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天邪玄骨 > 第一百零七章皇帝的口谕!

天邪玄骨 第一百零七章皇帝的口谕!

作者:魔君三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8:02:50 来源:258中文

“圣上口谕,福王跪听!”

“儿臣朱常洵,跪听父皇口谕,父皇万岁、万万岁!”

薛羽迈步上台阶,挺胸抬头,振作精神,给皇帝传达口谕,那就相当于皇帝的化身了,必须拿出点架势来!

朱常洵则带着两名长史,走到了台阶下面,乖乖的跪地聆听。

“治世立长,乱世立贤,大好机会,切勿错过,皇儿好自为之,则父子相见之日不远矣,钦此!”

……

口谕宣读完了,可以朱常洵的智商,显然无法理解其中意思,一脸的迷茫之色!

倒是王平安、王富贵两位长史,沉思片刻,都露出了惊喜之色,贴在朱常洵的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世人皆知,当今皇上是疼爱朱常洵的,有心立为皇太子,可惜他是庶出第三子,有违于嫡长子继承制度,故而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万历皇帝无奈之下,才立了并不喜欢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不过吗,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历朝历代还有一条潜规则:‘治世立长,乱世立贤!’

太平盛世,立长子为储君,可以确保皇位传承的稳定性,避免皇室子弟互相残杀,进而稳定江山社稷!

杀伐乱世,则要立最贤明、最有才能的皇子为储君了,这样才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平祸乱,定江山!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就是在国家政局不稳的情况下,凭着英明神武的天姿,而以庶出第三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进而继承了皇位的!

同样的,如今的大明王朝也是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称之乱世并不为过!

万历皇帝派人来传口谕,就是告诉朱常洵,不要满足于做一个藩王,要学会抓住时机,有更大的作为!

如果朱常洵能有所作为,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子,治理国家的本领远在大哥朱常洛之上!

万历皇帝就能以‘乱世立贤’为借口,废黜掉朱常洛,改立朱常洵为皇太子了,文武百官也说不出什么的。

“王爷,机会难得,不容错过!”

“王爷,那首童谣,真的应验了!”

“对,说的对,真的应验了,本王可以回皇宫了,哈哈!”

……

在两名长史的解释下,朱常洛明白了口谕的暗示,想到自己能重回京师,夺取皇太子之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竟然高兴的一下蹦起来两尺多高,在大殿里来回乱跑,靴子都跑掉了一只,仍高兴的哈哈大笑!

与此同时,三个人都想起了,最近在洛阳广为流传的一首童谣:

中州旱,洛水枯,

西南雨,洵水流,

二水本一源,

兴衰各有命,

福字倒着写,

天子出洛阳!

之前童谣传唱,福王府的人很高兴,认为是一个吉兆,之后石碑出土,就更加高兴了,朱常洵还亲自下令,在王府内外贴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倒‘福’字呢!

不过高兴归高兴,童谣、石碑到底预示着什么,人们还是众说纷纭。

如今使者到来,还带来了皇帝的口谕,算是把谜底揭开了!

第一句:中州旱,洛水枯,是指河南地区大旱,洛水的水位直线下降,同时暗示着皇太子朱常洛的气数已尽了。

第二句:西南雨,洵水流,洵水位于西南地区,那里正值雨季,水流量非常之大,预示着朱常洵的气运正盛!

第三、四两句:是指洛水、洵水都发源于秦岭山脉,就像是朱常洛、朱常洵一样,乃是骨肉兄弟!

可是兄弟两人的命运却是相反的,一个即将衰落,另一个却要崛起了。

第五、六两句,则是说随着倒‘福’字碑出土,坐镇洛阳的朱常洵,要成为大明朝下一任天子了!

朱常洵虽然蠢笨,可也有当皇帝的梦想,如今梦想有望成真了,又岂能不高兴呢?

一旦朱常洵做了皇帝,两位长史自然也会加官进爵、执掌大权了,他们自然也很高兴。

可是高兴完了,三个人又发愁了,朱常洵要想当皇帝,就必须先成为太子,要想成为太子,又必须证明自己有贤良品德,以及治国才能!

问题是,如何来证明呢?

朱常洵来洛阳以后,好事一件没做,坏事一件没落,名声顶风都能臭出八百里地去,说他是一位贤王,这话鬼都不信!

从现在开始,修身养性、重新做人,且不说以朱常洵的性格,根本就做不到,就是能做到也来不及了!

人,从白变黑很容易,从黑洗白则难如登天,没有十年八载根本不见成效,万历皇帝已经年老了,又患有严重的腿疾,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一旦万历皇帝驾崩,朱常洛登基为帝,执掌了天下大权,以之前兄弟间的过节,朱常洵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大明朝皇室之间,可不乏骨肉相残的例子:

比如明宣宗朱瞻基,把自己的亲叔叔-汉王朱高煦,罩在一口三百斤的铜缸里,用烈火活活的炙死了,就像是闷烤猪一样!

还有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兄弟两个为了争夺皇位,也是拼了个你死我活啊!

想起那些祖先的悲惨下场,八月份的天气,朱常洵都觉的如坠冰窖一般,从里到外的透心凉啊!

不行,自己这三百多斤肥肉,绝不能变成闷猪肉,自己要当皇太子,要当下一任大明天子!

这就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上,如何证明自己的贤明,进而夺取皇太子之位呢?

三个人原地转了几十圈,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目光都落在了薛羽身上!

这位‘雨公公’是从京城来的,肯定知道朝廷的情况,以及皇上的心思,问问他不就行了吗!

“敢问雨大人,我家王爷欲为圣上分忧,却不知圣上最忧心的是什么事呢?”

“圣上心思如海,小臣又那里知道呢!”

“唉,雨大人乃是圣上宠信之人,圣心如何,又岂能不知呢,还望如实相告啊!”

“小臣身为内侍,岂敢妄加谈论军国大事!”

…………

朱常洵等人不断发问,薛羽则以各种理由推脱着,一方面,是吊吊福王等人的胃口,越是心急如焚的人,就越容易上当受骗了。

另一方面,也是趁机索取点好处,大明朝的宦官就没有不贪财的,自己要是太过清廉了,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雨大人一路远来辛苦了,本王当略尽地主之谊,快取一些土特产品来,送给雨大人品尝一下!”

“是!”

朱常洵别的本事没有,行贿受贿倒是无师自通,向王右史递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出去了。

片刻之后返回,还抱着一个箱子,里面放满了‘土特产品’,有珍珠、玛瑙、珊瑚、翡翠、金元宝……起码价值七八万两银子,全都放在了薛羽的身边!

“这是我家王爷一点心意,还请雨大人笑纳!”

“王爷太客气了,小臣怎么好意思呢!”

“只是一些土特产,无伤大雅的!”

“那就多谢王爷了,哈哈!”

薛羽假意推辞几下,就把一箱子珠宝收下了,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忽悠……

“实不相瞒,如今朝廷上面,有两件为难的事情,王爷若是能帮着解决了,必能换来贤良之名:

一则是外患,萨尔浒大战之后,女真人不断攻城掠地,一连拿下了铁岭、开原几座重镇,大有席卷整个辽东之势!

辽东乃是京师之肩,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故而圣上抽掉各路人马,向辽东地区集结,准备向女真人发起反攻,收复失地,毁其巢穴,一雪萨尔浒之耻!

大军征战,糜费巨大,而近年来国家多事,国库十分空虚,为了筹措辽东军饷,圣上以及文武百官伤透了脑筋啊!

二是内忧,山东、河南、北直隶都出现了大旱,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百姓们没有了吃的,纷纷外出逃难,沦为盗贼者亦不在少数,大小民变此起彼伏,弄的官府是疲于奔命!

朝廷有心救济灾民,可是所需数目巨大,加之国库空虚,就连军饷、军粮都筹措不齐了,又那有力量进行赈灾呢?

为了这两件事情,圣上茶饭不思,彻夜难眠,人也消瘦了很多!”

……

薛羽说了两件事情,可在朱常洵等人听来,却只有一个字:钱!

朝廷要想解决外患需要钱,要想解决内忧也需要钱!

朝廷没有钱!

朱常洵很有钱!

可让朱常洵拿出钱来,就跟拿小刀子,割他的心头肉一样,那可不是一般的疼痛啊!

要知道,军饷也好,赈灾也罢,需要的都不是小数目,起码得几百万两银子啊!

“王爷,欲成大事,何惜小财!”

“王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

“你们不要逼迫了,容本王细细思量一下,几百万两银子,这是小财吗?”

两位长史劝朱常洵赶快下决心,以免错失良机,后者却是愁眉紧皱,显然舍不得自己的银子!

“天色已晚,小臣就不打扰王爷休息了!”

“好,带雨大人去休息吧,要好生安排!”

“是!”

薛羽主动告辞,回小院里休息去了,王右史一路相送!

朱常洵则召集心腹属官、幕僚们,商议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搏这一把呢?

银銮殿的灯火,整整亮了一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