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

韩三千苏迎夏 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灭鼠是一项传统技术,早在数千年前人类文明中就出现了,最早的老鼠药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皋涂之山”上“有白石焉,其名曰舉,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藥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最初是利用植物毒素,或者是矿物毒素,发展到19世纪已经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的老鼠药多达上百种。

“黑死病”的威名太盛,接到维也纳政府的照会后,欧洲各国政府在迷迷糊糊中表示了支持。

乱七八糟的灭鼠药,一船又一船往小亚细亚半岛送。各种奇葩用法,搞得执行灭鼠工作的奥地利军队内心崩溃。

欧洲世界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各国纷纷派出医学专家,前来实地查看。

当然,这种热点新闻永远少不了记者。参观了俄军营地的惨状后,各种怀疑都荡然无存。

反土同盟再怎么玩儿,也不可能拿几万士兵的生命来演苦肉计,“黑死病”的名头算上坐实了。

黑死病在欧洲肆掠的几百年时间里,也是分阶段、地域爆发的,一直持续到18世纪。

1347年至1353年最厉害,从西西里岛开始,然后意大利、奥地利、法兰西、英格兰、中欧、北欧……

后面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伦敦大瘟疫、1679年的维也纳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马赛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

虽然被认为是黑死病,但仍然有所区别。究竟是瘟疫病毒发生变异,还是新的病毒,到现在都是未解之谜。

近东地区的瘟疫,才刚刚开始发力,就已经爆发了惊人的杀伤力,归结到其中也很正常。

……

自从瘟疫在军队中蔓延后,作为最高指挥官的伊万诺夫元帅,心情就没有好过。别人可以找借口溜号回国,就是他不能跑。

军方老大也不好当,除了拿得出手的战功外,还必须要有令众人信服的人品。

保守的伊万诺夫元帅,无疑是一名合格的军人。收到瘟疫爆发的消息过后,就那马不停蹄的从圣彼得堡赶了过来,承担起了最高指挥官的责任。

伊万诺夫关心的问“奥地利人承诺的药品,送过来了没有?”

为了这批药品,他可是豁出去了。在圣彼得堡还和政府的高层大吵了一架,主要目的就是不让沙皇政府过手。

雁过拔毛,这是沙皇政府的老毛病。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靠着铁血手段,还能够震慑住官僚;到了亚历山大三世时期,施政理念变得缓和起来,官僚们的胆子又大了起来。

本来药品数量就不足,再让国内那帮家伙扒一层皮,到手的就更少了。

这些药品都是市场上的紧俏货,被克扣一部分也就算了,万一碰到一个胆大包天的直接给调换了,那就要出人命了。

对国内官僚们的节操,伊万诺夫元帅从来都不抱有任何信心。

厄兹居尔中将回答道“只收到五千三百一十八支,剩下的最快也要等下个星期,才能够到货。”

听到这个答案,伊万诺夫元帅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现在病倒的俄军士兵,都超过五万人,药剂不过十分之一。给谁用,不给谁用,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给国内发电,让政府想办法采购,没有药品是要大事的!”

现在伊万诺夫最后悔的就是回国参加庆功宴,以至于浪费了最佳反应时间。

理论上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作为战胜国,俄军随时都可以撤回去,可惜现实不允许。

不说俄奥之间达成的交易,关键是现在感染的士兵人数那么多,要是这个时候回去,岂不是把本土也给连累了?

况且,留在小亚细亚半岛还可以向盟友求助,一旦回国那就不用指望了。

即便是有援助的药品,也会被国内的权贵瓜分一空,根本就轮不到这些真正需要的普通士兵。

厄兹居尔中将提醒道“元帅,这恐怕很难做到。这些药品都是实验室生产的,一直都是供不应求。

就算是政府肯花钱去买,也只能从黑市上用高价收购一小部分,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

安卡拉,从俄军撤离开始,这座城市就完全荒废掉了。

作为疫情的诞生地,这里成为了灭鼠工作的重中之重,奥地利飞艇部队已经从天上往下投放了数十吨灭鼠药。

昔日的反土同盟联军指挥部,现在变成防疫工作指挥部。阿尔布雷希特这个灭亡奥斯曼帝国的总指挥,变成了灭鼠总指挥。

这是必然的结果,士兵们都在半岛上,要是高层军官跑了路,军心也就散了。

阿尔布雷希特“现在的灭鼠效率太低了,现在是冬天老鼠贮存了足够的食物,出来活动频率不高。

为了在冬天结束前,最大限度的消灭老鼠,我们必须要采用更加积极的措施。

谁也不知道奥斯曼人准备了多少养鼠地下室,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派士兵入城搜索,我提议直接采用燃油焚城。”

反对自然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些地方都是奥地利的领土,为了防治疫情,阿尔布雷希特要烧自家的城市,大家自然不会有意见。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会非常感动,以为奥地利做出了莫大的牺牲。

毕竟焚烧的城市,都是自家的产业。就算是战争中有所破坏,可是大体框架还是好的,修修补补又满血复活了。

阿尔布雷希特是知情者,早早就清楚维也纳政府的近东开发计划中,不包括旧城修复计划。

要么重新选择地区建新城,要么进行大规模改建,反正最后都会面目全非,再加一把火也无伤大雅。

俄军元帅伊万诺夫“阁下的提议非常好,俄罗斯帝国愿意提供二十万吨火油。”

英国代表谢乐尔·艾伯利“不列颠愿意提供三十万吨火油,用来消除隐患。”

……

这不是一家一国的事情,为了自身的安全,欧洲各国这次难得的没有互相拆台。无论能力大小,大家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份力。

各国提供的燃油不少,不过那都是理论上的数值,什么时候能够到位,还是要看官僚们的节操。

作为东道主,奥地利不得不承担起责任。幸好电力已经在国内的大部分城市普及,要不然民众们连灯油都买不到了。

自从防疫指挥部做出烈火焚烧病源的决定后,奥地利就开始缺油了。

没有办法,奥地利确实有很多石油,可问题是都埋在地底下,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可能挖出来。

仅靠罗马尼亚地区那几个油田提供的产能,根本就不能满足奥地利的需求。

从五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奥地利都是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大国。

费利克斯首相“政府已经尽力了,国内能够筹集到的燃油,都送到了近东地区。

国际上现货也被我们扫荡一空,连带着国际燃油价格都大幅度上涨。

不过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欧洲各国承诺提供的燃油不少,可惜他们的效率太低了。

等他们的物资到位,估计都快到夏天了,近东地区的疫情不容许拖延。”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那就动用我们的战略储备,先把安卡拉这个源头给消灭掉。”

如果换个时间点,弗朗茨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国家战略储备油的。

时至今日,石油已经是奥地利的一种重要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内燃机产业,就是全靠油来带。

没有足够的石油供应,奥地利在第二次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直接会葬送掉一半。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欧洲大陆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爆发战争的。

尤其是在吞并奥斯曼帝国后,奥地利的战略安全已经得到了保障,政府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发中东石油。

只需要再撑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面中东地区的石油被开采了出来,就再也不用为油不够用而担心。

……

安卡拉,成为了第一座被烈火焚烧的城市。滚滚浓烟升起,无尽的罪恶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这只是一个开始,凡是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地区,附近的城市都成为被净化目标。

整个1884年,防疫总指挥部的工作都是放火和投放老鼠药。截止到疫情结束,先后有二十三座城市被烈火洗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