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回到三界做剑灵 > 第三百一章 暗涌潮

回到三界做剑灵 第三百一章 暗涌潮

作者:皇甫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10:56 来源:258中文

如智,弘止大师和行愿大师两位,还要释海、灭嗔,等五人,在鸡鸣寺后院一处禅房,密谈至深夜。贰伍捌中文 www.⒉58zw.cōm最快更新其详情外人不得而知。但第二日,弘止大师和行愿大师。便领着座下弟子及一干佛门修士,从别处搬至鸡鸣寺中。而鸡鸣寺,则对外宣布,白莲教教主、鸡鸣寺主持、太平兴国护法左禅师,释海,因伤重,临时紧急闭关,教中、寺中一切事务暂由长老灭嗔负责。实际上,便在当夜,释海已经随如智,连夜上了庐山。

也就在当夜,释海以凡尘修为,重伤浩然峰下来的玉莲真人郭敏一事,已经在应天府传开了。初始,许多修士不信,那释海不过凡尘修为,前些日子,还被郭敏当众打落入秦淮河,狼狈而去。但,清静峰下来的道门大修,亲口所言,言之凿凿,由不得不信。

第二日,便有不少儒家弟子,急急赶往应天府东郊紫金山,郭敏和刘伯温所住的中山学院,要拜谒两位儒门真人,求教解惑。但中山学院,大门紧闭。众儒生这才知道不妙,竟是堵在门口,议论纷纷,又惶惶然,不肯离去。到了太阳当头之时,紫金山上山下,已经是水泄不通。

这时候,一队人马,全副武装,个个身披铠甲,背负三筒破魔箭,手持泛着青光的长枪,约莫三百人,疾驰而至。众人认得,此乃吴王朱元璋的亲兵护卫队。一问,才知道是奉吴王之命,前来维系治安的。其为首将领,手持朱元璋的令牌,接过防务,将原先驻扎在此地的军队和衙役尽皆派遣至外围,命属下军士守在山道,自己则带着四名阴身儒修,上了山来,在中山学院门口,对这些儒生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

而在鸡鸣寺,则是李文忠率领着一队亲兵,骑马赶至,却被挡在了门外。李文忠不得已,只好言道,自己乃是奉了吴王的命令,前来拜见探望师兄释海。如此,这才带了两个随从,从侧门进入寺中。

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响彻寺院。一个个步伐矫健,灵气内敛的僧人,紧张有序地走来走去,竟然给人以军营的肃穆感觉。待绕过大雄宝殿和钟楼,来到后院的禅房中,李文忠便见到那灭嗔身披金丝袈裟,盘坐在中间,两个小沙弥分别站在其身后左右,一人两手扶着一根八环金色锡杖,一人两手端着一支三脚青色香炉。左右两边,分别坐着弘止大师和行愿大师,及其属下弟子。

李文忠,恭谨合掌,上前数步,行礼说道,“昨夜,吴王于定中,忽感鸡鸣寺上空灵气翻腾,今日一早便得知释海教主闭关。心急之下,特命文忠前来。”

那灭嗔,也不说话,一挥僧袍,一副画面出现在李文忠面前,正是昨夜释海与郭敏等人交手的影像。李文忠见罢,大惊,正要开口。

左边弘止大师,说话了,“昨夜,我等都有见证,玉莲真人在吴王府咄咄逼人,又一路追杀至鸡鸣寺,释海教主忍无可忍,奋起一搏,最后借助舍利子之威,与那玉莲真人两败俱伤。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

看这画面,明显是释海引诱郭敏大意出手,然后突然暴起,以威势极大地秘法,逼退刘伯温、玄华子、天星子等人,重创郭敏,如何使两败俱伤?李文忠沉吟片刻,问道,“不知释海教主伤势如何?”

“阿弥陀佛,释海教主和玉莲真人都已经去了庐山。”右边,行愿大师,微微合掌。

“李都督!”

李文忠得悉释海和郭敏都上了庐山,心中又是一惊,正要再开口,却猛地听到灭嗔一声断喝,直呼己名,当下不由思索地应道,“文忠在,不知灭嗔大长老有何提点?”

“李都督,昨夜之事,你已经看到了。天下纷扰,正邪交锋,三教争雄,你受本教悟虚大师的点化,也算是佛门弟子,当此之时,可有决断?”灭嗔,坐在上首,声若滚雷,双目如电。

李文忠当日,在栖霞寺千佛崖,受悟虚指点,成为修士,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灭嗔这番话,用上了佛门神通,话还没有讲完,李文忠脑海便浮现出平时所观想的阿弥陀佛之像,万道金光闪现,便是其整个身躯也泛起一圈金色光晕。

李文忠,又是迷惘,又是清醒,片刻之后,喃喃说道,“李文忠既是佛门弟子,自然一心向佛。诸位大师,若有差遣,文忠定当..”

话还没有说完,却见旁边行愿大师忽然又开口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随着其开口说话,李文忠身上金色光晕消散,整个人有仿佛鲜活过来,面色一变,略显惊慌地看着灭嗔。

“原来,悟虚大师当日传授的乃是观想入定法门。此法门,我天台宗,最是看重。今日老衲传你天台宗小止观法门。望你勤加修炼,早日真正皈依我佛。”行愿大师一边说着,一边弹指打出一道玄奥无比的神念。

李文忠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盘腿合掌,入了定去。

行愿大师,又一挥手,一道白色柔和的光晕,将李文忠笼罩,随后对着灭嗔说道,“想不到,此人修行的法门,隐隐契合本宗的止观法门。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依此缘法,老衲出手,还望灭嗔长老莫怪。”

弘止大师和行愿大师,皆是真人修士,而坐在上首的灭嗔,还是凡尘境界。

灭嗔合掌对着行愿大师笑道,“原来有如此缘法,灭嗔不知,大师莫怪。”

说到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所谓渡化,有两种所指。一种,可以称之为点化,重在启发引导。一种,则是佛门中人,面对穷凶极恶之辈,施以种种神通,在其神识打上佛法烙印,使其不再为恶,为佛门所用。这其中的分别,便是是否其人自愿皈依佛门。前一种,是种种方便,令其顿悟,主动自愿加入佛门;后一种,则是种种神通,强行洗脑,控制改变某人灵识,一般用在兽类,比如某某妖兽,被渡化,、成为寺院山门的山门护法,巡山护法..

方才,灭嗔依照先前三人商议,对李文忠使出了佛音灌顶**,要将李文忠强行渡化。哪知,此法施展过程中,李文忠所修的法门显露出来。行愿大师见此法门,便出手打断了灭嗔的施法传授了天台宗的小止观法门,算是天台宗和李文忠之间结了善缘。日后,李文忠要真皈依佛门,恐怕入的也是天台宗。而所谓小止观法门,名之为小,非小法门也。

吴王府,后花园,经由高人施法,一片花海,怒放的鲜花,一朵朵一层层一浪浪,凡俗之人放眼一望,了无边际,若是再凝神细看,则头晕目眩,昏沉无比。而在这片花海之中,一座精巧的殿堂,隐身于弥漫香雾之中。此刻,朱元璋正与一干人等,在里面依序而坐。除了属下文武心腹,还有玄华子、天星子等道门中人,还有随同刘伯温、郭敏从庐山浩然峰下来的儒门修士。

殿堂中的会晤,显然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众人各抒己见之后,都沉默地望着一直沉默的朱元璋。朱元璋,主动召集各方,但会面之后,却一直坐在那里如木雕一般,一言不发,面无表情。自从那日在鸡鸣寺,与释海,以帝师印为信物,结下盟约以来,朱元璋回转王府便直接闭关数日,出关之后,气势判若两人,常人与之相对,不觉双股打战,难以站立。有善望气者,言道,吴王有天子气。

面对着一道道如山目光,朱元璋双目睁开,身后青气如混沌初开,一条金龙首尾盘绕,似异界印记。

“本王,自加入白莲义军,所求所愿,唯在驱除胡虏,光复汉家。却不想庐山骤变,天下修士纷纷出世。”朱元璋说到这里,顿了顿,似乎一切意犹未尽之言,全都自己抑扬顿挫之中,然后一边扫视着殿堂上下左右,四合八方,长叹一声,“元璋,随有修行,但终是世间俗人;白莲教虽出自佛门,但芸芸众生不过是借此自觉,方知反抗****。昨夜,鸡鸣寺上空之争,却是世外修士之争。出世入世,各不相干。是以,本王无话可说,也无须置喙。”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白。自己虽然有修行,但不属于任何修士势力。自己只管凡俗之事,只求推翻元朝,平定天下。修士之争,自己概不介入。而应天府,白莲教,也主要是凡俗众生。三教相争,除了白莲教的修士,其余人等,也不应该牵涉进去。

话虽如此,但朱元璋召集手下,以及道门儒门修士,相聚王府后花园秘密殿堂,商谈此事,本身便是一种态度,因为白莲教中人一个都没请。朱元璋,只是派李文忠代表自己前去探问释海。与其说,此次商谈,朱元璋是表明自己中立立场,自己以及应天府不介入三教之争,还不如说朱元璋宽慰自己的手下心腹、以及道门儒门,阐明自己为何在应天府发生如此内斗,儒门郭敏被佛门释海打成重伤情况下,自己要不偏不倚,不闻不问,保持中立的良苦用心。

本来朱元璋和道门儒门,早有默契,要制衡白莲教,消弭白莲教在军中潜在的莫大影响。这,也是其文武心腹早已心知肚明的。是以,此次商谈,众人是想要朱元璋出面,以值此生死存亡之际,白莲教教主却阴谋重伤儒门玉莲真人,挑起内斗而问罪。有的人,甚至想着如何借此机会,逼走释海等人,将白莲教的势力连根拔起。

但朱元璋,如此说,在场的众人,也无话可说。若真的由此,使得三教争斗明面化白热化,甚至牵扯到众多凡俗之人,随之而来的后果和局面,在场中人无一人敢负责。是以,朱元璋语罢,众人尽皆称善,拱手而出。

目送着众人拱手而出,朱元璋,孤身一人在殿堂中,忽然说道,“诸位还请回避片刻,本王还想参详一下那帝师印中的天子气。”虚空中,数道阴暗扭曲的身影,退去。正是马灵华为其延请的一干阴身儒修。这些阴身儒修,平时与朱元璋形影不离,暗中护卫,随机参赞。但自从朱元璋这次从鸡鸣寺回来,炼化了帝师印中那道天下气运之后,这些阴身儒修,在十里之内,不但无所遁形,更深受那道天下浩荡气运的威压。好在后来,朱元璋将这道天子气炼化得收发由心,平时敛而不露,方才相安无事。

待阴身儒修亦退去,朱元璋身后盘绕的金龙忽然飞起,青色气流急速四溢,如`汪洋大海,充满整个殿堂。他一抬手弹指,青气汹涌,金龙飞舞。

“白莲舍身剑?!释海师兄,你真的练成了么?“朱元璋,抬手弹指,顷刻间,青气汹涌,金龙飞舞,朱元璋站在那里,如一尊杀神,又好似此间唯一的主宰。他微微仰头,隐约对着鸡鸣寺方向,轻声自语,幽不可闻。

紫金山,中山学院门外,依旧是人声鼎沸。有的即兴做诗歌文赋,或哀怨婉转,或大义凛然;有的呼朋引伴,暗中串联..好似一团随时迸发的地火。所幸朱元璋派来的亲兵卫队,起了作用,目不斜视,手持兵器,缄默不言,在众儒生组成的暗涌中,好似定海神针一般。再加上中山学院住着的浩然峰下来的儒门修士,没一人出来。这局面倒是逐渐平稳了下去。

却不料,忽然有一人从中山学院里面爬到院墙上,一手抓着院内一根苍劲树枝,一手挥舞着,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演讲。中山学院的院墙,有六丈之高,此人站如此高处,开始还惨白着脸,但随即便便泰然自若,先是拍着胸膛,以项上人头担保,确认玉莲真人和青田真人昨日赴吴王府议事之后,便再也没有回过中山学院。然后,自表身份和经历,言道自己乃是本地儒生胡惟庸,因看不惯佛门大肆抓人抄经之举,语出激愤,惹来性命之忧,幸得玉莲真人出手相救,又慧眼青目,送其至中山学院。最后,声泪俱下,号召众儒门弟子,前往鸡鸣寺讨个说法。

那胡惟庸,这段时间,在中山学院,治学养气,当其站在院墙上高声疾呼之时,其声传遍整个紫金山,一字一句,如黄钟大吕,敲在众儒门弟子的心头。片刻之间,聚集在紫金山的儒门弟子,便群情激愤,化作愤怒的人流,浩浩荡荡地朝着鸡鸣寺而去。

先前被派到此地的朱元璋一部亲兵卫队的将领,见状,不由暗暗叫苦,急忙带人,骑马赶到了领头的胡惟庸跟前,亮出白晃晃的兵刃,厉声喝止,要胡惟庸带着身后众人退去,不得出紫金山。

那胡惟庸,到了此刻,也断无退去的道理,忽然长啸一声,说道,“虽千万人,吾往矣!”随后,所有聚集的儒门弟子,齐声诵道,“虽千万人,吾往矣!“诵声一出,气势顿成,一股浩然正气,弥漫开来,如一道白虹,自山顶而下,无人可挡,直奔鸡鸣寺而去。

..

庐山上,阵激扬的钟声从明性峰响起。此钟声,传于华联妙法宗,以佛门灵力催动,钟声响起,或贵客拜山,以示尊荣,或强敌来犯,传讯警戒。

悟虚正在山洞中,温习百练心法和参详法界化身之法,却是没有丝毫察觉。直到刘伯温在山洞外以灵力大声喝问,悟虚方才如同从梦中醒来。

撤下禁制,悟虚走出山洞,一眼便看到了刘伯温虚托着一口金丝楠木棺材,面色凝重地望着自己。

正所谓

一剑惊起千层浪,人心似海暗涌潮。

吴王但参天子气,不见紫金浩然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