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西游之逆佛 > 下乡

西游之逆佛 下乡

作者:有理想的粽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8:39:30 来源:258中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张家小四张德民升入中学好几年了,前几年二姐张莉香去了广阔天地。二姐是在和一帮同学去京城回来后,向学校递交的要去最艰苦地方的申请,由于张家的成份好,申请很快就得到学校革委会的批准。

那是一个唯成份论的年代,家庭成份好的提出申请很快就能获得批准,理由很简单,赞许鼓励!家庭成份不好的如果提出申请,也会很快批准,理由也很简单,必须改造!当然很多这样成份的是不需要申请组织上必定会优先考虑。

那天送二姐的时候,看着二姐兴奋的样子,张德民心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四,怎么成天躲在屋里……”大哥**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看什么书?”**抓过张德民手里的书,“小四,你怎么看这个?”大哥脸色有些不对,“你就不怕……”**想说什么,又突然住了口。

“给我。”张德民一把抢了过来,“这是我同学的,明天还得还。”说完,便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小四,你知道那个交白卷的人吗?”**躺在床的另一头,“我真佩服那个人,要让我交白卷,我还真没那个胆儿……”**看着天花板,“知识越多越反动……”

“就像你,看这么多的书,有啥意思?是能长劲儿还是能当饭吃?”**撑起身子看着张德民,“我告你啊,我可是厂里连着几年的先进,那可都是拼出来的。”**在大姐张春萍和李俊结婚后,调到了洛城市二轻局下面的一个厂里,去年和厂里一个女工好上了,打算今年底结婚。

“我看没知识的人最反动!”张德民乜了一眼**,“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都是没知识没文化的人,要不就是被有知识的人利用……”张德民乜了一眼**。

“小四……”**眉头皱了一下,站在张德民身后,“这话不能到外面说,我警告你!”

张德民起身拿着书走出屋去。

昨天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要同学们做好下乡的准备。想着前些天二姐来信诉苦,后悔当初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这地儿,就连当地人都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银。自然“灾害”时期,村里饿死了很多人,后来一到饥荒年,村里的人便纷纷到外地要饭去了……

下就下呗!九州大地从大喇叭开始喧嚣时,先是懵懂的学生娃一下子变得热血沸腾起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不变色运动,接着便是一茬一茬的去了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

上山下乡,在这个年代除了招工,当然对于自己这种家庭背景的人是很难的,很多背景深厚的人,中学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去当了兵,其他的就只能到农村去了。农村,自己又不是没在乡里呆过,面对这种情况,张德民想也没用,生活还是那样,该干嘛干嘛,只是三天两头的,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书躲在屋里看。

终于,暑假的时候,张德民中学毕业了。今年下乡是统一分配,张德民所在的班全部去了位于洛东省东北部偏远山区的洛东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一个农场,据说那里的橡胶林很多。张德民这个班去了之后按军事建制编制,**强被编为三连二排五班,主要任务是割橡胶。

班里除了两个未毕业就当了兵的,再就是谭佑俊,由于他家庭成份的原因,被单独分配到更偏僻的地方,其他的则是和张德民一起到了洛东生产建设兵团。

来连里一个星期后,张德民由于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推荐,再加上组织上考察了他的家庭成份,于是被任命为五班班长。

白天,张德民和连里的同学一起上山割橡胶,晚上除了政治学习,张德民就是看书、做笔记。

这年十月,九州结束了被称为“浩劫”的十年,这一年的十月也被后来的史学家誉为九州社会发展的转择点。

这年春节,是张德民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他没有回家。回家得经连、营审核,最后报到团里审批后才行。今年,不知什么原因很多同学的申请都没有得到批准。张德民由于在学校时门门功课优秀,特别是文史类更优秀,自然就成了连里的笔杆子。惯例,春节前各连都要准备文艺节目参加团里的文艺汇演,张德民当仁不让得准备表演的节目内容,所以他也没办法申请过年回家。

在全团文艺会上,三连获得总分第二名。其中张德民编写的三个节目中,有两个还获得单项第一名。这个结果张德民也很欣慰。在这次汇演上,张德民听说有一年汇演,一个男知青为了表决心,把像章直接别在自己胸膛的肉里,看得人啧啧不已,这个人也获得了最佳忠诚奖……

接下来过年的几天,张德民基本是在书本的陪伴下度过的。而其他知青同学,要么上街、要么在家睡大觉……

初二那天下午,附近的一群农民吵吵嚷嚷来到连部,说有知青偷了生产队养的鸡,同时在连部附近找到了鸡毛………当然,这事最终也没有查出来是谁干的。况且在其他连队也有很多这样的事发生。可以说,偷鸡摸狗的事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前年,有一个当地的女青年挺着大肚子,由父母带着来团里找人,说有知青把他女儿肚子搞大了……这事查来查去,最终也没有查处过名堂。

洛东省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这里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到了夏天,这里的蚊虫就特别多了,好在下乡前,母亲把家里唯一一床旧蚊帐给了他。

“德民……”吴畏和李胜伟推门进来,“听说今年要恢复高考,你有想过参加吗?”

张德民正缝着蚊帐裂开的一个口子,头也没抬。

“这次考大学,好像要团里推荐!”吴畏坐到张德民的床边,“我可听说团长是白灵亲叔叔的老战友,你……”吴畏神秘地说道。

“白灵?”张德民看着吴畏眉头皱了皱,吴畏肯定地点了点头。

白灵读小学时就和张德民一个班,现在下乡又在一个连队。人长得俊俏,在连里乃至全团都是一枝花,但她不是那种喜欢招摇的女生。据说全团暗恋她的人不下一个连,时不时有胆儿大的去表白,生怕一不留神让别的人给抢了先。

对于白灵,张德民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感觉,自己虽然不像别的人那样暗恋她,但每次当两人目光交汇时,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目光中的那份关切。

“德民,最近连里有很多人老朝连部跑,我寻思是为了高考这事儿的。”李胜伟看着张德民。

张德民以前就读的中学是一所大学的附中,浩劫开始前是市里的重点学校,他们这个班一多半是大学教工的子弟,这帮子弟读书时成绩也不错。对于上大学的意义,大学教工的理解无疑比其他人更深刻。

到兵团后,张德民听老知青们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每年的招工,那可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所以每年招工的时候,也是团里流言最多的时候。老知青还神秘地说,有的连队的女知青,为了能返城,还把自己的身子给了主事的领导!张德民听完唏嘘不已。

张德民他们这一届由于下乡时间短,没啥体会,主要还在于招工这样的好事和他们根本不搭边。现在恢复了高考,那可是跳出农门的又一条捷径,稍有一点文化底子的,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德民,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打小学成绩就好,也喜欢读书,不去大学真是可惜!”吴畏看了一眼李胜伟,拿起桌上的陶瓷杯喝了一口水,“那几个人,他们父母是大学里的老师,教的学生多了去,听说他们的关系都走到了兵团!”

“得,别老瞅我!”李胜伟白了吴畏一眼,转头看着张德民,“我父母来信问我能考上大学吗?呵呵,我这文化水根本就不平,不过,德民你要能争取到这个机会,一准成!”

张德民年初就听说今年要恢复高考,也听说团里能参加高考的名额就几个。他也掂量了一下自己,虽说自己的表现在连里还不错,但表现只是一个方面。前些天,在和老知青们闲聊时,一个老三届的知青说以前每年招工的时候,很多人晚上提着大包小包的朝连、营和团里领导家里跑,这几年,有些人大白天也提着东西朝领导家里送。

想想自己一没关系,二没背景。虽说自己的表现连里也很认可,可全团几十个连队,成百上千号人,表现好的不在少数,机会咋就能落到自己头上?

他一直觉得凭自己的表现和文化底子,得到连里的推荐还是有信心的。可现在就算是连里推荐了,自己要面对的可是全团几十号人,这还不包括那些有关系有门道的!想到这里,张德民有些发怔。

要说自己带的五班,每月的割胶量在全连是数一数二的,每次连里比赛也是第一第二的。可也只是局限在三连,现在要和全团那么多连队比,还真是不好说!

“你倒是说话啊?”见张德民不吭声,吴畏瞪着眼说道,“我可告你啊,现在可是关键,你得赶紧拿主意,要不将来指定后悔!”吴畏说着站起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