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回到三界做剑灵 > 第七十二章 新月钩

回到三界做剑灵 第七十二章 新月钩

作者:皇甫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4:10:56 来源:258中文

半月之后的一个夜晚,洛阳城内,只听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众人纷纷跑出屋子,在街头喧哗,便看见城外白马寺方向,在寺中僧众的齐声念诵之中,一尊小山大小的七彩琉璃塔,冉冉升至天空,缓缓旋转,放出万千七彩光华。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如是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那七彩琉璃塔方才逐渐变小,最后无声地堕入白马寺中。

第二天一大早,便有无数男女老少,竞相出城,言说有佛祖显灵,赐宝塔镇寺,造福一方,络绎不绝地直奔白马寺而来,将寺院两侧偏门,挤得水泄不通。偏偏却有一个中年和尚,金发碧眼,沉稳之中带着一丝稚气,逆流而行,好不容易从侧门挤到寺外。

这名色目和尚,身上穿的是汉传佛教的黄色裟衣,脚上却不伦不类地穿着喇嘛的高帮皮质红鞋,站在那里,看着犹如海水倒灌的人群,又望了望寺内那高耸入云的齐云塔,微微合掌,躬身行礼,旋即,飘然而去。

这名色目模样,穿着不伦不类的和尚,正是悟虚。这些日子,悟虚和元法老和尚在宝塔中夜以继日。悟虚先是,以曼陀罗法界,牵引出元法体内的法界业火。随即,各自以舍利子圆寂清静之光,或以灵体修炼金刚不坏藏法门,或以调和四大之火劫,将无数高僧大德以诸佛法加持的齐云塔以法器炼制。待到法界业火尽皆引出,悟虚灵识之体略泛金光,元法也已经将齐云塔炼成一尊七彩琉璃塔。至于这灵体修习金刚不坏藏有何妙用?那七彩琉璃塔又有何威能?笔者,在此不敢越俎代庖,诓骗字数,各位后面一看便知。

那元法一遭化解体内法界业火与四大火劫,心情难以言表,再三挽留悟虚;无奈悟虚去意已决。当夜,便在塔顶,以无上法力,以灵识为悟虚诵持《圆觉经》一部;又在天亮之时,悟虚将要离开宝塔之时,悄然传音道,“那赵浩然乃前朝王室,当年曾在白马寺暂住。如今虽然已是真灵大修士,却念念不忘夺回宋朝江山,性格也日渐阴沉;当日入塔,老衲感应他对你藏有杀意,便说你在此随老衲修习,一年半载不会出关。二五八中雯 zw.cōm日后遇见了,须得多加注意。”

悟虚听元法如此叮嘱,虽然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暂时按下了去东极岛寻找郭敏的念头。出得寺来,本想继续朝南,依旧前往原先商定的庐山,最好能重回花莲妙法宗看上一看。复又想到,洛阳东面附近,那十朝古都,东京汴梁。前世自己未曾游览,便呜呼哀哉;如今近在咫尺,说不得要走上一遭。心中打定主意,一路东行。路上所见所闻,难以细表,只过了半月不到,便到了前朝北宋都城,后世的开封。

这东京汴梁,此刻依旧掌握在元军手中。这汴梁比洛阳还要宽大,虽然地处北方,但是城内却如江南水乡一般,不时可以见到渠河湖泊。街道井然,繁华之处,各种肤色,各种货物,各种吃食。显然数百年过去,还留有北宋风采,其韵泽之细微处,不是洛阳可以相比。

悟虚入得城来,首先想到得便是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便寻了一架马车,穿过街市,来到汴河。这汴河,东西贯通汴梁全城。东西方向隔着数十里,便有一座石桥,长虹跨水。河上,有无数大小不一的船儿,载着南来北往的客商货物,驮着吟诗作对的文人骚客,藏着能歌善舞的神仙美人.。。

悟虚站在河边,以一个后世之人的心态,看着眼前这一切,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迷离。天下大乱,昔日首善之都,依旧是热闹非凡,歌舞升平。有想到史书记载,刘福通三路北伐,攻陷汴梁,定都于此;复又被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率军夹击,汴梁城破。无不是血流满地,火光冲天。只感叹,红颜多薄命,首都多战火。

正感叹着,忽然听到一阵嬉笑传来。便有一个半老徐娘的老鸨,从靠过岸来的一艘画舫的窗户边,探身舞帕,冲着悟虚娇滴滴地说道,“那和尚,呆呆地站在岸边做何?要到哪儿去,叫姑娘们送你一程?”

悟虚却是不想沾染这些,转身走开。258中文阅读网2 5 8zw邻近的一条船上站着的一名老者,却又拱手道,“大师,天色将晚,一人临河对空,莫若于老朽这夜行船,择一雅座,一月一船一杯酒,且行且游,将这汴河两岸如画美景,尽收于胸。”

悟虚,见这老者说得颇为文雅,合掌微笑道,“掌柜的,你怎么知道小僧这个出家人,喜欢饮酒?”那老掌柜,挥挥手,说道,“这年头,文绉绉的,背后下黑手;醉醺醺的,当面把泪流。阿弥陀佛,只喜欢鎏金佛;礼义廉耻,全埋在书里头。”

悟虚一听,哈哈大笑,一边飞身朝那老者所在的船舫而去,一边朗声问道,“这便是元曲么?通俗易懂,诙谐之中针砭时弊,粗鄙之中真情流露。”

那老掌柜,一边殷勤地将降落在甲板的悟虚往楼上雅间引,一边吩咐着小厮上茶,口中应道,“什么元曲不元曲。小老儿,不过在这汴河上胡诌几句,套口饭吃。若是客官,你吃得舒心,喝得满意,赏下几个小钱,小老儿便阿弥陀佛,礼义廉耻了。”

悟虚被这老掌柜的一番“机锋”挑逗了肚中酒虫,不由摸摸光头,笑说道,“说什么阿弥陀佛、礼义廉耻,好酒一壶,汴梁特色小吃尽管上来。”

那老者,一折腰,连声应是,随即下去一阵张罗。

一会儿功夫,鲤鱼龙须面,三鲜莲花酥,羊羔烩玉面、驴片胡辣汤..七七八八摆在了悟虚的跟前。

悟虚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自斟自饮,心中时而为自己齐云塔中得修金刚不坏藏法门而欣喜,时而为郭敏带着师傅前来相救而感怀。

不知不觉,夜色暗淡,月色朦胧,悟虚一个人,在摇摇晃晃的夜行船上,竟也有了几分醉意。抬头望着空中一弯残月,想到当日郭敏在白马寺齐云塔顶,月光之中,妩媚之色,又想到自己于无尽夜空,穿越而来,不禁低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却听旁边一处雅间内,嗤嗤地笑了起来,一个女子出声说道,“姐姐,想不到这和尚,胡吃海喝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又开始咬文嚼字了。”又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不许嚼舌头。他人之事,休得理会。”

这貌似姐妹的两人,声音虽不大,悟虚却是听得清清楚楚,扭头望了望身后,摇摇头,知道不知是哪里来的达官贵胄的如花美眷,在这里饮酒作乐,肆无忌惮。当下也不理会,只叫老掌柜再来一壶温酒。

却说悟虚身后的那处雅间中,一名雍容华贵的少妇,严谨坐在无色生香的酒席上首,正一边手持筷箸,将一片雪白的山药,夹到左侧魁梧身材笑容满面的中年人的盘中,一边对着右边闷闷不乐的少女说道,“你若是在这么顽皮,下次姐姐便不带你出来了。”

那名中年男士,见状,在中间圆场道,“难得出来一次,你们姐妹有话不能好好说么?那和尚,打扮得不伦不类,一看便是江湖术士一类,若兰你又何必如此紧张。”旁边那闷闷不乐的小姑娘,当即说道,“姐夫说得是。人家不过是先前见这个和尚似乎略通元曲,便留意上了;哪知到了后面,他一顿胡吃海喝,到了最后,干巴巴地将苏学士的那首《水调歌头》背了几句,既不应景,又似滥情。方才出言取笑罢了。”

这些,却是独饮自醉的悟虚,未曾听到的,更不知道那雅间中,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是何许人也,那雍容华贵的少妇又是何许人也?至于那闷闷不乐的无知少女,更不知是何许人也。只是边吃喝,边环顾汴河两岸。只把前世与今生,哪有偶遇与骤别?

一会儿功夫,夜深之时,船上灯光点点,烛影摇曳,残月映流水,众人各半醉。

却见,那老掌柜,捧着一个一叠宣纸,缓缓走到悟虚跟前,笑道,“夜已深,酒半醉,大师今夜,孤身流水,残月落肩,可有美词佳句?”

悟虚望着一脸“奸笑”的老掌柜,笑道,“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难不成,小僧的酒钱,可以免了不成?”

那老掌柜,眯着笑眼,回道,“大师说笑了,小船在这汴河上,日夜漂泊,便是挣些酒水钱。只不过,大师若是在小船醉酒之际,偶有感怀,老朽想着,便可以将之书于绢帛之上,悬挂于船头。一来,大师明日酒醒之后,今夜风流可寻;二来,大师飘然远去之后,余韵缭绕,后面登船之人,亦可追寻一二。”

悟虚酒醉,听得老人如此一番正对意趣的言说,当即以掌击桌,“想不到你这酒船,还有如此这般!”沉吟片刻,看着老人捧着的那一叠宣纸,问道,“这些,全都是今晚,这船上游玩之人所作词曲?”

老人点头称是之际,一个爽朗的笑声响起,“大师切莫吝啬诗情,若有好词好曲,只管唱来,酒钱却是无须担心。”却是先前雅间里的那名中年男子,依着方才那小姑娘的脾气,开口出言,略带作弄。

悟虚回头,看了看,这样的社交场合、人情世故,却是看淡。只是,望着头顶一弯残月,想到自己穿越传世到此的所见所闻,复又念及几乎天人永隔的父母亲朋,复又浮现状若飞天、天魔艳舞的赵彤,女扮男装、塔顶托珠的郭敏,不由生出几分寂寥,些许荒诞。

缓缓走到船头,对着潺潺流水中那如钩残月,将后世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轻吟低唱:夜色茫茫照四周,天边新月如钩,正所谓诵持圆觉出寺去,清明汴河观风景。

船上孤身望夜空,水中残月慰离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