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回到三界做剑灵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情义在

回到三界做剑灵 第一百八十三章 情义在

作者:皇甫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10:56 来源:258中文

今日空中,王保保是想不到悟虚身上居然有菩提圣水加持,一个擒拿不下,惊退而去。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地上的元军,也随之后撤。严格说来,并不能说大捷。

崖顶诸人都心知肚明,现在见悟虚劝止住潘若雪的嗔怒,主动说起此点,要大家各出妙计,便又将话题转移到军情上。

一番商议,便决定如今既然老山暂时站稳了脚跟,而**及镇江一带告急,莫不如悟虚及蓝玉等白莲教诸位长老,奔赴老山东北上方,继续镇守老山,又可以伺机赶往**一带;而李林甫率一干阴身儒修,从栖霞山西出,与潘若雪传令而来的东海妖盟修士,各带一队人马,合击镇江。与之同时,潘若雪还会传讯张士诚、张士德二人,命其以通州为据点,增兵江北,直*扬州。

定计之后,悟虚始终担心王保保入魔一事,便拜托释海,以白莲教组织,加紧在军中传授白莲心法,如此,王保保便是入魔,其军队也变作魔军,也可以低档一二。释海一合掌,“悟虚师兄,及诸位方才都有任务,释海正汗颜做一个旁观之人。如今正好,释海及其余师兄弟,便也有了用武之地。”

悟虚想了想,便从法界中将一只玉瓶摄出。李林甫等人齐刷刷地看过去,便见玉瓶虚空而立,一颗又一颗五颜六色的舍利子,泛着淡淡白光,静静地漂浮在空中。

这正是悟虚当日在相国寺齐云塔下,蒙元法大师相赠的舍利子。当日,悟虚施展曼陀罗法界助元法大师化解体内劫火,因为听闻郭敏在外面要来“营救”自己,心神激荡,险些引火烧身,形神俱灭;元法大师感念不已,便以塔中历代高僧坐化后的舍利子相赠,还传授了使用法门,以及另外一门锻炼身心的金刚不坏藏法。

悟虚行走江湖,已经用去五六粒,看着眼前点点白光,每一点都是一名高僧,一段人生,悟虚微微失神,忆起前日种种片断,心中略生寂廖,急忙收拢心神,对着释海说道,“释海师兄,诸位师兄弟蒙难下山,悟虚先前也没有什么相赠。如今,释海师兄,你担负重任,行走世间,弘法传法,光大宗门,邪魔外道不可不防。这瓶中舍利子,乃是大相国寺元法大师所赠,悟虚便借花献佛,赠与师兄。”

释海随即站起身,对着悟虚合掌道,“悟虚师兄,这是要难为释海啊。释海佛法粗浅,难堪大任。”

悟虚微微抬手,止住释海话语,手持布施印,将舍利子又缓缓摄入玉瓶,便要交于释海。只是中途,悟虚手印忽又微微一动,将已经到了瓶口的最后三颗舍利子,摄回到自己胸前。

“释海师兄,瓶**有八颗舍利子。其余三颗,我,还有些用处。”悟虚带着歉意,对释还说道。

释海合掌顿首,口诵佛号,“悟虚师兄,将来还要上庐山,与那全真教讨还血债,随身宝物自然是多多益善。可惜山门大劫,我等同门师兄弟,不但无可相助,反要向悟虚师兄你讨要一二。”言辞之间,隐隐有戚戚。

许是方才舍利子白光之中圆寂之意,悟虚听得释海此番言语,也是心有戚戚,深吸了一口气,又将当日元法大师传下的使用这些相国寺高僧舍利子的法门,暗中说与释海听。

悟虚相赠释海舍利子一事,并没有避开李林甫、潘若雪、蓝玉等人。三人便见,悟虚身后曼陀罗法界隐现,与释海两人,盘腿对坐,一只装着舍利子的玉瓶,随着法界中隐隐传来的诵经声和诸华香,闪动着七彩光华,放佛被人用无形之手托着,郑重其事地,缓缓投入释海怀中。

李林甫便与潘若雪相视一眼,知道这是悟虚在变相地回应今日战场上,自己被拥护为白莲教主一事。

如此留下外人,郑重其事地,将佛门重物舍利子交于释海手中,前面又说释海要“担负重任,行走世间,弘法传法,光大宗门”,此中深意,不但李林甫、潘若雪二人看得明白,便是蓝玉也不糊涂,在那里睁大着眼睛,胸口微微起伏。

待见释海小心翼翼将玉瓶收入储物袋,悟虚不由叹道,“想不到山门大劫,竟至于此。”言罢,又将自己的须弥戒清空,抹去自己的印记,转赠释海。

释海,不愧是宗门中坚,此刻已经平复心情,见悟虚将自己须弥戒转赠过来,也不矫情,接过手来,当场将其认主,随后一脸坚毅地对着悟虚说道,“师兄,且请安心杀敌。宗门复兴之事,释海,断不让师兄牵挂分心。”

悟虚见释海如此果决,心中高兴,“那便拜托诸位师兄弟了。”顿了顿,“如今局势,我等虽然有所布置,但**方向,却须得李文忠派大军守住。释海师兄,回去之后,莫忘了向其说明。”

原来,释海等人到了应天府,入驻鸡鸣寺,时常讲经说法。在世俗人眼里,庐山花莲妙法宗出来的释海等人,不但通晓三藏,而且个个佛法无边,加上朱元璋的大力支持,曾在帅府,遍邀应天府僧众,由释海领衔,三天三夜讲佛法不停歇。

是以,军中不少高层的家眷,原先暗中信白莲教者,如今便正大光明地,隔三差五地将释海等人,请到家中,宣讲白莲*。如今,释海等不但在军中白莲教担任高层,便是在原先一向颇有忌讳的朱元璋心腹将领之间也很有影响。

那释海见悟虚相托此事,便合掌道,“师兄放心,释海回去便往那都督府走一遭。”

千佛崖上,众人又说了一些话,便按照商议,分头而去。自始自终,都未曾有人提及悟虚打斗之时,身上忽然有魔气涌出之事;也没有人提及几个时辰之前,白莲教诸位长老及无数军士,齐声欢呼,要悟虚出任白莲教教主之事。

因为众人商议,定下的布置,包括东西合攻镇江,便在今晚。是以,悟虚也带着蓝玉,急急飞往老山上方东北处。白莲教诸位长老,得到悟虚法界传讯,也各自飞去汇合。

却说,释海离开栖霞山,刚回到鸡鸣寺。久久等待在大殿的其余同门便围了上来,释海缓缓环顾,摇头道,“悟虚师兄,一心要上庐山,去找全真教报仇。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留做外宗白莲教主,也不会和我等留在鸡鸣寺。”

众人尽皆露出失望的神色,忽然有一人,手托木鱼,冷声出言道,“一心想上庐山?是上莲法峰寻仙缘,还是上清静峰报大仇?”

“灭嗔师兄,你这是什么意思!?”便有一人,当即出列喝问道。

灭嗔本就清瘦的脸颊,见此人出列,对着自己粗声大喝,顿时起了一层寒霜,两根高高的颧骨,犹如冰柱一般,散发出无穷寒意,“陈师弟,佛祖面前,你竟然对着同门师兄大声呵斥?小心犯了嗔戒!”

那被唤作陈师弟的,顿时也火冒三丈,“怎么?还想着搬出戒律,将我等惩治一番?!”

这灭嗔,与释海一样,本是花莲妙法宗内门弟子,是宗门戒律长老座下弟子。而其口中的陈师弟,俗名陈一鸣,却本是外门弟子,如悟虚与朱元璋一般。若是诸位留心,当还记得当日悟虚飞到鸡鸣寺,与宗门劫后余生的诸位同门师兄弟,第一次见面,首先认出的,便是同为外门的陈师兄等人。

当日全真教夜袭莲法峰,部署周密,企图一网打尽。陈一鸣等五名外门弟子恰好被派下山办事,方才逃过一劫。

而释海、灭嗔,还有一名法号般智的内门弟子,却是因为藏身于寒禅潭,听到各自师尊大声传音众弟子分散逃命,避开空中万千剑光,从潭底循着水道,从三叠泉附近逃了出来。

释海、灭嗔、般智,得知全真教血洗莲法峰,三位真灵大长老,也毫无音讯,不敢贸然上山。随后正一教与全真教在庐山相斗的消息传来,三人合计一番,便来到了正一教支持的应天府,在大帅府,找到了朱元璋,被安置在鸡鸣寺。陈一鸣等人,则是知道宗门还有几名内门弟子在朱元璋的应天府鸡鸣寺,便也陆续投奔了过来。

所谓渡尽劫波情义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原本颇有罅隙的内外宗门弟子,在鸡鸣寺大殿内,对着佛祖焚香而拜,不分内外,皆为花莲妙法宗正式弟子,要齐心振兴宗门,报仇雪恨。

此刻,大殿内,灭嗔与陈一鸣,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灭嗔凡尘六层左右的修为,陈一鸣外门出身,虽然只有凡尘四层左右的修为,面对灭嗔咄咄*人的气势,却是毫无畏惧。

“肃静!”释海飘身道二人之间,合掌叹道,“阿弥陀佛,灭嗔师弟,一明师弟,佛祖面前,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一明,乃陈一鸣的法号。陈一鸣,见释海出面,低头合掌道,“释海师兄,悟虚师兄,虽说被妙音长老送下山去历练,却至始至终未说是逐出宗门。如今宗门大劫,同门师兄弟所剩无几,我等还有内外之分,还要互相猜忌?”

佛家之人,讲求明心见性,陈一鸣此言,也是直指诸人本心。原本是内宗弟子的灭嗔,身份高高在上,却如今宗门大树不在,不但要仰仗朱元璋悟虚这样的外门弟子,便是往日里呼来喝去的陈一鸣这些人,如今也平起平坐,心中早已不快。今日释海带着众人前去老山,相助悟虚退敌,见到悟虚在空中,法界灿然,白莲教诸位长老,环绕护立,万众瞩目,要做白莲教教主。灭嗔心里便是难受得很。

释海听陈一鸣如此直截了当,便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对着灭嗔说道,“灭嗔,你若还认我这个师兄,便自回禅房,手抄阿弥陀经五卷。”

灭嗔一向以释海为首,合掌垂首,口宣了一声佛号,一躬身,便自退去。

释海,看着灭嗔背影,微微摇头,随后又对着陈一鸣等说道,“一明师弟,诸位同门,宗门蒙难,灭嗔日夜伤感,心境也大受影响。无心之言,我等切莫也跟着心中蒙尘。”

释海罚灭嗔手抄阿弥陀经,乃是依照花莲妙法宗戒律,惩罚犯有轻慢佛祖重罪的律条,以手指鲜血,抄经忏悔。陈一鸣见释海如此惩戒,便答道,“师兄如此惩戒,一明心中不安。”

释海,微微摆手,“一明师弟,我方才见你周身佛息凝而不散,想必是白莲心法已经练到了三层紧要关头。今晚,我便与般智为你护法,传授后面法诀,助你突破。”顿了顿,又对着陈一鸣周围,宋昭仪、陆平山、王传华、张秋鹤四人说道,“法昭、藏山、传音、问秋四位师弟,不妨也一起随行护法观礼吧。”

陈一鸣、宋昭仪等人闻言大喜,纷纷合掌。

释海也是合掌躬身回礼,随即飘然而去。几个云头,便到了那李文忠的大都督府。

释海手持朱元璋的令牌,在两名军士的陪同下,穿过林立刀剑,擦肩花草喷泉,与门前相迎的李文忠、李善长二人,略一寒暄,便进了议事大厅。

李文忠待释海坐定,便笑道,“释海大师,今日怎么御尊降贵,到李某这里来,却不知有何指点?”

释海微笑答道,“李都督,说笑了。李都督府上,小僧怕是来过不下五六次了。”

李文忠微微点头,“文忠平日里,一直在外领兵作战,此番应天府危急,方才被大帅派了回来。也曾听闻内人几次提到,释海大师佛法高深,随缘点化,指点迷境,渡人惶恐。”

旁边李善长也笑言,“老朽常听大帅讲到,说大师在庐山之时,便是通读三藏,凡宗门经卷书籍,无不倒背如流。”

释海,听得李善长提到庐山,却是微微一叹,“不过是如净师弟谬赞罢了。”

李文忠和李善长见勾起了释海宗门之情,便微微一顿,静待这名虽然出入应天府各大高门府邸,却从未直接与带兵将领打过交道的的大帅内宗师兄,说明来意。

释海,见李文忠二人沉默不语,便随即笑道,“小僧本不愿来这世间刀兵之地,只不过如今军情,今日贸然登门拜访李都督和李司马,却是想问问,如今鄱阳湖战况如何?如净师弟何时能够得胜回转?”

李文忠与李善长对视一眼。大帅誓师,不灭陈友谅不回,临走之时,暗中嘱托过释海。释海与大帅,自有通讯联络渠道,他若是想知道这些,直接问大帅便是,为何又偏偏跑过来询问?

大厅中,安静得很,李文忠捧起滚烫的茶杯,掀开盖子,对着泛着杯面的碧螺春叶片,轻轻地吹着气。李善长,似乎被这股幽香熏得呼吸急促,在哪里强忍着发出咳咳声。

释海,坐在那里,神情淡然,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持念珠,自顾自地默默扣数,似乎手中那一百零八颗烦恼珠,无穷无尽,在指尖珠珠流转,去了又来,却又一一在淡淡涌动的佛息中,生起点点佛光。正应了那句佛门名言,烦恼即菩提。

终于,李善长止住了咳嗽声,“据大帅传来的消息,鄱阳湖那边,战事胶着,大帅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回转。”

“原来如此。”释海,如从定中醒,听罢李善长之言,止住手中念珠,徐徐说道。

随后,又缓缓从座中起,“但不知应天府如今局势,二位大人,有何部署?”

李文忠看了李善长一眼,见其微微点头,便也起身答道,“好叫大师知晓,如今我等承蒙大帅首肯。。”

释海听完李文忠之言,连连摇头,“李都督以阴身儒修和小僧等人,欲要牵制王保保,诱其在老山一带集结主力,暗地里与张士诚所部合攻东路元军。此计,虽妙。但庐山骤变,原先主事之人不在,若还是如此行事,恐怕难以退敌。”

李善长,见释海一反先前谦逊寡言,铁口铜牙,斩钉截铁,便拱手问道,“但不知大师有何见教?”

释海,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二人,低声宣了一声佛号,合掌说道,“李都督,李司马,小僧此番前来,原是应了悟虚师兄所托,督请二位大人,派重兵,增援**。”

随即,手中念珠射出一道光影,将悟虚与众人在千佛崖顶的一番部署和商议,呈现在李文忠、李善长二人面前。

李文忠、李善长二人,因为事关重大,瞪大了眼睛,心神顿时被牵引进去。却见此道光影,犹如后世电影快镜头一般,刹那间,便演示完毕,消散不见。

二人一阵目眩神晕,待回过神来,要向释海详加询问。释海早已离去多时,只留下“切记”二字,余音绕梁。

正所谓佛门重宝舍利子,赠与师兄明心志。

渡尽劫波情义在,指尖烦恼有谁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