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天罡烈 > 第369章 对群臣的思想改造

天罡烈 第369章 对群臣的思想改造

作者:刺桐2016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47:57 来源:258中文

<!--go-->

“太子殿下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

“参见太子殿下!”

当李承乾带着光华灿烂的仪仗来到承天门城楼上时,下面暴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欢呼声直传出数里之外,让太极宫附近的俘虏和最后前来平叛的官员都心惊胆颤。

李承乾旁边的几个大臣都见此情景也被震的神情一怔,再看站在中间正朝城门下的百姓挥手的李承乾,真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欢呼声传到甘露殿,李世民听了疲惫一笑,对身边的小内侍道:“朕这会还睡不着,去把杨卿请来陪朕说说话。”

杨师道本为与高士廉一道坐镇宫中,中途听说他儿子李豫之死了悲伤难过,想要回家看看。

李承乾担心消息走漏,便把他留在宫中休息。

此时李世民找他来是想慢慢劝劝他,也算是替李承乾善后。

就在所有人都羡慕李承乾深得民心的时候,站在承天门上的李承乾心里却百味杂陈。

李承乾看着下面的老百姓热烈的欢呼,突然感到自己很惭愧,凭心而论穿越一年多以来他没有给长安老百姓带来多大的变化。

既没有一两个月时间就在一处荒废的河滩上建起庞大的储存仓库,也没有通过一项技术的革新使长安老百姓过上温暖的冬天。

可是却得到这么多老百姓真心拥护,他能不惭愧吗?

李承乾缓缓抬起双手示意下面安静,可是下面的老百姓根本看不清他在做什么,欢呼与呐喊依旧。

李承乾无奈只得回头对老鬼道:“你带着人下去传旨,长安城百姓助国锄奸,忠勇义烈,朝廷免长安、万年两县租庸两年,今晚先各回各家,过几日孤王还有大礼送给长安城。”

旁边高士廉听李承乾说的赏赐比李世民翻倍还多,忙上前道:“太子殿下,长安百姓的赏赐陛下已经定了,不宜更动啊!”

李承乾闻言看着欢呼的百姓,头也不回地道:“照孤王说办,陛下那里孤王自会去说明。”

老鬼闻言不敢违逆忙领旨下去。

其他大臣看看下面的激动的百姓和自信的李承乾都没有说话。

老鬼带着一群内侍下去传了旨意,下面百姓中再次暴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紧接着几万百姓纷纷跪下给李承乾磕了头才渐渐散去。

直到所有百姓离开,李承乾才转过身来,看着一众六七十岁的老臣跟着自己熬到现在,有些过意不去。

“传旨东宫典膳署准备一些夜宵送去右春坊,众卿和孤王吃了夜宵再回去。”李承乾一边往城楼下走一边道。

既然李世民已经下旨让他回东宫去,他自然不能再强行留在甘露殿。

李承乾领着一行人来到东宫右春坊,老鬼带着人收拾出一间大殿,夜宵还没有送来,李承乾和群臣便先坐下休息。

群臣一坐下便都看着李承乾,等着了对这场荆王谋反的审问和处理定下调子。

李承乾扫视一圈群臣,便对工部尚书薛大鼎道:“薛尚书你明日安排人在长安附近找一处陶窑,孤王要烧制一大批陶管。”

众臣被李承乾这突然的一句话弄的有些懵了。

薛大鼎更是不知道陶管是什么东西,忙起身道:“太子殿下何为陶管?”

李承乾闻言自失一笑,想起来这些人都没有见过陶管,便命人拿笔墨来。

看着李承乾画的陶管简图,薛大鼎更加懵了要这个做什么?

“太子殿下此物既不能装米也不能盛水,要这个做什么啊?”薛大鼎摊着手问道。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道:“这个可以流水。”

流水?

群臣不由都有些晕了。

李承乾见群臣都不明白便直接道:“长安城各坊的排水沟都是明沟,每年春夏秋三季水沟的污水臭气熏天。

不但使得长安城环境恶劣,还招来许多蚊虫苍蝇。

这些虫蚊虫苍蝇又能传播各种疾病,对长安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孤王就想烧制一批这样的陶管埋在水沟处,让污水都从这样陶管里流到城外的田地去。

如此一来长安城也不会再臭气熏天了。”

在唐时长安城里的污水都是生活污水,里面基本没什么化学物质,通过陶管流出城外湿地过滤用在农田没有任何问题。

薛大鼎听了慢慢点点头道:“太子殿下真是一心为民啊,只是太子殿下您刚免了长安万年两县的租庸,朝廷哪有丁役烧制陶管修建渠道啊?”

这句话一出来殿里立即有大臣就要站出来反对,轻徭薄赋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官的追求。

“启奏太子殿下宵夜都已经准备好!”老鬼恰在这个时候进来。

“快上来吧!”

宵夜很简单就是每人一碗青菜鸡蛋面。

李承乾用筷子搅一搅碗里的面,不无感叹地道:“现在很多人都说大唐强盛了,不知道刚刚回去的百姓们有没有一碗鸡蛋面吃。”

群臣一听皆是无语。

想到若是李世民身体好好的,像信今夜平叛成功,怎么也得请文武百官开宴庆贺,

珍馐美馔流水一样端上来,大家连欣赏歌舞边开怀畅锻饮才是正理。

你倒好吃一碗面条还说这话,难道老百姓没有一碗鸡蛋面,我们也不吃了?

就在一些大臣心里发牢骚时高季辅放下面碗走了出来。

只见他走到大殿中间朝李承乾郑重一礼道:“太子殿下一心记挂百姓衣食臣甚是感佩,故斗胆请太子殿下免去工部烧制陶管,减轻长安万年两县百姓的徭役。”

殿里群臣闻方不由都为高季辅捏一把汗,现在可是李承乾威望最高的时候。

而且谁都看的出来李承乾要修下水管道,就是为了在长安城留下自己的印迹。

不说下水管道的修建确实是有利于长安百姓。

就是李承乾为了体现他的存感也不会罢去此事的。

果然李承乾闻言脸色顿时沉下来了,禇遂良忙走出来道:“太子殿下高舍人也是尽臣子本份,您……”

李承乾抬手打断禇遂良,看一眼群臣淡淡地道:“孤王说过免除长安城百姓的租庸就不会出尔反尔。

诸位先把碗里的面吃了,然后孤王再告诉你们怎么做。”

说罢便开始低头吃面。

禇遂良忙示意尴尬的高季辅一同退下。

一碗面条很快都吃完了。

李承乾见群臣都放下筷子,便淡淡地道:“传孤王旨意,荆王谋反一案由许敬宗和李义府汇同大理少卿辛茂将审理。”

李承乾说的三个这里只有许敬宗在,他忙出列道:“臣遵旨!”

李承乾淡淡点点头接着道:“叛军除主要人犯外,其余从属都交由工部看押,并责令烧制陶管赎罪。”

群臣闻言不由都是一怔,像今夜这样造反,主犯斩首没什么说的,从属兵将、家奴等人最重也就是发配边疆。

但是除了明确罚为苦役的,没有在审问时就令其作苦力的先例。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所以群臣也都没有吭声。

薛大鼎出来行礼接旨。

李承乾接着对百官道:“长安城内修建下水道,由全包括孤王在内的全长安人一起劳动,各家至少要把自家附近的下水道挖出来。”

“臣等遵旨!”群臣全部起身领旨。

没别的,李承乾都说自己要干活了,他们也逃不掉。

李承乾看着群臣没有让他们坐下,而淡淡地哼一声道:“诸位卿家,孤王如此安排修建长安城下水管道可妥当否?”

“太子殿下思虑周全,如此安排甚是妥当。”群臣知道李承乾要算后账,便都顺着他说。

李承乾却不领情道:“孤王能思虑周全,你们一个个饱读诗书怎么就想不到呢?事情怎么到了你们那里就成了不能办呢?”

李承乾这一连两问是一点情面都没有留,群臣被问哑口无言。

最后只得承认错误道:“臣等失职!”

这场对话按理说到这也应该结束了,毕竟李承乾已经占尽了便宜。

可是李承乾依旧不肯放过他们疾言厉色地问道:“孤王曾经给百官发过《反唯书论》,你们谁读过了?

去年千叟议政会与会的百姓提出来很多意见你们有谁放在心上了?

大唐十年发展规划纲你们又打算办成多少?”

群臣:……

“好啦今夜回去晚了,明日诸位可以晚些再来,但是要把孤王说的这几份文件找出来好好读一读,你们为官做宰不是读几本圣贤就行的,心里要装着天下百姓!”

群臣被他训的心里一怔一怔的半晌才应过来行礼告退。

<!--ove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