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

彼岸沙塔 第0109章 这就尴尬了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当他把自己苦思冥想的这个主意跟郑掌柜和印刷协会的各位主事人分享的时候,特别奇怪,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中愈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欢喜与期待,是的,反应很是冷淡,这让中愈有些尴尬,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自己好像有些失策了啊,难道这玩意在这这么不受人待见,他们知道是什么情况吗?

装着一肚子的疑问,没办法,既然不清楚,那就只有厚着脸皮自己问了。

仔细一问,大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在他们这一行,在入行的时候,前辈就会讲解他们这一行的起源与发展,还有行业规矩。

所以他们都知道啊,用图画来讲事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者是人物传记。以前也有人尝试做过,只是做得不好,基本上都亏本了,最后也就做些简单的年画,过年卖卖,讨讨喜气罢了。

不仅如此,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如晋朝时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所以他们还是知道的,很久以前就有这么个产品了,只是这样一分析,就知道流传并不广,自然也就说明量产不多嘛。

中愈还以为找到了一条新的财路,拓展一下业务,但那个对他们来说意义真的不大,图画雕版太花时间,如果没有太吸人的故事,做出来基本上是亏本,商人重利,没有好处的事情可以干,至于怎样干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中愈想做连环画就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的新事物来说,它有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做赝品会非常的困难,不是说稍微识字或者懂得一点儿绘画技巧就能模仿出来的,之前被满街的山寨臭豆腐搞怕了,中愈打算做点技术含量更高的,来减缓损失的程度,不然没几天,京师里各种仿品都出现了。

况且如今京师里已经有了印刷行业协会,以后还会在地方上开分会。

现在在这行吃饭的人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在他们这里挂上了号,基本上技艺好点的师傅都在他们手里,要么领了书坊的银子,要么在协会其他书坊里做着活,要想单干,花的时间和精力那就要多多了,当然如果真那样做了,书坊的怒火还是要有人承受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好说歹说,告诉他们,自己会再用心尽快写一个故事,让他们集中力量做一次,看看效果再说,就算亏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小事情,现在人多力量大嘛,大家一起承担倒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最后还是答应了,当然看他们的意思还是不怎么看好。

你让我投钱,去做一个不太靠谱的事情,我也会觉得有问题的,这是人之常情,中愈心里还是在为其他人开脱,毕竟自己也不能把握一定能卖钱。

印刷连环画,最重要的是雕版,雕刻复杂的图画和雕刻简单的文字是不一样的,这和印制大明混一图修订版一样,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印刷图样的经验,不是之前那种印制简单的年画的经验,所以并不是很窘迫。

中愈的想法就是书坊的师傅们把提供的原画印在木质雕版上,然后对原画的拓印进行雕刻,一块木板对应一页简单的故事内容,下方再用上活字印刷上简短的话语,让人知道个大概剧情,剩下的就由他们自己去想象了,如果介绍的太详细,反而不美。

还好书坊内,他们现在对纸张的技艺有了改进,油墨也能拿得出手,还能印制双面的,所以这纸张油墨一关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最后将印上连环画内容的纸张,逐页校对和装订后,就成为了一本完整的故事连环画,就和之前做书一样,现在已经有了线装书了,虽然还是最早的模样,但比之前的还是方便多了,中愈对这个还是很满意。

中愈很是用心的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但大家对此想法采取了观望的态度,毕竟中愈没有拿出故事来,描绘的大饼是很大,费力不挣钱就不好了,所以最后大家的意思是,中愈先写故事,找人根据故事画出原画,再由雕版师傅雕刻,剩下的事情按照流程就可以办了,好不好,就可以知道了。

自那天过后,中愈在空闲没事的时候便会抽出时间来写新故事,除了之前大唐西游传的续写,还有就是为了出连环画而写的故事,当然还是借啦,记忆里模糊的样子,但不影响中愈对他进行艺术加工吧。

经过慎重思考后,他选择了说岳全传,也就是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这个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

中愈觉得这个故事稍作修改,就能让人们铭记,因为民间的说书人还是有讲这个故事的,他要做的就是写出新意,在不改变主线的情况下,写出最好的故事,当然还是要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每个人都很忙碌,做着自己喜欢或是不喜欢的事情,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管是国子监在准备的中愈讲学的种种事情,还是锦衣卫新晋校尉的残酷训练,还是方孝孺即将到来的大辩论的事情,还是朝廷以工代赈政策的后续,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个人站在应处的那个节点上做出最好的事情。

方孝孺和中愈讨论过,就是他是否还能参加科举,这个问题,中愈还真没有思考过,因为他都不知道四个月后能不能改变这一切,那个时候是否还有机会活命都不知道,所以最后的回答是,如果可以的话,在四个月后,他会考虑是否重拾儒学经典,参加科举。

方孝孺听后沉默了,他猜到自己的儿子肯定有事情没跟自己说,四个月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儿子会这样?

之前的兵部奸细案在神秘人的帮助下虽有了小小的突破,但是中愈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认定兵部的军事情报已经被传到北方了,所以,以正式的公文形式通知了兵部,让他们对之前的调整再作调整,争取将损失减到最少,他本人也到了皇宫将这件事情汇报给陛下。

重启武学这件事情,建文帝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这也是正常的,他是愿意和大臣分权,但那是处于双方的威胁的程度差异大,但是武将要是有了更大的权力,这就说不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