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韩三千苏迎夏 > 第一百九十一章、复辟集团

韩三千苏迎夏 第一百九十一章、复辟集团

作者:绝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3 15:29:39 来源:258中文

19世纪能够出来留学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这种野鸡大学本来就是为了敲竹杠的,花费自然便宜不到哪里去。

表面上学费是便宜一些,实际上后续的服务都是要收费的,最后花出去的实际费用,通常比正规大学还会更高。

摩尔斯无疑是被人坑了,奥地利的正规大学从来不缺生源,最多也就在德意志地区招生,谁吃饱了撑着跑到墨西哥去招生?

马西米连诺一世在位时期都没有这待遇,现在就更不可能了。奥地利留学生学费高,最关键的就是教育部不拨款。

不是弗朗茨不知道培养留学生的重要性,而是这个年代还不适合这么干。一方面是花费太高,另一方面是不想替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不光是奥地利,欧洲各大殖民帝国都是如此,大都只招收欧洲学生。不是大家蠢,看不到培养留学生的好处,主要是不值得。

原时空美国人培养留学生,那是为了掀翻桌子;日本培养留学生,那是为了……

现在奥地利只是喜欢招收德意志地区的留学生,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亲奥派,更多的还是这些人最后大都会留在了奥地利。

区别对待,实际上也是在收买人心。

同样是留学生,摩尔斯这种墨西哥来的热血青年,未来多半会回到墨西哥。

替别人培养人才,维也纳政府自然不愿意花血本,要不然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也不敢坑他。

其实也不算是被坑,奥地利教育监管还是挺严的,即便是野鸡大学,那也是能够学到知识的野鸡大学。

毕业过后,不说能够混的多好,回去忽悠人还是够用了。要不然这些讲师,也不会社会上的“知名大师”。

学校雇佣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他们能吹。甭管对不对,忽悠普通人还是够了。

看似这些人混得不咋地,主要是生错了地方。要是生活在美国,一个个都变成议员了,没准还逆袭成为总统啥的。

他们能够混得好,一共有两大优点:能吹和没有底线。

留学生的圈子不大,异国他乡遇到同胞也不容易,利用聚会的机会,摩尔斯也认识了不少人,还加入了墨西哥留学生互助会。

现在自然知道了情况,自然要去求助了。

……

“摩尔斯先生,你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在奥地利留学不容易,正规大学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即便是在来奥地利前,你测试合格了,也不等于就能入学,只相当于拿到了参加考试的资格。

实际上一次性通过入学测试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一般都要要在奥地利学习几年,才能够获得一个入学资格。

绝大多数留学生,最后还是进入高职类院校。你现在就读的奥地利陆海军高等指挥学院,也属于高职类院校,只是排名相对偏低。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就读下去,直到毕业为止;要么通过自学,重新报考奥地利正规大学。

他们对留学生入学没有年龄限制,不过需要的花费有些大,每一次报考都需要缴纳500神盾报名费。

各大院校报名时间都不一样,理论上,你可以同时报考奥地利一百三十七所正规大学。”布莱恩·黑格解释道

听了这个解释,摩尔斯沉默了半响,才问道:“这是在抢钱吧,为什么报名费这么高?”

布莱恩·黑格无奈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在抢钱!学校根本就看不上我们,在这里我们就是一群肥羊。

如果不想参加考试,直接缴纳3~10万神盾的择校费,也可以入学。一般文科专业相对便宜,理工科专业和军校要贵些。”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奥地利实施义务教育二十多年了,每年都有上百万的考生,争夺五六万入学名额,生源质量有保障。

而留学生的成绩就参差不齐了,成绩好的在奥地利也是优等生,成绩差的排名靠前的高职院校都嫌弃。

优等生自然受欢迎,免费入学的也不是没有,就算是毕了业维也纳政府也会挽留。差等生那就拖后腿的,除了能够创收外,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天才总是少数人,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读书都很努力,决定了最终成绩的就变成了教育环境。

摩尔斯抱怨道:“该死,留学生名额这么少,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参加升学考试?”

布莱恩·黑格没有回答,他怕刺激到了摩尔斯。不是没有留学生想办法落籍,然后参加升学考试,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最终的结果却非常的凄惨。

别人从学习了十几年,岂是你临时突击一下就能够比的?至于之前在老家接受的教育,很遗憾不配套。

这个年代各国的教材偏差,那是天差地别。同样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答案,那是常有的事情。

尤其是理工科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每年都在进行修订更正。

文史类更不用说,学校就靠奥地利的,还必须要是新版的。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史书记载的内容,很多都是背道而驰。

出题的时候,学校可不会管那么多,直接按照自己的标准干就行了。

这种教育上的差异,留学生的分数自然偏低,这直接让学校认为留学生素质差,偏偏他们还没处说理去。

布莱恩·黑格摇了摇头,安慰道:“没有办法,谁让墨西哥太弱了呢?即便是同样的分数,来自列强国家的留学生,也是优先入学。

不过摩尔斯你也不要绝望,等墨西哥强大了起来,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好转。”

摩尔斯同仇敌忾的点了点头:“对,都是那群该死的军阀,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把伟大的墨西哥搞得四分五裂!”

似乎是找到了共同话题,两人是越聊越投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

送走了摩尔斯,布莱恩·黑格脸上笑容一下子收了起来,在小本本上写了:

摩尔斯—男—19岁,热血爱国青年,思想进步,有明确反军阀倾向。是否拥护帝制,有待进一步观察,建议重点关注。

然后迅速收了起来,放入了抽屉中,若无其事的继续其它工作,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没错,布莱恩·黑格是马西米连诺一世复辟集团中的一员,不光是他,很多墨西哥留学生都加入了这个组织。

这些都是马西米连诺一世那帮追随者的功劳,来到奥地利过后,这些人并没有沉寂下来,一直在为复辟工作而努力。

受到打击的马西米连诺一世意志消沉,除了想办法筹集经费外,已经基本上不管事了,没有中二皇帝指手画脚,这些人干得还不错。

现在的欧洲大陆,还是君主制度的大本营,即便是思想摇篮的法兰西,主流思想还是君主制。

这种背景下,前来欧洲留学的学生,自然免不了受影响。

加上墨西哥军阀混战,比之前马西米连诺一世时期还要惨,这让很多人对共和制度产生了怀疑。

弗朗茨趁机对马西米连诺一世进行洗白宣传,将失败的黑锅全部丢给了保守派、野心家。

为了忽悠这些中二少年,弗朗茨还将马西米连诺一世时期制定的政策、颁布的法令整理了出来,很多人都信了。

毕竟马西米连诺一世真没干啥坏事,即便是这些政策存在很多问题,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来看,这些内容都是为国为民。

或许忽悠不了老油条,但是对付用来说服这些热血青年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皇帝的政策没有问题,也没有骄奢淫逸,那么导致国家出现问题的就是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和野心家了。

现在的军阀混战,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人直接脑补,马西米连诺一世是外来户,初来乍到就被架空了,根本就就指挥不动国内的野心家。

这后面的证据,都不需要弗朗茨画蛇添足了。复辟集团就搜集了一大堆,那是真金十足,确实有很多人不听皇帝命令。

留学生都是社会中上层,他们接触的东西也不少。受到大家的影响过后,又联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最后的结果就是,复辟集团发展壮大了。从最初的那两三百号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四千多名组织成员。

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拥护皇帝的,有多少是纯粹的投机者,那就很难说了。

如果不是源源不断的经费,让外界认为哈布斯堡王朝还有意支持马西米连诺一世复辟,现在复辟集团绝对是小猫小狗两三只。

包括弗朗茨,实际上也不确定要不要进行复辟。现在复辟集团的经费,弗朗茨只是提供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马西米连诺一世自己想办法筹集的。

不要看他能力不怎么样,可是架不住讨人喜欢。据弗朗茨所知,卡尔大公和苏菲皇太后的家底,都给他拿去填了复辟这个巨坑。

如果这笔投资失败的话,有很大可能他另外两个弟弟,将非常苦逼的没有遗产可以继承。

这都是小问题,哈布斯堡家族的教养还是不错的。还不会为了一点儿遗产,闹出笑话让外人看。

不过马西米连诺一世和另外两个弟弟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不是钱的问题,除了马西米连诺一世外,大家都不缺钱,主要是嫉妒。

父母偏心一个子女,别的子女心里自然会不舒服。如果马西米连诺一世是长子也就罢了,按照德意志地区的传统,长子继承家业,大家也没话说。

可惜马西米连诺一世不是,这种偏爱,自然引发了两个弟弟的不满。尽管他们隐藏的很好,看起来兄友弟恭,还是瞒不过弗朗茨的眼睛。

知道归知道,弗朗茨却没有开口的意思。十指都有长短,父母偏爱一个子女也是正常情况。

没有那么多理由,也没有所谓的对错,装糊涂是最好的选择。盖子揭开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再说了,投资不是还没有失败么?马西米连诺一世确实废了,可他还有儿子,马西米连诺二世现在才还是小屁孩一个,没准这个小号能够练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