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

韩三千苏迎夏 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税收政策还只是一个意向,最后要做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要看实际情况。除了当事人外,大部分人都是漠不关心。

殖民地和本土一体化,这就不一样了。维也纳政府刚刚当出了风声,就迅速引发了社会热议。

支持者和反对者天天在报纸上撕逼,就连普俄战争、美国谈判、俄国海军被海盗欺负等热门话题,都被压了下去。

舆论没有一边倒,支持者和反对者杀的旗鼓相当。这让弗朗茨很放心,看样子一体化在帝国议会中通过的几率比较高。

作为皇帝,虽然有能力可以强制通过一项决策,可弗朗茨从来都没有干过。

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干很威风,展示了一言九鼎的君主权威,实际上带来的潜在政治威胁非常大。决策正确那是应该的,决策失误就要皇帝为此负责了。

没有人能够保证不犯错误,更何况正确的决策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地点,同样也是一个错误。

帝国议会是新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其中就一个背黑锅的作用,通常大的政治决策都需要在这里走一遭。

这是弗朗茨准备的政治后手,万一出现了大问题,不想让内阁滚蛋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帝国议会为此负责。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组,现在的帝国议会已经不在是当初的几个人,议员数量已经大幅度增加,不过以邦国为单位的体制没有变。

那怕是最小自由市也有至少一个席位,然后每三百万人产生一个席位,为了照顾小邦国,人口超过三百万后直接增加一个席位。

反正不管怎么弄,奥地利都占据了一半的席位。不过有三分之一的议员反对就可以否决议案,要修改宪法,必须要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议员同意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宪法问题不是弗朗茨搞出来的,而是各邦国主动要求的。

因为帝国宪法保证了他们的自治权,为了杜绝奥地利插手他们内政的可能,直接提出了一个几乎无法满足的条件。

当然,宪法中保护皇帝、国王的有利条款,也是促成这一规定的原因之一。大家都是聪明人,作为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当然要支持了。

中央政府的权利虽然受到了限制,官僚集团不管多么牛逼,在法律上他们的权利都受到了制约。

各邦国政府都有一套班子,现在新神圣罗马帝国政府内阁权利大,那是建立在他们兼任了奥地利内阁的前提下。

如果某一天弗朗茨不高兴了,可以直接让他们分家。那么帝国内阁就会尴尬的发现,他们什么也干不了。

军队是皇帝和下面国王的,内阁无权调动;各邦国拥有高度自治权,内政问题中央政府无权过问。

就剩下了部分财政权,中央政府可以印钞票,然而这也需要帝国议会批准;中央政府收上来的铸币税、关税,需要支付行政开销、军费、皇室年金等等,不足的部分由邦国政府分摊。

当然,外交权在中央政府手中,殖民地管理权也在中央政府手中。涉及到邦国政府的内政问题时,所有政策都是建立在邦国政府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

比如说:现在政府计划给纺织业工厂退税,就必须要获得邦国政府配合才行。

要是某个邦国政府反对,那么他们还是可以自行其事,按照自己的法律继续征税,不需要理会中央政府的决策。

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现在新神圣罗马帝国经济已经一体化。很多经济上的问题,都需要中央政府协调解决,对自身有利的条款大家没有理由会拒绝。

这也是弗朗茨对中央政府的定位,一个组织协调者,将所有邦国串联在一起。

和历史上的德二帝国有些内似,只不过他这个皇帝的权利要大得多。中央政府无权干涉各邦国的内政,不等于皇帝也没有权利干预。

有权利是一回事,要不要去管又是另外一回事。

除非是某个邦国政府搞得天怒人怨,民众都揭竿而起,必须要由皇帝出面干涉的时候,弗朗茨才会插手。

从新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所以弗朗茨一直都是只拿工资不干事。

他又不是权利狂人,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何必要去干呢?作为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当好裁判就行了。

何况,弗朗茨还兼任着奥地利皇帝、巴伐利亚国王,就算是有权利欲旺盛,也不是没处发泄。

实在不行还可以折腾殖民地,反正事情永远都是做不完的。如果不怕猝死的话,完全可以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

兼职多也不是没有好处,在欧洲这个财务划分明确的社会,弗朗茨能够拿到薪水自然也多。

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金、奥地利皇帝的年金、巴伐利亚国王的年金,如果未来殖民地一体化进程完成,他多半还要增加几个头衔,又是一大笔收入。

至于把殖民地合并到奥地利?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开辟海外殖民是很费钱的,奥地利一家显然是承担不起的,最后还是新神圣罗马帝国财政出的钱。

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邦国一起出钱,才建立了现在的殖民帝国。

要是全部划给奥地利,出了钱的金主们肯定不会答应。一家分一块更加不可能,殖民地远在海外注定了要放权。

各邦国拿到经济利益就够了,名义上的管理权就算是拿到手,他们也没有办法去管理。

弗朗茨可是鼓励大家开辟海外殖民地的,邦国政府想要开辟的殖民地,完全可以自己单干。

考虑到恐怖的资金投入和风险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让中央政府上吧!要赚大家一起赚,要亏大家一起亏。

最关键的是单干也没有办法撇开中央政府,没有帝国海军的保护,殖民地的安全怎么解决?

没见之前普鲁士、德意志联邦资本家在海外建立的殖民据点,都主动要求加入了么?

即便是现在普鲁士和德意志联邦加入殖民运动中,都离不开新神罗帝国的支持。

这不是靠抱大腿能够解决的,海外殖民地又是另一个天地。各国在海外都拥有大量的民间殖民团队,这些团体并不完全受各国政府的控制。

要是发生了冲突,各国政府都会站在自己人一边。

最后都是用拳头说话,在海外某地区实力雄厚,那么就可以占据该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单纯的看国家强弱。

这也是荷兰、葡萄牙能够保住大片殖民地的原因,尽管他们国家不强,可是在某些区域他们的实力够强。

既然殖民帝国是大家一起出钱出力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所有权自然归帝国所有。以什么样的方式并入帝国,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自治省、自治市、自治领、直辖省、邦国、贵族封地……

这些都是备选方案,不同的称呼代表着不同的体制。

自治市意味着殖民地碎片化,自治领则意味着殖民地保留的领土较大,直辖省意味着中央政府直接控制,邦国就和现在各邦国的情况一样……

从利益上出发,弗朗茨当然更加愿意殖民地以邦国身份并入帝国了,这有助于巩固他的地位。

说白了,各邦国无论是公国、还是王国,弗朗茨都可以直接兼任国王,帝国的纽带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经济一体化。

兼职越多皇位就越稳固,除非所有的邦国一起反皇帝,不然就是安全的。

政策情况下,没有人敢冒着国家分裂的风险把皇帝搞下去。况且,在废帝之前,还必须要打一场内战。

必须要用武力把反对的邦国压服,不然帝国议会通过不了。修改不了宪法,新政权就获得不了合法性。

欧洲文化体系下政权合法性非常重要,通常合法性越低,政权的寿命就越短。

没有合法性的政权,就准备天天镇压叛乱吧!不对,政权没有了合法性,这就不能算叛乱,只能算是拨乱反正。

在革命问题上,弗朗茨是非常放心的。只要不是军队造反,都可以轻松搞定。

看看维也纳就知道了,这里不具备革命的基础。就算是全欧洲都在革命,这里也闹不起来。

从弗朗茨继位到现在维也纳就没有闹过大罢工,就算是发生罢工那也局限在百八十人以内的规模,这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十几年前开始,维也纳政府就禁止在维也纳开设任何工厂,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厂也陆续搬迁离开。

一座没有工业的城市,自然不存在大规模的罢工了。

现在维也纳的经济主要是以服务业、科研、金融为主。经济结构决定了上层建筑,这些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不错的。

没有工业污染,维也纳成为了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也是欧洲第一座没有贫民窟的大城市。

小城市不能算,这个年代的小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贫民窟,没有区分的必要。

作为代价,就是维也纳的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伦敦和巴黎。

就连在新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内部,现在也有不少城市在人口上超过了维也纳,比如说:米兰、慕尼黑。

当然人口不等于经济,现在维也纳的总人口只有68万,市区人口仅有31万,可是经济总量却仅此于伦敦和巴黎。

人口少、经济发达,民众的生活水平稳居欧洲前列,社会矛盾自然也少了。社会矛盾少,民众的革命**也就降低了。

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基本盘,弗朗茨是非常重视的。作为两个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本就不需要发展什么工业。

大伦敦、大巴黎看起来固然有面子,可实际上有苦自知。伦敦成为了雾都,巴黎成为了革命之都。

况且,大城市本身就不适合发展工业,地价、生活成本远超中小城市,从一开始就抬高了工业生产成本。

以维也纳为例,如果在这里投资建厂,地价要比中小城市高三倍,人工成本也要增加至少三分之一。

这还没有考虑原材料运输的问题,如果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通常这些工厂的生产成本都要增加10%~30%。

弗朗茨只能感叹这个年代竞争不够激烈,资本家们还不知道优化产业配置,更没有竭尽全力节省成本。

要知道,后世资本家们可是哪里生产成本最低,就把工厂往哪里搬。谁要是坚持待在大城市,不是被扫地出门,就是关门大吉。

当然,弗朗茨非常清楚,大家热衷于往首都挤,主要是这里靠近权利中心,可以在政治上获得收益。

然而,不喜欢资本干涉政治的弗朗茨,从一开始就掀翻了桌子,不给他们提供这个机会。

维也纳资源已经够多了,不需要这些产业,可是很多中小城市需要。在这一政策下,奥地利又增加了七八个工业城市。

这么一来,或许奥地利的工业总量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产业竞争力却增加了,对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这个年代,大城市容易出现罢工,很多时候都是资本家们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把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工人身上。

越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罢工次数出现的越多,社会矛盾越发激烈。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只要维也纳不乱弗朗茨的统治就是稳定的,别的地区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调兵镇压。

这是历史的教训,欧洲绝大部分成功的革命,都是在首都实现的。例外的或许有,不过弗朗茨记忆中不存在。

总之,无论是出于工业发展,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需要,弗朗茨在维也纳实现了去工业化。

这也是未雨绸缪,一个稳定的首都,加上一套完善的体制,可以说弗朗茨把安全第一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是不作死,那就真的是不会死。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