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拜拜九叔 > 第0010章:六年之后所作(感谢‘清夜流传’打赏)

张子颂辞别王诜,回到宅子已近子时。

道士与‘神屠二十八宿’皆已入睡,唯有洛洛还在等待。

“少爷,老喻传来消息。”洛洛眼见张子颂,当即禀告:“韩宗师离开辨斋后,忌惮父亲严厉,便又去找了叔叔韩维。而韩维也觉得少爷您可疑,决定明日亲自去找‘解试’主考王介,密谋科举舞弊,阻止少爷中举……”

“知道了。”张子颂点头,“去睡吧。”

“少爷,我觉得……,还是杀掉韩宗师叔侄比较好。”

“丫头,你又想学绣花了么?”

“呃……”洛洛愣了一下,“少爷,我去睡觉了。”

张子颂摇了摇头,一夜无话。

次日卯时,天还未亮,张子颂便起床。跟着道士与‘二十八宿’在院子里跑圈。这是多年以来的习惯,风雨无阻。

半个时辰之后,日出东方,微云透亮。

道士一阵拳打脚踢,‘神屠二十八宿’便乖乖去了书斋,满院子都是朗朗书声,之乎者也、奇了怪哉……

张子颂笑而不语,背着双手去了书房。

展开宣纸、拿出钢笔,沉吟之后,写下了三个字:国富论。

洋洋洒洒几千字,一蹴而就。

大约辰时正中,张子颂正感觉有些饿了,准备搁笔吃饭。书房外却传来敲门声,只听图图说道:“少爷,王诜公子前来拜访。”

“哦,有请。”

张子颂将钢笔收起,换了一只毛笔。

随后,便只见‘花花公子’王诜,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

张子颂便打趣了道:“晋卿兄,蹭饭也没有一大早就来的吧?”随后就拉着王诜去了客厅,“图图,上茶,上好茶!”

图图却是一脸憨笑,“少爷,家里没茶。”

“呃……,那就上稀饭。”

“谁要喝你家稀饭了。小弟为你操心了一夜,你却来消遣我。”王诜一阵大笑,接着揖手问道:“子颂,听说你是来科举的?”

“正是。”张子颂点头,“家母遗愿。”

“那你还有心情在家练字,快去找些诗词出来。”王诜便是一阵催促,“听说,此次科举呼声最高的‘福建两大才子’都已投了门生帖,叶祖洽投了王圭,上官均投了欧阳修,就连排第三的陆佃都投了王安石。小弟在这京中还算有些门路,欧阳修、富弼、韩琦等人,你看想投哪一家?”

“不用了吧?”张子颂却是一阵推辞:“小弟记得,太祖当年有制,士子皆称‘天子门生’,不能投门生贴呀。”

“糊涂!那是针对省试、殿试,你连举人还没中呢。”

“哦。要不……,投苏轼吧?”

“苏子瞻?”王诜貌似有些惊讶,当即劝道:“子瞻学问是好,堪称当世第一。但他才六品,就算欣赏你也帮不了忙啊。”

“拜师嘛,自然要拜学问好的。你管他官大官小。”

“狂生!”王诜嘀咕了一句,无奈说道:“走吧,子瞻我也熟。”

“你倒是像交际花呢。”张子颂打趣了一句。

“交际花?”王诜一脸疑惑,显然是没听懂,“话说,我画画也很不错。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也拜我为师?”

“我杀人还很不错呢,你也考虑一下?”

“你就吹吧。”王诜显然是不信的,“我在怀疑,你有没有杀过鸡?”

“没有。只杀过人。”

“哈哈……”

两人一阵打趣,沿着‘麦秸巷’驾车西去,穿过御街,一直到达‘辟雍’附近,左边是军器所与狄青老宅,右边跨过‘曲麦桥’便到了苏轼的宅子,南园。名字听起来霸气,其实也就两三亩大,紧靠内城西南角的‘宜秋门’,高槐掩映、古柳森森。正房南边还有一个小花园,种了些青菜,此外无它。

与张子颂的豪宅相比,苏家堪称陋舍。

随后王诜敲门,便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迎了出来。

正是苏轼的长子,苏迈。

王诜摸了摸苏迈的脑袋,“迈儿,你爹在家吗?”

“在,王叔请进。”苏迈蹦跳着前方引路,“父亲,王叔来看您了。”

“晋卿兄,大驾光临啊!”苏轼一脸爽朗,揖手而出。随后却是一愣,“呃,张子颂对吧?请进,请进……!”

“晚生见过先生。”张子颂揖手鞠躬。

随后三人进屋,厅内还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正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眼见王诜到来,也是揖手欢迎,“见过晋卿兄。”

苏轼兄弟皆比王诜大了十岁左右,嘴里却都是尊了一声‘兄’。大宋文人之间,一贯如此,王诜倒也没有介意,而是拉出了张子颂向苏辙介绍道:“子由兄,给你介绍一个好兄弟,西凉张子颂。表字……”

“哦,对了,子颂你的‘字’叫什么来着?”

“没有专门起字,名和字都叫‘子颂’。”张子颂揖手回道。

王诜便是一阵大笑,“西凉人倒是爽快。哈哈……”

随后,苏轼吩咐苏迈道:“迈儿,来客人了,叫你继母置办酒菜去。”

“孩儿遵命。”苏迈蹦蹦跳跳而去。

便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一脸黑沉的走过院子。正是苏轼续弦之妻王闰之,苏轼亡妻‘王弗’的堂妹。嘴里还在絮叨:

“整日就只知道请客,也没见你拿回银子来……”

短暂的沉默。

张子颂以为苏轼会尴尬,岂知他却脸色如常,就连苏辙也是见怪不怪,甚至王诜也都一脸皮实。显然,三人对此已经见多了。

倒是王诜转移了话题:“子颂欲投门生贴,子瞻意下如何?”

“投我?”苏轼貌似有些意外,打趣道:“晋卿兄,汴京鸿儒遍地,谁敢不卖你的面子啊,你却带子颂来投我?你与长公主打架了么?”

“胡说!是子颂自己要投你的。若不是看不惯王安石这老匹夫,他现在正得势,我倒更愿把子颂引荐给他呢。”王诜一脸愤愤的解释道:“子颂一入汴京,就得罪了韩家人。若不赶紧让他中个进士,只怕小命不保呢。”

“嗯,韩宗师这人的确小气。”苏轼点了点头道:“太祖有制,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中了进士的确可以保命。”

“可子颂却偏要投你,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苏轼一脸无语。

张子颂便赶紧揖手,“子颂诚心拜师,还请先生考鉴。”

“子颂客气了,拜师二字莫要再提……”苏轼没有老师的架子,“自古文无第一,咱们兄弟相称即可,岂能沾那师生之名。若是子颂坚持投我,可以拿出诗词来,咱们几人一起琢磨,想必也有一番精进。”

“那好,晚生献丑了。”

张子颂知道苏轼不喜欢挂‘师生之名’,即便是对名垂千古的‘苏门四学士’,也都是以朋友相称。而苏轼说出‘诗词’二字,便意味着接受门生贴了,同时也有考究的意思。张子颂便来到案前,提笔写下,“

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张子颂搁笔之后,拿起宣纸递给苏轼。

岂知,苏轼却一阵发愣,眼眶泛红,竟突然滴下泪来。

因为这首词,正是苏轼六年之后所作的悼词。其时恰逢前妻‘王弗’去世十年,苏轼在密州梦见亡妻后,哀声彻天,有泪如泉。

张子颂原本只想抄一首苏轼的词,投其所好,顺利拜师。却不想苏轼竟这般至情至性,自己被自己感动哭了。甚至还揖手一拜:

“子颂大才至斯,何须投拜帖于我,惭愧,惭愧!”

一时间,张子颂愣住了。

“呃,先生……,晚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张子颂自入京后,第一次没那么随意了,颇有些小心翼翼的解释道:

“其实这首词,是先生您在六年之后所作……”

..

...

----------------

感谢‘清夜流传’每天投票,还特地打赏。

毛驴揖手,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