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103章 要教武学生

彼岸沙塔 第0103章 要教武学生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金碧辉煌的奉天大殿里,满朝的大臣们都还在讨论,虽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无非是对之前政策的汇报与补充,现在他们收到了不少反馈,应该可以扩大政策施行的范围。

但是在军事上需要他们出主意的他们也没什么话说,至少想不出什么很好很好的主意,出的主意基本上可以归类为纸上谈兵,空口说白话。

坐在龙椅上的建文帝,心思已经飞走了,是的,他的注意力并不在殿上的大臣上面,众人的讨论他也没有听的太过仔细,虽然他本意是要听一下他们的意见的。

他想到了中愈,这个年轻人,内心里是期待这个年轻人给自己惊喜的,是的,每一次,遇到不同的事情,他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期待,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前些天送进宫的那些猪毛牙刷,沾上进贡的细盐后,按照他教给的用法使用,牙也不疼了,嘴里的味道也小了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方便多了,没有以前那样繁琐,宫里的其他娘娘也都得了一把,只是样子还有些丑陋,大家也都在用着,称赞用起来效果好。

建文帝想到,特别是母后,如今年龄大了,对自己的牙口就希望保护得好好的,一直没有好的方法,中愈送进宫的牙刷,这是给了很好的礼物啊,母后是很开心的,夸他是心灵手巧,还赏了不少宫里的宝贝。

终于,大家的讨论结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建文帝扭头示意苏公公,苏公公会意后宣布了退朝,众人行礼告退离去,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占理,所以并没有对陛下今天兴致不高的事情多做计较。

这段时间,京师里的变化,民间的声音,北方战事的失利,让建文帝的内心有些想法,却无人诉说。

平常的时候,他都会找三位老师和几位尚书大人谈话,讲讲自己的困惑,来获得他们的讲解,但是今天他没有,一个人走在前方,陪侍的宦官和宫女跟在后方。

他们都感觉到皇爷似乎有心事,所以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跟在后面,生怕惹到皇爷。

“方卿,今天入宫了吗?”建文帝在前方突然提到,声音不大不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语气。

“回禀皇爷,方大人今天入宫了,这个时候应该在宫里各处巡守,陛下要见他吗?”苏公公赶忙上前来回答,幸亏刚刚让小太监去看了看,不然刚刚可就尴尬了。

不过心里可就有些开心,终于猜对了一次,伴君如伴虎,少犯错,能讨皇爷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上回的不愉快,他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

建文帝扭过来看了看他,眼睛里似乎多了些东西,说道:“派人去请他过来吧,就说朕在东厢房里等他。”

“是。”随即走到一边安排了一个小太监过去找了,毕竟宫里这么大,找到人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一行人慢慢的走回了东厢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中愈在接到口谕后也无二话,带着人快速的赶了过来。

“臣,方中愈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中愈恭恭敬敬的行礼。

“平身,赐坐。”立马有小太监抬过来一把板凳,上面铺上了锦垫,看着就挺柔软。

“谢陛下。”中愈站起来,踏踏实实的坐在了椅子上。

中愈看见龙椅上的建文皇帝面色不善,眉头紧锁,似乎有些心事。

“中愈,如今北方战事失利,梅姑父驻守淮上,本想征集义勇北上,却连一个领兵的人,都找不出,难道大明这么大,都找不出一个会打仗,能打仗的人吗?”

这,颇有些问政的态势,中愈能怎么说,毕竟他也没见过真正的战场,他对古时的战场记忆都来源于电视屏幕,冷兵器间的厮杀都是电影屏幕上的假戏,自己也没办法回答,况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功臣名将几乎被杀了个干净,没有新生代的将军人物也是一个必然。

中愈说道:“陛下,这段时间我在锦衣卫的校场那边看新招募的校尉训练,发现咱们大明现在的军士的武艺都还不错,上阵杀敌卖力气可以,但是想要作为一名将领却是远远不及的,想必如今袭职的武官也是这么个情况吧。”

朱允炆想了想,回答道:“确实如此,各地卫所袭职的武官基本上都没有上过战场,单纯考验武艺力气,他们应该不错,只是光考验武艺却也没多大作用。”

中愈对此深以为然,道:“百户,校尉的武艺精熟即可,但是千户及指挥佥事及以上的军官指挥士兵的人数众多,应该考他们布阵兵略,毕竟,一个人武力再高,遇见千军万马,也只有丧命的份。”

“哦,听你的意思,似乎有些想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建文帝还是很了解中愈的,虽然没有他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对他的行事风格还是了解的。

中愈点点头说道:“臣的确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说与陛下听,希望陛下认真思量,臣并没有其他意思,仅仅是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昨天国子监祭酒陈老先生派人送过来一张邀请函,让我过去给国子监的学生们讲讲课,臣就在那一刻突然想到,既然学生可以在学校培养,参加科举为官,为何大明的武将就不可以?”

建文帝没想到他提出的是这个,说道:“你想让武将入学?你想过没有,若天下的武将都是一人的徒弟,那后果可……”建文帝话没有说完,但其中饱含的意思,中愈都明白,文臣中的恩师,学生,太过容易形成派系,这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武将要是也这样,那怎么行。

“陛下忘了,洪武元年,太祖高皇帝下令设文、武科取士。臣还记得那份旨意上写着:兹欲上稽古制,设文武二科以广求天下之贤。应文举者,察其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骑射以观其能;策之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然此二者必三年有成,有司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其科目等第各有出身。”

中愈拿出之前太祖皇帝的例子,就是为了劝朱允炆想开一点,皇爷爷也做过,你这样做,并没有违背祖制。

朱允炆想了想,“确有此事,可是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这些都被撤销不办了,诸多大臣请旨复办,也未能成功,可见皇爷爷在这件事情上的强硬态度。”意思就是,此事搬办起来有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