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880章 从别人口袋掏钱

彼岸沙塔 第0880章 从别人口袋掏钱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很多事情都是不经意间的儿,那种之前一直精打细算,什么事情都要考虑清楚了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往往最后都得不到一些太好的结果,反而是那些灵机一动甚至是临时性出来的东西,才最后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也许多年以后,户部尚书才发现自己手下有那么一个能人,夏原吉夏大人,或许从来都不会意料到他所给出的这一份建议,最后到底做成了多少的事情。

只是如今他所做的这件事情却依然处在争议之中,建文皇帝朱允炆很满意这一份建议,但却也不能立马给出支持的意见难,毕竟他还要听从更多人的讨论意见。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看,其他人在看完了之后也在默默的思考,不过不知道是谁开了一个头之后,大家立马交头接耳开始讨论起来。

这样大的事情不可能一个人做决定,况且这里面到底会带来多大的风险,谁也不能清楚,所以不能光凭一面之词就把所有的事情作出决定,这也是如今他们处理政事采取的措施之一,那就是很多事情需要讨论,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交头接耳是正常的,争的面红耳赤也是正常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乐意看到这个场景,毕竟每一位大臣在争论的时候,不仅仅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这件可能成为政策的事情的印象,同时也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在这里面找出漏洞,甚至是解决这个漏洞。

以前他或许喜欢那种听话的臣子,那就是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别人就得听着,但是如今当整个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他却希望自己的手下人多一些能够争论能够反对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不是孤家寡人,因为孤家寡人只能有一颗冰冷的心,现如今她可以像太阳一样拥抱整个帝国,拥抱整个帝国的百姓。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面吵吵闹闹到处都是争辩的声音,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情,他现在愈发的喜欢这种情景。

这样的会议方中愈是没有参加的,至少这个时候他没有参加,作为之前改革小组的一员,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如今能够想到这些办法的人自然也会支持去做这些事情,所以他并没有参与进来,但并不意味着他不关注着你的事情。

夏原吉夏大人如今是没有其他人跟他讨论的,他现在也在慢慢的听着其他人的讨论声音,她想着自己的想法多少会有一些漏洞,只是那是因为他对于某些事情不可能是专业的,只不过是了解一番,所以有漏洞也是正常的。

如今朝堂上的氛围还算是不错的,毕竟当初皇帝明令禁止大家进行人身攻击,个人的道德评判不适合在处理朝政大事的时候进行一一辩驳。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朝中的大臣们畅所欲言,最后也不会害怕被别人记恨,甚至是穿小鞋之类的。

至少现在谁还没有胆子这样做那样做的话,完全是打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脸,特别是对于锦衣卫的小方大人,那就是一种挑战。

谁都知道那一项政策是小方大人提出来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想都没想就支持了,也就意味着深入帝心,小方大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说是超越了他们许多。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至少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渐渐的渐渐的暖阁里的声音慢慢的变小了,直至完全消失,但这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依然没有其他的动作,他再等等大家慢慢的将刚刚的事情消化甚至是将自己的话语总结好。

声音结束并不意味着争辩就到了结尾,也不意味着自己就说服了对方,只是在这个时候大家对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都有了改变,有人更加坚定,有人参杂了其他人的东西,但主要有一点,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有了自己的判断。

皇帝不会与真正的权势去压人,他没有必要这样做,毕竟他的身份在那里与其他人毫无道理的去争辩,那就是丢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会等其他人再说。

“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夏原吉夏大人向诸位大人行了一个礼,然后才开始问道,毕竟这是他对于皇明银行后期的一个打算,如今才走出第一步,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诸位同僚的支持的,所以在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之后,他也希望能够听到一些真正的建议。

“夏大人,虽然你的想法不错,筹措钱粮确实可以通过举债的方式,但是朝廷以什么来做抵押呢?商人重利,百姓大多也是穷苦人家,纵然这几年有了不少的积蓄,可是要是以您这种方式来借钱,到时候出了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对呀对呀,大人您这个风险确实挺大的,况且朝廷怎样才能说服其他人呢?不给抵押的话,百姓们又怎么敢放心把钱给朝廷,如果给抵押的话,又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更多的百姓认可?”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人,纵然不是相关专业相关职能的人,但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眉目来,再加上之前的讨论,已经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是借钱。

借钱就得给利息,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民间也有那些放高利贷放印子钱的,大家都知道贴补家用吗?说得好听一些。

朝廷向商家和百姓借钱,这多少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只有百姓们欠朝廷税赋一说,哪有朝廷欠百姓银子的说法。

所以这样的论调一出来还是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这也很重要吧,人家说的是事实,你既然要借钱那就得抵押,用什么抵呢?

“爱卿既然提出来了,想必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朕也看了,你的建议上说的仅仅是建议,对于一些重要部分,并没有明说,想必也有自己的打算,或者说还会有一些成熟的建议,不过没关系说出来,大家讨论一番,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建文皇帝朱允炆并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不可侵犯的,这一点诸位大臣都知道,但更多的时候皇帝所表现的仁慈与宽容,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

相对比于太祖高皇帝时代让他们战战兢兢,如今的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自己的打算,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愿意听从这些大臣的意见,所以开口做和事佬,其他人不管之前是什么想法,在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就静静的等待着下文,这个时候真的已经没有意义,无非是为了说服对方。

用理由来说服对方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用事实,但当一件事情没有做的时候,一个好的理由就能起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夏原吉夏大人站起身来,向着大家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朝廷借钱,自然是以朝廷的公信力来向百姓和商家保证,如今大明帝国蒸蒸日上,整个国家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也存在弊端,想必每一位大人心里都清楚,如今处处缺钱,发行国债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至于作为大人所担心的抵押之物,整个帝国的公信力就是抵押。

朝廷如今在百姓们的心中名声很好,取决于这数年之间诸位同僚的鼎力支持,陛下的改革事业得以发展,百姓们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既然如此,这个时候号召百姓购买帝国的国债,以3年或是五年为期到期支付利息,自然能够让更多的百姓愿意掏钱出来。”

夏原吉夏的人在描述的时候也在看诸位大人的脸色,毕竟有些人肯定是反对的,所以他也看到了不少皱眉头的脸蛋,她还是要说下去,毕竟他要很快的把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必须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诸位大人,既然已经知晓了公信力的事情,那么就很简单了,朝廷既然这样做了,就必须向百姓们保证,到期的时候一定能够偿还利息和本金,想必诸位大人也不会真正的去侵吞这些钱财吧?”

这句话多少有一些中心的一位夏原吉夏大人说的,就是那些可能会起歪心思的人,既然你们说不可能做到,那么我偏偏要说能够做到,况且以我的估算确实能够做到,这个时候,你们要是还有其他的想法,那就多少有一些不轨之心,想必陛下会多加关注的。

果真夏原吉夏大人说出这一番话之后就有不少人变了脸色,毕竟能在朝堂上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多少有一些针锋相对的意味了,不过猜测归猜测,大家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

“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咱们还没有开始做呢,您就这样怀疑同僚不太妥当吧?”

或许是自己的坚持,也或许是长时间没有在京师里呆着了,夏原吉夏大人话一出口,似乎就有意针对一些大人。

不过毕竟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什么证据,这样的话说出来,更多的人只不过是当做一些给自己壮胆的理由罢了。

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了,皇帝要他做的事情很困难,只不过他如今想到了一种解决办法,这个办法是其他人没有想到过的,或者说有人想到过,但是不愿意去做。

这件事情耽误了太多的人。

其他人都明白了,夏原吉夏大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朝廷可以朝廷的力量来借钱同时又得保证这一部分钱一定会用在它该用的地方。

要是这个时候有人不同意或者有一些其他的想法的话,那么恐怕就要引起皇帝的猜疑了,毕竟当大家都在考虑支持这项政策的时候,你却有其他的想法,是不是要想贪污这笔钱,或者说用这笔钱去做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在座的诸位大臣越想越不对劲,总觉得他们错过了些什么,甚至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太过于被动。

有些人纷纷看向身边的人,刚刚他们讨论的不少,大多数人都提到了这些问题,可是现在把这句话摆在大家的面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听到这句话,那么他们就得为这句话负责任。

皇帝金口玉言,建文皇帝如今的微是越来越高,如果他选择了同意,那么这件事情也就不会改变了,况且夏原吉夏达人这个时候已经说了,难道大家真的会在这个时候贪腐朝廷向百姓和富商们借来的钱吗?

“陛下既然如此真的无话可说,只是该如何操作呢,要想让百姓和富商们心甘情愿的拿出手中的钱借给朝廷,让朝廷开疆拓土,甚至是扩大商业规模,这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况且规模该如何控制,借钱量又该怎样核算,朝廷何时归还利息,借来的钱又该用在哪些部门,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总结性的话语总是会有人来说的,这就是他们之前所做的事情,皇帝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也知道朝中的大臣,虽然没有像之前那么多的派系,但更多的还是对某些人有一定的影响。

毕竟大臣们如今只要不犯错,基本上都能够风风光光的在朝廷养老,甚至是当他最终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也能得到一个好的名声,建文皇帝朱允炆还得给他更好的风尚。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把钱放进别人口袋很容易,只要那个人需要钱就行了,可要是想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那都得费一番功夫了。

大明王朝尊重个人的私产,也就是说老百姓的东西就是他们的朝廷要想征用得付出代价,甚至是如果别人拒绝他们也不能强制执行,当然一些卑鄙的手段还是能够做到,不过如今看来恐怕没人有这个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