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宝藏迷踪 >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金鼓再起(下)

宝藏迷踪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金鼓再起(下)

作者:蜡笔笑笑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9-29 16:41:24 来源:258中文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一卷第1795章金鼓再起夏朝的反击让整个人类世界震惊,从兵力来说,夏朝一次性出动超过七十万大军,整个人类世界也只有夏朝可以做到这么大手笔,但是从各支军队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又不是很多,就拿东境来说,十六万人就想灭掉靺鞨和渤海是远远不够的。

北境更不用说,铁勒等都是草原大部,纵使元气遭到损伤,想以二十万的兵力灭之尚不是力所能及,西境要对付四国,它们虽然单个都是小国,可碰到这种情况一定会联合起来竭力抵抗,只有十八万人显得兵力不足。

南境面对国力更胜一筹的南诏,仅出二十万兵力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做灭国之举。综合起来,很多人推断,夏朝的反击仅仅只是想重创这些国家,夏朝的兵力多毋庸置疑,但打仗消耗最多的是粮草,就算是夏朝也无法供应七十多万兵力长时间作战。

事实发展也证实了这些人的判断,夏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疾来疾走,并不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也没有建立起什么有效的统治。

夏朝西境军在短短的二十天之内,就连续击溃了契丹和高昌两国的军队,就像一柄尖刀插进他们的腹地里,可打完一场仗之后就迅速的退走了,攻而不取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并非是为了取地。

不取地便要取些其他的东西,其中最多的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瓷器丝绸,而是人的性命、是士兵们的性命。

比如说高昌毕罗城一战,安西军一举击破契丹与高昌联军九万,重要的还不是这战果,而是安西军在战场上将血腥至极的狼群战术再次发挥到极致,仅仅五个时辰,联军便付出了六万士兵的生命,残部想要撤离战场,夏军围上来,二话不说就挥刀,又有万余士兵掉了脑袋,其余皆被夏军俘虏。

夏军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国力,那么什么才是削弱国力最快的方法呢?就是杀人,这可不是杀那些男女老少的普通百姓,而是军队,军队中皆是这个国家的青壮年,他们是最有威胁的武器,杀掉他们,国家就丧失掉了这武器。

况且,有一个道理讲得很明白,无论现在丢失了多少,只要人还在,那么那些总能拿回来。

而现在,夏军把其他的东西留给了这个国家,却把更加重要的人给杀了,这叫釜底抽薪,这远比灭了这个国,给他们的伤害更大。

元历1328年的三月至六月,夏朝四境的战场上,与毕罗城一战相同的一幕屡屡发生,再比如说,攻破靺鞨之役,杨宁所率领的安东军尤其是奔狼骑可谓所向披靡,他们的战功建立在无数的人头之上,据不完全统计,此战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十万靺鞨人的士兵葬身在奔狼骑的刀下。

自杨宁任安东大都护以来,他的恶名早已成为了东境各国发狂诅咒的对象,这一战更是让靺鞨人对他的畏惧上升到了一个顶峰、对他的憎恨则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据说每一个靺鞨人死前都要用手指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上杨宁的名字,用以诅咒他,在靺鞨的部落里,他们笃信的巫师一次又一次的对杨宁施出恶毒的咒语。

可杨宁对此却毫不在意,他说道:“这些人是有多么愚蠢,自己杀不死我,却要寄托于鬼神,弱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是可恨了!”

于是,他对这些可恨的人越来越残忍,靺鞨在这场战争中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面对他们憎恨的对象,男人们战死了,老人、女人甚至是孩子都拿着武器站在了夏军、杨宁的面前。

杨宁的回应则是:“踩死他们。”

由老弱妇孺拼凑起来的队伍根本抵挡不住夏军的冲击,尽管他们奋勇的抗争了,却还是一排又一排的倒在了夏军的马蹄下。

很快的,靺鞨人的反抗让夏军士兵也不禁动容,他们无法对这些人痛下杀手,便只是让他们失去了战斗能力,杨宁在这过程中始终闭着眼睛。

靺鞨的损伤十分惨重,几乎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这个在夏朝东境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这时候杨宁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将一部分投降者作为俘虏带回了安东,让他们在安东生活,一些不肯投降的则将他们往北方驱离,还有一些愿意臣服但不愿离开故乡的就让他们继续待在原地。

至此,靺鞨一分为三,迎来了史上空前的大分裂时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结局:迁入安东的逐渐被夏朝人同化,去往北方的在不断与夏朝的对抗、与其他国家的对抗中消亡,而留在原地的则在夏朝的控制下迎来了繁盛期,并在数百年之后,建立起了一个属于他们的真正的国家,这是后话。

南诏是南境新近崛起的国家,对于夏朝来说,它的一切实际上还在迷雾之中,考虑到今后少不了跟他们打交道,夏朝的这次军事行动要试探南诏实力的意思。

右天成军和左金天军在灭楚之战中配合过,他们又都是夏朝的中央禁军,南诏虽然早有准备,却错估了夏军的实力,也没有想到夏军的攻势会那么猛烈,所以他们在边境的防线一下子就被夏军冲破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两支夏朝禁军紧密合作,在南诏的北部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南诏大军几次与之交手皆以惨败收场,夏军深刻贯彻了他们的战略目的。他们歼灭军队、攻破城池、抢掠粮草,从不在一个地方逗留。

蒙山被当做夏军的最值得依靠的屏障,而对于南诏来说,失去蒙山就意味着整个北部疆土都无险可守,只能任由夏军铁蹄践踏了。

前线败仗战报接连传来,大大刺激了南诏朝廷,他们在击败诸蛮之后即制定了攻灭楚国、又击夏朝的计划,只是一切都还来不及实施,夏朝就先下手为强灭掉了楚国,夺取了谅山要塞。

南诏本想趁着夏朝在楚地立足不稳发动进攻,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态势,不料功败垂成、损兵折将。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夏朝有多强,只当自己还未尽全力,便想继续积蓄力量,等来日再战。

他们很快预料到夏朝会发动反击,这回是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战斗,他们信心满满的制定了作战计划,可是夏朝的攻势进展之快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尤其是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南诏大军几乎无法抵挡,导致一败再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