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花千骨之仙神爱恋 > 第141章,刘邦为儿孙安排

花千骨之仙神爱恋 第141章,刘邦为儿孙安排

作者:苏瑶雪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1:06:58 来源:258中文

龙腾不放心就求岳父liú yún shān一同前去,两个主将带了三千人马离开舟山直去黄同占领的集镇。

黄同得到消息,马上让全军撤退,他们再也不敢跟龙腾他们的军队正面作战,如一群野狗一样在周围嗅机会。可是再没有机会了,他们只好离楚军远远的。

为了刘氏江山不易主,为了笼络赵佗,承认赵佗弟弟赵光为苍梧王,在梧州筑建苍梧王城。准许赵家世代世袭南越国国王之位。言外之意是赵家这个异姓王不会汉朝绝迹。这也是给赵佗吃了个定心丸。其实刘邦也有心思,万一吕雉篡权得逞,他刘家子孙也可以跑到赵国来避难。

赵佗得到了刘邦颁布的圣旨后,马上到长安参见刘邦。刘邦也不回避赵佗自己病了,把他请到自己的寝宫,请来灌婴与夏侯婴作陪宴请了赵佗。席上刘邦破格地为赵佗劝了一杯酒,皇帝对臣子劝酒,这还是刘邦当了皇帝后的第一次。他往日沛县的哥们,在刘邦没有称帝前是在酒席桌上为所欲为,相敬酒、劝酒是个常事。自成了君臣后不敢、也不能跟刘邦胡来了。灌婴与夏侯婴可是刘邦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了刘邦的用意;为了回避,夏侯婴笑道:“喝多了几杯,我去前面房子里躺下。”

灌婴也道:“夏侯也是喝多了,莫是醉了!我去帮他下,免得把宫里的锦缎被子搞得脏乎乎地了。”

刘邦也懂他们的意思,本来是不让他们听到的,还算他们知道子丑寅卯!

他们走了后,刘邦托付赵佗要好好照顾刘盈与自己几个儿子。赵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廷内部刘吕两家争斗激烈,吕雉的力量已是不可比试了,她在朝野上下布满了吕家的力量。只要她撕破脸皮,振臂一呼,那是千军万马像潮水一样涌向她的身边。不过南越之地山高地险,民族复杂,男人彪悍,女人勤劳,同时对自己家乡热爱,只要有来犯之敌,可以豁出命去保卫。这点自古就没那个军队敢越南越半步。自秦朝开国以来,也是对南越人很重视。在秦始皇时,为一统攻打了南越两次,第二次令任嚣为与赵佗再率军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任嚣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汉朝时他们稳军自保,刘邦一时把他们也没有办法。后来想到诏安,才把他们南越划入大汉版图。可是他们称臣只进贡,朝廷还是他们的,不受朝廷节制。

送走了赵佗后,刘邦也做好了部署,已经调刘濞入京,同时吩咐刘肥保护小弟弟们,尤其要保护好刘恒的安危。刘邦认为刘恒人小鬼大,意志坚定,从小爱好文武学习与锻炼,做事比刘盈果敢,是个好苗子。

刘肥出生庶出,母亲是个乡下女子,能有今天的繁华富贵就不错了,他那有胆量跟吕雉作对呀,只好对刘邦的托付唯唯若若。可是,他心里也有主意了,如今鲁元公主得势,要设法跟她套近乎!可他几个儿子却不是省油的灯,从小志气大。记恨吕雉欺负父亲,决心长大后要报此仇。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已经有了儿子们了,刘襄、刘章、刘兴居、刘罢军、刘宁国等几个儿子了;他人还年轻,妃子也多,再生些孩子也不是难事。尤其是他大孙子刘襄继承了自己的衣钵,是大胆、有为的孩子,十五岁的孩子器宇不凡,还有一手武功,将来一定有出息。他嘱咐曹参一定要当好刘肥的好助手。一定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保护好孙子们的安全。

这点,曹参没有辜负刘邦,在他两面呈圆的人情况下,还是保护下了刘邦的儿孙们。

除了刘如意在赵国,刘恒去了代国,刘长被吕雉抚养,要刘恢、刘友、刘建三个火速去自己的封国。于是梁王刘恢去了定陶,淮阳王刘友去了淮阳,燕王刘建去了燕。

至于朝廷人事,他也不闲暇,一一接见了三公,连在远处的灌婴也招来了,一一交代了后事。

他要灌婴暂时不要回京,在外抓好军权,不是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到时灌婴了可以灵活应对。要周勃也不回京,带好自己的军队,听从太子的号令。要陈平留在长安哪里也不要去,同时给他自己随身而又是满朝文武百官知道的玉佩,如同见此物如君王临面!这比那些上封宝剑要有用。

刘邦想到张良,他是官家子弟,他祖父张开地与父亲张平曾在韩国担任官职,尤其是他爷爷为韩国国相,先后辅佐韩国五代君主,他还与儿子张平同韩为官。张良是因为韩国被亲所灭,使得他国亡家困,他为复仇就跟刘邦当了军师。不过,其功劳无人可比,刘邦当了皇帝后,给了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的好事情。可是,张良辞让了,他请封自己与刘邦相遇的地方留地,刘邦欣然同意了,于是张良当了留侯。后来张良不辞而别,他也理解。

刘邦知道,此时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喜欢上了道教,走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张良是目睹异姓王个个惨死而悟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异姓王们的落到自己身上。才不辞而去的,他去寻其恩师黄石公,一直寻到了通城张师山才遇到了恩师。张良就在张师山附近的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修道,道观为良山道观,还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

刘邦不忘张良功绩,就要张良长子张不疑级任留侯二世。随之,张不疑弟弟张辟强去拜谢刘邦,张辟强是张良次子,此时才十五岁,不过聪明不输给他老子,于是刘邦也给他一个侍中之职。

这使得张家两小子对刘邦感恩非浅,立志要为刘家献忠一辈子。

刘邦慈祥地笑道:“一代人是一代人的事情啊,你们以后就跟刘盈太子好好做事情吧。为你们张家光宗耀祖!”

张良的两个儿子把头皮都磕破了,以表忠心;刘邦笑着要他们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