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最后的猎魂师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暂退 合一

最后的猎魂师 第二百二十六章 暂退 合一

作者:二羽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8 01:02:06 来源:258中文

一场风波就这样以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结束。

温阳一脸崇拜的看着顾锦璃,神色中都是疑惑,“大嫂,为什么越是传陛下的谣言,反是越没人信了呢?”

他最初听到这个计策后其实并不看好,只不过他有点想看陛下的笑话,所以才努力“奔走相告”,立志于将这些谣言散播到京中所有角落。

顾锦璃莞尔一笑,轻声细语的解释道:“一则流言可能让人觉得十分新奇,有打探热议的**。

可当各种流言扑面而来,便只会让人觉得夸张,反是失了可信度。

比如,你对一个人说只要往放生池里投一个铜板就能得一两银子,他十有**会去试试。

可若你说投一个铜板可以得十万两银子,他是绝对不会信的。

就算是流言,也不能违背世人认知的底线。”

这也是那些明星公关最长用的手法,当传出某则不利于这位明星的传言时,与其辩白解释,倒不如多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当铺天盖地全是关于这个明星的负面消息时,反是会给人一种有人在故意黑他的感觉。

这些还是顾锦璃曾选修心理学时候老师举的例子,当时她不过随耳一听,没想到竟会有用上的一日。

温阳心悦诚服,“大嫂,你可真厉害!

如果是我,除了揍他们一顿,我是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

“那就与你大哥大嫂好好学学,别动不动就撸袖子揍人,傻的很!”平阳王妃瞥他一眼,一脸嫌弃。

温阳立刻不服气的辩驳道:“我这是和父王学的啊,父王不也遇事就揍人吗!”

平阳王冷冷抬眸,虎眸中的厉色看的温阳心中一紧,下意识躲在了顾锦璃的身后。

“你父王和你可不一样。”平阳王妃望了一眼平阳王,秋水般的眸子盛着满满的欣赏。

平阳王亦望了过去,眼里哪里还有之前的厉色,取而代之皆是柔情。

“怎么不一样?难道父王不揍人吗?”温阳心里不平衡。

父王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但凡惹到父王的人,有哪个没挨过揍?

“揍啊。”平阳王妃毫不掩饰的承认,只见她微弯着嘴角,含笑轻语道:“但你父王在揍人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些人也都是非揍不可的。

您说对吗,王爷?”

“嗯,对。”平阳让自然而然的点头应道。

温阳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对老夫妻妇唱夫随,除了“呵呵”什么都不想说了。

还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他父王这样的在母妃眼中居然还算有勇有谋了!

关键是他父王还真好意思承认,他都替他们觉得臊。

“那这么说父王打陛下那次也是因为非打不可了?”温阳犹不服气。

可他话音刚落,便只见原本还眉眼含笑的两人瞬间收敛起了笑意。

平阳王妃抬起头,目光扫过顾锦璃时竟有些不大自然。

虽然她很快就将这抹情绪压下,但还是被顾锦璃捕捉到了。

“阳儿,你今日可习武了?”平阳王妃罕见的管教起温阳来。

“已经练过了……”

“再射一百支箭!”平阳王不听他说话,径自吩咐道。

温阳脸色微变,“可我都已经……”

“两百支!”平阳王目光清冷,不由分说。

温阳求助的望向顾锦璃,平阳王见此从鼻中发出一声沉沉的冷哼声,“骑术都连个小女子都不如,还有脸面偷懒?”

顾锦璃给了温阳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温阳只的忿忿应下,心里恨死了玉华公主。

若不是那个丫头使诈,他怎么可能会输。

这下可好,又给了父王一个名正言顺折磨他的理由!

“父王,母妃,那你们好好休息,我也告退了。”顾锦璃福礼道。

平阳王妃笑眯眯的颔首,柔声道:“有什么事就吩咐给下人,天气怪热的,好好在屋子里歇着。”

对于这种偏心,温阳早已习以为常了。

他早已看透,这个家里父王母妃温凉大嫂是亲人,他不过就是个凑数的。

他一定是捡来的,绝对是这样没错。

目送他们两人离开,平阳王妃才沉了口气,见平阳王脸色晦暗,平阳王妃轻轻握住他的手,温柔劝慰道:“卿瑶妹妹若看到凉儿和锦儿如此,定会欣慰,你也莫要再记恨陛下了。”

平阳王摇摇头,语气显得有些寞落,“我不仅恨他,也恨自己。”

他自小长在宋府,一直将卿瑶当自己的亲妹妹看待。

他曾想着,待他有朝一日做了平阳王,一定会护住宋府每一个人。

宋大哥说他以后会做大将军,不用他护着,宋二哥说他以后要进内阁,以后备不住是他护着他们。

所以他们决定由他们所有人护着卿瑶一个,让她可以在京中横着走。

现在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曾经想要的位置,甚至曾经那个最窝囊的皇子也变成了他们所有人的君王。

他们每一个都是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可他们却没都没能护住一个妹妹。

他揍了傅棱,更多的却是在发泄他对自己的怨恨。

薛姨和宋叔救了他的命,他却没能护住他们的女儿。

平阳王妃深知他心中的痛,她没有多说什么,只轻轻走过去揽住他的肩膀,给他无声却温暖的陪伴。

多年前京中总有流言说平阳王爱慕珍妃,可她从未怀疑过更未曾嫉妒过,因为她喜欢就是他的有情有义。

“逝者已矣,空留怀念,王爷莫要再自责。那时我们势弱,护不住卿瑶妹妹,可现在我们可以护着凉儿和锦儿走向那荣耀之位。”平阳王妃郑重说道。

平阳王颔首,他回握着平阳王妃的手,眸色坚决。

这一次,一定要!

……

走出院子,顾锦璃四下扫了一眼,才压低了声音问道:“二弟,你可知父王当初为何与陛下动手?”

“大嫂不知道?”温阳还以为这种名场面应是人尽皆知。

顾锦璃摇头,顾府远离朝堂中心多年,府中鲜少有人提及朝中之事。

温阳见顾锦璃当真不知,便忙耐心的解释道:“大嫂可听闻过珍妃娘娘的名号?”

见顾锦璃点头,温阳才继续道:“珍妃娘娘是薛奶奶的女儿,父王年少时受宋府庇佑,自幼与珍妃娘娘一同长大,情同兄妹。

可珍妃娘娘入宫不过两三年便香消玉殒了,父王怪陛下护她不利,这才把陛下给揍了。”

“原是这般……”顾锦璃喃喃道。

这件事她略有耳闻,但只以为是流言蜚语,未曾想倒是真的。

只是就算如此,母妃又为何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她?

顾锦璃一时想不明白,便只能将其归结为她看错了。

温阳望着顾锦璃,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大嫂,你真决定要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

顾锦璃收回思绪,含笑点了点头,“她们心疼银子,又不敢向国公府讨要,我的嫁妆便成了他们眼中肥肉。

这块肥肉若始终摆在她们眼前,她们想法设法也要咬上一口。

与其被她们惦记着,倒是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

“大嫂真是想得开。”温阳由衷赞道。

嫁妆对于女子来说何其重要,没想到大嫂竟是说舍就舍。

“此事是造福民生之事,大嫂若有何需要尽管找我,我别的忙帮不上,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顾锦璃弯唇,笑着应下,“好,若有需要我定然不与二弟客气。”

顾府门第虽不高,但她出嫁那二百五十六抬嫁妆却鲜有人及。

这么一大笔银子放在她手里难免会惹人惦记,与其日日防贼,倒是不如拿来做点有价值的事情。

钱财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能帮助别人,才更有意义。

父亲说的对,有的时候退反是进,她舍了银钱暂退一步,既能打退她们的贼心,又能为阿凉和王府造势,说到底还是她得到的利更多。

大梁各处大小水患繁多,有些地方的土地被大水淹了,百姓们没有出路,便都想着来繁华的京中碰一碰。

常言道天子脚下的乞丐富得过穷乡僻壤的官员,此言虽有些夸张,但京中权贵多,若碰到哪个心善的权贵随手赏些银钱便足够他们一家吃用。

抱着这样的心态,京中的流民越来越多,街上的治安较之以往也乱了起来。

流民中大多都是房屋土地被淹的清苦百姓,但其中也不乏心怀不轨之辈,趁乱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兵马司只得日日派人沿街巡视。

然而毕竟慷慨的权贵比不得流民多,有些人便开始因为吃不上饭而偷窃、抢劫,城中百姓隐有怨言,若处理不当京中怕是难免会有动乱。

裴家心念朝堂,一心为圣上分忧,便开始搭设善棚,裴家小姐甚至亲自出面为这些可怜的流民施粥。

裴琇生的貌美,又满腹才学,如今更是急人所难救助这些流民,一时间裴琇声名大噪,谁提及裴家小姐都要发自肺腑的赞其一句“天仙美貌,菩萨心肠”。

这些声音裴琇自然知晓,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当初本以为她可以凭才学稳稳在京中立足,却未曾想她竟遇到了沈妩那般难缠的对手。

如今朝廷有急,百姓有难,正是她闯出名声的好机会,如此美名要比才名更加重要。

裴琇并非日日在善棚,她都是等着粥快施完了才坐着马车前来,象征性的盛几勺粥,笑着与人说两句话,便可得到无数的赞扬。

只她面上虽笑得一派柔和,实则心里却极为不耐。

特别是闻到那些流民身上的汗臭味时,熏得她几欲作呕,厌恶至极,为了锦绣前途才不得不忍受。

这日,早早便有流民来裴家施粥的善棚排队,你拥我挤,偶有碰撞便立刻引来一阵叫骂声。

大人的争吵声混着孩子的哭声,吵闹又刺耳。

裴家一直在一间空店铺前施粥,可今日这间店铺上却挂了红绸,门前有又有护卫守护。

裴府小厮见此,忙将粥棚往旁边挪了挪,免得耽误店铺做生意,一会儿再起了口舌。

可这般一动,原本排好的队伍便乱了,挪动之下难免你踩我我踩你,顿时又是一番争吵叫骂。

有人不满的抱怨道:“施个粥怎么来换来换去的,我们排了半天的队,都白弄了!”

“就是!今日比昨日整整晚了半刻钟,害我们苦等,你们就不能早些起来把粥熬好吗?”

立刻有人附和,“谁说不是,这时间越来越晚,粥越来越稀,再这样下去以后是不是想让我们喝米汤了!”

裴府小厮听了这话气得恨不得将热粥全扣在他们脸上,这些人脸皮怎么这么厚,白给他们喝粥还那么多抱怨!

“你们还喝不喝了?不喝到后边去!”

小厮这般一吼,大部分人都止了声,但哪里都会有两个脾气暴的刺头,“喊什么喊,当我们是乞丐了不成,你一个奴籍,还敢对我们大呼小叫!”

“就是就是!”本静了声的人群再度喧哗起来。

小厮气得浑身直抖,很想就这么撂挑子走人。

这些人哪来的这么厚的脸皮,白吃人家东西,嘴还一点不短!

“怎么了?”一道清冷的女声传来。

小厮立刻换了一副面容,小跑过去道:“小姐,这家店铺似要开张,奴才就只得把粥棚往旁边挪了挪,结果他们又是抱怨咱们时间晚,又是抱怨咱们的粥不够稠,真不像话。”

小厮委屈极了,裴琇听了心里也不高兴。

这些人不感恩戴德就算了,居然还敢挑剔。

若非为了名声,他们是死是活与她何干!

“众位莫急,店家要开门做生意,咱们总不能耽误人家不是?还请众位见谅。”

裴琇放缓了声音,众人皆知她的身份,哪里还敢叫嚣,就连那些刺头也都安分了下来,生怕得罪她后裴家不再施粥。

众人重新排队,那几个刺头不敢抱怨裴琇,便开始讲起了店家的坏话,怨怪他们早不开晚不开,偏偏在他们领粥的时候开。

裴琇见将他们的怨气引到了店家身上,忙朝着小厮使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快些应付了这些人。

裴琇心里有气,这些人嫌米少,他们却不知为了施粥裴府花了多少银子,好在有二房填补,不然真要被这些人吃穷了。

裴琇看了一眼挂着红绸的店面,不由有些好奇这间店铺是做什么营生的。

这里的地段不算好,是以这间店虽面积不小,却一直无人问津。

自从裴琇出现后,周围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

这些人并不是流民,而是那些只为一睹芳容的书生才子。

面纱下的红唇轻轻扬起,裴琇抬手挽了一下耳边的碎发,姿态优雅,仪态万千。

她心里对他们虽不屑,但她在京中名声传的如此迅速倒都要仰仗他们的口舌,是以她不介意他们的欣赏和爱慕。

这时只见两辆华丽的马车远远驶来,裴琇抬眸望去,当看到马车上走下的几道身影时,美眸中瞬间浮了一层霜雪。

是沈妩和顾锦璃几人!

顾锦璃也注意到了裴琇,此人心机深沉,顾锦璃不愿与她多交,便故作未见。

裴琇见她们朝着店铺走去,眸光一转,立刻开口唤道:“灵毓县主,沈小姐!”

被人唤住,顾锦璃几人只好顿下脚步,看着裴琇朝她们走过来。

寒暄两句后,裴琇扫了一眼铺子,弯唇笑问道:“这铺子难道是县主所有?”

顾锦璃冷冷淡淡的点了点头。

裴琇抿唇轻笑,语气柔和,声音却是不小,“原来这铺子是被县主盘下了。

那还真是巧,这两日我们府上正在这里为流民施粥,却未曾想能在这里碰见县主和沈小姐。”

笑了笑,裴琇复又羡慕的道:“我虽来京城不多时,但亦曾听闻过县主的十里红妆,只可惜未曾有缘一睹盛景。

县主有那般丰厚的嫁妆傍身,还要出来经营店铺,真是持家有方。”

裴琇看着客气,实则这几句话里全是锋芒。

她先是不动声色提出自己在此施粥,相较之下在此时来开铺子的顾锦璃就显得市侩凉薄。

再则她又提出顾锦璃嫁妆丰厚,更会让人觉得朝廷有难,顾锦璃不但不想着为圣上解忧,还只知敛财,心怀太过狭隘。

顾锦璃本不想理会她,可她主动上门挑衅,不打回去着实不是她的性格。

沈妩亦听得蹙眉,但见顾锦璃眸光流转,便知她已有主意,索性不再言语,悠闲的等着欣赏顾锦璃的回击。

“原来裴小姐是在此处施粥。”顾锦璃眉眼微弯,笑意从容又淡然,她望了一眼排队领粥的流民,扬声问道:“不知裴府打算施粥多久,可是一直施到这些流民的家园重建?”

众人都望了过来,特别是那些难民,目光更是灼灼。

他们虽享受着免费的白粥,可这些并不能让他们心安。

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这粥棚不会一直都在。

裴琇嘴角笑意僵住,见众人都在望她,才忙道:“请恕我暂时无法给县主回答,毕竟这种事还要由父亲和兄长做主。”

裴琇自认为回答的滴水不留,却见顾锦璃眸中似有惊诧,“那还真是失礼了,我见只有裴小姐在此处,便以为搭建粥棚是都是裴小姐的意思,所以才这般发问。”

裴琇暗暗咬牙,心里虽恼,但还是强自镇定的道:“搭建粥棚一事的确我向父亲提出的,可这些事我一个女孩家自还要与家里人商量。”

众人也皆点头,觉得裴琇所言在理,女孩家本就没有主意,自然需要家人帮着参谋。

裴琇稍稍松了口气,立刻反唇相讥,“久闻县主和沈小姐心地良善,想来也定然为朝廷尽了一己之力。”

顾锦璃微微眯了眯双眼,提唇一笑,“若裴小姐说的是施粥之类的事情,那我从未做过,也不打算做。”

顾锦璃说的坦然无比,倒是让裴琇一时怔住了,缓了一会儿心中才漫起窃喜,脸上却挂着关切道:“县主,我们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每个人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便可分陛下之忧,可解流民之难。”

“裴小姐说的好!”有一书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裴小姐虽为女子,但心怀大义,实是我们这些男子所不及。

身为大梁子民,不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该急陛下之所及。

若心中无义,便是家财万贯也不过满身铜臭罢了!”

书生不敢直接指责顾锦璃,便指桑骂槐,一捧一踩简直要将裴琇夸赞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

宋碧涵看着生气,忍不住反驳道:“那你有能耐好人做到底,一直救济他们直到水患退去。”

就连她都看得出裴琇不过做戏罢了,这些人的眼睛一个个都瞎了不成!

谁知宋碧涵话音一落,裴琇便立刻露出一副委屈不已的神情。

她轻轻蹙起柳叶弯眉,一双眼中隐有水光浮现。

见美人如此,这些书生才子的护花之心暴涨,言辞一面倒的支持裴琇,指责起宋碧涵几人来。

有些领完粥的难民也加入队伍,他们不认识顾锦璃几人,是以更加有恃无恐。

“人家裴小姐好心做善事,你们不做就算了,居然还指责人家,真是没得道理!”

“同样都是京中的小姐,这做人的差距怎么这般大!”

面对这些声讨,宋碧涵气得小脸泛红,难民说她也就算了,那些书生们的脑子都读傻了吗?

顾锦璃玉容漾起轻轻笑意,不徐不疾的道:“裴小姐施粥的确是善举,可有些时候好的本意不等于正确的结果。”

裴琇心中冷笑,只面上还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声音略带颤意道:“还请县主指教。”

众人见此更是怜惜,有人直接发问道:“那就劳烦县主说说,什么本意才是对的?”

顾锦璃眸光清淡如水,声音如泉,缓缓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终于吃光的一日,只有掌握了捕鱼的技巧,才能真正的存活下去。”

那名书生嗤笑出声,“县主说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如今京中流民众多,该如何安置?

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还能去码头做苦工,可那些老弱妇孺又该如何?

这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该如何实施。”

顾锦璃也不恼,淡笑着望向那名书生,“这位公子一看便是饱读诗书之人,想来也想要在朝堂之上有一番作为。”

书生年纪不大,被顾锦璃这般一夸,立刻有些飘飘然了,却听顾锦璃转转而又问道:“那试问这位公子一句,若陛下将此事交由公子来做,不知公子作何打算?”

“这……”书生支吾了半晌,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若是有这份本领,早就入朝为官了。

顾锦璃也不再逼他,望向裴琇轻笑道:“裴小姐施粥的本意是好,可裴小姐有没有想过,施粥之举只会引来更多的流民入京。

正如涵儿所说,贵府若是能够一直施粥自然可暂解民生,可若是贵府停止施粥,这些闻讯而来的流民又该如何安置?

届时贵府得了善名,可京中的秩序只怕更会混乱,所以恕我直言,裴小姐此举并非在为陛下解忧,反是为陛下平添了麻烦。”

众人暗暗蹙眉,一边是对美人的怜惜,一边又觉得顾锦璃所言有些道理。

裴琇闻此脸上再也挂不住笑了,声音也越发的冷了起来,“县主说我此举不妥,想必县主是想出更好的办法了。”

顾锦璃眸中溢着华光溢彩,美的犹如暖阳下的琉璃泛出的光华,本就绝丽的容颜更因她眸中的自信而愈加华美,“承裴小姐看重,我确有拙计,而此事的解决之道便在我身后的这间铺子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