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归来:容少,就要霸着你 > 第一三八章 给苹儿来提亲

() 如花脸上、手上的伤虽不重,但一道道的,柳氏怕如花脸上留下疤,请单大夫一定要给如花开个好的药给涂上。

袁琦从县里回来时,带了一盒药膏给如花。

如花打开来,白色透明的药膏,闻起来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如花抬眸看向袁琦。

“这是哪儿来的?”

“二小姐,这是奴婢找沈大夫要的,说是去疤的效果极佳,即使是没有疤痕抹在脸上,也能让皮肤变得更好。”

如花轻轻地盖上盒盖,“沈大夫给的,多少银子?”

袁琦笑了下,“沈大夫送给小姐的,没要银子,说小姐若是还要,他那儿再给你找几盒送来。”

“哦,你跟沈大夫说,谢谢他了,我这儿有单大夫开的药膏涂着就成,再说了,单大夫说这伤口不深,结了痂掉了,长一长就好了,不会留疤的,这么好的膏药,还是给真正需要的人去用。”

袁琦把药膏拿过来交到红衣的手里,对红衣说:“小红,你给小姐收着吧,早晚涂一次,这药膏一定比单大夫的药膏用着见效快。”

红衣瞅了一眼如花,如花轻轻地点了点头,红衣便收在如花的屋子里去了。

山上的桃子都摘了,硬一些的都做成了蜜汁桃子罐头,软一些的,则都给家里人和亲朋好友们分着吃了。

如花把最先做好的蜜汁桃子罐头,找了个商队,和月饼篮子、月饼盒子一起全部送去了楚郡府,交给点心铺子里去售卖。

伍立文放农忙假的日子里,每天都要抽出两个时辰去地里干活,他知道这一次他这举人定是考不上的,所以心里也没压力,能看多少书就看多少,这农活还是要干一些的,他毕竟还是个农家的当家人,这农活不能全部砸在如花一个女孩子身上。

如花亲自给伍立文送了一小坛的桃汁到地里去,给伍立文解渴。

“这桃汁真甜。”伍立文擦了汗,喝了一碗桃汁后说着。

“是甜,爹,你多喝点。”

伍立文又喝了些后,对如花说:“如花,孙县令给我带了个信,咱们地里用的双滑犁和播种机、排耙都报到知府那儿了,孙县令说知府也上报了朝廷,到时候一定会得个朝廷的嘉奖的,因为皇上很是重视农业,咱的这几样农具,能省很多力气和时间,特顶用。”

如花听了,也高兴,“嗯,这就好,就用这些农具先打头阵,等下半年冬小麦一种,孙县令一上报,明年咱就又能得个嘉奖了。还有现在试种的第二季稻子,若成功了。呵呵,双季稻也是大功一件。”

“嗯,可不是嘛。”伍立文也是满心期待与有荣焉的样子。

“孙县令说了,他已派人来看过咱种的第二季稻子了,就等到时候的结果,再有那冬小麦,种的时候和他提前打个招呼,他要亲自来瞧,确定是咱们冬天种的,到明年六月份,再来看结果。这第二季稻子若这一次就能成功,他就给咱们先报上去,种冬小麦的时候,再上报一次。一切都看朝廷那边的意思,说不定还会派个司农史过来瞧咱家的地呢。”

如花点点头,看伍立文又下了地,便带着红衣走了。

因为李家村的事,柳氏不叫如花再乱跑,如花只好就在几个作坊里来回的逛逛,看看各处的工作情况。

豆腐**作坊里,齐氏带着人除了做豆腐**外,还兼做芝磨酱、花生酱的活计,如花去作坊里看时,齐氏正在熬制芝麻酱,整个院子里飘着的全是芝麻的香味。

“二小姐。”齐氏看到如花,笑着和如花打招呼。

“嗯,你忙你的,我四处看看。”

说完,如花又四处转了转,看到院子里的桂花树时,眼神又热切起来。

“小红,桂花可以做桂花酱,甜丝丝的,味道还好闻。”

红衣抬头看了眼桂花树,嘴角抽了抽,说:“是,开了花就摘来给小姐做酱。”

“嗯。”如花笑笑,转身走了。

红衣无语地跟在后面,堂堂基地的四使之一,现在成天不是种地就是摘花的,想想都郁闷的不行,这位主子不会一辈子就过这样的日子吧。

如花不知道红衣在想什么,她只想到八月里桂花飘香的时候,就可以做桂花酱了,就觉得很高兴。

从豆腐**作坊里出来,站在村子里的路上想了想,“小红,你回家去吧,我去爷爷的铺子找大伯娘去,你不用跟着了。”

红衣翻翻眼皮子,“不行,我要跟着。”

如花撇了撇嘴,“跟着就跟着吧。”

两人到了小吃铺子,里面的客人不算多。

东子看到如花来了,就笑着问:“如花,吃啥?”

如花想了想,说:“来碗凉皮吧,要高担的,辣子少放点。”

东子看向红衣,红衣笑着,说:“我要一碗水洗的,不要蒜,辣子多一些。”

东子答应着,就去给她们调凉皮去了。

如花坐下来,红衣就问:“小姐,你这凉皮是从哪儿学的?”

如花说:“自己想出来的。”

红衣竖了下大拇指,说:“小姐,你上辈子一定是个厨娘,要不然咋会想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

如花抿了抿嘴,大伯娘和崔氏听东子说如花来了,就从厨房里出来了。

“如花。”

“奶奶,大伯娘。”

两人坐下了,红衣忙坐到另一边的桌子去。

“如花,你前些日子跟我说的事,我打听了,还别说,我打听的三家表兄妹成亲的。”

见东子端了凉皮过来,周氏忙住了口,东子把如花的凉皮给她放在桌上,转身去给红衣把凉皮送了过去,然后就又去厨房了。

周氏看东子走了,这才说:“如花,你边吃边听我跟你说。”

“嗯,好。”

如花把凉皮拌匀了,吃在嘴里,好熟悉的味道,上一世去西北出差时,吃了兰州的高担凉皮和灰豆子,就让她爱上了这个味道,于是,夏天来时,她就把她曾上网查过的制作高担凉皮和水洗凉皮的方法教给了崔氏和周氏,给爷爷的小吃店里,又加了一样特色的夏季美食。

“我打听的三家表兄妹成亲的,一家的生的孩子是个傻的,还有两家的一直就没能生个孩子,总是怀着怀着就没了。娘,你看,这杏儿和东子?”

崔氏看看如花,叹了口气说:“如花啊,你看的书多,知道的事也多,这有没有法子能治的?”

如花咽下嘴里的凉皮,摇了摇头,说道:“奶奶,这不是病,不是说治就能治好的。番邦那儿禁止近亲通婚,就是因为人的血缘关系太近了,会生出不健康的孩子出来,所以啊,近亲是不允许成婚的。”

崔低皱着眉头,满是为难,“我想着东子无依无靠的,又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和杏儿要是成了,你二伯成了东子的丈人,也会照顾东子的,你姑姑泉下有知,也会放心。可,可要是真的像那几家一样,东子可是他家的一脉单传,可不能叫你姑姑连个子孙后代上香的都没有啊。”

周氏点着头,也颇是无奈,便劝着崔氏说:“娘,还好咱们也只是这私底下说了说,没跟两个孩子当面说过,那就算没这事了,咱以后也不提了,给他们两个都相看别家的,你看这样好不?”

崔氏叹着气,说:“也只能这样了,你跟林媒婆说说,给苹儿三姐妹和杏儿都相看着吧,志森和东子也请她给看看有没有好姑娘,这几个孩子都到了岁数了,可不能再耽搁。苹儿那里,你再说说,这林媒婆介绍的人里要是还没有看上的,咱就从如花招来的这些在作坊里干活的人里头找找,就是那些干短工的小伙子里有好的,也行啊,咱不求大富大贵的,只要人品好肯干,有手艺有力气的后生,都行的,是不?苹儿娘。”

周氏想起三个闺女,就一阵发愁。

如花吃完了,正在擦嘴。

崔氏就又对如花说:“你爹和你娘要瞅着,给志勤和如梅也得早点相看着,别把好姑娘和好小伙子给别人抢先了去,先定下个,日后再成亲也成。”

如花笑着说道:“奶奶,我大哥要考功名,日后结交的人也不一样,他的亲事不急,至于我姐呢,也不急,过个两年,说不定还能找个好些的。”

崔氏一想,“是啊,你爹和你哥要是中了举人,将来做了官,那你们两姐妹的身价也就高了,你大哥也是个官身的话,这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官家小姐的好,要不然啊,这农村里的姑娘,没见过世面,和别人打交道说话举指都不成,嗯,他们就先等等,你们家不急了。你大伯家的三个和你二伯家的两个,还有东子,才是急着要找的。”

如花看志森和东子正好从厨房里出来,一个端着两碗凉粉,一个端着一碗蜜汁桃子。

看两人都红了脸,应该是听到崔氏说要给他们相看姑娘的话了,两人把客人点的东西给客人送到桌上后,就快速地躲回到厨房里去了。

如花看着两人落荒而逃的样子,“呵呵”地笑着,“奶奶,瞧,森堂哥和表哥还害羞了呢。”

崔氏也笑着,看周氏一脸的愁云,就劝她:“苹儿娘,别发愁了,我以前也一直愁立武娶媳妇的事,可你瞧瞧,他现在不是也订了亲了。苹儿一定会找个好后生的,你放心吧,这姻缘的事,还真是天注定的。”

周氏扯了下嘴角,勉强地笑了一下。

如花眨巴了下眼睛,说道:“大伯娘,其实我给苹儿姐都看好人家了,你想不想知道那个小伙子的情况啊?”

周氏一愣,崔氏却笑着催如花,“快说说,你瞧中的,一定是好的。”

周氏也点头,紧张地看着如花,如花也不卖关子了,就说:“其实这个人大伯娘也听说过的,就是上次我们在路上马车车轮陷到坑里,帮我们抬马车车轮的那个李家大哥,他这人品应该没话说。那天我和苹姐去李家村出了事,他还来帮我们,看到苹儿姐被扯了头发摔了跤,还叫他娘帮着给苹儿姐梳头,一个劲地还问苹儿姐疼不疼,要去给苹儿姐找大夫呢。苹儿姐说我们回村,村里有大夫,他还一路送我们回来的。这几天,我听李叔说,他辞了镇子上给人家收玉米的活计,到我家的地里去锄草,就是李家村里被徐地主祸害的那几十亩地里干活,可卖力了。”

周氏问:“是哪一个啊,那天送你们回来的有好几个人,我光着急地看你们两个了,没瞧清楚跟来的人都长啥样。”

崔氏一拍周氏,“没瞧清楚就去李家村瞧瞧不就成了嘛,你没听如花说这小伙子正在她家的地里干活呢。如花啊,这小伙子多大,家里几口人。”

如花说:“他叫李大虎,比苹儿姐大两岁,今年十九岁了,家里三口人,就他和他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啥亲戚。家里有三亩地,两亩旱地、一亩沙地,地里的出息很少,所以他常到镇子上做零工,挣几个铜板。家里条件倒是不太富裕,人就是个实诚的肯吃苦的人。奶奶、大伯娘,你们觉得怎样?”

崔氏很是满意,说:“我觉得挺好,你大伯家现在日子也好了,男方家虽不富裕,要是他是个好的,这事要是成了,苹儿娘,你就叫他到面条铺子去帮忙,到县上、镇子上去卖面条,也能挣上些钱。算是你们给他们帮衬的,你说,是不?”

周氏点头,家里的面条铺子多少还能挣些钱,现在只梨儿一个人守着铺子,这镇子上和县上就没人去卖面条了,若是大女婿肯干,她这当娘的,自然不想叫自己的女儿过苦日子,能帮衬着叫他们多赚些银子的事,她是乐意的。

“如花,我也觉得这小伙子不错,就是不知道苹儿她有没有中意啊,要不咱们在这儿说了半天,她一句没看上,那咱不是就白忙了。”

如花笑眯眯地说:“我看苹儿姐对这个李大虎的印象不错,奶奶和大伯娘要是觉得行,我这边就找人给李大虎去提个醒,咱是女方,可不能去倒着去向人家说亲的,不是吗?要是他请了媒人来说亲,这苹儿姐愿不愿意的,不也就知道了。”

周氏乐的直拍手,看有客人往这边瞧过来,忙压低了声音,说:“咱先不跟苹儿说,要不,唉,瞧我这张嘴。如花啊,你要是把这事办成了,那还真的都被你说中了,这出去走走,还真的找了姻缘回来,一个你小叔,一个你苹儿姐,我可得好好谢谢你才是呢。”

如花微仰着头,说:“呵呵,好说,好说,就瞧我的吧,大伯娘,你把谢礼给我准备好了就成。”

红衣在那边的桌子上一直听着如花这边三个人说的话,看如花得意的小脸在那儿晃着,不由地撇了撇嘴,心想:这小女娃儿还乐忠于给人牵红线当媒婆,听她们这话,她小叔的媳妇就是她牵的线说成的,如今又来给她大堂姐做媒。

想想,如花家的这些适龄要成亲的,算是她舅舅家,红衣不由地吐了下舌头,好嘛,这堂哥堂姐表哥舅舅的一算下来,十个人呢,这还不包括她亲哥亲姐,怪不得小主子一天到晚的忙个不停,连说媒都要干,她能不忙吗。

如花正在想着怎么叫李大虎主动的来提亲的事,没瞧到红衣看她那个眼神是无比的无语加无奈。

从爷爷家的小吃铺子出来后,如花就找了郑海来,跟他耳语了一番,郑海点了点头,如花一挥手,郑海就去办如花交待给他的大事去了。

姥爷家的新房子比爷爷家的早两天开工的,如花乘着现在没事,便又和红衣去了姥爷家的新房子那儿去瞧了瞧。

姥爷家的院子是一分为二,大舅舅和小舅舅,一人一个院子,姥爷和姥姥将来是跟着大舅舅住,所以大舅舅的院子里的屋子要多两间,还有倒座。

小舅舅的院子里正屋少一间,西厢少一间,倒座也有,面积比大舅舅家的要小一些。

陈师傅正在这边带着工匠干活,如花见了,就上前去和陈师傅说话。

“陈师傅,我姥爷和爷爷家的房子九月上旬就能盖好了吧?”

陈师傅说:“你倒是越来越专业了,说的一点都不差,九月初六左右,就能全部完工。”

如花笑笑,上一世村里人盖房子,她养父几乎每家都叫着去干活的,她自然很清楚几间房子什么时候能盖好。

“接下来是不是就安排盖项叔家的房子了?”

陈师傅点点头,“是啊,十五之后,就可以腾出几个人来,先打地基,他家的院子比这两家的都小,房子盖的也少,我们要是赶赶工,十月初就能给他盖好了。”

如花就说:“陈师傅,那你盖好项叔家的房子后,别接别人的活了,还是给我干活吧。”

“你还要盖房子?”

“是啊,就是镇子上河道边那儿,现在那四个铺子开了,这周边的一些店铺房子,也得盖起来才是。”

陈师傅想了想,“那边离河近,蚊虫多,盖房子住人的话,好像不太好吧。”

如花就说:“河边那儿我要全部整治一下,连着我那店铺后面的那些地,我要先把芦苇、杂草都除了,平阔些地方盖楼,有水的地方,我修成荷花池子,还有原来店铺的那块,我要建两条街道,全部用来卖吃的、卖水产。”

陈师傅非常吃惊:“盖楼建街道?”

“是,那儿的地我这前前后后买了有四百多亩了,那儿,我要建成一个小吃一条街,而且盖的那个楼,我要把它打造成颖州府最好的酒楼。这个工程很浩大,大陈师傅那边一直在赶工,等他那边的园子建好后,他的人和你的人合在一起,你们这些人一起干,我的计划是三年,三年内,要把那儿建造完工。你先把这边忙完,到时候我和你、大陈师傅一起做个预算,看需要多少银子,买多少材料,招多少工匠和小工。”

陈师傅一直处于吃惊的状态中,等如花离开了,这脑子还是转不过来,一直在想着,河道边盖楼建街道,这伍家姑娘到底要干啥?

红衣跟在如花的身后走着,听到刚才如花和陈师傅的话,她也是吃惊不小,仔细地想了半天,再看如花的身影时,觉得自己对这个小主子越发的看不清了,本来还觉得她时而喜怒无常爱捉弄他们几个,时而又聪颖出其不意的做出一些事来。

八月初五。

柳氏和如梅、如花,送走了伍立文父子四人,和伍立文父子一同上路的,还有宁韵秋的大弟宁博文,宁博文在姐姐宁韵秋的一力坚持下,还是报名参加本次的秋试。

赶马车的是二河,他作为伍立文的书童,自然是要跟着去的。

刘小四和秦双则一人一辆驴车,带着蜜汁桃子罐头和月饼篮子、月饼盒子,跟在马车后面,一道去了颖州府。

郑海也在初五这一天,去了益州,如花派他带着苗公子的信,去跟白凌飞要银子。

京城那边要开铺子,南柳镇这边要盖酒楼建街道,这些都需要银子,如花手头的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就派郑海去,以她苗公子的身份,去拿今年制冰的红利。

京城那边的铺子要派的掌柜,除了从基地给她派来的黄平和巫海安外,如花还打算把县上丽人坊的孟娘子派去京城。

前世孟娘子能把绣楼经营的那么出色,如花希望今世孟娘子也能发挥她的优势,帮自己把京城的丽人坊铺子经营起来,为以后她的那些绣品、成衣的推出打好基础。

“孟娘子,你考虑一下,京城的丽人坊铺子,我想交给你去打理。”

孟娘子听了如花的话,只愣了一下,便说:“行啊,什么时候去?”

如花反而有些吃惊,说道:“我还以为你要考虑考虑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答应了。”

孟娘子笑了笑,说道:“在哪里干不都是一样,再说了,少东家信认我,我自然要做的更好,才能对得起少东家对我的知遇之恩。”

如花点了下头,“嗯,你这么爽快,我就不愁那边的事了。铺子找好了,就安排你过去,你想一想,过去的时候要带谁走,你可以挑四个绣娘,一个伙计,两个女工。”

孟娘子抿了下唇,对如花说:“少东家,珊瑚我想叫她跟着我,不知少东家允许不允许?”

如花想了想,对孟娘子说:“珊瑚的绣艺进步很大,但京城那个地方,藏龙卧虎之人颇多,我想珊瑚还是在我的作坊里再学两年,两年后,我把她给你送去,相信我,你会看到我给你调教出了怎样的一个刺绣高手。”

孟娘子微微有些失望,不过,侄女乔珊瑚来看她时,总会说她学了什么新花样,她的刺绣水平又提高了多少,孟娘子知道,如花说的必不会失信,而且,她也期待如花给珊瑚教出了怎样的绣技出来。

“好,那珊瑚就继续在作坊里学,这边铺子少东家打算要谁来当掌柜的?”

“刘小四。”

孟娘子一笑,“我想到会是他。”

如花弯唇笑了笑,说:“他从颖州府回来后,你就再带带他,把这边的事情跟他交接交接。”

“好。”孟娘子答应了。

从丽人坊出来时,如花看到了尚家的管家,急匆匆地赶着马车,往城外去了,如花想了想,就又转回去,跟孟娘子交待了一下。

如花先到首饰铺子去,找到柳氏,和柳氏一起回了家。

“如花,这段时间首饰铺子里的饰品卖的非常好,这盈利涨了两成呢。”柳氏高兴地说着。

如花听了,就问:“两成?确实不少,怎么会卖这么好?”

柳氏说:“最近成亲订亲的人家多,所以来铺子里买首饰的就多了,自然这盈利就多了。”

“哦,是这样啊,嗯,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干脆推出几套专供成亲用的婚礼首饰出来,你说好不好?”

“婚礼首饰?那只是成婚的时候戴,平常戴不了吗?”

“不是,平常也能戴,只是借了这个婚礼的名头,把首饰做的再华贵一些,名字起的更好听一些,比如什么‘情比金坚’系列、‘一生一世’系列、‘百年好合’系列。这些系列的首饰都是配套的,从头到脚都有,头饰、耳环、戒指、项链、手镯、手链、脚链。”如花仔细地给柳氏说着。

“脚链?脚上还戴金链子?”红衣问。

如花也不怪红衣插嘴,说:“是啊,脚上戴了脚链,就是拴住了人的脚,不让你跑。这脚链和手链的形式差不多,只不过手链是给外人看的,这脚链嘛,只能给自己的相公瞧到罢了。”

柳氏和红衣点了点头,如花就说:“回去我就叫工匠先打一条脚链出来,娘,等爹回来我叫爹送给你,亲自戴你脚上。”

红衣“噗哧”地笑出来,柳氏脸一红,伸手就敲了一下如花的脑袋瓜子,“你这孩子,瞎说啥呢。”

如花瞪了一眼红衣,捂着脑袋瘪了个嘴。

回去后,如花果真就去了首饰加工作坊,郑海出门了,这里的事暂时由莫伦凡代管着。

如花跟莫伦凡和金匠交待了一下,就叫他们这两天打几条脚链出来。

翌日。

大伯娘跑来了,在院子外就喊“如花,如花。”

如花从屋里跑出来,“大伯娘,咋的了?”

“来啦,来啦。”

如花听的一听雾水,“啥来了?”

周氏抓着如花的胳膊,说:“李家提亲来了。”

“真的?”

“是,他们请的窦媒婆上门来提亲的,你奶奶正在家招待窦媒婆呢。”

如花就说:“那大伯娘还不赶紧去看看。”

“我这不是来叫你的嘛,你也去。”

“我?”如花指了下自己的鼻子。

“哦,好像不好啊,你太小了,不能去,你娘呢?我叫她一起。”

“我娘去县上铺子了,大伯娘,你别紧张啊,就跟平常接待林媒婆是一样的,先打问一下对方的情况,再把大伯叫回家去,一起听听,然后去问问苹儿姐的意思,要是苹儿姐当即就同意了,就给媒婆回话,若是苹儿姐要考虑,你们就先跟媒婆说要考虑一下,查查男方的情况,媒婆也就知道这是在考虑,过几日,还会回来问你们考虑的结果的。”

“哦,成成,那我先叫你大伯回家,如花,你帮我去问问苹儿,行不?我怕我问了,她又跟我急。”

如花摸了摸脸,说:“大伯娘,我去问苹儿姐肯定不说,你还是请奶奶去问。”

“哦,对对对,奶奶问了,苹儿一定会说的,呵呵,瞧我,这都跟傻了一样,成,我这就走了。”

周氏风风火火的又走了,如花瞧着周氏的背影,直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姑娘大了,愁嫁。儿子大了,愁娶。当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

“小姐,不是说要去大相寺吗?还去不?”红衣来问如花。

如花想了一下,苹儿姐的事自有大伯娘他们当父母的去操心了,这一时半会的,也没个结果,就不等说媒成了没的消息了,她还是去看看大陈师傅园子建的怎么样了。

“去,你叫黑子过来,家里只剩牛车了,咱们赶牛车去。”

红衣叫了黑刹来,去后院牛棚里牵了牛出来,套好了车。

韩雅追出屋来,“小姐,你带上奴婢吧。”

如花回头看了看韩雅,一招手,“上来吧。”

韩雅高兴地“嗳”了一声,跑过去上了牛车,挨着如花坐下来。

快午时的时候,终于到了大相寺山下,看到两处两层的木楼已基本成形,两边几间铺子也都建了起来,如花从牛车上跳下来,就往里走。

小溪那儿的桥也架好了,从桥上过去,右边的院子里全种着海棠,余佑文正在里边打理着。

“二小姐,你来了?”

如花问:“嗯,这海棠都好着呢吧?”

“都活着呢。”

“嗯,移植活了就好,这山里的都移过来了?”

余佑文摇了摇头,“挑了一些同年份的移的,剩下的还在山上呢。”

“好,明年春天的时候,给镇子上那边也移一些过去。”

“成。”

如花看了看前边,“大陈师傅是不是在那边忙呢?”

“是,大陈师傅说要在那儿打井,请了三个打井的师傅过来,正打井呢。”

“好,那你忙着,我去那边瞧瞧。”

从海棠园出来,如花去找大陈师傅,看了一会儿打水井。

“这边材料都还够用吗?”

大陈师傅回道:“又采买了一批,后日能到,这一批基本上就够用了。”

“好,这边就辛苦大陈师傅你了。”

大陈师傅笑笑,“我干的就是这个活,也没啥辛苦的,你画的这个园子,看上去还真是美,到时候建好了,你请我在你这儿住两日,我就知足了。”

“成啊,我这园子开了,一定请大陈师傅来品茗赏花,听寺里的晨钟,尝美味的佳肴。”

从园子出来,如花又去大相寺,向了行大师讨了三份斋饭吃了,这才带着了行大师下的袈裟结和豆油、菜籽油的订单,回了村。

牛车晃到村口时,如花就下了车,活动了下手脚,跑去爷爷的小吃食铺子了。

“噫,森堂哥,就你和表哥两个人啊,奶奶和大伯娘呢?”

东子正要张嘴,却被如花一摆手,她就看着志森,意思就是要志森来说。

“不在。”

“我知道她们不在,我问她们在哪里,干什么去了,森堂哥,你多说一些字不成吗?这以后要是出门在外,你这个样子不行,真的不行,知道吗?”

“嗯。”

如花看她说一大堆,却只给回了一个字的志森,瞪着眼睛看了半天,最后,冲志森喊道:“今晚在我家学习的内容,是读故事,别人读一遍,森堂哥你读三遍,而且要一口气读下来,大声的读,否则,我要取消你去我家学习的资格。”

志森愣了愣,垂了眸子,不吭声。

东子看如花被志森气的直跳脚,笑呵呵地说:“好啦,别气了,今晚就看志森哥的了,他一定会好好读的。你不是问大舅母和姥姥去哪儿了吗?我告诉你,她们去李家村了。”

“啊?去李家村干嘛?不会是去看那个李大虎吧?”

东子点点头,“是啊,就是去地里瞧瞧李大虎,顺便打听打听他家的情况,看看他娘好相处不。”

“哦。这么说,苹儿姐点头了?”如花兴奋地问。

东子摸了摸头,说:“没点头,没反对,没拒绝,大舅母说这就是同意了。”

“好好好,苹儿姐的事成了,就该梨儿姐和森堂哥了,梨儿姐我不担心,就是森堂哥,你再不一句一句的说话,你这媳妇真的可不好找,到时候找个嘴巴能的,你们俩吵架,你都吵不过。可别再叫我们来给你帮忙,和你媳妇吵架,到时候吵完了,你们两又好了,我们又成恶人了。”

志森脸上一红,不自在地别过眼去,“不吵。”

“啥?不吵?不吵才怪呢,你媳妇要跟你说说话,可你半天就回一个字,换成是你,你能不气,能不和她吵?”

志森的眼神闪了闪,看向如花,“我,我学。”

如花故意问:“你学吵架?”

“不,学知识。”

如花踮起脚来,拍了拍志森的肩膀,“看,这样多好,最起码现在你能一次说四个字了。森堂哥,多说话,说长话,习惯了就好。”

志森无奈地看着肩头上的小手,眨了眨眼睛,本要点点头的,最后,对着如花还是开了口,“好,我知道。”

晚上,大伯娘来了如花家。

“你奶奶去问苹儿的时候,这丫头羞红了脸,没反对,也没说中意的,你奶奶瞧着她那样子,就说我们家先回话说考虑考虑,苹儿就嗯了一声。你奶奶高兴的呀,就和我说了。我们下午去偷偷地瞧了瞧那个小伙子,真不错,听他们村的人说,他家的爹娘也是好脾性的,和村里人相处的都不错。”

柳氏就说:“这就好,这就好。”

周氏笑呵呵地又说:“这亲事你大伯也同意,你爷爷听了也说不错,等窦媒婆再来时,我们就应下。”

“好啊,苹儿的事成了,大嫂你这心就放下了。”

周氏拉着柳氏,说:“这心咋能就放下了呢,这不还有梨儿和桔子,梨儿十五了,明年就十六了,这也得赶紧的呀。”

“可不是啊,这孩子们怎么一转眼都这么大了,我家的志勤和如梅,我也得早早替他们看着些。”

“可不是,早做打算早相看着,后年志勤一考中,就可以定下了。”

“嗯,就是。”

如花在一旁听着,摇摇头,转身回屋去了,驿站给家里送来了白靖轩的信,方才李大喜给她的,她得去瞧瞧白靖轩给她的回信里,都说了些什么,白靖轩他过的好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