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

韩三千苏迎夏 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作为英国的首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伦敦就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它拥有太多的光环,比如说: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最繁华的城市,又是世界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

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乡下小地方,这种突然的转变,让傲气的伦敦民众无法忍受。

这个年代他们有傲气的资本,正如英国报纸描述的: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

奥地利是我们的粮仓;

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

澳大利亚阿根廷是我们的牧场;

秘鲁、墨西哥运来它的白银;

远东为我们种植茶叶;

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

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

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美利坚联盟国是我们的棉花地;

……

所以,伦敦之外的地方都是乡下,英伦三岛之外的地区都是落后地区,引领人类进步的神圣使命,只有英国人来担当。

这种认知之下,维也纳不夜城的出现,对伦敦民众的冲击可想而知。

舆论的压力,向着新政府铺天盖地涌了上去,本杰明-迪斯雷利政府只感觉压力山大。

现在他们非常羡慕已经下台的约翰-罗素内阁,不要看他们是提前辞职了,实际上约翰-罗素内阁只差两个月,两届任期就满了。

任期结束的时候遇到了经济危机,他们当然不会替竞争对手扫尾了。约翰-罗素内阁的提前辞职,让责任全部落到了下一届政府头上。

本来在经济中,本杰明-迪斯雷利内阁的日子就很不好过。国际上西班牙王位之争、波兰王位之争,都牵扯到了大家的神经。

现在又冒出了一个不夜城,让本杰明首相更加头疼了。电灯不算高科技,他们早就在使用了,可是普及到全城就不容易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问道:“我的财政大臣,预算出来么?”

财政大臣莫利托严肃的回答道:“初步估计,在伦敦普及电灯至少需要投入7500万英镑,要在英伦三岛普及电灯需要4.4亿英镑,考虑到实际情况,可能投资还会更大。

这还只是设备投入,未来用电成本投入还会更多。光伦敦的路灯系统,我们就要十五万台发电机,需要至少三十万人为这提供后勤保障。”

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摆摆手打断道:“打住,你直接告诉我,伦敦无法普及电力设备就行了。但是,奥地利人为什么能够做到?

就算是维也纳比伦敦要小的多,那也是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我不相信维也纳政府会为了一个面子,就不顾一切的投入。”

财政大臣莫利托解释道:“据说奥地利人采用了大功率发电设备,保障维也纳的照明体系,只是需要两百台发电机就够了。

这种大功率发电机将发电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八十,需要的维护人员大大减少,大约只需要三四千工人,就可以维护这套用电网络。

实际上,维也纳的照明系统是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的杰作,据说还有皇室投资。

维也纳市政府只需要交电费就行了,每月大约需要10万英镑,就可以使用这套价值超过700万英镑的供电网络。”

莫利托也很头疼,英国人电力公司很咸鱼,只是热衷于给富人供电,对打造全城的照明体系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如果不是看报纸,他都不知道发电机技术革命,已经发生了。如果只是建立路灯照明体系,那么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伦敦的市民们,需要更贴心的送电到家服务,这需要的投资大大增加。

单纯的10万英镑电费,显然是养活不了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的,即便是享受免税待遇,这个还是远远不够。

现在只是为了跑马圈地,直接出资构件一套完整的供电网络,意味着对维也纳供电的垄断。

维也纳没有工业,电力公司的最终赢利点还是居民用电、商业用电,这些优质客户才是长期的现金奶牛。

相比之前的8先令每度的电费,现在维也纳的电费已经降低到了1.5先令,这就是供电网络的优势,大幅度降低了电在传送途中的损耗。

毫无疑问这个价格是暴利,但是新技术想要推广,还是要靠暴利催生的。

想要进一步降低电价,必须要等电力全面普及之后。不然这套供电网络,谁来买单?

维也纳政府可承担不起这笔开销,一旦政府出资就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要进行全国普及,这是公平性体系的核心。

大家都是纳税人,凭什么先给大城市供电?

如果中央政府不投入,地方政府谁承担的起前期投入?

难道贷款么?真要那么干,恐怕要不了多久,奥地利的地方政府就会集体破产。

指望官僚阶级控制成本,那是在做梦。还不如先丢给企业自由发展,等科技进一步发展过后,再回过头头来考虑普及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英国人也遇到了,中央政府不拨款,伦敦市政府根本就负担不起,给了拨款其它地区的民众又不答应。

不用等民众们闹事,国会那一关就过不了。本来首都占据的资源就多,中央政府再进行财政倾斜,会加剧矛盾冲突,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

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揉了揉额头,无奈的说道:“那么把这个问题丢给伦敦市政府吧!奥地利政府都没有拨款,他们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拨款?

至于他们怎么干,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市政府不能履行建设地方职责,把自己的责任推到中央政府身上,这种事情是要不得的。”

踢皮球,这是政客们最常用的手段。如果不是外面的舆论压力太大,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理都不会理。

内阁过问这件事情,只是表示了重视,并不等于说就要干预了。

如果投入资金小,本杰明-迪斯雷利首相还是很乐意刷一波政绩,让英伦三岛亮起来。

现在投资这么大,那还是算了吧!真要是盲目上马这个大项目,英国的财政收入都不一定够填这个窟窿。

……

巴黎,悲剧的巴黎市政府再次被游行民众围住了,这足以证明巴黎民众是懂规矩的。

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这是市政府的责任,不能够让中央政府为此买单。

包括拿破仑三世改造巴黎,这笔资金主要都是巴黎市政府承担的,而不是甩给了法国中央政府。

这方面法国人分得很清,账目从来都是分开的。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全部依耐中央政府拨款。

比如说:市政府的雇员薪水,各个政府机关的运营经费,都是地方政府自行承担。

要不然,这个年代各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都不够拿来维持政府运转。

当然,某些欧洲国家还是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只不过都是小国,本身国土面积就小、人口又少,不需要那么多机构。

如果地方政府无法承担行政开销,中央政府还是有可能补贴的,比如说:奥地利政府就曾经补贴过波黑行省,不然这个穷省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

也有例外的,比如说美国。那就是各州玩儿各州的,有钱自己花,没钱自己想办法,反正不要指望中央政府。

看着外面抗议游行的群众,巴黎市长巴尔科内心是崩溃的。要知道巴黎重建工程,已经让巴黎政府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压得他们就快要喘不过气来。

嘴炮党说得轻松,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有助于发展经济,摆脱经济危机。

实际上,这都是要钱的。没钱拿什么去投资?拿破仑三世下令改建巴黎,还不是巴黎市政府在掏钱。

债台高筑也是要还的,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巴黎市政府已经多次提高了税收。

这个税不能指望普通民众,他们本身就多少钱,搜刮不了多少,大头还是落在了企业身上。

拿破仑三世是鼓励发展工业的,所以金融资本家们承担大部分税收。坦率的来说,这种税收分配模式是合理的。

金融业的利润比制造业更高,高利润承担高税收没有毛病,因此这一时期是法国工业发展的黄金期。

法国的电力公司也不少,可惜都不成规模。通常一家电力公司,也就几百名客户,能有几千名客户的都是大公司了。

巴尔科市长在约谈了这些电力公司后,就直接放弃了让他们来承担构建巴黎供电体系的重任。

没实力说什么都是扯淡,既没有钱,又没有技术,谁敢让他们来做?

有兴趣承担这项重任的资本家不少,可是这帮大鳄们的胃口太大,直接让巴尔科望而怯步。

比如说:金融大鳄罗斯查尔德就有意投资,不只是要求免费,他还要求巴黎政府无偿承担一半的建设费用。

无偿承担一半的建设费用,还不如直接国营算了。显然,资本家们知道民意的压力,想要从中捞取最大的好处。

作为自由世界的灯塔,不亮起来怎么行么?巴黎民众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弗朗茨估计做梦也想不到,投资建设维也纳电力系统,居然会给英法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就算是知道也没有用,他帮不上忙。这个年代普及电力,还是有些超前。等发电机技术更进一步,冶铜技术再上一个台阶,才是最好的时机。

现在推广的成本太高了,在维也纳这种特殊的城市推广还可以,换了其它城市赔不死,就算是幸运的了。

1.5先令每度的电费,整个奥地利也就百分之十的人能够消费得起,英法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

维也纳的情况特殊,不是工业城市,支柱产业都是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民众收入较高,大部分人都能够用得起电。

而别的城市就不行了,欧洲不同于东方,不是有钱人都在城市中,很大一部分土豪贵族们都在城市的周边庄园里。

这些优质客户都分散了,直接增加了普及电力的成本。这其中大部分贵族早就用上电了,人家自己有小发电机。

当然,如果电力公司肯供电,他们也是不会拒绝的。毕竟,这个年代的小发电机,只是说功率小,个头那是一点儿也不小,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不过,这么一来每度电的成本还会继续上升。大部分城市因为用户数量不足,或者说是不够集中,最后的供电成本还要大大增加。

这也是在给维也纳供电后,奥地利新能源电力公司就停下了脚步,深耕维也纳的市场,没有盲目进行扩张的原因。

电力技术革命,有一个维也纳做标杆就够了。要全国推广,再等人三五年也不迟。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技术几乎每天都在进步,从1866年到现在奥地利新增电力方面的专利,就有三百多项。

弗朗茨都不知道原来涉及到电力的专业技术,居然有这么多。要知道这才是19世纪,对电力的运用还停留在最初级阶段。

现在最大的功效就是照明,靠电力驱动的机械设备,还停留在理论上,想要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至少还需要三十年。

没有任何意外,在维也纳踏出新时代的第一步后,巴黎政府就宣布建立巴黎电力公司,要让巴黎亮起来了。

自由世界的灯塔,黑灯瞎火可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