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

彼岸沙塔 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都过于片面或者说过于主观。

就算是现在的方中愈对于历史也不敢太过的放纵。

有很多事情,他不了解,所以他要去尝试。

很多人愿意去帮他,这也是现在他能预料到的事情。

但是更多的事情他是预料不到的就好比之前他也没有办法确定,太祖高皇帝到底留下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是愿意看着这件事情完完全全发展的。

或者说在那些人眼里是跟着现在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一起走,还是一直守着太祖高皇帝的遗诏。

这些都得看个人。

中愈没有办法确定那些人现在是不是向着朝廷,但是既然他选择做了这些事都要做下去。

建文皇帝朱允炆跟诸位大臣的谈话,他并没有去参与,而是让建文皇帝朱允文和那些大臣们自己做出决定,至少他要表现的作用,兵部是去说服他们。

他要说服的,只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个人罢了。

他要让建文皇帝朱允文建立起权威来。

就算是以后建文皇帝要限制他的权力,那也得等以后。

只要现在建文皇帝朱允文对他是支持的就已经足够了。

方中愈想要的并不多。

但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所以这些人这些事如果能够听从他的那就最好了。

方中愈还没有想过要做一个权臣,或者说现在以他的能力和威势还不足以做到那样。

之前他所获得的胜利,只是因为他刚好成了平叛的最大功臣。

可是平叛战争不是他一个人打下来的,是无数的将士无数的将领,共同努力打下来的况且晋藩的兵马一直动了。

晋藩内部遭遇并不好,那些百姓们还是依然要供养边军。

所以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当今皇帝朱允文想要去祭奠太祖高皇帝的消息,确定之后那些大臣们就纷纷告辞了。

不管陛下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再呆在那里了,呆在那里太压抑了,这是这么久以来他们第一次感觉到很无力。

建文皇帝朱允文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么的强势或者说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歪理,但确确实实让他们无法辩驳,因为不管他们怎样辩驳,最后驳倒的都是他们自己。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他可能很复杂,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简单。

那就是你们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建文皇帝朱允文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大臣继续谈话,包括兵部尚书齐泰。

大都督府里面的人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欢喜。

至少表面看来他们依然很平静,虽然是武将,但是真正的站在那个位置上,作为勋贵的后人,他们依然有能力,也有权是站在那里。

方中愈在他们眼里确确实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现在的他还需要继续力量,至少还得依靠他们,所以他们兵部觉得方中愈做的这件事情有多么的困难。

以他们的力量可以帮助方中愈很多很多。

似乎是比较默契的兵部尚书期待其他人和几位大都督府的督府们在离开了陛下的房间之后就开始攀谈起来。

相反那些之前的一直反对的文官们也在一起讨论。

不过发言的并不多。

太长寺卿黄子澄黄大人今天表现的也很冷静,虽然也持反对意见,但是在最后还是和大家一起选择了同意。

“大人不知道您,您对今天的事情怎么看?”

工部尚书郑赐,虽然在朝廷上,这个位置的其他大人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一套。

如今之前他反对,但是后来立马改口。

他也知道其他人可能会有一些意见,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要看一看。

黄子澄大人看着他来问。

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朝廷的事情本来就说不清楚。

工部尚书郑赐的态度,也仅仅是因为他觉得那些东西对于工部来说是一场发展。

如今工部在外面的动作都比较小。

要是他能获得锦衣卫将作司的支持的话,恐怕很多工艺都会得到改造。

不说别的,光说水泥那一项。

那个东西可是好东西。

以后的利润可是大着呢。

“陛下居然愿意做,大家照着做就行了,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不愧是陛下的老师,黄子澄皇大人。

根本就不直面的回答问题,但是一句话却说到了重点。

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这意思是大明朝廷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

这样的变化不仅来自于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来自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方中愈。

这个年轻人,现在不所爆发的力量越来越大了。

“对呀对呀,现在陛下对方中愈几乎是言听计从,只要是中愈提的建议基本上陛下都答应了。可是说起来容易,这做起来就难了,咱们现在所要面临的情况可不是一点半点。真要是事情这么容易做的话,现在朝廷也不会是这个局面,大家也不会觉得很困难,所以这些东西还都是要深切的去做。”

“慎言慎言。锦衣卫现在所拥有的力量,不是我们能揣测的这些话,私下里说就行了,在这皇宫重地,这样说话很不怕背景,因为听了去。陛下,乾刚独断,有什么样的事情他自己能做主。咱们要做的就是听从陛下的旨意,将事情做好。”

不是刻意的去指责,只是把事情点明。

刚刚出言不逊的人,立马就收敛了一些。

这些人都不是善茬。

他们自然清楚自己所代表的是什么?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但是却又不得不做。

陛下,有心他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算了算了,都散了吧?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必须等着看结果呢?燕王朱棣已经被押解进京了。陛下,刚刚所说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们要去做个了断的就去吧。”

黄子澄皇大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之后就自顾自的走了。

自从上回在方中愈面前受挫以后,黄子澄大人似乎已经心灰意冷,很多事情都只点到一半。

剩下的就由他们自己去猜测。

其他人听到这样的话语,心里也是一愣。

这个时候说燕王朱棣做什么?

这是知道了些什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或者说说者其实也是有心的。

黄子澄不知道说这些是干什么?

其他人心里也若有所思。

刚刚建文皇帝朱允文也说了过去的事他不追究了。

他不追究,但是并不代表别人不会在意。

他们都是朝廷的官员,有的是人盯着。

况且那个位置别人也想要,为什么你犯了错?还能在上面呆着。

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些人懂了有些人没懂,但是在这个时刻大家都很礼貌的微笑了一下然后就各自散开了。

黄子澄皇大人看了他们摇了摇头,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他人没有管他。

有的人露出不屑的笑容,似乎觉得黄子澄大人已经老了。

这个时候听他讲这些,完完全全没有必要在他们心中,现在应该是要么逼着皇上把权势放一些下来,要么就是完完全全的跟着皇帝何和方中愈把他们想做的事情做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道理他们都懂的,所以在之前的行动中,有些人同时记不得罪方中愈,但也不做的太过他们太浅了,家中子弟都不是太重要的,不过后来方中愈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是在平叛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立了大功。

自那以后与他接触的人都是家族里的重要子弟。

事情就是这么的奇怪,当他努力的时候没有人关心,当他错过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又不断的人来帮助他。

皇帝朱允文没有去管其他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是今天他真的很开心,也很高兴。

在大臣门,离开之后他就回到了后宫去拜见了自己的母后。

太后这一段时间很是欣慰,自己的儿子现在看起来愈发的成熟了。

不仅仅是从正屋上,还有从帝王心术来看自己的儿子现在越来越像一名合格的帝王了。

“听说皇帝打算组建一家皇家军事学院,自己担任皇家学院的院长。”。

刚请完安之后太后就问了建文皇帝朱允文这样一个问题。

面对自己的母后见无皇帝,朱允文没有说其他的话,也没有多余的表情,虽然心里有些奇怪,怎么这么快母后就知道这个消息?

但是他也没有多想。

这个消息本来就是要公布的。

如今母后知道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

宫里现在已经管的比较严了,乱叫舌根的人没有太多,毕竟锦衣卫的力量越来越大了,这些人还没有想过要去和锦衣卫做一番斗争,甚至去诏狱呆一段日子去体会一下锦衣卫的酷刑。

“母后这么快就知道了是的,正打算组建一所学校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人。”

建文皇帝朱允文笑了笑,对于母后他没有必要撒谎,况且母后也不是那么死板的人。

“允文,你要记住,你是大明的皇帝。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为大明的江山所考虑。太祖高皇帝当年把皇位传给你是为了让你带着大明的百姓做出一番事业来。大明的江山,一定要保住。所以你现在做的事情都要深思熟虑。本攻知道你想要改变,现在的现状,但是兵部希望你太过了匆忙。方中愈那个年轻人确确实实很不错,但是有的想法很危险的。至少目前超级没有能力做到这些。太祖高皇帝曾经说道后宫不得干政。然后不是要干涉你太多的事情,只是在这里希望你能为朱家的江山,我朱家的人多,考虑考虑率虑。”

太后的年龄并不大,但是说起话来却很是沉稳,这没办法,毕竟是康皇帝的遗孀。

对于朝廷的事,也看得很清楚楚。

现在跟建文皇帝朱允文说话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

“母后孩儿知道了。孩儿对于这件事情来说,确确实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愈他你也看到了他所训练的军不一样,如今如今孩儿想要培养更重要的人才。没有一所专业的军事学院更难得快了。还是心里很清楚,现在的战争不再是完完全全的需要那样的莽夫。或者说说说孩儿要想保住这些江山不再需要那些只懂蛮力打仗的人。要智取。大明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弥足珍贵的。训练一个,今日就更加的困难,所以还是想要保住他们的性命,那么就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能力,让他们能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你知道这些就好,你所承担的东西太多太多,但身为皇家子弟,身为如今大明天子,你已经享受到这种尊重,就要为这份尊重贡献一份力量。

大明还要走的路,有很长,我和不希望看到这些事情,半途而废,也不希望他们会给朝廷带来动荡。大明朝廷需要的是稳定。不管你们做什么改变,希望你们不忘初心。”

太后不像是呆在后宫里,从来都不出去的人,她对于这些事情分析的还是有道理,对于进入皇帝的希望,也看得很透彻。

知子莫若母,或许她现在越发的了解自己的儿子,建文皇帝,朱允文了,知道他现在某些事情上还是有些缺陷或者说考虑的不太清楚,所以她才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没有想过那么匆忙的把这些事情都做好,至少有一个开端。

今天只不过是把这件事情安排下去,到真正实施还有一段时间呢了。

兵部和大都督府还需要花时间把具体的计划做出来,但是有这个风声在外面已经很好了,毕竟宫里的消息传出去至少也代表了一种方向向。

“是的,母后孩儿知道了,孩儿一定会谨记母后的话,把这件事情做好。母后还有不要太过担心。”

2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