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千机殿 > 第二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千机殿 第二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作者:缘分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22:48:18 来源:258中文

杨舟记得太极宫是隋朝修建的,原名叫大兴宫,太极宫的东宫整体面枳约为1.24平方公里,约是北京故宫的1.7倍。

东宫南北中轴上有五座正殿,从南到北第一座是显德殿,显德殿是东宫的外朝,建的极其宏伟壮观,当年李世民就是在显德殿登基称帝的。

后来武则天的儿子李显登基,改为嘉德殿。

后面依次是崇教殿、丽正殿、光天殿和后园里的承恩殿。

承恩殿两旁是从左到右是宜春宫和宜秋宫。

杨舟走出大殿,被风一吹顿觉寒冷刺骨,想回身找件衣服,太子妃已从后面给他披上一件缎面的狐皮斗篷。

杨舟心里一暖,回头朝太子妃温暖一笑,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宜秋宫”。

“你就留在这里看房子吧。”老鬼柏舟是李承乾的亲信,李承乾“昏迷”不醒,他都敢把太子妃拦在寝宫外面。

想想李承乾干的那些事儿,就知道他也不是个好东西。再说了,他跟李承乾如此亲近,自己是个穿越者,留着他在身边,万一被他看穿了怎么办?

一路上杨舟想着怎么适应李承乾的身份,没心情欣赏这宏伟庄严的隋唐宫殿。

一刻钟后,杨舟一行人来到丽正殿。

丽正殿里早有女官备下早餐和洗漱用具,杨舟由几个宫女伺候洗漱。

唐时是分餐制,每个人面前放一张小几,人跪坐在小几后面。

李承乾的脚不好,杨舟直接盘脚坐在正位。

看见太子妃规规矩矩,跪坐在侧面,装做不经意地道:“怎么不见象儿和厥儿?”

李象是李承乾娶太子妃之前与宫女生的庶长子,贞观八年出生,现在已经是贞观十六年底,该有八岁了。

李厥是太子妃亲生的,贞观十二年出生的,现在四岁。

杨舟现在找这哥俩儿,是为了从小孩子嘴里套话。

“象儿在宜春宫,厥儿在承恩殿有乳母照顾。”太子妃有些紧张道。

“让他们过来,我们一起吃。”杨舟随意道。

只是他装的越随意,给予太子妃等人的震撼越强烈。

自从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逐渐失去李世民的宠爱,李承乾就开始患得患失,近两年都开始自暴自弃了。

整天和他边的宵小之徒寻欢作乐,对妻子家小很少过问,太子妃和两个儿子都不止一次地被他无端训诉。

两个儿子见了他都战战兢兢,平常父子极少见面。

今天李承乾竟然主动要找两个儿子一起吃饭,实在是稀罕事。

不一时保姆带来李象和李厥,小兄弟俩向杨舟行礼问安,口称“父王”。

杨舟顿时愣住了,他不是李承乾,他没有做过父亲。

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正太,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心中不由一颤。

暗想:我的灵魂是飞不出去这具身体了,这具身体的一切,也只能承担下来,从此,我就是李承乾吧。

李承乾看着两个可爱的儿子,哈哈一笑,招手道:“手洗干净没有,快过来吃饭。”

李象稍微懂事些,见李承乾招手,虽然害怕,还是慢慢的往前挪。

李厥年龄小不敢过去,小嘴撇着要哭,眼巴巴的看着太子妃。

今天李承乾忽然大转性,太子妃已经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李承乾看着好玩,对李象道:“象儿带着弟弟。”

李象回身牵着李厥,慢慢挪到李承乾桌边。李承乾让两兄弟坐在桌边,一起吃汤饼。

李承乾心里一直有事,吃几口就停下,一边想事一边看两个儿子吃饭。

“给他们拿些水果,只吃些羊肉汤饼太过油腻,下次让他们多放些青菜。”李承乾淡淡的吩咐,下面自然有人去做。

“太子殿下,该给称心烧纸了。”一个内侍进来回道。

李承乾听了这话,心里一阵无语。

称心被李世民打死后,原来的李承乾竟然不知死活,在东宫里给他立牌位,还天天亲自去祭奠,这直接使得内外官员对他严重失望。

现在的李承乾肯定不会去给前任的死男宠上祭。

李承乾本想让他们直接拆了,但想想都不容易,而且原来的李承乾说不定正和他的称心在一起。

就淡淡地对那个内侍道:“东宫里不适合留他的牌位,你们给他送出去吧。”

从那个内侍进来,太子妃的心提起来了。起初看见李承乾犹豫,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听见李承乾吩咐把称心的灵位拆了,再也忍住哭出声来。

李承乾微微一笑,对她旁边的宫女道:“伺候太子妃去歇着吧。”

打发走太子妃,李承乾看着面前的两个小正太,微笑着问道:“你们今天有什么事啊?”

李象道:“回父王,孩儿要去弘文馆读书。”

弘文馆是皇子王孙们读书地方,在太极殿南边,那一带有门下省、史馆、弘文馆和翰林院。

看着李象一板一眼的说话,李承乾伸手摸摸他的头,道:“咱们爷俩不用那么严肃,今天不去了在家陪父王,咱们带着你弟弟去崇贤馆玩。”

“父王我们去崇贤馆玩,要是让孔师父、张师父他们看见,又要向父王进谏,说不定还会告到皇爷爷那里去。”李象有些害怕。

李象说的事李承乾心里有数,李世民给李承乾找了三位先生,都是控制欲极强的人,整天都想着怎么把李承乾捏碎揉扁了重新创造。

原来的李承乾对他们深恶痛绝,甚至派出刺客刺杀张玄素。

现在的李承乾也知道有这几个人在,不管他做什么事都会被他们说成坏事。

所以李承乾准备尽快把这几位先生驱逐出东宫。

李承乾一手抱起李厥一手牵着李象,一瘸一点地出了丽正殿。

“有为父在,象儿不用怕他们。”

因为李承乾有脚疾李象年龄也小,一行人走走停停一刻钟后才来到崇贤馆。

崇贤馆建在崇文殿边上,是东宫藏书的地方,也是李世民为李承乾准备的招揽文学之士的地方。

崇贤馆到唐高宗时为了避太子李贤的讳改为崇文馆。

从前李承乾很少到这里来,这里招来的文学之士的学问也不怎么样,每天只能做些整理抄录的工作。

今天太子和两个皇孙同时进崇贤馆还是第一次。

几个崇贤馆直学士慌忙出来拜迎。

李承乾看着他们笑呵呵地道:“你们在做什么呢?”

“回太子殿下我等正在读书。”一个直学士回道。

“好,读书好啊!象儿你也读了《毛诗》可有不懂的地方?”

李承乾找个地方坐下。

看着李象不明所以的样子,知道李象刚开始读书,都是师父讲什么就是什么一时提不出问题。

“那为父就考考你,正好有这几位先生在,有不对的地方请他们给你解惑。”李承乾饶有兴趣地道。

李承乾示意几个直学士坐下。崇贤馆中响起李象清脆的背书声,等李象把一篇《关睢》背完,讲了先生的解释。

李承乾听他解释的中规中距,问道:“象儿对这首诗,可有什么理解呀?”

李象一句也说不出来,李承乾心里暗叹。

“取一本《论语》来。”示意书吏把《论语》递给李象。

《论语》在唐时并不是必读书,四书到宋朝才被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唐人优先学习五经。

李承乾前世曾读过些朱子注的四书,今天到崇贤馆就是要改变以往李承乾的形象的,自然要显摆一下。

“找到为‘政篇’里,有一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就是说学习了文章,要会思考,遇上想不通的事物要去学习,我儿要熟记才是。”

李象忙点头应下,其他几个直学士也拱手道:“太子殿下高论。”

这几人心中都起了疑惑,以前都知道李承乾整天游玩嬉戏不学无术,而且也不怎么关心妻妾子女,今天怎么摆出一副慈父的样子?

“哪里,几位见笑了。”李承乾谦虚道。

看见桌上有纸笔,随手提起笔来,写下几行字递给李象道:“下回去学里时告诉你的先生,先别上《毛诗》先把《论语》给你讲了。”

这时有内侍送来一盘桔子,李承乾拿过两个示意把余下分给几个直学士。

李象恭敬的对李承乾行礼后,低头看纸上铁画银钩的写着一首诗,不禁念出声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宋朝的陆游写给他儿子的一首诗,李承乾拿来写给李象也算对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