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心自在 > 第六十一章 范家

我心自在 第六十一章 范家

作者:口袋空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27 来源:258中文

张家口堡位于宣府镇的西北面,北面紧邻长城隘口,西面是万全右卫驻防之地,自宣德年间筑堡与蒙古部落通商互市以来,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张家口堡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从刚开始时的周期性小规模市场,演变成为今天日常交易的大型商镇,堡内十余条纵横交错的宽街窄巷相互通联,沿街商铺林立,各种商的旗帜飘扬,绸缎、米面、茶叶、瓷器、马鞍、铜铁器具摆满各个商铺的货架,前来交易的以蒙古人为主,也有不多的来自西域的色目人,他们的商品主要是马、牛、驼、羊、皮张、毛毡和贵重药材鹿茸、麝香、葡萄酒、香料等物。

张家口堡演变为大型商镇后,来自大明各地的大商贾建造了数十座深宅大院,由于地理环境的n,这些大宅子虽然占地广阔,院内房屋林立,雕梁画栋,但缺少了江南园林那种精致和幽雅,尽显出浓浓的土豪味道。

位于堡内中心位置的范宅内热闹无比,今天是范家老爷子范明六十寿辰,前来祝贺的大小商贾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一些蒙古部落派来的使者,这都是靠了范家长子范永斗多年来积攒下的人脉,范永斗为人豪爽仗义,与他有生意往来的各色人等,都对他的信义和出色的生意头脑敬佩无比。

早在宣德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虽然也颇有积蓄,但在张家口堡算不得顶尖的商家,直到范永斗接手范家生意以后,不到十年功夫,范家生意越做越大,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当初的茶叶、瓷器为主,扩展到粮食,药材、布匹、绸缎、毛皮等等,就连朝廷禁止的铁器,范家也在偷偷贩卖,范家的家产十年之间翻了数倍,真金白银就是硬道理,现在范永斗不仅是范家的掌门人,甚至隐隐成为张家口堡商界的领袖。

范宅今日大门大开,意气风发的范永斗正站在台阶上迎客,一npn凡朴实的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与接踵而至的来宾见礼寒暄着,大门内摆着长长的桌案,范家数名识字的掌柜站在桌后,接过前来贺喜的宾客手中的礼单,大声宣唱来宾姓名,贺喜礼品种类数量等,宣唱完毕后,礼单上的物品则由脚夫挑着担子,在范府下人的引领下,从侧门直接担到库房。

小商人的礼物大都是不值钱的物品,如绸缎布匹茶叶笔墨等物,但礼轻情意重,况且范家不差这点东西,要的是人气,只要客人来到,哪怕是空手,也会受到热情的款待,范府的家风就是如此,低调朴实,热情好客。

一些大商人送的礼物可就不一样了,有的知道老爷子信佛,出手就是一尊金佛,是内地的能工巧匠精心铸造的,有的也送佛像,是白玉雕成的观音大士,面部神态表情栩栩如生,也是价值不菲,有的送上美婢,关系密切的直接用银子贺喜,比如巨商王登库等人,贺礼就是五千两白银。

近午时分,宾客基本到齐了,范永斗吩咐开宴,范府的丫鬟仆从端着佳肴美酒,流水般穿梭于各个摆着席面的院落之间,随着美酒佳肴的下肚,整个范府喧闹无比,或相熟或陌生的商人们坐在一桌,一边吃喝一边互相打听生意上的消息,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大家都借着这个场合尽量多结交一些朋友,多打听一些消息,一条在别人口中不起眼的消息,说不定就会转变成或大或小的商机。

范府花厅的正席上,坐着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七名赫赫有名的巨商,范永斗在主位相陪,范明老爷子敬了一杯酒后,借口身体疲乏后去了内宅,把主位让给了大儿子。

黄花梨打造的仙桌上摆满了各种凉热佳肴,范府为了筹备此次寿宴,除了自家的厨师外,还专门从宣府、大同最有名的酒楼请来了最好的厨师,以便给来宾提供精致的美食。

范永斗端起酒杯,满面春风的道:“今天各位兄长贤弟能亲自到场,给我爹祝寿,我范永斗心里热乎乎的,我们兄弟交往多年,不管是生意上还是人情上,都是互相帮衬着,难得今日大伙能凑到一起,我敬诸位一杯,我先干了!”,说罢,一扬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口朝下,示意杯中酒确实喝干,这是表示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其余其人纷纷端起酒杯喝了一杯,范永斗招呼道:“来来来,大家动筷子,尝尝宣府状元楼大厨的手艺如何!”

众人纷纷拿起筷子,吃口菜压压酒意,对于这些豪商来说,什么样的美酒佳肴没有吃过?所以各人略略品尝一番就放下了筷子。

和范永斗并肩坐着的是王登库,人中以他年纪最长,今年已过五旬,由于经营有道,也是家底最厚实的一个,他的生意以粮食为主,这几年西北持续大旱,每石粮食涨到了三两,王登库靠着敏锐的嗅觉,早前几年便屯下了大批粮食,这几年一涨价,王家豪赚了大把的银两。

他夹起一块熊掌放入口中,放下筷子慢慢品味着,叹道:“抡起这熊掌的做法,这状元楼说第二,别人没敢说第一的,味道醇厚,入口即化,回味甘甜,这厨子真是绝了!”

范永斗笑道:“这还不简单,老哥哥这么喜欢,小弟待会就把厨子买下来送到府上去,以后哥哥想吃随时吩咐就行!”

其余诸人笑嘻嘻的看着他俩,对于他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银子,看中什么买就是了,一个厨子而已。

王登库咽下口中的熊掌,端起茶水品了一口道:“老弟的心意哥哥领了,这事我看还是免了吧,人家状元楼指着这道名菜招徕客人呢,买了这个厨子等于砸了人家的招牌,断人财路这事咱们不能干。”

打横坐着的靳良玉比王登库小几岁,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笑道:“王老哥,这话可不像你说的啊,人家大同府美仙院的当红头牌不是被老哥给买下来了吗?那可是个十六岁的清倌人,那时候你可不管是不是人家美仙院的摇钱树了,硬生生花了一万两银子啊,这会又讲究开了,保不齐有啥事俺们不知道呢!”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王登库一辈子最爱美食n,尤其是n,只要看上了,不管是风尘中人还是良家女子,花多少钱也得买回来,五十多岁的人了,侍妾居然有二十多个,也不知他这把老骨头怎么禁受得住。

王登库见众笑,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得意的笑道:“你懂个甚,男人这辈子要是没找过几十个绝色女子,那岂不是白活了,赚了这么多银子,不去享受,那和土坷垃有啥两样?小靳你最抠门,家资百万,找个女人还得偷偷摸摸去暗门子,也不怕人家笑话!”

靳良玉顿时一脸窘状,他本姓张,家里世代为农,家中兄弟五个,平日里饭都吃不饱,十几岁时进入一家商行当伙计,因为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很讨东家的喜欢,过了几年主家把女儿许给了他,东家就这一个孩子,所以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入赘,这在那个世代是很难接受的,因为生的孩子要跟女家姓,如果入赘会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家里人也会跟着蒙羞,但靳良玉却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选择入赘,为此他父亲到衙门和他断绝了关系,他也跟了东家的靳姓。

靳良玉入赘之后接手了靳家的生意,凭借着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几年功夫便将原本的生意打理的有声有色,后来他涉足茶叶生意,亲自带着驮马载着茶叶深入大草原,回程时带回交换来的马匹羊群以及牛皮等物资,转手卖给内地客商,这一趟来回就赚了几千两银子,也探出了一条黄金之路,靳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一步踏入中等商人的圈子,后来一个偶然机会结识了范永斗等另外其人,经过数次互相交易后,发觉彼此投契,于是互通有无,扩大了经营范围和规模,经过数年的积累,此时的靳良玉已堪称富豪了。

虽然有了花不完的银子,但靳良玉却是一直对他的丈人一家敬爱有加,他和靳家生了一子一女,女儿嫁给了在座的另一位富商田生兰的次子,十六岁的儿子正跟着他学做生意,老丈人嫌子嗣太少,要他纳妾再生,靳良玉坚决不肯,他到现在还把妻子称为,他永远忘不了老丈人家的恩情,一个能嫁给他这个穷小子,才让他有了今天这么好的日子。

他亲家田生兰咳嗽一声开口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王老哥你还是说说为啥不要这个厨子吧,这里面有啥门道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