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这年头和法国人做邻居,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必须要随时保持警惕。

莱茵兰地区是一块飞地,又有一个好邻居,很早之前普鲁士政府就做好了失去莱茵兰地区的心里准备,只不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失去。

英奥两国施加的外交压力,普鲁士政府无力承认,只能选择妥协。短期内来说,放弃莱茵兰地区对普鲁士王国也是一件好事。

卖掉莱茵兰地区后,不但可以摆脱财政危机,同时也摆脱了法国人的威胁,可以集中力量和俄国人对抗。

如果硬撑着不卖,没准下一次普俄战争中,法国人就直接硬上的。经历过意大利地区被吞并后,普鲁士政府对法国人的节操完全没有信心。

如果不是列强之间相互牵制,莱茵兰地区早就丢了。不要看原时空普鲁士王国赌赢了,就认为普鲁士王**事实力在法国之上,实际上恰恰相反。

或许现在的法兰西帝**事实力不一定比历史同期强多少,但纸面上的实力可是非常惊人的。常备军是普鲁士王国的两倍,综合国力是普鲁士王国的三倍以上。(包括法属意大利地区和殖民地)

在拥有俄罗斯帝国这个大敌后,再和法兰西对上,那绝对是脑子进水了。

经过一番象征式挣扎过后,普鲁士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无奈的宣布:出售莱茵兰地区,公开进行拍卖价高者得。

毫无疑问,这是在离间英法奥三国同盟。真要是拼财力,无论是比利时,还是德意志联邦帝国,都不可能是法兰西的对手。

奥地利公使胡梅尔:“贵国拍卖莱茵兰地区没有问题,但莱茵兰是德意志地区的一部分,上面生活的都是德意志民众。

综合各方面因素,莱茵兰地区还是加入德意志国家好,我建议这次拍卖由德语文化圈国家:瑞士、比利时、德意志联邦帝国、新神圣罗马帝国参与。

作为提议者,我方可以避嫌,退出这次拍卖。”

“避嫌”完全是在给自己脸上镀金,放一块飞地在法国人的眼皮子底下,谁能够睡得着?

欧洲各国不想法国人在中欧扩张,同样也不想奥地利在中欧扩张,就算是想要拿莱茵兰地区也没机会。

“飞地”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面对法国人,那的确是飞地;要是换成德意志联邦帝国,那就是两面夹击。

法国外交大臣蒙特罗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不行,既然是公开拍卖,自然是价高者得。欧洲所有国家都有资格参与,怎么能够狭义的限制为德意志国家呢?”

能够用钱买到莱茵兰地区,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够错过呢?就算是机会再小,蒙特罗也必须要争取。

胡梅尔针锋相对道:“我们都是文明人,大家都清楚要治理好一个地方,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贵国文化传统和莱茵兰地区格格不入,如何能够和当地民众处理好关系?作为文明国家,我们必须要尊重民意。”

“民意”这玩意儿是法国人最先搞出来的,拿破仑三世就是尊重民意上位的。并且是真的民选皇帝,不是阴谋复辟。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各国就真的尊重民意了,统治阶级往往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选择尊重民意,反之就假装没看见。

为了把法国踢出去,胡梅尔毫不犹豫的高举“民意”大旗。这是既是利益需要,也是政治需要。

作为德意志地区的领袖,奥地利有责任出这个头。要不然的话,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帝国哪来的胆子和法国人争。

见火候差不多了,一直在看戏的英国外交大臣麦克林侯爵:“胡梅尔爵士说得不错,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要尊重民意。

莱茵兰地区民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德裔,文化传统都更加适合和德意志国家合并。

现在新神圣罗马帝国退出了,那么最适合参与拍卖的国家就是比利时、德意志联邦帝国和瑞士。”

英奥两国立场一致,还在观望的欧洲各国纷纷参与进来,这一刻大家都在“尊重民意”。

……

十几个国家立场一致,蒙特罗也顶不住压力。现实摆在眼前,大家都不想看到法兰西继续扩张。所谓的“民意”就是一块遮羞布,是大家用来装裱自身形象的。

真要是尊重民意,爱尔兰地区已经独立了,苏格兰地区也独立了,各大殖民帝国也土崩瓦解。

事实是一回事,嘴中说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说一套做一套是必须的。

要是没有遮羞布,直接摊开来说法国实力太强,大家担心法兰西壮大后威胁自身安全,后面大家还怎么相处?

“哼!”

冷喝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后,蒙特罗选择了沉默。没办法,这个场合不适合舌战群雄,大家的态度很坚决,根本就没有办法说服。

想要威逼利诱,领头的又是英奥两国,盘外招也是自取其辱,法兰西还没有单挑欧洲的实力。

蒙特罗的沉默,很快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赞扬,各种马屁扑面而来,比如说:“顾全大局”、“有国际责任感”、“尊重民意楷模”……

然而落入蒙特罗耳中,就全部变成了讽刺。没有达到目的,再多的好话,也不能够带来利益。

作为政治人物,如果获得了各方赞扬,不要急着高兴,最好还是先冷静下来反思一下。

通常情况下,只要两种情况会收获大家的赞扬。第一种情况,那就是你死了,对待死人大家总是宽容的;第二种情况,那就是你的做法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国际上第二种情况,大部分时候都可以解释为:你做错了,让大家获了利。这种情况下是最容易收获赞扬的,生前身后名都会有。

要不然的话,敌人不摸黑你就不错了,还要指望别人给你一个好评?

尊重对手,那是尊重死了对手、或者是倒台的对手,还在任上的对手,不想办法打倒,还要替对手扬名,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安抚完了法国人,大家的目光就聚集在瑞士、比利时、德意志联邦三国代表身上,等待他们的答复。

瑞士公使波多尔斯基率先给出了答案:“虽然我们很想购买莱茵兰地区,但是受限于财力,我们还是不得不忍痛放弃。”

看着一副痛心疾首表情的波多尔斯基,大家都差点儿信了。瑞士联邦政府确实穷,受限于生产力、资源,这个年头瑞士还没有发展起来。

不过说受限于财力放弃莱茵兰地区,大家更加愿意相信瑞士人是忌惮法国人,不敢打这块飞地的主意。

这方面瑞士和比利时、德意志联邦完全不一样,后两者是直接和本土接壤,可以增加自身的国力。

以比利时王国为例,获得了莱茵兰地区,要不了多久综合国力就会倍增。作为欧洲大陆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在很多领域比利时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可惜受限于本土太小,发展潜力不足,比利时没能摸到列强的门槛,只能以小国身份存在。

拿到了莱茵兰地区,他们可以完成向中等国家过渡,到时候他们的生存能力将大大增加。

要是落入了德意志联邦手中,实力增幅还会更加明显。别的不说,重工业超过西班牙是必然的。

买家就剩俩了,普鲁士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也不气恼,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要么法奥两国一起下场竞拍,要么两国相互牵制下一起出局。奥地利不想这个时候粘上这个麻烦,直接选择拉着法国人一起退场。

拍卖会不可能马上进行,大家都没有完成内幕交易,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结果。这可不是有钱就行了,还要考虑政治影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