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回到三界做剑灵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参智印

回到三界做剑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参智印

作者:皇甫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10:56 来源:258中文

五台山,按照元朝得到行政与区划分,在中书行省。zw.cōm便砰的一声,却是将门关上。

悟虚还是第一次被寺院据之门外。而且,这寺庙是青庙,里面也是住着的也是和尚,怎么不行个方便?正要再开口询问何为临时度牒。那老和尚的声音又传来,“大孚灵鹫寺的大喇嘛有令,外来和尚,须得去大孚灵鹫寺领取黄牌,方可在五台山挂单。”

悟虚这才想起,唐代开始,有了度牒制度。凡僧侣,只有持有度牒,方可被承认为合法僧人。这相当于身份证明。可这黄牌,是怎么回事?自己在大都天源延圣寺,也没有听说过。

这时候,那老和尚已经远去。悟虚想了想,只得转身离去,随便找了一处山洞,继续推演白日里望见山顶五峰,隐约有所悟的手印之法。

白日里,悟虚望见山顶那五台峰,在霞光云层中,散发着浓郁的佛息,牵引着无数灵气,犹如虚空中,佛陀一手印,便不由也对照着比划起来。不自不觉,竟然着了密,到了后来干脆神识之体在法界端坐,双手摆出一模一样的姿势,聚拢法界寂灭之气,随着山顶五峰佛息和灵气,乃至霞光云朵的变化而微动。一天下来,几乎将五台山各处走了大半,将那五座峰台从不同方位显现的形态和神韵,牢牢记在了心间。

一处低矮山洞中,悟虚坐在寒冷的草丛,双手再次十指相和,状如五峰,结的正是文殊菩萨五髻印;而法界中,悟虚神识之体那同样结此印的双手上,一只巨大的琉璃佛掌凭空浮现,掌心朝上,五指也散开朝上,似屈似伸,法界气息和外界的灵气,同时聚拢过来,化作云状,围绕着五指缭绕不已。

片刻之后,悟虚神识之体双手十指射出十道灵力,打在那琉璃佛掌之上,便只见那琉璃佛掌五指间,佛息和灵气所化之云层,浮现出点点金光。

忽然,法界中,木鱼不敲自响,香炉无火升香,悟虚神识之体,双唇微微张开,顿时在无数佛号,无数梵唱,无数诵经声中,那琉璃佛掌的五指渐渐化作五枚金光闪闪的利剑。

与之同时,悟虚肉身十指之上,也飞出五道金光,如飞剑一般。

悟虚神识在法界自是感应得到,随即心念一动,肉身之外那五道剑状金光,便绕着悟虚旋转飞舞,犹如护法剑阵。山洞石壁在那金光之下,纷纷无声地化作粉末。

悟虚旋即神识归位,睁开双眼,发现原先狭促的山洞,其空间已经足足大了两三倍。可见这五枚金剑的厉害。

这还是悟虚第一次自己领悟出招式,心中自然是无比喜悦。是以,当远处几道身影,气势汹汹地朝着自己所在山洞飞过来之时,悟虚散开手印,撤了禁制,微微仰头,笑眯眯地望着洞口。

待几名喇嘛,阴沉着脸,走进来,悟虚坐在那里,双手合掌,“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诸位师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为首一人,手举一把戒刀,对着悟虚打量了一下,便喝道,“哪里来的南蛮野和尚,居然不到大孚灵鹫寺报备,深夜躲在这荒郊野外,作何勾当?”

其话音刚落,也不待悟虚答话,身后两名喇嘛,双手握着两端染红的铜棍,上前一步,站在了悟虚左右,面色凶横,似乎随时便要将手中铜棍朝着地上的悟虚劈头盖脸打下来。

这阵仗,好似官府衙门要打杀威棒一般。悟虚当即气势一放,大吼一声,将这三人震飞了出去。

却说这三人,被震出洞外,跌落在地,还一会儿,才爬起来么,互相惊恐的看着对方,“雪/山/狮/子/吼?!”

“惨了,想不到得罪了本教上师。这可如何是好?”

“可他怎么是南蛮和尚的打扮?”

“谁知道呢?你我还是前去赔罪,谢过上师方才不杀之恩吧。”

那三人一瘸一拐地走到洞口,跪拜在地,恭声道,“上师赎罪。我等乃是大孚灵鹫寺,多吉大喇嘛座下弟子,因为巡山,扰了上师清修,万死莫辞。”连喊数遍,却是毫无回应。

那三人又不敢擅入,站了一炷香时间,便只好飞回大孚灵鹫寺,将此事想那多吉大喇嘛禀告去了。

悟虚将这三人震飞之后,不欲多事,便自飞去。却未曾听见这三人后来所言,他飞出百余里,来到南台锦绣峰,重新找了一处山洞,布下禁制,继续参悟起五智剑来。所谓五智剑,便是悟虚方才悟出的那五道金光剑;因为是悟虚见五台山,以文殊菩萨五髻印所引显,便参照文殊菩萨手持智慧剑,将之取名为五指智慧剑,简称五智剑。

第二天一早,悟虚从山洞出来,沿着山路,朝着南台山普济寺走去。昨日悟法,今日却是要恭敬参拜文殊菩萨。

一路上,烟霞翠峦如锦绣,峰回路转之间,佛门宝塔随处可见。但凡山门大开之所,无论青庙黄庙,悟虚便会一视同仁,入寺走上一走,拜上一拜。待到了普济寺,悟虚参拜之后,绕着寺院走了几圈,仔细一番感应,却是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便一边往外走,一边苦笑,“赵彤所说的那个东西,若真是了不得宝物,惹得天外天下这么大的功夫,岂是随随便便便可以找到的?自己恐怕便是走遍四大道场,也不一定有什么消息。何况,这宝物便是事关佛门和轮回,也不一定藏在佛门道场之中。自己来到五台山,虽然在推演五指智慧剑,却无时无刻不是手结文殊菩萨五髻印,如今一天一夜过去,自己竟然与文殊菩萨不能生起一丝感应。如同自己感应不到观音菩萨一般。”想到最后,悟虚脸上真的是一片苦涩。

走过一处靠着普济寺正门的偏殿,一个声音传出来,“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悟虚不由停住了脚步,因为这个声音蕴含着一丝灵力,而且在自己耳边如春雷响起,更重要的是,悟虚正对着山门,若是再走百来步,便要走了出去。

悟虚缓缓转身回头,那偏殿却仿佛飞去千万米,只在重重竹林中露出一个角,周围檀香缭绕,刚刚经过的花木,和寺院嘈杂的声音,也似乎消失不见。

悟虚稍一迟疑,抬脚向前迈了一步,眼前景色又一变,自己已然站在了一处佛堂中。佛龛上,文殊菩萨金身佛,头上五髻,乘坐于狮子背,右手持一宝剑,左手持一莲花,上有经函。前面,坐着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双手立在胸前,左右五指也是隐隐对应相和。

悟虚一惊,难道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急忙躬身合掌,道了一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那老和尚,微微一笑,“老衲智印,不知大师从何而来?”

悟虚答道,“小僧悟虚,见过智印大师。”

“原来是悟虚大师,”那老和尚,右手微微虚抬,示意请悟虚入座。待悟虚在旁边蒲团之上坐下,方又说道,“悟虚大师,远道而来,不知到我普济寺有何要事?”

悟虚回忆起自己方才,因为自觉人世间绝大多数修士上了庐山,也未曾发现寺中有大修士,便在普济寺东张西望,四处以神识探查,不由面露惭愧之色,“方才小僧多有唐突,还望智印大师见谅。”

“无妨。”智印大师,合掌回礼,“如今东南乱起,白莲宗在应天府苦苦支撑。老衲方才见悟虚大师,行色匆匆而来,似乎在寻找什么,不知是何物?可否说与老衲知晓?如此,老衲也好略尽绵薄之力。”

悟虚脸上又是一阵惭愧,沉吟片刻,答道,“实不相瞒,小僧此次来,却不是为了东南之事,而是为了寻找一件事关佛门与轮回之物。”

“事关佛门与轮回之物?”智印大师,端坐在蒲团,良久不语,最后方才说道,“此处即佛门,人间即轮回。”

悟虚再要开口,智印大师却是摇摇头,“方才大孚灵鹫寺多吉喇嘛,命人四处寻找悟虚大师。老衲先前不知是悟虚大师,便出言将大师引来提醒一二。”说罢,便闭目入定。似乎,有送客之意。

悟虚见状,暗叹一声,只得出了佛堂。

多吉师兄?他不是随八思巴国师上了庐山莲法峰么?怎么下来了?

“悟虚上师!”几名喇嘛,躬身跑了过来,“我等奉多吉上师之命,前来恭迎悟虚上师。”

悟虚回身望了望,偏殿之中檀香缭缭,几名香客正跪在蒲团上,朝着佛龛上那尊被烟熏得一片漆黑的文殊菩萨像,叩拜不已。

“悟虚上师,多吉上师正在大孚灵鹫寺等候上师。,特命我等前来迎接法驾。”那几名喇嘛,此刻已经站在了悟虚跟前,连声说道,语气极其谦恭。

悟虚,随着那几名喇嘛,走出普济寺,又回头望了望,匾额上“普济寺”三个字,古朴苍劲,只是因为岁月久远,已经有了些历史的斑驳。

“悟虚师弟。”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天空中,云层如朵朵白莲,多吉坐在上面,对着悟虚合掌微笑。

望着好久未见的多吉,悟虚也微微一笑,飞身踏上白莲云海,朝着大孚灵鹫寺而去。

正所谓五台如指参智印,普济寺中佛像隐。

东南战乱未尽力,白莲云海多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