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天罡烈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统一思想

天罡烈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统一思想

作者:刺桐2016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0:47:57 来源:258中文

苏定方几人闻言同时一怔,不知该说什么。

程务挺见他们不说话,又连声质问道:“太子殿下一心为了大唐,深入不毛之地,他把你们视为肱骨大臣,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稍稍体量一下太子殿下的苦心?”

苏定方和许敬宗闻言都把头垂下去,尉迟恭想说什么但是看着箭塔上在几人搀扶下才艰难迈出吊篮的李承乾最终只是叹了一口气。

他们也知道李承乾苦心孤诣都是为了大唐,这一年来李承乾在长安慈爱百姓几乎可以称为圣君,来到北地杀伐决断也有神武之姿。

可是却有些杀戮太过了,还要以杀戮恐吓已经臣服于大唐的小部落,就不是他们所能接受的了。

要知道以他们经验人心不稳可是大患,把别人吓得战战兢兢,别人怎么能跟你一心呢?

说实话他们反对李承乾这样做,在他们心里真的是赤胆忠心地为李承乾好,可是现在他们心里多少都有些怀疑,他们自己就一定正确吗?

李承乾在箭塔上站稳站跟,长出一口气才看向下面的冰城,只见沿着四周冰墙倒着一圈薛延陀降卒的尸体,每一具尸体上都插着数支羽箭,尸体下的雪地上有一片片斑驳的血迹。

在冰城中间的还没死薛延陀降卒都半死不活地挤在一起,对于外界的事物已经麻木了,完全是等死的状态。

李承乾观察着冰城的情况,旁边的王方翼嗫嚅半天才下定决心道:“太子殿下想做什么就请下令吧,臣亲自去替太子殿下传令。”

李承乾闻言心里一动知道苦肉计有效,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看也不看王方翼神态骄傲地道:“孤王要是直接下令,难道会没有人去传令?”

王方翼闻言一怔,心想那您为什么不直接下令呢?

李承乾朝下面看一眼,见苏定方等人还没有上来,伸手“砰砰”拍两下木栏大声道:“你们几个快上来,在下面干什么呢?”

苏定方闻言当先往箭塔上爬,许敬宗几人也连忙跟上,只有程务挺带着亲卫守在箭塔下面充做护卫。

对于敌人李承乾从不想以德服人,但是对身边的人他也只能以德服人,虽然这些人明确反对他的做法但是他知道对他却没有恶意。

而且他除了要就对付大唐以外敌人,还要应付大唐内部的敌人。

最近他收到不少来自李世民行在的消息,李世民当时为了稳固他和李承乾的地位,把反对李承乾的大臣都带着北上了。

长安留守的都是支持李承乾的大臣,反正李承乾人在外面回不去,不用担心这些大臣在他背后拥立李承乾。

因为这些人忠于李承乾,在朝中一定会打击一切反对他和李承乾的势力,这样他才能放心地亲征。

这样就造成现在李世民身边成了反对李承乾的大臣的聚集地,这些人聚到李世民身边对李承乾不利是肯定的,更何况这些人里还有房玄龄这样对李世民有着极大影响的人?

李承乾现在要是不能团结他身边的人,就算强行把这里的事情按自己的想法做了,后面双方联军对战漠北各族联军时,李承乾一样不能完全实现他的计划。

李承乾想这些事时苏定方等人也爬上了箭塔,看看冰城的情形知道李承乾有话要说,所以都沉默地站箭塔上。

半晌,只听李承乾声音淡淡地问道:“你们看这些薛延陀降卒有什么共同特点?”

“呃?”

几人不知道李承乾是什么意思,自然回答不上来。

李承乾等了一下接着说道:“他们都很年轻,是薛延陀部承上启下的人。”

听到这句话几人再次陷入沉默。

李承乾继续道:“孤王曾经说过大漠南北万里草原各族旋兴旋灭,但总是为祸中国,所以要治理草原。”

“太子殿下高詹远瞩臣等佩服。”许敬宗连忙道。

李承乾嘴角露出一个浅笑,接着道:“你们也应该听说过,孤王对吴王说过要继续往海外封王?”

这也是写在“大唐十年规划”里的事他们自然知道,但是此时李承乾提起显然不那么简单,不免往深处想想。

就想到随着海外封王还有一件事流传甚广,就是李承乾提出的灭国必要灭其上层的理论,使其国人忘记自己的祖宗是谁,忘记自己文化,然后再教育其国百姓忠于大唐。

当时他们都觉得李承乾所要分封的地方都是海外不毛之地,岛上即便有人也不过是一些茹毛饮血的野人,所以众人并没有在意。

可是此时听来,却猛然惊觉李承在北地做的事何偿不是依照他的灭其国必灭其上层的理论而做的。

李承乾看他们差不多想清楚了,便又接着道:“当然,在这里没有那么容易实践孤王的灭国之论,但是教化之功还是要实现的。

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一个强大的越国就出现了。

可若是我大唐在此地进行十年教养,能不能把这里的百姓都教养成大唐的子民呢?”

“太子殿下,雄才大略又深谋远虑,十年之后大漠南北不怕不成为神州乐土。”提到教化许敬宗认为自己有发言权。

李承乾不置可否反倒指着冰城里的人问道:“可是这些人怎么办呢?把这些人杀了,这片大地自然会生养其他人,唐军走了又会起来作乱,怎么办?”

几人被李承乾问住,他们要是知道怎么办,也不至于一千多年以后漠北还独出去。

李承乾见几人怔住也不待他回答,直接道:“孤王一说到要治理大漠南北成不世功勋,你们一个个都心情激荡,可是真的要一步步实施起来,却思前想后畏首畏尾。”

几人闻言虽然身在箭塔上,还是双膝跪下道:“臣等知罪。”

李承乾却依然不放过他们,寒声问道:“你们这样做是对得起孤王?还是对得苍天?

苍天把你们降生在世间,又降下孤王来让你们功成名就,你们却不敢勇往直前!”

几人听了李承乾的话,都被吓的脸色巨变。

去年李承乾召见薛仁贵的时情形曾在长安城风传一时,众人都道:李承乾和薛仁贵前世就是君臣。

后来李承乾又得了秦臣献书,还做出火药这种天雷般的利器。

长安城都传说李承乾是秦始皇转世,后来是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若是秦始皇转世,那么他就太尴尬了,所以下令禁止此类传言。

此时几人听见李承乾如此说,又都想起了那些传说。

“都说天道好还,我中国自从西晋八王之乱,引起五胡乱中华不知多少汉人为北狄所屠,今日天降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正是报仇之时。

臣等不明就里竟以常规视之,实在有负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请太子殿下治罪。”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还是许敬宗,其他人闻言也都忙道:“请太子殿下治罪。”

李承乾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有所悔改但还是不放心,接着又道:“君臣一场,你们若是不想立此功勋孤王也不勉强,这些薛延陀降卒此刻已经被吓破了胆,放出来或可做几年苦力……”

“殿下不可如此啊!这些人反复无常为祸中华必须全部斩杀,以此震慑周边蛮夷。”苏定方急忙阻止李承乾说下去。

旁边的许敬宗也忙建议道:“请太子殿下降旨命灵州都府召附近各部首领前来为太子殿下大破薛延陀贺功。”

尉迟恭闻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里暗叹这两个货变脸也太快了。

李承乾得到想要结果,便哈哈大笑道:“好!就按许学士说的办,只要我们君臣一心,治理这北地不算什么。”

“遵旨!”苏定方和许敬宗激动地道。

王方翼见此忍不住翻白眼,什么按许学士说的办,这意见不是你提的吗?

“好啦,都平身吧!”李承乾意气风发道。

“谢太子殿下!”

此事决定下来苏定方和许敬宗也轻松不少,毕竟他们在反对李承乾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李承乾待他们站起来,才又轻飘飘地道:“许学士修过《隋书》也应该读过《魏书》,到北魏时许多外族改汉姓时依然改为刘姓,许学士可知其中原委啊?”

这问到许敬宗的本职工作自然清楚,闻言忙道:“回太子殿下,北魏夷狄改汉姓时多改刘姓,是因为刘姓乃汉室皇姓,两汉威震四夷,到北魏时四夷仍以刘姓为贵姓。”

李承乾闻言感叹道:“是啊!北魏去东汉末年已有两三百年了,可是当时四夷仍尊强汉,难道强汉只是对四夷施行仁义吗?”

尉迟恭一直在旁边听着因为涉及到李承乾要收服手下大将,他一直不好插话,此时却忍不住道:“难怪陛下常言‘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对付夷狄当然要示之以威。”说着忍不住脸红起来。

李承乾闻言接着道:“你们之前就是心口不一啊!”几人闻言皆是一副羞愧难当的样子。

李承乾见此心里乐开了花,暗道:李世民虽然这么说,但也只能做到用武力打败对方,至于坑杀降卒还以之向小部落示威怕是不会干的。

李承乾带着几个人下了箭塔,然向四周下令命附近的小落前来庆贺他大破薛延陀。

只是这里是夷男选的落脚点,离所有大唐的部落都有一段距离,这些部落的首领要来到还要一段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