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千机殿 > 第328章 顺昌逆亡自己选(四千字大章)

千机殿 第328章 顺昌逆亡自己选(四千字大章)

作者:缘分0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22:48:18 来源:258中文

在李世民接见诸部首领的当天出了这样的事情,晚宴就只是草草而已。

李世民没有心情与各部首领敷衍,李承乾却没有闲着。

不说昭武九姓的长老一直围着李承乾转,就连突厥五部的首领也频频向李承乾献殷勤,反而把他们的正牌可汗李思摩放在一边。

这让一众党项首领十分纠结,既想靠上李承乾这个靠山又担心被李承乾利用……

但是到了此时再没有眼色也不敢去求李世民对他们网开一面了。

李世民在晚宴上坐一坐就把几个心腹大臣叫到大帐里商量起驾回长安的事情。

大帐里灯火通明,李世民脸色却有些沉重,其他几个大臣也是各怀心思。

半晌,李世民忧心忡忡地道:“今天的事你们也看到了,你们觉得承乾这么做,对大唐在北疆的长治久安会有好处吗?”

几个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思索之色,在李世民下令拿下候君集等人时,群臣都以为李世民是决定全力支持李承乾了。

现在听李世民这么问,似乎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自己……

“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此举对稳定北国疆土是十分有利的。”第一个开口的是李世绩。

李世民闻言默默地点点头,他当然也知道此事对北疆的长治久安有利,只是依然犹豫不决地道:“可是这么多人反对,若是强行施行会不会引起更大的乱子?”

李世民的性格在皇帝中比他之前面的秦始皇、汉武帝后面的明太祖都要弱一些,很多时候都是委曲求全。

此时他虽然知道李承乾这一政策有利于大唐,可是又害怕施行付出的代价太大。

高季辅沉吟一会儿开口道:“陛下所虑甚是,太子殿下虽然高瞻远瞩雄心壮志,可是眼下党项诸部对于武举一事皆事心有不甘。若引得群起反叛,北疆立时就会变成战场,那我们灭薛延陀这一仗岂不是白打了。”

在唐初大臣受道教思想影响严重,持清净无为之论的大臣大极多。

如之前张玄素的现在的高季辅他们两个人对于李承乾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政治态度却极为相似都是清静无为派。

唐初儒家和儒生主要功用还是礼官,就是汉朝初年叔孙通的作用,李世民末年用他们作宰相也是一大失误。

到了唐朝中期韩退之重提“立德、立功、立言”和宋朝的张横渠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是非常进步的内容。

唐朝初年因为世家文臣没有天下格局,所以把大唐强大的军力都给浪费了。

“陛下,眼下我大唐军力强盛诸部膺服,正是治理北疆的好时候,遥想强汉时中国兵锋所指即设郡县天下乂安。

此时我大唐陛下英明神武太子殿下雄才大略,父子同心亘古少有,陛下何愁北疆不治?”

李世民听见这话也引起了雄心壮志,不由点点头道:“难得承乾筹划多时,朕若不允他是不会甘心的,也罢就让他去做吧!”说着看一眼高季辅十分霸气地道:“有朕在天下乱不了!”

群臣知道李世民下了决心,便起身行礼道:“陛下圣明!”

“众卿平身!”

李世民既然决定支持李承乾,后面就开始做出相应的人事安排。

李世民看着张士贵道:“士贵现在是灵州大都督府都督不能随朕一起回京,就留下来好好帮助承乾把这灵州各部治理好。”

张士贵闻言连忙表态道:“陛下放心臣定竭尽全力协助太子殿下成此大功!”

李世民闻言点点道:“好!”然后看又向李世绩道:“朕搬师回朝有敬德和大亮领军就够了,派去漠北的兵马还没有回来,懋功你也留协助承乾,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就把他护送回长安。”

李世绩闻言亦是连忙起身行礼道:“臣遵旨!”

待李世绩坐好李世民看向高季辅道:“季辅有治世之才,尝尝谏阻朕的过失,遂良不在承乾身边你就留下替他拾遗补缺吧!”

“臣遵旨”高季辅亦起身行礼。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又嘱附众臣道:“承乾脾气急燥,诸卿辅佐他或有不谐,且看朕的面子忍他一时罢。”

众臣听李世民托孤一般的言语,心里都一惊,慌忙起身再次行礼道:“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说罢众臣告退,李世民把李承乾叫进帐里来又是一顿谆谆教导,命他办完这里的事情立即回长安,并且把李恪和李治两兄弟留在灵州与李承乾一起回长安。

又过两日李世民便起驾回长安,下旨李承乾以太子身份全权处北疆政务,除了给李承乾留下三个大臣以外还给他留下两万禁军保护李承乾回长安。

李世民这一走李承乾算是彻底解放了,后面的事情就都由着他做主了。

因为武举已经已经进入正规,李承乾便下令命北疆各牧监长来灵州见他,他自己也带着人在灵州城外转悠,准备选址建一座羊毛毡厂。

这一日李承乾刚回到灵州都督府就见许敬宗匆匆来见他。

“太子殿下,离武举只有五天了,党项青年来报名参加武举的人只有四百多小部族的子弟……”许敬宗忧心忡忡地向李承乾回报道。

李承乾听了慢慢啜一口茶,才淡淡地道:“不用担心,过几天他们会挣着抢着来报名的。”

许敬宗闻言不敢多说,但是心里却清楚自从李世民带领大军离开,党项诸部已经不老实了。

李承乾看着许敬宗欲言又止的样子,自信地道:“且让他们疯狂几天,别以为大唐的兵马走了,他们就能无法无天了!”

许敬宗听了便告退出去。

又过四天,第二天武举就要正式开始李承乾这边和灵州都督府的人都没有什么动作。

党项诸部首领见李承乾依然没有任何动作,一个个心里忍不住欢呼活跃,在中午时一起聚在灵州城的酒楼里的饮酒做乐。

在酒楼临街二楼上,一众党项首领各据一张小几围成一个圈子吃肉饮酒十分热烈。

拓拔赤词端着一碗酒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道:“我原以为这个李承乾有什么能耐呢?天可汗一走他连个屁都不敢放了。”

众首领闻言都哈哈哈大笑起来。

待众人笑罢,细封步赖站起身道:“我党项各部总人口超过百万,岂是漠北夷族可比,量那李承乾也不敢轻开战端。”

“就是,就是天可汗也是个知道利害的人,怎么会纵容李承乾与我们为敌?难道他不想要大唐的江山了?”一个喝的醉熏熏的首领站起来道。

拓拔赤词听着这些话有些飘飘然,站起来身来向众人道:“虽然李承乾一时不敢找我等麻烦,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章程出来,以后李承乾找我等各部麻烦也好共同抵抗。”

这里党项各部就数拓拔部最强大,众人一听自然愿意。

“就是就是,我们今日就选拓拔首领做可汗,然后让李承乾那小儿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

……

众首领正七嘴八舌地说着,突然听见楼下传来大群女子哭泣声,还有两旁人的议论声。

隐约听见有人在说“这些党项女子真可怜……”之类的话。

拓拔赤词等人走到窗前往下一看,只见一条街上都是衣衫褴褛的党项妇孺。

这些妇孺正被一群身穿白衣手持弯刀的昭武九姓武士驱赶着往灵州都督府走去。

一众党项首领自然明白这是昭武九姓攻击了党项的部落。

本来草原上部落之间相互攻击仇杀是极为平常的事情,近年来因为大唐在草原上设立的各种官府主持公道,这类事情在正在慢慢减少,这也是党项一些小部落能生存下去的原因。

但是当他们看见昭武九姓公然把抢掠而来党项妇孺送往灵州都督府,就明白这件事情大唐不会给他们主持公道。

不由一个个脸色铁青,看着下面被昭武九姓欺负的妇孺慢慢往前走。

过一会儿,党项部落里的妇孺走完,后面是一架架马拉的平板车,车上整整齐齐地码着党项男人打扮的头颅。

一众党项首领站在酒楼上,看着同族惨死只是脸色铁青着没有任何动作。

突然从街边跳出来两个党项青年人。伸手拉住为首的昭武九姓武士手里的马缰,大声喝道:“天可汗有旨意不允草原各部相互攻杀,你们昭武九姓凭什么攻杀党项部落?”

周围的昭武九姓武士见状都抽出弯刀把两个党项青年包围起来,准备将他们乱刀分尸。

两个党项武士毫无惧色,依旧紧紧地拉住为首领昭武九姓的武士的马缰。

被抢了马缰的昭武九姓的武士并不生气,抬手制止其他昭武九姓的武士,看着党项青年淡淡地道:“年轻的党项勇士你知道天可汗的旨意,也应该知道你们享受着大唐给你们安全环境,难道不应该为大唐付出一些吗?”

冲出来的人是细封达昭和细封达德兄弟,细封达昭闻言想了一下道:“我们兄弟出身是一个只有一百多人的部落,听说太子殿下举办武举我们也来参加。”

昭武九姓为首的武士看着细封达昭道:“你们是很好的,是我北疆的好儿郎。

可是有些人却没有知恩图报的想法,他们不但不奉太子殿下的命令还到处破坏,比如这个被我率兵攻破的野利枚德部。

我等北地诸部受天可汗和太子殿下大恩,岂能允许这样狼心狗肺的人和部落生存?”

细封达昭兄弟进灵州城的第一天就牵连进野利赖伙打死大唐府兵事件中,更从中知道了他们有意污蔑大唐皇太子的事情,对这个野利枚德部落没有什么好感,闻言便放松马缰并朝昭武九姓为首武士抱拳道:“我兄弟不知勇士是去讨逆诛贼,失敬了!”说着兄弟俩退到一边让出道路。

昭武九姓为首武士见状也在马上向细封达昭兄弟抱拳为礼。

路边有大唐将士也有各部武士闻言纷纷大声叫好,甚至有几个突厥武士当众大喊道:“应该回去禀报族老也派兵灭几个逆部!”

酒楼上一众党项首领看着这一幕都是浑身发冷,如坠冰窟。

做为在河套内外生存多年部落首领,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突厥各部失去了大唐的约束会做出什么事来?

半晌,拓拔赤词反应过来,慌忙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大喊:“快派人去报名武举,全部报名全部参加!”

一众首领闻言都慌忙飞奔下楼。

党项首领一回到驿馆立即下令,命他们族子弟去灵州城里找大唐接受报名武举报名的亭子。

一众党项首领在驿馆里等消息,过了一个多时辰出去的族中子弟陆续回来,但是一个也没有报名成功,因为灵州城里的报名点在昨天就撤了。

一众党项首领一听就急了,到了此时他们都知道只有去求李承乾了。

在拓拔赤词的带领下一众党项首领匆匆来到灵州都督府门前求见李承乾。

可是守门的禁军看他们一眼就鼻孔朝天不理他们了。

现在几乎全灵州城里的人都知道这些党项人恶了李承乾,周边部族都等着把他一个个都吃,谁会在这个时候白白替他们送信?

拓拔赤词等人只得百般讨好守门的禁军,并送上不价值不菲的礼物,禁军才愿意替他们往里面送信。

过一会儿,禁军怒冲冲的从里面出来,一看见拓拔赤词就大声道:“早说了太子殿下正忙,哪有时间见你们?”

拓拔赤词闻言忙解释道:“我们是来报名参加明天武举的!”

禁军不耐烦地摆着手像赶苍蝇似的道“快走吧!快走吧!太子殿下说了今年武举报名结束了,等三年以后再来报名吧!”

“啊!”

拓拔赤词看着高大的灵州都督府的大门,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三年以后再开武举,到那时候还有党项诸部吗?

突厥各部和九姓杂胡早就把他们灭得连骨头渣都没了。

此时李承乾正在都督府内与几位大臣商量武举以后怎么安排各部青年。

李承乾一锤定音道:“孤王的意思就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部族青年以武力排名量才而用,一部分是各部首领的子弟组建一支卫队派留在长城听用。”

李世绩和苏定方一听就明白,李承乾是打算把各部族首领的子弟带去长安做质子。

而普通族兵随着在大唐的地位提升必然与部族中的首领产生矛盾,介时各个部族必然分崩离兮。

便点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李世绩还是有些忧虑地道:“突厥诸部阿史那氏有一万多族人在长安居住,子弟被带去长安应该产反对。

可是党项诸部首领一直抵制武举怕是不会愿意派子弟去长安城?”

正说着就见刘葵走到李承乾面前低声道:“奴婢按太子殿下的吩咐,让人教训了拓拔赤词他们一顿,现在还在门口不肯走。”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李世绩,淡淡地道:“去告诉他们要想参加武举就在门口跪下等着,顺昌逆亡自己选。”

李承乾要继续折辱这些个党项首领,以期得到一个任他予取予求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