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天邪玄骨 > 第三十章薛玉郎!

天邪玄骨 第三十章薛玉郎!

作者:魔君三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8:02:50 来源:258中文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开采金矿的日子到了。

清晨时分,龙首峰南坡上,聚集了大约四百多名青壮年,都是从十个堡垒中抽调的,手中拿着大锤、铁钎、铁铲、扁担、箩筐……各式各样的工具!

薛羽、鞑子爷爷、疯子爷爷、吕公公……以及十名百户官皆在人群中,有的神色兴奋,有的略带紧张!

另有数十名青壮女子,在山脚下搭建了几座窝棚,负责给山上的男人们准备饭菜,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按照规矩,开采金矿之前,是要祭拜一下山神爷的,感谢山神爷给大家赏饭吃!

祭台已经准备好了,上面摆着山神爷的排位,还供奉着一个大野猪头、一条肥大的河鱼,以及一个小香炉!

“祭祀开始,请上香!”

在场的四百多人,按照身份高低排列好了队形,站在最前面的就是百户爷爷了,穿的很是整齐,手中还举着三柱清香。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

开采金矿不是小事情,如何调配人手、分配利益,如何安排日常事务,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才行,经过十位百户商议,公推了百户爷爷做这个盟主。

一则,百户爷爷为人正直,深的人们的信赖。

二则,金矿是白沙堡的人发现的,由白沙堡的百户做盟主,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没想到的是,百户爷爷持香在手,却没有上前祭拜,略加沉思之后,把手中的清香交给了一旁的薛羽,自己还后退几步,让出了为首的位置!

换而言之,百户爷爷这是把盟主的位置,让给薛羽来做了,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号令十个堡垒、数千名军户吗?

“什么情况?”

“他行吗?”

周围的人一片哗然,大都抱以怀疑的目光?

薛羽也没推让,接过了三根清香,高高的举起,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而后插进了香炉中,跪地叩首行礼!

“山神爷保佑--大吉大利,财源滚滚!”

“山神爷保佑!”

……

白沙堡出身的人,率先跟着跪了下去,而后是永兴堡的人,至于其他堡垒的人,略加犹豫之后,在百户官的带领下、也纷纷的跪拜了下去,这就等于承认薛羽的盟主身份了。

祭拜完了山神爷爷,接下来,就要开始采金矿了。

在薛羽的指挥下,军户们先把周围的树木砍了,弄出一大片空地的,而后把浮土运走,露出了山体岩石。

狗头金,在自然界中的数量非常稀少,绝大多数的金子,是藏在这些岩石当中的,要想开采出来,得先挖个矿洞才行。

挖矿洞,最好是用黄色炸药,一下就能山崩石裂,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炸药,虽然薛羽知道配方,可惜技术条件不允许,也缺乏足够的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至于黑火药吗,爆炸的威力不足,各堡垒的存储量也非常少,根本就用不起的。

无奈之下,只好用最原始的办法了:火烧水激!

先是架上干柴,用烈火焚烧石头,待温度到达一定程度,再往上面泼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自己碎裂开来。

军户们再用铁钎、大锤进行开凿,等到凿不动了,就再火烧水激,如此反复循环,一条矿洞就逐渐出现了,呈正方形的,边长在六尺左右!

矿洞每深入山体一段,薛羽就会跳下去,举着一根火把,查看金脉的走势,好调整军户们开凿的方向!

太古时期,地壳运动,随着火山喷发,喷涌的岩浆把金元素带到了地上,金子的温度高,冷却速度慢,当岩浆凝固成岩石的时候,金子仍以液体的形态在石缝中来回乱窜,而它流动过的地方,就是金脉了!

流动的金子遇到了石英、银、铅、锌等物质,就会停留下来,形成一种复合型矿层,形状很像是鸡窝,故而称之‘鸡窝槽!’

做个比喻:金脉就是四处蔓延的藤蔓。

鸡窝槽,就是生长在藤蔓上的大西瓜!

所谓的采金,就是先凭着眼力找到藤蔓,而后顺着藤蔓一点点搜索,把上面的大西瓜摘下来!

“有了,一个大鸡窝槽!”

“找到金子了!”

薛羽的眼力很毒,运气也不错,矿洞掘进七八丈左右,就发现了一个鸡窝槽,按淘金人的专业术语叫做:见槽、放阔!

第一天进山采金,就见到收获了,矿洞内外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接下来,军户们奋力挖掘,把‘鸡窝槽’里的矿石都掏了出来,大约有两千斤左右,堪称是一个大鸡窝槽了。

不过吗,要想把金子从这些矿石里提炼出来,还需要费点力气,过程也很复杂:

第一步,挑选出几十名膀大腰圆有力气的军户,手持巨锤猛砸矿石,全都砸成黄豆大小的颗粒。

而后把这些小颗粒,放在一具大石磨上,碾压成粉末!

交待一句,这具石磨不是人推的,也不是牛拉的,而是薛羽在溪水湍急之处,弄出了一具水石磨,利用水流让它转动起来,这样就省力多了。

第二步,在溪水旁放一个大木槽子,一丈五尺长、四尺多宽,还必须是用榆木制成的,因为榆木一遇到水,表面就会卷起很多小倒刺来。

把矿石粉放在木槽里,不断用溪水进行冲刷,石粉的密度轻,很快就被水冲走了,而矿粉的密度重,会沉在下面,被小木刺给阻拦住。

冲刷多次之后,两千多斤的矿石,只剩下几十斤重的精矿粉了,金子就藏在这里面,不过金子之外,还有银、铜、铅、锌等伴生矿!

第三步:把精矿粉倒入水银中,用力进行搅拌,金子的密度大,会沉入水银底部,而其他金属的密度轻,会漂浮在水银上面,这样就进行了分离。

有人肯定问了,一群穷的叮当响的军户,那里弄来的水银呢?

很简单,之前薛羽在山中找到过丹砂石,学名‘硫化汞’,只要加热煅烧一下,就能生成水银了。

不过水银有剧毒,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薛羽严令军户们,人人都要戴口罩、带手套,每天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到溪水中清洗身体,不把皮肤搓红了不准出来。

至于口罩,用多层的棉布缝制,手套则用山中兽皮制成,这些事情交给各堡垒的妇女们就行了,针线活可是她们的强项。

第四步:把水银、金粉的混合物倒在棉布上,前者会渗透下去,后者则留在棉布上!

最后把金粉小心的刮下来,放在坩埚中,用烈火进行煅烧,让其融化成金水,再倒入制作好的模具中,让金子慢慢的冷却成型。

“成了,真的成了!”

“薛小兄弟真是厉害,这么快就把金子提炼出来了。”

一般金锭都是小船形状的,可是薛羽不喜欢,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圆饼状的模具,待金子冷却成型之后,用铁钳夹了出来,放入一盆冷水之中。

随着一阵白烟升起,一枚漂亮的小金饼就出现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黄色光泽!

常言道:七青八黄九紫十赤!

小金饼呈黄色,说明含金量在八成左右,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能提炼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快把秤拿过来,称一称重量。”

“笨死了,不是称猪用的大秤,要小一点的、精准一点的戥子!”

……

“是,百户大人!”

(戥子,又名戥秤,是中国古代称金银、药材等贵重物品的专用工具,体积小巧,精准度高。)

很快的,有人拿来了戥子,乌木为杆、青铜托盘、白铜秤砣,由百户爷爷亲自操作,很快测出了小金饼的重量……一两一钱五分!

“金子,上好的金子,我们炼出金子啦,哈哈!”

“发了,这次发大财了,哈哈!”

……

疯了,军户们疯了,小旗、总旗、百户官们全都高兴疯了,有的仰天长啸,有的又蹦又跳,甚至有人满地打滚,高兴的就像三岁的小娃娃!

至于那个小金饼,更是在人们手中来回传递着,有人怕是白日做梦,还用牙齿咬了咬,一个人咬完下一个人接着咬,很快就布满了齿痕、口水!

(小金饼:你们怕是做梦,咬自己手指头啊,干嘛要咬我?)

有人肯定想了,两千多斤矿石,才提炼出一两多金子,这么一点点的含金量,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吗?

说实话,真心不少了。

要知道,金子是一种稀有重金属,只要金矿石的品质达到了0.5克/吨,就具有开采价值了。

而中国境内的金矿山,大部分品质都在5克/吨以下,一吨矿石里面含金十几克、几十克的富矿山,可是少之又少的。

薛羽找到的这条矿脉,能从两千多斤矿石里面,提炼出一两一钱五分的金子(按照明朝的重量换算,大约43克左右),这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富矿了,军户们高兴成这样也就不足为怪了。

更重要的是,军户们穷啊,一个正丁,每个月才半两银子的军饷,关键是还领不到。

而大家在山上忙了一会儿,就开采出一两一钱五分金子,约莫折合九两银子,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操作越来越熟练,出金量还会大幅度增加的。

以此类推,一个月是多少金子,一年又是多少金子?

除了金子,在精矿粉里面,还有不少的银、铜、铅、锌……提炼出来以后,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

不客气的说,靠着这座金矿山,就足以让十个堡垒的数千名军户,过上衣食无忧、天天有肉吃的好日子了。

“吼!吼!”

“玉郎、玉郎……薛玉郎!”

军户们快高兴疯子,先是以拳捶胸、仰天狂吼,而后把薛羽抬了起来,一次次的抛向空中,又都接住了,并喊出了‘玉郎’二字!

(薛羽:接不住,我跟你们急!)

在中国古代,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者情人的爱称,后来也泛指美男子,或者极为宠爱的人!

军户们称薛羽为玉郎,这是拿他当成心肝宝贝看待了。

就这样,薛羽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外号:薛玉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