生在1987年和1993年。

经过将近六年的酝酿和鼓动,‘全民经商’热终于降临,此时在燕京便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根据《华夏青年报》做的一份调查,今年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个选项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现在社会的流传语。

在这么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

吴见夜掏出一根烟,扔给了杨准,问道:“怎么想起来下海了?”

杨准接过烟,点着以后,长吸了一口,说道:“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那个人出国以后,就没有再回来过,就看不惯他那样的,天天仗着自己手里有两糟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就要让他看看,我不靠他也能比他挣得多。”

杨准的家庭情况,吴见夜是知道的,知道杨准一直憋着一口气呢。

“那你准备去哪?”

“没想好呢!”

“那你准备做什么?”

“没想好呢!”

吴见夜无奈的看着杨准,“合着,你啥都没想好呢,就想下海啊,小心没挣到钱,最后让浪给拍死。”

杨准笑道:“这不是来咨询你来了吗。”

吴见夜想了一下,问道:“怕不怕吃苦?”

“只要能挣钱就不怕!”

吴见夜笑道:“那我倒是有一个好的去处!”

“哪?”

“北边!”

“北边?”杨准一愣:“现在大家都往粤江三角洲那边跑,去北边做什么啊?”

不夸张地说,1984年是属于粤江三角洲的。南巡以及深圳等地的示范效应,在这一年终于发酵。

而粤江三角洲,此时就是华夏改革的排头兵。

“大家都去粤江三角洲,那就意味着机会被人分摊了,而北边不一样,现在老毛子那边并不稳定,正是发财的机会,不过那个地方太乱,我担心.......”

“没事,就按你说的,去北边,不过具体的事情你得跟我说一下,不然我去了也是抓瞎!”杨准虽然不知道吴见夜的所有情况,但是看周涛那么听从吴见夜的话,也知道吴见夜肯定不是一个凡人,所以现在吴见夜既然说北边能挣钱,他自然是听的了。

“那成.......”

随后吴见夜跟杨准说起了北边的情况,这一聊就是大半宿。

“还有最后一个事!”杨准揉了揉眼睛,此时已经困得不行了。

“还有什么事?”

“没钱!”杨准说的理直气壮。

“这样吧,我出钱,你出人,我拿一百万给你,具体操作,就按咱们之前说过的那样,到时候我占股65%,你占股35%。”

“成!”

()

搜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