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捡了一袋仙缘 > 第一百零二章 误会产生

我捡了一袋仙缘 第一百零二章 误会产生

作者:考拉蜀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7:21:22 来源:258中文

秦猛等纳夫走得远了,问道:“兄弟,这长得跟鬼一样的家伙什么来路?”

李飞白乐得两只眼睛眯成一道缝,道:“此乃我请的财神!”

秦猛纳闷,财神的画像他也见过。文有气宇轩昂的赵公明,武有威风凛凛的关云长,什么时候又出现个凶神恶煞般的猛鬼啊!不过他性格沉闷,纵然胸中疑惑也不多问。

李飞白道:“从今天起,你把这个财神给我看好了,莫让他给跑了!”

秦猛点头道:“嗯!”起身出了屋子!

第二日早上,李飞白与杨震以及王要俭,赶着马车前往布政使衙门拉银子。

承宣布政使司自是县衙不能相比,就连守门的也比县衙威风气派许多,除了四个门子分坐四张桌子,让排队等着进衙门办事的登记,还有两队兵卒持枪挎刀在门口警戒。

杨震做了个揖,道:“李大人,昨日我与王兄按名单送礼,其中有一位赵大人的同年在布政使司衙门当官,知道我们今天来提银子,特意嘱咐我们今天来找他,有他照应,银子提得也快些。我这就去打点一下,让那位大人出来领我们进去。”

李飞白点头同意!

杨震来到一个人少的门子前,笑道:“表哥,好久不见,表弟这厢有礼了!”

那个门子看杨震实在陌生,不像认识的样子,明显一愣。可见杨震恭敬有加,礼数周全,还道是自己的远房亲戚,一时眼拙竟没有认出来,连忙起身还礼。礼还没还呢,自己的手突然被对方拉住,然后手里便多出一件东西来。不用去看,他也知道那是银子。不用去称,他也知道那是一两重的一锭小银。

天下的门子都有门包可收,唯独除了布政使衙门的门子。不是他们清廉,而是他们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的祖宗是张宪清。张宪清早有严令,收钱五十文者,戴枷十日。收钱五百文者,杖责一百。收钱五两银子者,入狱问罪。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衙门口人多眼杂,他们不敢明着收门包,就背地里收。比如,某个官吏想要进衙门里办事,并得知哪个门子第二天将在衙门口当差,头天晚上就会去拜访这个门子,送上门包。

可这种潜规则知道的人很少,门子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又想到一个对策。对那些欲进衙门办事的人百般刁难,不是推脱官老爷们不在,就是说官老爷们正在忙,反正就是让你在衙门外等着。本来一个时辰就能办好的差事,非拖个两日三日。如果你醒悟了,夜里去门子家塞过门包,第二天也就进衙门把事情办了。如果你榆木脑袋不开窍,那就再多等一天,到第三天再进衙门办你的事吧!事情是一定会让你办的,只是等得时间长短罢了。

门子左右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这边,就把银子纳入袖中,笑道:“表弟,今天你怎么来了,要去衙门里办事?”

杨震点头道:“是啊!有件案子想去见见张理问。”

张理问便是赵学飞的同年。杨震所以说去见张理问,而不说去银库提银子。一来,有张理问照应,在衙门里办起事来方便。二来,若是说去提银子的,门子见油水大,一两银子就无法打发了,说不定要十两八两的才能打发!

门子笑道:“好说!你在这里稍待,我去问问张理问有空没有!”说罢,起身让旁边站着的一个门子坐到桌前,自己则进衙门里通报。过了一会,那门子后边跟着一个身着七品官服的官员,两人一同来到门前。

那个官员问道:“你来了?”

杨震忙行礼作揖,道:“是!”又指了指已迎上来,站在自己身旁的李飞白道:“张大人,这是我们赵县令聘请的幕友,李飞白李公子。此次前来提银子,便是由他主办的!”

李飞白便拱了拱手,道:“张大人,小人给你请安了!”

张理问不由纳闷,想不通赵学飞为什么会请如此年青的一个幕友。不过他跟赵学飞十分熟悉,知道赵学飞报负极大,志气极高,想来李飞白是个有本事的人,这才会入赵学飞的眼,被聘为幕友。他拱了拱手,道:“李老弟是学飞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不必多理!带车来了吗?”

李飞白便冲王要俭招了招手。王要俭连忙催促车夫赶马,朝这边赶了过来。

张理问分咐门子道:“把侧门打开,叫车马进去!”

那门子受了杨震的骗,今日少了不少的收入,正郁闷着呢?听了张理问的话也不敢不理,连忙赔笑道:“好!”匆匆忙忙去开侧门,经过杨震的旁边还不望瞪上一眼,暗道:“小子,走着瞧,下次你若落到我的手上,瞧我如何把今日的损失找补回来。”

一行人进了布政使司衙门,张理问道:“咱们先去找库大使,走完了手续,再去银库领银子。”

李飞白对这些根本不懂,道:“一切听张大人安排!”

张理问东转西拐,来到一排房前,走到一间屋子前,对李飞白道:“你跟我进去,其它人先在外边等着!”

两人进了屋,张理问朗声笑道:“孙大使,近来可好!”话才说完,笑声不由就嘎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屋里坐着的并非是与他熟络的孙大使,而是跟他面和心不和的刘副使。

要说他跟刘副使有什么大仇,其实也没有。只是他这个理问,管的是承宣布政使司的诉讼,而刘副使不久前被人告了,告的是刘副使仗势欺人低价购买邻人田产。本来这不算大案子,买卖的田产不过五亩,中间又是经济为了巴结刘副使,两头欺瞒产生的误会。刘副使私下里只需补十两八两银子也就罢了,可刘副使去补银子时,邻人已把他告了。

如果此事一上堂受理,整个承宣布政使衙门的人岂不是都知道他仗势欺人?要是被布政使大人知道了,那他的前途岂不是尽毁?于是他央求张理问,让其把这件案子先压下来,他这就让邻人前来撤讼。

张理问当即就答应下来,把告刘副使的讼状抽了出来,就在他准备往另一堆暂缓办理的讼状堆里放时,上司突然拍人叫他有事交待。于是,那份讼状便被留在大案中间,屋内吏目过来收拾时还以为是件急案,将其归入急办的讼状堆里。

由此误会产生。虽然最后经过审理,刘副使仗势欺人低价强买邻人田产的冤屈也洗清了,但二人的隔阂越来越深。一个想,我都求过你了,你还把讼状搞错,事后连歉也不道,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一个思,我七品官给你一个九品官解释过经过,已够给你面子,你却蹬鼻子上脸天天给我摆脸色看,我欠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