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千机殿 > 第405章 蒙在鼓里的薛大鼎

千机殿 第405章 蒙在鼓里的薛大鼎

作者:缘分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22:48:18 来源:258中文

当日李世民命柳奭代他传旨给李承乾,命他谨慎监国多听大臣的意见,这算是一次教导。

旨意发出去之后李世民依然觉得不放心,再次命快马去伊川县薛大鼎传速来行在。

薛大鼎是个实干型官员,这一次李承乾派他以工部尚书的身份主持修水库、水渠,他便一心扑在这上头。

他从长安到洛阳连洛阳城都没有进,牵着马沿着伊河逆流而上。

在伊川和嵩县反复考察,几百里长的伊河被他用脚反复仗量了几遍。

走了两个多月才规划出水渠该怎么修、水库该建在哪里,怎么防治洪水,怎么进灌溉。把这些都规划好了他才回到伊川县在,把他的规划写成奏疏送去长安。

李承乾收到奏疏后很快就批准了,命他在洛州就近征调民夫,利用冬季农闲时候开始修渠。

命令下去以后洛州刺史戴至德答复的也非常好,说是整个洛州将全力配合此事。

在薛大鼎看来监国皇太子亲自过问的工程,李世民还正在洛阳城住着,就是给下面一千个胆子,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在这件事情上糊弄他。

所以薛大鼎就放心地在伊川县住着,劳累两个多月,猛一歇下来再加深秋天气湿寒,他的风湿性腿痛就犯了。

薛大鼎就在伊川县请个大夫看了吃几服药稍好一点,跟着他的人都建议他去洛阳城找个好大夫看看,可是薛大鼎认为他觉得这是老毛病了,找谁都一样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也治不好。

而且这边一两天,洛州刺史就开始征调齐民夫了,动工修渠才是大事,所以他就一直住在伊川县城。

直到前日下雨,薛大鼎的管家告诉他门外有百姓请愿不要在这里修渠,他原本想出去看看,却被伊川县令胡尚成拦住了。

胡尚成满嘴向他保证一会儿工夫就能把人劝走,请他不必担心,他因为腿疼也就没有出去。

不想今日洛州刺史就派人来传话,说李世民召他去洛阳行在见驾,薛大鼎才意识到可能出事了。

只是还没有等派人去查问,就见行在也遣使催促他立即去洛阳见驾。

薛大鼎见李世民催的急,只得忍着腿痛骑马前去洛阳。

好在他这是老毛病了,这些天吃的药多少起作用,心里一急又在马上颠簸一路,到了洛阳腿反而不怎么疼了。

薛大鼎一路快马来到行在,只是站在门口稍稍整理一下仪容,就被李世民召进寝殿。

“臣薛大鼎参见陛下。”薛大鼎躬身行礼。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薛大鼎,语气听不出喜怒道:“平身”

薛大鼎直起身子看着坐在罗汉床的上的李世民,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便小心地问道:“不知陛下召见臣来有什么吩咐?”

李世民见薛大鼎没有第一时间汇报伊川县百姓请愿的事情,心里十分不满意。

脸上神色就冷淡了一些,依然是让人听不出喜怒地道:“听说伊川百姓反对修渠?”

薛大鼎见问想了一下便如实答道:“启奏陛下,臣这两个月深入伊河发现伊川、嵩县连年遭受水患农田收成极少,百姓生活的困苦。

水库、水渠修成以后旱时可以灌溉农田,涝时可以存水放水,洪水及时由伊河流入黄河,伊河河道也可以常年不枯有利于航运。是以臣以为水渠、水库是必须要修的。

只是修水库、水渠要占用许多良田,百姓未见其利先见其害,不明朝廷的苦心也是有的,不过当地官员劝说后也就都明白了,愿意出工出力修渠。”

李世民听了薛大鼎的话,脸上的神情更加冷淡,如果下令派兵驱赶请愿百姓是为了给地方官府施压,尚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隐瞒嵩县和伊川的谣言,就一定是居心不良。

李世民想立即拿下薛大鼎,但是又没有实在的理由,毕竟是特进、工部尚书。

想了一下便淡淡地道:“辛苦薛卿了,你且洛阳城休养几日。”

薛大鼎闻言便行礼告退,直到走出行在还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世民这里薛大鼎刚离开不久,就有内侍引着中书舍人来济进来。

李世民正想找人说话便命来济坐下。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发明旨斥责洛州上奏请严惩杜正伦的地方官员。”来济一坐下就禀道。

李世民心里听了一惊,忙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回陛下旨意是今天到洛阳的。”

李世民看着来济疑惑地问道:“来卿,你说事情怎么到了这一步?”

来济闻言也凝着眉头道:“不管怎么说,杜正伦上疏提出官员入流过杂,并不算错事,太子殿下保他也没有错。”

李世民听他说的等于一句废话,便摆手示意退下。

说实话李世民不善于处理庶务,原来他身边有房玄龄、杨师道、高士廉、马周、岑文本等人处理,他只需把握大方向就行了。

现在身边只有一个马周,此时他又不敢完全相信马周。

正想着,就听见内侍来报:晋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想也没想就命李治进来了。

“参见父皇!”李治神情惨然地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此时心情正不好,看见李治的神情,不由火起,怒声问道:“出什么事了,让你如此沮丧?”

李治听了没有说话就抽泣起来,李世民见了更是火大,大声怒喝说:“朕还没死呢,你哭什么?”

“父皇——”

李治被他这一喝吓得趴在地上大哭起来,但是双手却举着一封信。

不用李世民说话,殿里的内侍就忙把信接过来转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一看见是长孙无忌写给李治的信,李世民已经很久没有长孙无忌的消息了,乍见此信心里就是一揪,见信封已经拆开慌忙抽出里面的信纸细看。

这是长孙无忌写给李治的信,信中说他在琼州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劝李治以后好好教敬李世民,看在长孙皇后的份上照顾一下他的家人。

信中言辞凄凉,让人读信的人也觉得心酸。

李世民看完信沉默了半晌才缓过来,问李治道:“你舅父为何不给朕写信?难道他还怪朕吗?”

李治一直在抽抽答答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李世民也没有等他回答。问了这句话就起身走到门口,抬头看着南方的天,长孙无忌就在南方。

长孙无忌跟李世民少年时是好朋友,后来李世民娶了长孙皇后两人成了姻亲,从少年到青年两年一起打天下,夺天下,治天下。

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鼓励他、帮助他,为他的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比他的亲兄弟更像亲兄弟。

想到长孙无忌可能要死在天涯海角,这一幕幕在李世民脑子里就放电放影一样一遍遍的过。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世民已经泪流满面。

不知道在门口站了多久,李世民下定决心地缓缓下旨道:“传朕旨意,长孙无忌病重难医,念其过往于国有功,派使者火速前往琼州接长池无忌回洛阳养病,旨下立行,不得延误。”

“遵旨!”殿里内侍忙领命出去传旨。

看着内侍出去,李世民长出一口气,缓步走回殿里坐在罗汉床上,发了一会呆,又沉声道:“传朕旨意,郴州别驾程知节,前因小过远贬郴州,今念其以往之功,特赦回洛休养。”

李世民发出这两道旨意心里才算安顿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