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785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

彼岸沙塔 第0785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按照之前方中愈的想法,那些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所以他做事的时候,一直都考虑了很多事情。

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来影响其他人做事的权利。

朝廷正在不断的讨论该怎样在那里建立都司府和布政使司。

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样的问题。

不仅要考虑民政还有军事上的供应,更何况如果要迁移人口的话,这些人又该怎样负责土地的分配,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参与进来。

方中愈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建议,毕竟如何处理得来的土地是朝廷官员们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且他们有着充足的经验来做这些事情。

更何况如果这些东西他参与的太多的话,容易引来大家的记得毕竟方中玉,如果还在民政上有这么大的能力的话,对于那些文臣来说是最大的伤害。

大明的管理模式在很多情况下其实还是比较粗略的,主要是依靠朝廷官员他们自己,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当然制度并不是完美的,可是他们的制度很容易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亡政息。

不过现在朝廷的官员们似乎已经预料到这个问题,他们正在考虑一套完整的通用制度,这样的制度形成之后,恐怕就可以让整个朝廷完整的运转,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如果领导者有能力,那么这件事情就做得很好,发展得很快,如果领导者是一个很窝囊的人,那么就可能干得很差。

不过在怎样的制度都可能出现差错,更何况在如今交通和通信都很差的情况下,不管公布如何发展都不能弥补这些管理上带来的漏洞,那么就只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给他们留出相应的利益。

现如今工部尚书郑赐领导的工部建设集团就是这样的。

他们首先要保证工匠的利益,而地方政府对于他们有一定的管理利益。

最后一环才是朝廷御史台和锦衣卫的监督作用。

也就是说每一方都可能获得利益,但又不能把一方利益全部都只给一个人,所以他们一定会负责监督的。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大明的道路现在改变的这么快,但是依然没有影响到整个超级的稳定,甚至可以说有一种蓬勃发展的地步,毕竟修建道路对于更多的地方出现来讲,是一种既可以让百姓们有有事情做,有工钱拿,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一个府县的内部稳定,因为他们不需要再去考虑怎样处理这些无事可做的百姓。

朝廷官员们虽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做正确的事情,自然要强硬的来做,再加上如今百姓们,可是因为朝廷能够让他们吃饱肚子,减少赋税,以及对朝廷没有太大的担心。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好政策在帮助他们虽然时间比较短,成效比较慢,但是只要能够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依然可以愿意这样做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是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才会一直让朝廷不断的做这样的事情。

整个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么简单,虽然朝廷一直都在鼓励着百姓们自食其力,可没有着他们的引导,有些事情是做不好的,商业的压制,一直都存在,但是廖氏兄弟的货的兴起,已经让很多朝廷官员们意识到当年的那种方法已经不太合适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深刻的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某些状况下提到了一些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开始在讨论如何大明帝国的商业更加稳健的向前行进。

其实这样的改变也来源于如今大明精神和文化的改变之前,整个帝国选择了儒家文化作为推动整个帝国行进的动力,但是如今大家心里都清楚,人心思变。

强有力的措施,如果不能解决掉问题就能带来更多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一直都在做那样的事情。

有些人一直抱着的想法不变可又怎么能够决定其他人是不是有一些新的想法,毕竟人的脑子都是自己的,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就算是你强加给他也不一定能够获得他的认可,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会像现在这样不管不问。

方孝孺之前就很矛盾,一时间他也知道现如今大明的风气发生了很多变化,自从金凤凰正韵文江帝国的精神阐述的那样具体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皇帝朱允文为榜样,反而不再去更多的追究那些儒家的文化,并不是说儒家的文化不好,只是如今看来儒家的文化只能帮助朝廷稳定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可是对于帝国的发展确实不太好的。

正是因为有人看到了这些,所以现在才发现了这一系列的改变,方孝孺作为儒家的领导人,或者说作为大家心目中之前的读书种子,他的所作所为是可以引起很多人的想法的。

想要做的改变,他现在只能说有一些思路,甚至是可以说,在跟自己的儿子讨论之后,他只能得出一系列简单的,但是又说不清楚的道理,毕竟对于他来讲有些事情的眼光完全达不到后世那种从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出来的年轻人。

所以只能说在懵懵懂懂之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讨论,如果有论坛的话,恐怕下面都是大家的回复,但是很可惜现在这一切都只是在有限的圈子里讨论。

来到北方方中愈其实已经花费了不少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他跟秦王府的人聊了聊,见到秦王之后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如今在秦王府的封地,他呆的时间够久了,所以离开的时候也都是兜兜转转,毕竟没有什么公开的身份,所以他也没有显得很高调,反而是低调的离开了。

或许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算是方忠岳,如今做了这样的事情,其他人也不会过多的想多朝廷里很多大臣如今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你交给那些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权力,也许并不是他们愿意的,可真到了事情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个时候总是会让人难受的。

终于在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摸索之后,朝廷官员们制定出了一系列关于最新都府司和布政使司的规模。

朝廷在这里将会安排一定的管理进行管理,甚至是开始进行移民,移民过来的百姓如果是拖家带口的还将分到田地。

当然田地的规模如今很大,毕竟几百亩几百亩的给也不会浪费。

全国各地的监狱开始押送那些重刑犯,前往最新的都府司。

毕竟以他们的犯的罪过也不可能离开监狱了,如今就算是废物利用吧,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现在这种情况,大明缺少更多的人,自然不能用那些良民去填充去做矿工。

那么自然要有人做出牺牲这些人因此这些人就被从监狱里提了出来。

太子殿下年纪还小,但丝毫不影响他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如今听闻朝廷的大军在外面打了胜仗之后,他也高兴的不得了。

甚至还想过要跟随大军前往草原为帝国征战一番,当然更多的人把它当作一番戏言,只有方中宪很他聊了一聊。

“殿下,真的想去边地,参加战斗?”

“那当然,孤可不是好惹的,姑姑也非常想到草原上去看看,毕竟那样的好地方没有孤的声音,自然是有遗憾的。”

方中宪看了小小的太子殿下一眼,觉得这太子殿下脑袋肯定是秀逗了。

你要是真的去了,恐怕得被大家外三圈里三圈中三圈的围在里面,怎么可能会让你接触战争呢?而且带着你还是个拖累,大家根本就没有全力施为的可能。

虽然脑袋里是这么样想的,但是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殿下,您有这个想法是挺好的,可是战场哪有那么容易,如果真的这么容易的话,大明也不会在这么多年都没有拿下草原。”

“姑知道不是咱们大明的兵马更厉害,只是因为草原的人马太能跑了,他们的战士太多,而且只要有马就可以离开到任何地方,反观咱们的将士们,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根本就不能在草原上活下来,这一次的大战都不知道到底准备了多久才能获得如今的成功,可姑知道他们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拿下草原的。”

这倒是句实话。

“殿下看的透彻,所以才会有了之前的操作,锦衣卫在草原部落那边大肆的收买人心,让草原上的人们向大明投降,廖氏兄弟的货站一直都在源源不断的把货物运去与草原部落的人们做交易,那些底层的百姓更希望活下去才会出现如今这样的情况,毕竟真正想要反抗大明天军的人并不是很多。”

这话说出来可能只有他们自己能信,其他人都不会信的。

“老师是个能人,可是这一次战争他没有参与,其实我也有一些疑惑的,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听到太子殿下问起自己的哥哥,方中宪头脑一沉,不知道该不该说。

“怎么,看你的样子是知道了,知道了就说呗,孤又没有那么多想法。”

“我哥曾经说过,人人生来而平等,大家都是光秃秃的来,然后在光秃秃的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究还是会离开这里的,只是人的**无穷无尽,做完了这件事情总想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想造太多的杀孽,朝廷想要发展,可是有些时候对于对方的百姓来说,我们就是入侵者,这一点不管怎么说都是改变不了的,不想做那样的事情。”

“可他依然在做,不是吗?”

太子沉默了之后这样说道,不过从她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是正常的,每一个橙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忠于皇室,忠于大明天下,这是不一样的。

他也知道无数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理想主义者一直都存在,所以他并不责怪方中愈,可是他这样说也是因为有原因的。

“呵呵,殿下,天下的好人很多,坏人也很多,可是要让更多的好人坏人都害怕的都只能是恶人,我哥说他宁愿做这样的恶人,因为那样他可以有胆气的做更多的事情,毕竟很多人会把这件事情算到他的头上,就算他不做依然还会这样,从他最开始选择那样做的时候,这一切都是注定的,所以不管他做不做都会变成这样我现在倒是越来越理解他了,当年我还不懂。”

两个年轻人两个小伙子在用着他们自己的思维在谈论事情,听着有些可笑,可是事情就是这样。

虽然他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近真相了,当初方中玉为什么会那样做,他们又该如何接着做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靠着自己的猜测在完成这样的事情,可只要证实也就意味着他们做的是正确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能够允许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太子的身边,还是武将更重要的是那些教太子读书的人,交的各方各面。

按照方中玉之前所说,太子可以什么都学也可以,什么都不精通,但是至少有一点可要必须做到,那就是他得认识到治理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生命掌控在他的手中,权利就会剥夺其他人的自由。

这句话就像是废话一样,但它说的是个事实皇帝高高在上,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命运,所以如果皇帝是一个无能甚至是昏庸的人,那么整个天下就要倒霉了,皇帝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会成为那样的人,他打下的偌大帝国也不会不存在那样的人手里,所以对于他的培养他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的。

但是身边出现的人,只要不是犯过大罪的,建文皇帝朱允炆都没有管,当然一般的筛选还是要进行的,不可能什么人都能靠近,可就是因为这样还是能让太子知道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