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一百零二章、俄奥关系遇冷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一百零二章、俄奥关系遇冷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1866年10月7日,苏丹政府向俄国公使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人48小时内交出君士坦丁堡,否则就是战争。

这份儿战争通牒,没有等到48小时,接到通牒的沙俄公使,直接回复:那就战争吧!

奥斯曼帝国备战动静那么大,怎么可能瞒得过俄国人呢?作为宿敌,沙皇政府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奥斯曼帝国的监视。

俄国外交部也在拉拢奥斯曼人,然而他们拿不出来利益,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看到苏丹政府进行动员,亚历山大二世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

打开地图一看就确定了。奥斯曼帝国的选择不多,周边一共三个邻居。

地理位置决定了波斯不好打,就算是打赢了也没有多少油水,鸡肋地区苏丹政府没有必要去打。

奥地利是不敢打,或者说是碰不着,接壤的就西奈半岛,还被茫茫沙漠隔开了。走海路进攻巴尔干半岛,心有余而力不足,登陆的机会都没有。

就剩下俄罗斯了,近东战争中黑海舰队全军覆没,受限于财政,这么多年依然没有恢复过来。

有英法支持,无论是进攻高加索地区,还是进攻君士坦丁堡都可以。要封几百米宽的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太容易了,直接上岸炮就可以搞定。

苏丹政府苦心准备的战争借口,直接变成了闹剧。

君士坦丁堡已经集结了八万俄军,俄属巴尔干半岛上俄军总兵力已经高达十五万,相对而言高加索地区才是薄弱点。

双方都宣战了,仗还是要打的。这次奥斯曼人好不容易,才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自然要干一把大的。

圣彼得堡,接到奥斯曼人宣战的消息,亚历山大二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敌人越来越多,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俄罗斯帝国的战争潜力,实际上已经发动的差不多了,受限于交通和生产力,这已经是他们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

东欧五六十万军队要和普波联军死磕,目前还看不到赢得战争的契机,为了防范瑞典趁火打劫,北欧地区也部署了五万军队。

远东地区还部署了七八万军队,不过因为统治的地方太广,能够投入到***的军队并不多。

中亚地区三十余万俄军正和敌人苦战,或者说是被人压着打。这部分军队基本上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能够稳住战线就算不错了。

巴尔干半岛看似兵力充足,实际上十五万俄军最多也就防守住君士坦丁堡,幸好法国人把巴尔干的殖民地卖给了奥地利,不然他们还要多一个潜在敌人。

高加索地区现在也必须要增兵,谁也不能够保证苏丹政府不是声东击西,万一丢了高加索地区,那么敌人可以一路杀到伏尔加河流域。

军队不够用了,这是亚历山大二世的真实感受。百万俄军都在战场上苦战,为了支撑这场战争,国内经济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

打消耗战是最痛苦的,无法投入更多的兵力,人海战术发挥不出来,这对俄军实在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更糟糕的是欧洲各国已经看清楚了俄罗斯帝国的虚实,所谓的百万俄军就是一个笑话,在任何一处战场上,沙皇政府都无法投入百万大军。

这些变化也影响到了俄奥关系,奥地利人觉得同盟可有可无,俄国人觉得奥地利盟友没有出力。

财政大臣克里斯坦瓦尔低声说道:“陛下,和奥斯曼的战争爆发后,我们的贸易对象就只剩下奥地利了。

今年的财政收入,恐怕会创下三十年来的最低记录,明年还有可能持续下降。”

这样的变故,让财政大臣实在是没有底气说话。尽管责任不在他们,可是没钱了问题就落到他们身上。

好在之前从犹太人身上发了一笔,不然沙皇政府早就破产了。即便是如此,克里斯坦瓦尔也不敢放松警惕。

这种横财不可能天天有,按照目前的情况,要不了多久他们又要面临财政危机了。

亚历山大二世冷漠的问道:“会有多低?”

“今年的财政收入大约会下降到1.5亿卢布,如果战争持续下去,明年或许会下降到1.2亿卢布。”

财政大臣克里斯坦瓦尔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小。要知道战争爆发前,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3亿卢布,现在直接腰斩。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俄罗斯帝国现在也是四面楚歌,除了北冰洋还安全外,从东欧到远东一路都是战争。

海外贸易急剧萎缩,昔日粮食出口带来的巨额利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与出口贸易较少相比,进口贸易额却在急剧增长。俄国的对外贸易都是用金银结算的,这种变化让国内的金银大量外流。

财富流失带来的恶果,很快反应到了经济上,通货紧缩已经成为了沙皇政府避不开的社会问题。

“看来奥地利人又赚了不少。”

亚历山大二世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已经道尽了俄奥关系的转变。我倒霉你发财,再好的朋友关系又会疏远,上升到国家关系中也一样。

没有人接这句话,俄奥友好依然是政治正确。眼红也罢、嫉妒也罢,这些都改变不了沙皇离不开奥地利的事实。

……

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说错,最近奥地利确实赚了很多。因为战争的缘故,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封锁,奥地利很自然的垄断了对俄贸易。

北欧地区的瑞典也小发了一笔,不过他们国力有限,能够出口的商品不多。

除了对俄贸易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奥地利在农产品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了。俄国人粮食出口,现在只能先卖给奥地利,然后加工完成后再销售到国际市场上。

这又打击了一波竞争对手,原本购买俄国粮食进行精加工的企业,现在因为缺乏原材料,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抢购。

俄国人和奥斯曼开战后,短时间内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又上涨了十个点。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供求关系不解决,粮食价格仍然有可能持续上涨。

19世纪中期,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都处于饥饿状态,每年都有数十万、乃至于上百万人死于饥饿。

这种背景下,欧洲粮食短缺显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提高粮食产量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土地各大殖民帝国是不缺的,问题是要开荒种植粮食前期投入不小,市场回报率又不够高。

要是遇到粮食丰收,有很大可能会烂在地里。不是大家不需要粮食了,更大的问题上很多人买不起粮食。

这个年代拥有市场购买力的只有欧洲各国,别的地区都是自给自足,不能够自足的地方,那就只能挨饿了。

购买力限制了产能,遇到突发事件,粮食价格自然会出现短期上涨。或许大家手中有储备,但是资本家要赚钱,超高粮价也是手段之一。

这些和奥地利的关系不大,不管国际粮食价格如何变化,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国内的粮食价格都是非常稳定的。

作为受益者之一,弗朗茨的钱包又鼓了很多。这已经提不起弗朗茨的兴趣,在工业革命来临的关键时刻,显然是新兴产业更有“钱途”。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皱着眉头说道:“陛下,俄国公使通知我们,因为战争的缘故,他们要提高关税。”

弗朗茨眉头一皱,提高关税势必会影响到两国的贸易额。可是现在的俄罗斯帝国真的有资本提高关税么?

搞不清楚沙皇政府的打算,弗朗茨也懒得理会了。

“或许我们的出口商品也该涨价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关税上涨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这是正常的商业规律。

或许关税增加了,可以保护俄国某些产业。然而现在是战争年代,两国最大的贸易商品是战略物资。

这属于必须品,涨价沙皇政府也必须要接受。现在提高关税,不是给资本家们提供了涨价的借口么?

这个涨价幅度,绝对会超过关税涨幅,最后吃亏的还是沙皇政府本身。

弗朗茨敢肯定,这个决策肯定不是亚历山大二世做出的。明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亚历山大二世可不是这样的傻子。

要么是沙皇政府财政出现问题,官僚们病急乱投医制定的傻逼政策;要么就是国内资本家推动的,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

真相被掩盖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亚历山大二世的一句感慨,让手下的官僚们引发了联想,做出了一个傻逼决策,从而结束了俄奥两国的蜜月期。

如果亚历山大二世知道的话,他绝对会后悔。

这个决策,确实保护了国内不少产业。表面上看上去是好政策,在工业发展初起,保护民族产业,有利于国内工业的发展。

然而,好处没有体现出来,恶果已经先发生了,沙皇政府很快就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因为关税导致从奥地利进口商品价格增长,为了省钱,沙皇政府的官僚们选择从本土企业采购物资——天坑即将诞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